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97大当归的粗提物在多种疼痛模型中表现的抗伤害感受特性

    作者:

  • 苦参碱镇痛作用及其阿片受体非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杨丽;邓扬鸥;吴世星;吕晓强;刘永刚

    目的:探讨苦参碱(MT)对小鼠不同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阿片受体的非相关性.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纳洛酮组及给药组.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给药后小鼠扭体次数,探讨MT对化学刺激性疼痛的抑制作用;采用热板法,测定舔后足潜伏期,探讨MT对物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并同时尾静脉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观察其对MT真痛作用的影响;采用部分坐骨神经结扎法(PSNL)建立神经性疼痛模型,用up and down方法分别测PSNL结扎后第7天小鼠给药前后手术侧后足足底机械缩足反应阈值,计算ED50,探讨MT(50.00mg/kg)对神经性疼痛的镇痛作用.结果:MT的镇痛作用在5-100mg/kg范围内呈良好的量效关系,MT25.00mg/kg剂量及以上能减少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50.00mg/kg及以上剂量MT能提高热刺激引起的痛阈(P<0.01),且以上镇痛作用不能被纳洛酮所拮抗;MT(50.00mg/kg)还可显著提高PSNL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应阈值ED50.结论:MT对物理性、化学性及神经性损伤性刺激均有镇痛作用,并且此镇痛作用并不依赖于激动阿片受体.

  • 氧化苦参碱镇痛作用及其阿片受体非相关性

    作者:吕晓强;邓扬鸥;杨丽;侯平;刘永刚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在不同的疼痛模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肿瘤转移疼痛模型、神经性疼痛模型、化学刺激性疼痛模型、物理热刺激疼痛模型.采用up and down方法测足底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观察扭体次数及舔后足现象,利用纳洛酮考察OMT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的相关性.结果:OMT能够显著提高肿瘤转移疼痛模型和神经性疼痛模型中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0.05,P<0.01),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及提高热刺激引起的痛阈(P<0.01).此镇痛作用不能被纳洛酮所拮抗.结论:OMT对肿瘤转移性、神经病理性、化学性及物理刺激性疼痛均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阿片受体激动无关.

  • 白芷总挥发油对疼痛模型大鼠的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氧化氮及前阿黑皮素的影响

    作者:聂红;沈映君

    目的:探讨白芷总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EOAD)对甲醛所致的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的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一氧化氮(NO)及前阿黑皮素(Proopiomelanocortin,POMC)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内啡肽、ACTH,化学法测定NO的含量;并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EOAD对前阿黑皮素信使核糖核酸(POMC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EOAD能显著升高甲醛所致的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下丘脑的β-内啡肽、NO含量;使下丘脑、脑干POMC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大幅度增加;而对血中的ACTH没有影响.结论:EOAD可能通过增加中枢POMC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和内源性镇痛物质含量,激活内源性镇痛机制而镇痛,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

  • 实验兔胃扩张疼痛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

    作者:曾令全;魏安宁;傅洪;陆杰;杜永洪;胡凯;李崇燕;王智彪

    目的:用自制的胃扩张装置建立胃扩张疼痛模型,证实该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均分为阻滞组(B)和非阻滞组(NB),在麻醉下B组用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滞腹腔神经节,NB组行假手术;7天后安置自制的胃扩张装置,14天后,清醒状态下采用容量梯度扩张胃,连续监测胃压力、心率、肌电图及胃容量等变化.结果:兔胃扩张至一定压力可引起拟痛行为反应,肌电图(EMG)电位募集相应地增加.兔胃扩张的压力和容积呈正相关;B组出现拟痛行为反应的容积和压力均高于NB组(P<0.01);在出现拟痛行为反应前相同的容积增加引起的压力增高值B组大于NB组(P<0.01).结论:本文建立的兔胃扩张疼痛模型是一种可靠的疼痛模型.

    关键词: 胃扩张 疼痛模型
  • 脉冲射频技术治疗疼痛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李倩;罗芳

    疼痛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经皮脉冲射频是一种新型非毁损的疼痛介入治疗技术,它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实验研究为提高脉冲射频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除了多数学者熟知的脉冲射频可改善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痛敏以外,近年来国外研究还报道了该技术治疗炎症性疼痛等模型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脉冲射频治疗多种疼痛动物模型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应对疼痛

    作者:苏园林

    面对慢性痛患者,我们常提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如何应对疼痛的"?近二十年来,疼痛应对策略成为疼痛心理社会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关注的重点.对于疼痛应对的兴趣源于较为复杂的疼痛模型的出现(如闸门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这些模型表明,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体验,不仪包含感觉成分,还包含认知、情绪以及动机/行为成分.这提示我们,个体所采取的认知、行为和情绪应对方式都能够影响疼痛症状和疼痛疾病的转归.

