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72 褐藻Spatoglossum variabile中2个新的肉桂酸酯

    作者:

    关键词: 褐藻
  • 褐藻中岩藻聚糖硫酸酯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彭雍博;汪秋宽;宋悦凡;刘舒;胡月;宋泽

    褐藻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作为一种主要分布于褐藻细胞壁基质中的水溶性硫酸化杂多糖,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抗凝血、抗炎症、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等生物活性,但褐藻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结构复杂多样,呈现出生理活性的多样性.天然岩藻聚糖硫酸酯相对分子质量大、结构复杂,对多样化的结构解析和构效关系研究缺乏系统性,以至于岩藻聚糖硫酸酯研究进展缓慢、国际认可程度较低,推广与应用受到制约.因此通过整合现有研究成果,推断岩藻聚糖硫酸酯功能性结构,并对其展开系统性的研究与调查,是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药用开发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基于以上考虑,该文通过CNKI,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对国内外有关褐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结构研究现状、解析方法、结构修饰以及构效关系研究进行整理,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构效关系深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结构功能作用研究、活性作用机制阐明、医药及保健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 藻酸双酯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2例临床观察

    作者:蔡志红;常凤琴;朴香玉

    藻酸双酯钠(Poly saccharide sulphate,PSS),是以褐藻提取物为基础原料人工合成的一种多糖硫酸酯,是一种新的类肝素药物.

  • 褐藻小粘膜藻中的溴酚化合物

    作者:徐秀丽;范晓;宋福行;石建功

    目的:对褐藻小粘膜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IR,MS及NMR等结构鉴定方法.结果:从小粘膜藻中分离鉴定了6个溴酚类化合物,分别为2,2′,3,3′-四溴-4,4′,5,5′-四羟基二苯甲烷(1),2,2′,3-三溴-3′,4,4′,5-四羟基-6′-乙氧甲基二苯甲烷(2),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醇(3),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4),3-溴-4羟基苯甲酸(5)及2-溴-4,5-二羟基苯甲醛(6).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 褐藻叉开网翼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宋福行;范晓;徐秀丽;王素娟;李帅;杨永春;石建功

    目的:对网地藻科褐藻叉开网翼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实验.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IR,MS及NMR鉴定结构;通过改良的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从叉开网翼藻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orreyol(I),4β,5α-dihydroxycubenol(Ⅱ),3-farnesyl-p-hydroxybenzioc acid(Ⅲ),chromazonarol(Ⅳ),岩藻甾醇(V),苯乙酰胺(Ⅵ),4-羟基苯甲酸(Ⅶ)和正十六酸(Ⅷ).结论:化合物Ⅱ和Ⅳ系首次从该海藻中发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网地藻科海藻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活性(IC50>10μgmL-1).

  • 叶托马尾藻中的生物活性甾体成分

    作者:汤海峰;易杨华;姚新生;周大铮;吕泰省;蒋永培

    目的研究褐藻叶托马尾藻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手段和光谱分析方法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结果鉴定了7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岩藻甾醇(Ⅰ),24-乙基-4,24(28)-胆甾二烯-3-酮(Ⅱ),24-乙基-4,24(28)-胆甾二烯-3,6-二酮(Ⅲ),马尾藻甾醇(Ⅳ),24R,28R-和24S,28S-环氧-24-乙基胆甾醇(Ⅴ),胆甾醇-24-酮(Ⅵ)和豆甾醇-3-O-葡萄糖苷(Ⅶ).结论Ⅱ~Ⅶ为首次从该海藻中分离得到,Ⅰ和Ⅲ~Ⅵ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

  • 褐藻岩藻糖胶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李德远;许如意;周韫珍;盛晓宝;杨安运;程晋雷

    目的: 探讨褐藻海带中岩藻糖胶(FD)对抗机体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方法: 昆明种小鼠分六组,分别经口给予10,50,150及300 mg/(kg*d)剂量FD,连续7 d,尾静脉注入四氧嘧啶70 mg/kg.4 d后,测定血清、肝及脾组织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另取小鼠,以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分组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FD 7 d,测定LPO;取正常小鼠肝及脾脏,制成匀浆,分别加入0.05%,0.25%,0.75%及1.5% FD溶液各0.2 ml,测LPO;另取匀浆,同时加入半胱氨酸(Cys)/FeSO4及不同浓度FD溶液,测LPO. 结果: 预先给予FD的各组,注射四氧嘧啶后,血清、肝及脾中LPO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以50 mg/kg作用较强,分别降低32.7%(P<0.001),22.7%及20.6%(P<0.01);糖尿病小鼠给予50 mg/kg FD,血清、肝及脾组织LPO分别降低34.1%,29.3%及30.3%;小鼠组织匀浆中加入FD,或同时加入FD及Cys/FeSO4,各组LPO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FD对四氧嘧啶损伤引起的LPO升高有一定预防作用,对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LPO水平有较好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肝、脾组织匀浆脂质体外自氧化及受Cys/FeSO4激发过氧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 长寿食品--裙带菜

    作者:徐文

    裙带菜为多年生大型褐藻,属于昆布纲(与海带属同种藻类植物),与黑褐色海带不同的是,裙带菜通体是棕绿色,且边缘为扁平裂状羽.由于裙带菜通常生长于潮线4~6米以下的水中礁盘上,随着海浪而起伏像古代仕女的裙带,故海洋生物学家以"裙带菜"名之.

