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生物膜与眼部感染

    作者:曾宗圣;韩晓丽

    微生物膜通常是指由细胞外多聚物基质包裹的表面相关性微生物群落,它们在生物表面如心脏瓣膜或非生物材料表面如角膜接触镜和人工晶状体上形成.业已证实微生物膜为绝大多数病原体在人体内生存的重要方式.微生物膜的形成在部分眼部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微生物膜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及与部分眼部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晶状体容积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庄晓东;翁景宁

    晶状体规则有序的组织结构和独特的生理学特点决定其透明性,并起到消除光散射及优化光学特性的作用。近研究表明晶状体内离子内流和外流途经的空间差异性及相互作用参与其容积调节,以应对细胞低渗透压性肿胀及纤维组织分化。因此保持晶状体透明有赖于细胞及组织层面上对容积变化的调节能力,无论细胞肿胀还是细胞间间隙扩张均可导致透明纤维束断裂,不仅破坏规则的细胞排列方式,也改变晶状体蛋白溶解度,产生光散射并终导致白内障。

  • 雌性激素与老年性白内障

    作者:张晓红;袁佳琴;孙慧敏

    雌性激素为甾类激素,它可调节生殖系统及其组织的生理功能,而且在机体其它组织如脑、心血管系统、骨骼组织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调查发现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本文就此进行综述,并探讨雌性激素对晶状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 自由基与白内障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章;徐国兴

    迄今为止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众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损害因素大多通过一共同的中介产物即自由基损伤晶状体.自由基成为各种因素引发白内障的共同后通路.本文就自由基的概况、自由基在晶状体中的生成、损伤作用、晶状体抗自由基系统等作一综述.

  • 翻译后修饰对α-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影响及白内障形成机制

    作者:严宏

    翻译后修饰(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是蛋白质翻译后通过酶的催化或酶控制下的反应而发生修饰,包括糖基化、氨甲酰化、氧化、磷酸化、乙酰化、脱酰胺和切除作用等。白内障和老化被认为是一类结构性疾病(conformational disease)。PTM可造成蛋白质结构改变。α-晶体蛋白作为晶状体主要的结构蛋白质,具有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活性,可抑制蛋白质的凝聚和酶的失活。PTM可诱导α-晶体蛋白分子内部或分子之间的交联,导致其分子伴侣活性降低,加速白内障形成。赖氨酸基团对PTM敏感,封闭赖氨酸的ε-氨基基团,可阻止和延迟蛋白质交联。寻找抑制或阻断PTM的因子,有助于药物治疗此类疾病方法的突破。

  • 氨基酸消旋、异构化与晶状体老化

    作者:陈翠真;董冰;宋旭东

    晶状体老化过程包括脱氨基,消旋、异构化,切除和氧化等。本文主要介绍右旋氨基酸与人类健康,氨基酸消旋、异构化与人和动物晶状体老化及与UV-诱发白内障的研究进展及其形成机制。

  • NADPH氧化酶参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其表达

    作者:屈思萌;张伟;安莹;宋旭东

    目的 观察烟酰胺二磷酸腺苷(NADPH)氧化酶的抑制剂能否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探讨NADPH氧化酶亚单位NOX的同源异构体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mRNA的表达情况.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人品状体上皮细胞永生系(SRA01/04).方法 实验分为4组,SRA 01/04巾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EGF组),加入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业苯基碘(DPI)(DPI组),先后加入DPI和EGF(DPI+EGF组),不加入上述物质为对照组.利用酶标仪和活细胞计数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0D450值.用RT-PCR方法检测NOX的同源异构体在SRA 01/04中的表达,将RT-PCR产物测序,利用NCBI BLAST软件对测序结果与cDNA进行序列对比.主要指标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OD450值,NOX的同源异构体表达情况及其与人其他组织的序列对比.结果 加入CCK-8 3.5小时后,EGF组比对照组OD450值升高了12.0%(P=0.000);DPI组比对照组OD450值下降了25.5%(P=0.000);DPI+EGF绀OD450值比EGF组降低了26.1%(P=0.000).RT-PCR结果表明,NOX蛋白的5种同源异构体[包括NOX1、NOX2(gpg1phox)、NOX3、NOX4、NOX5]的mRNA在SRA 01/04中均有表达.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NOX1-5的序列与人其他组织的相似性分别为100%、100%、99.7%、100%、100%.结论 NADPH氧化酶可能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NOX同源异构体NOX1、NOX2、NOX3、NOX4、NOX5的mRNA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 01/04中均有表达,其中NOX1明显弱于其他四种NOX.(眼科,2009,18:107-113)