  • 新药研究与开发

    作者:黄世杰

    镇痛药勒派斯单抗开始Ⅰ期临床试验 Lpath有限公司宣布FDA已完成对其单抗药勒派斯单抗(lpathomab)研究性新药申请的评阅工作。FDA已通知公司可开始Ⅰ期临床试验。基于该药研究性新药申请的批准,公司在2个月内将开始Ⅰ期临床试验。该药靶向溶血磷脂酸(一种对神经损伤和神经病痛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酯),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对多种疼痛模型有效,提示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包括糖尿病外周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化疗神经痛和腰骶神经根痛等。

  • 一类创新药苯胺洛芬注射液镇痛作用研究

    作者:王伟;欧慧瑜;肖百全;黄远铿;杨威;王茜莎

    目的:评价化学药品一类新药苯胺洛芬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通过甲醛、热水、热板、电刺激致小鼠疼痛模型来评价苯胺洛芬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并选用了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和喷他佐辛注射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苯胺洛芬滓射液对甲醛、热板致小鼠疼痛模型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镇痛效果优于等剂量下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但苯胺洛芬注射液对电刺激、热水致痛模型镇痛作用不明显.结论:苯胺洛芬注射液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个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非甾体类镇痛新药.

  • 复方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应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的疗效

    作者:翁文锋;范杨轶;徐伟全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切口内注射应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手术结束时于缝皮前观察组、对照组在切口内分别注射复方利多卡因注射液、生理盐水,用皮肤钉合器钉合皮肤。观察术后2、4、8、12、24、48 h镇痛情况并评分。观察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评分>7分者, B组4例,A组12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局部肿痛、感染发生,未出现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B组患者对整个镇痛过程满意度较高,镇痛优良率均>90%。结论复方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应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患者术后的总体满意度高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鼻吸入剂息痛宁的药理研究

    作者:李瑛;李惠兰;孙晓飞;许为红

    息痛宁在临床治疗各种疼痛,止痛效果良好.通过对动物不同疼痛模型,不同给药途径的观察,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实验依据.

  • 心率变异性分析评价辣椒素致痛对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作者:周芳;房泽;张健;申岱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分析对辣椒素疼痛模型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22~27岁健康志愿者36名,取平静状态20 min ECG信号中较稳定的一段长度5 min信号作为对照;以浸透0.5 mL辣椒素溶液的棉纸片覆盖下唇唇红位置,继续记录20 min心电信号,选取较稳定的一段长度5 min;记录涂抹辣椒素后的VAS评分;用Matlab R2006a编程软件分析所采集到的ECG信号,计算平静状态下(T0)和辣椒素刺激状态下(T1)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63.36±11.21),可评价为中度疼痛;心率在T1时期较T0时期增加,无统计学意义。HRV时域分析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在T1期均较T0期明显升高;HRV频域分析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以及LF/HF在T1期均较T0期明显升高;散点图分析结果:散点图短轴(SD1)和散点图长轴(SD2)在T1时期较T0时期均明显升高。结论:用辣椒素建立疼痛模型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HRV分析有可能在疼痛的量化评价中具有一定权衡作用。

  • 康莱特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谭煌英;李园;于莉莉;郭建;朱世杰;李佩文

    目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电子压痛仪测量大鼠炎症足的机械痛阈值,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炎症足皮肤组织TNF-α、IL-Iβ水平,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炎痛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值以及局部皮肤组织TNF-α、IL-Iβ水平的影响.结果:完全福氏佐剂致炎后,大鼠炎症足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痛觉过敏至少维持3 d的观察期;炎症局部皮肤TNF-α、IL-Iβ水平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康莱特治疗组大鼠痛阈值明显升高,同时伴有病灶皮肤TNF-α、IL-Iβ水平的下降.结论:康莱特具有镇痛作用,并对疼痛相关细胞因子产生影响.