  • 褐藻多糖药用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丹洁;杜梦奇;林慧敏

    海洋褐藻类资源丰富,但目前对褐藻的开发仍处于较原始的状态,其附加值不高,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大部分为化学合成类药物,其副作用大,产生相应的抗药性逐年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新的致病菌和病毒不断出现,传统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抗菌素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因此,开发一系列绿色环保,毒副作用小的海洋类药物是当代药物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 增寿因子笼目海带福康坦

    作者:于福功

    海带又名昆布、江白菜、纶布、海昆布、海马蔺、海带菜、海草.海带,是海藻类植物之一,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为大叶藻科植物,因其生长在海水中,柔韧似带而得名.

  • 小粘膜藻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作者:史大永;许凤;贺娟;李敬;郭书举;韩丽君

    在海洋独特的生态环境中,海藻属于被吞食的弱者,为了对付海洋食草动物的吞食来维护自身生存,大多海藻能产生一些很有抵御特色的活性物质,如何实现海藻中活性物质的高价值利用是科学工作者的焦点.

  • 海带的药用功能

    作者:陈日益

    海带(又名昆布、江白菜等),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因生长在海水里且柔韧似带而得名。海带是一种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蔬菜,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具有相当的药用功能,被人们誉为是“健康食品”和“长寿菜”。

  • 褐藻糖胶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波;芦菲;孙科祥

    褐藻糖胶是褐藻的主要活性成分,对褐藻糖胶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褐藻保健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志军;贾效伟;吕照龙

    本文综述了褐藻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分析了其中的生理活性多糖,包括褐藻胶,岩藻糖胶及褐藻淀粉,并对生理活性多糖的应用与开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褐藻 性质 应用 开发
  • 褐藻铁钉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作者:汤海峰;易杨华;姚新生;张淑瑜;许强芝;毛士龙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手段,从采自浙江南麂岛的褐藻铁钉菜(Ishige0kamurai)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分别确定为:3β,28 二羟基-24-乙基-5,23Z-胆甾二烯(Ⅰ),132S-羟基脱镁叶绿素a(Ⅱ),脱镁叶绿素a(Ⅲ),1-O-二十六烷酰基甘油酯(Ⅳ),1-O-十六烷酰基甘油酯(Ⅴ)和1-O-(8Z-十四碳烯酰基)甘油酯(Ⅵ).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Ⅰ和Ⅵ分别为新化合物和新天然产物,Ⅰ~Ⅲ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肿瘤细胞毒性.

  • 果叶马尾藻中一个新的甾体成分

    作者:汤海峰;易杨华;姚新生;许强芝;张淑瑜;林厚文

    从采自广西北海的褐藻果叶马尾藻(Sargassum carpophyllum)中分离得到一个结构新颖的甾体化合物,经IR,MS,2DNMR等波谱技术,确定为:24-乙基-3-乙氧甲酰基-3-羟基-A-失碳-5,24(28)-胆甾二烯-2-酮.这是首次报道从天然界获得A-nor甾体羧酸酯类化合物.

  • 褐藻果叶马尾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汤海峰;易杨华;姚新生;许强芝;张淑瑜;孙鹏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手段,从采自广西北海的褐藻果叶马尾藻(Sar-gassum carpophyllum)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分别确定为:戈米辛N(Ⅰ),132S-羟基脱镁叶绿素a(Ⅱ),脱镁叶绿素a(Ⅲ),棕榈酸(Ⅳ),反丁烯二酸(V),时羟基苯甲酸(Ⅵ),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Ⅶ)和甘露醇(Ⅷ).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Ⅰ首次从海洋生物中获得,Ⅰ-Ⅲ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弱的肿瘤细胞毒性.

  • 褐藻叶托马尾藻中的甘油酯类成分

    作者:汤海峰;易杨华;姚新生;张淑瑜;邹峥嵘;李玲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手段,从褐藻叶托马尾藻(Sargassum carpophyllum)中分离得到5个甘油酯类成分,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分别确定为:1-O-十六碳酰基-3-O-(13Z-十八碳烯酰基)甘油酯(I),1,2,3-O三(10Z,13Z-十八碳二烯酰)甘油酯(Ⅱ),(2S)-1-O-十六碳酰基2-O十四碳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Ⅲ),(2S)-1-O-十六碳酰基-2-O-十六碳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Ⅳ)和(2S)-1-O-十六碳酰基-2-O-(11Z-十八碳烯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V).5介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得到.I和V为新天然产物,Ⅱ-V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和弱的肿瘤细胞毒性.

  • 褐藻铁钉菜中的甾醇成分

    作者:汤海峰;易杨华;姚新生;许强芝;吕泰省;张淑瑜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手段,从采自浙江南麂岛的褐藻铁钉菜(Ishigeokamurai)中分离得到39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5个甾醇类化合物(5a,8a-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马尾藻甾醇,岩藻甾醇,β-谷甾醇,胡萝卜苷)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褐藻生物乙醇——可再生能源的新选择

    作者:鲍萌萌;唐璐瑶;韩峰

    面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已迫在眉睫.生物乙醇作为有发展前景的替代能源,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产能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传统生物乙醇所带来的与人争粮争地等问题也逐渐凸显,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原料.褐藻具有生长迅速、产量大、成本低、预处理简单、不影响食品供应、环境友好等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生物乙醇的原料.本文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生物乙醇的发展与瓶颈,及褐藻生物乙醇的优势及研究进展.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