  • 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的近期视觉质量评价

    作者:何永奇;朱思泉;张春芳

    目的 评价1CU可调节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眼的视觉质量,并与非球面单焦点IOL眼进行比较.设计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8例(118眼).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时植入1CU可调节IOL(1CU组)和非球面IOL(TeenisZA9003组)各为59例59眼.术后3个月时检查裸眼及矫正远、近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40、63、100 cm处对比敏感度,拟调节力,并比较脱近用镜率.主要指标视力、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值、对比敏感度、拟调节力、脱近用镜率.结果 术后3个月ICU组的裸眼近视力(1.06±0.24)和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1.02±0.13)优于Tecnis ZA9003组(分别为0.43±0.14、0.43±0.11)(t=8.85,P=0.00;t=13.05,P=0.00).调节幅度1CU组为(2.58±0.37)D,大于非球面IOL组的(1.46±0.25)D(t=14.33,P=0.00).1CU组3 mm、5 mm瞳孔下的球差(0.34±0.06、0.36±0.06)和总像差(0.47±0.14、0.49±0.14)均大于Tecnis ZA9003组(分别为0.06±0.06、0.07±0.04,0.30±0.07、0.30±0.58)(3 mm瞳孔下t=18.48,P=0.00;t=5.70,P=0.00.5 mm瞳孔下t=19.98,P=0.00;t=6.70,P=0.00).在40、63 cm 1CU组视锐度得分(VAS)分值高于Tecnis ZA9003组(t=3.64,P=0.00;t=2.74,P=0.00;t=2.65,P=0.00;t=2.44,P=0.01).脱近用镜率1CU组(85%)优于Tecnis ZA9003组(25%)(x2=41.95,P=0.00).结论 虽然1CU可调节后房型IOL对比敏感度较非球面单焦点IOL有损失,但可获得良好远、中、近视力,适合于迫切要求脱镜的患者.(眼科,2009,18:91-95)

  • 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黄丽娜;刘欣华;成洪波;赖铭莹;赵军;翁宏

    目的 评价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5例(78眼),按照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类型分为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组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A60AT)组.方法 入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分别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32例38眼)或单焦点人工晶状体(33例40眼).所有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常规行裂隙灯、屈光、裸眼及矫正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术后3个月检查调节幅度及2%毛果芸香碱滴眼前后的前房深度.主要指标裸眼及矫正远视力和近视力,调节幅度.结果 术后两组均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视力及矫正远视力(视力均>0.7),1CU组裸眼近视力(0.3-0.6)明显好于传统单焦点组(0.1~0.3).动态检影法1CU组的调节幅度为(2.10±0.45)D,单焦点组为(0.65±0.32)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滴2%毛果芸香碱后前房深度变浅,两组分别为(0.65±0.20)mm和(0.18±0.1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安全有效,与传统单焦点组相比,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可提供更好的近视力.(眼科,2008,17:98-100)

  • 人眼调节前后眼球形态的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

    作者:陈青华;王小兵;刘爱珍;王振常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探讨人眼调节时的晶状体及相关结构形态变化特点.设计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方法 对8例健康志愿者11只正视眼分别在视近状态和视远状态进行MRI检查,对晶状体、前房及眼轴的MRI图像进行测量,调节前后晶状体及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主要指标晶状体的厚度、截面积,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结果 11只正视眼视远时品状体厚度、截面积、前房深度、眼轴平均为(3.51±0.20)mm、(22.89±1.82)mm2、(3.54±0.27)mm、(23.91±0.90)mm,视近时平均为(3.73±0.34)mm、(23.17±1.66)mm2、(3.29±0.32)mm、(23.82±1.07)mm,调节前后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有显著性差异(t=3.563、P=0.007;t=4.804、P=0.001),晶状体截面积、眼轴差异无显著性(t=1.890、P=0.095;t=0.913、P=0.388),晶状体厚度差、前房深度差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 MRI能反映晶状体在调节状态下的形态特点,有望成为研究人眼调节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眼科,2010,19:97-99)