  • 三叶无患子对多种疼痛模型的抗感受伤害作用

    作者:张学梅

    三叶无患子Sapindus trifoliatus L.(ST)果皮有多种医疗用途,但对其镇痛作用鲜有报道.作者研究了该植物水提取物对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介导的实验性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

  • 复方天麻制剂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一冰;张运发;许建阳;邱德文

    目的:观察疼痛模型大鼠痛阈,皮温、踝关节肿胀度及疼痛级别以验证复方天麻制剂明显提高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方法:右后足跖部向踝关节方向注入FCA 0.1 ml,制成疼痛模型,然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不同的药物灌胃.结果:与其它治疗提高疼痛模型大鼠的基础痛阈比较复方天麻制剂提高较快;显著降低慢性疼痛模型大鼠局部炎性皮肤温度,但与其它治疗组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明显降低慢性疼痛模型大鼠踝关节的肿胀度,疗效优于速效枣仁安神胶囊、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明显降低疼痛级别.结论:复方天麻制剂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致痛物质的传递,减少神经冲动的传入,激活镇痛系统,释放镇痛物质,抑制疼痛基因表达.

  • 手术方式对创伤性骨折家兔阿片肽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艳琦;李溥;杨广营;黄月娜

    目的 观察手术方式对创伤性骨折模型家兔血浆β内啡肽(β-EP)及亮氨酸脑啡肽(Met-ENK)含量的影响,探讨手术方式与疼痛的关系.方法 选取4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克氏针内固定组(A组)、钢板内固定组(B组)、模型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3,7,14 d分别抽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 及Met-ENK的含量.结果 ①C组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β-EP逐渐下降,与手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β-EP及Met-ENK含量均逐渐下降,各时间段分别与手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β-EP及Met-ENK含量均逐渐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β-EP及Met-ENK含量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较B组短(P<0.01).结论 微创内固定可以影响β-EP及Met-ENK的分泌,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β-EP及Met-ENK的水平而参与镇痛效应.

  • 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中疼痛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巍巍;刘春;张进

    前列腺炎是一种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因其就诊的患者占到泌尿外科门诊量的25%~30%[1,2]。目前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所以其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临床医师对于Ⅲ型前列腺炎往往是种经验性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及治疗的切入点。对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疼痛症状,临床上常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塞来昔布)、植物制剂(普适泰)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长期慢性的疼痛,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与疼痛症状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是如何作用,进而造成慢性前列腺疼痛症状的难以缓解,目前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大鼠的疼痛及焦虑症状,探讨疼痛及焦虑在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的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 成熟型与幼稚型Nav1.5 Na+通道变构体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郑家涛;王军;欧绍武;王运杰

    目的:研究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 Na+通道变构体在选择性神经损伤(SNI)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DRG)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SNI大鼠模型。采用RT-PCR、DNA测序、限制性酶切技术、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 Na+通道变构体在SNI大鼠DRG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RG神经元中蛋白激酶C (PKC)的表达。结果:成熟型和幼稚型Nav1.5 Na+通道变构体在大鼠DRG神经元中的表达比例为2.5∶1。在SNI大鼠模型中,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50%左右,PKC-γ表达水平增加大约1倍。结论: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 Na+通道变构体在大鼠DRG中有表达,在疼痛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SNI模型中,PKC-γ表达水平的上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Nav1.5亚型的低表达,此机制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

  •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大鼠SNI疼痛模型机械性痛阈的影响

    作者:武百山;杨立强;岳剑宁;孙海燕;倪家骧

    应用脉冲射频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内啡肽是体内主要的内阿片肽之一,是对疼痛通路进行调节的主要抑制性递质,对疼痛的调节作用突出[1].本实验选择SNI模型模拟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应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观察其对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以及机械性痛阈的影响,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

  • 复方天麻制剂对实验性疼痛模型大鼠 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一冰;张运发;许建阳;邱德文

    目的:为探讨复方天麻制剂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福氏完全佐剂(FCA)制作实验性疼痛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早快基因c-fos在疼痛模型大鼠脑、脊髓、心脏、皮肤组织的表达.结果:复方天麻制剂能显著抑制疼痛模型大鼠脑、脊髓、心脏、皮肤组织增强的c-fos表达,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与阳性药物速效枣仁安神胶囊组、电针组比有差异.结论:复方天麻制剂抑制实验性疼痛动物模型c-fos基因表达,具有镇痛的作用.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