  • 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刘冬梅;毕宏生;蔡婉婷;吴建峰;季鹏;王桂敏

    目的 探讨不同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影响.设计同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角膜逆规散光或无散光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者为A组(30眼);角膜顺规散光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者为B组(3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术后3个月使用zywave波前像差分析仪,在瞳孔直径6.0mm时,测量人工晶状体眼的各项波前像差指标,并进行比较.主要指标 Z(3,-3)到Z(4,-4)的Zernike常数、三阶像差、四阶像差和整体高阶像差.结果 A组和B组的Zemike常数中z(4,2)的值分别为(0.10±0.07)μm和(0.05±0.0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的Zernike常数、三阶像差、四阶像差和整体高阶像差各指标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中根据角膜散光情况确定不同角膜切口的位置对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影响较小.(眼科,2008,17:86-88)

  • 花生四烯酸参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生成

    作者:董冰;安莹;张伟;Marjorie Lou

    目的 以花生四烯酸为刺激因子,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是否存在超氧阴离子生成体系.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B3(HLE B3).方法 用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刺激HLE B3细胞,超氧阴离子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用超氧阴离子歧化酶和山梨醇与细胞预培养作为阴性对照;以3%乙醇(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的溶剂)刺激细胞作基线;测定超氧阴离子前,所有抑制剂先与细胞预培养30分钟.花生四烯酸对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影响的时间依赖实验和剂量依赖实验用蛋白质印迹杂交进行检测.主要指标 超氧阴离子的含量,MAPK磷酸化的变化.结果 30~150 mM花生四烯酸能刺激HLE B3细胞迅速产生超氧阴离子,超氧阴离子歧化酶(SOD)和山梨醇抑制了该反应.尼克酰胺二磷酸腺苷(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也抑制了超氧阴离子的产生.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以及硬脂酸、亚油酸不能引起超氧阴离子的产生.环氧合酶、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剂对超氧阴离子的产生无影响,提示花生四烯酸这两条代谢途径不参与超氧阴离子的生成.脂氧合酶,尤其是5-脂氧合酶的抑制剂完全阻断了该反应.30~150 mM花生四烯酸能在2.5~30分钟瞬间激活ERK和JNK,并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抑制超氧离子的生成可能是抑制品状体上皮细胞增殖、预防后发发障的新途径.

  •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对比观察

    作者:刘丽丽;施玉英

    目的 对比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分别植入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患眼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差异.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除外其他眼病)76例(88眼),依照患者意愿,按照植入非球面或球面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不同分为两组:非球面人工品状体(KS-3Ai)组38例(45眼),球面人工晶状体(KS-3)组38例(43眼).方法 入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分别植入预装式非球面(Canon Staar KS-3Ai)或预装式球面(Canon staar KS-3)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佳矫正视力、人工晶状体居中情况、屈光状态,波前像差仪检查瞳孔6 mm的高阶像差(包括四阶像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四阶彗差),检查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主要指标佳矫正视力,瞳孔6mm的四阶像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四阶彗差,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结果 瞳孔6 mm时非球面组球差(Z40)[(0.0182±0.2068)μm]低于球面组[(0.3254±0.151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四阶像差均方根(RMS4)非球面组[(0.2620±0.1685)μm]低于球面组[(0.4633±0.2352)μ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高阶像差均方根非球面组[(0.5406±0.2055)μm]低于球面组[(0.8137±0.4442)μ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但两组间术后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KS-3Ai)较普通的球面人工晶状体(KS-3)能够明显降低包括球面像差在内的高阶像差,但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并未发现明显差别.(眼科,2008,17:89-93)

  • 薄壁滤过泡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人兔眼晶状体的影响

    作者:乔利亚;梁远波;卢清君;彭忆;王宁利

    目的 研究兔眼薄壁滤过泡形成后局部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晶状体内浓度的变化.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新两兰白兔.方法 将右眼行联合丝裂霉素C的巩膜咬切术后形成苍白、隆起、薄壁滤过泡的新西兰白兔2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B组各8只,每日4次双眼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次0.1ml,分别持续4天和7天;C组10只,每30分钟双眼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一次,共点8次.三组全部后一次滴左氧氟沙星滴服液半小时后处死兔,取出晶状体,通过高效液相法(HPLC)检测晶状体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分别比较各组中薄壁滤过泡眼与自身健康对照眼晶状体左氧氟沙星浓度的差别,比较各组之间薄壁滤过泡眼晶状体左氧氟沙星浓度的差别.主要指标兔眼晶状体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 三组中薄壁滤过泡眼(A组:0.33±0.10 μg/g;B组:0.27±0.15μg/g;C组:0.62±0.28 μg/g)与自身健康对照眼(A组:0.12±0.03 μg/g;B组:0.12±0.03 μg/g;C组:0.15±0.05 μg/g)品状体中左氧氟沙星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001;B组:P<0.05;C组:P<0.0001),A组和B组薄壁滤过泡眼晶状体左氧氟沙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A、B组与C组薄壁滤过泡眼晶状体左氧氟沙星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1),C组(0.62±0.28 μg/g)薄壁滤过泡眼晶状体中左氧氟沙星浓度分别高于A组(0.33±0.10 μg/g)和B组(0.27±0.15 μg/g).薄壁滤过泡结膜下大片疏松区域,结膜上皮萎缩变薄,结膜基底层细胞不规则,间隙增宽,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薄壁滤过泡形成后,眼内晶状体中左氧氟沙星浓度增高,频繁点药晶状体内左氧氟沙星浓度增高更为明显.(眼科,2009,18:42-45)

  •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作者:王绍莉;张兰;庞秀琴;何雷;张荷珍;王文伟

    目的:探讨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综合分析67例67只眼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追踪观察并发症的远期结果对视力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常见为眼压升高38.8%(26/67),其次为角膜水肿7.46%(5/67)、前房出血7.46%(5/67)、脉络膜脱离5.97%(4/67)、视网膜脱离4.47%(3/67)、玻璃体出血1.49%(1/67).结论: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原因复杂,尤以眼压升高为主,远期对视力有一定影响,应引起注意.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

    作者:白赫南;仪垂民;范文瑾;李海波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操作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通过对56只儿童白内障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掌握好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选择适宜的人工晶状体的度数,观察术中及术后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恢复满意,0.1~0.3者11只眼,0.3~0.5者5只眼,0.5~1.0者35只眼.结论: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及术后处理有其特殊性,只要手术及时,手法得当,会取得满意效果.

  • 白内障手术并发大泡性角膜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赵思山;郭景瑞;梁乙刚;殷汝良;金震;陆海卫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并发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1993年5月~2001年12月在我院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56例,对其中并发大泡性角膜病变11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11例,占白内障手术患者的1.9%,其中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发生率高.结论:进出前房的液体或药物对角膜内皮的化学性损伤是引起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主要原因.避免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重在预防.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作者:冯雁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拦截劈核技术在超声乳化术的应用.方法:对206例(226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无缝线5.5mm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视力在0.5以上者202只眼(89.4%),术后1个月视力在0.5以上者213只眼(94.2%).结论:此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白内障手术.采用拦截劈核技术,使超声能量降低,超声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非正常瞳孔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IOL植入术40例

    作者:陈美玲;高波;王卿;于宁

    目的:观察眼外伤、青光眼、糖尿病及葡萄膜炎所致的瞳孔形态异常并伴有白内障的病人,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中对瞳孔进行处理后,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40例42只眼术后疗效.方法:对晶状体后囊膜完整的大瞳孔者,缝合虹膜、修复瞳孔,植入PC-IOL.对晶状体后囊膜缺如或大破口的大瞳孔者,缝合虹膜、修复瞳孔,行前玻璃体切割术后,植入AC-IOL.对虹膜广泛粘连、机化的小瞳孔,术中撕囊、挽核困难病例,分离粘连后瞳孔仍然不能散大,则行瞳孔缘放射状剪开,植入IOL.结果:40例42只眼视力康复满意.术后瞳孔保持在3~5mm、圆形或近圆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瞳孔非正常状态的白内障,行ECCE+IOL手术时,只要仔细、适当的处理好瞳孔,IOL的植入已非禁忌,术后积极的抗炎、抗感染等药物的合理应用,已使这些病人的视力康复成为可能.

  • 人工晶状体取出适应证及技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凤华;张兰;李志辉;宋维贤

    目的:分析人工晶状体取出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30只眼人工晶状体取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为外伤性白内障;7例为老年性白内障;1例为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白内障;1例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1例为先天性白内障.结果:人工晶状体取出的原因为人工晶状体脱位、人工晶状体夹持、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大泡性角膜病变、顽固性色素膜炎、继发青光眼等.主要采用虹膜粘连分开、瞳孔成形、人工晶状体重新固定或更换、人工晶状体取出联合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睫状体光凝术等.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某些严重并发症,取出人工晶状体可在一定程度挽救视功能.

1561 条记录 6/79 页 « 2345678...787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