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稀土对镍所致豚鼠肺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栗建林;王起恩;李爱琴;张丽帼

    在镍的开采、冶炼和精炼中,职业人群接触大量镍的硫化物、镍的氧化物后可以引起肺癌和鼻癌.已被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所证实,为此IARC(1987)已将镍化合物列为第一类致癌物[1].其致癌机理之一是被吞噬的镍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类(主要是羟自由基)间接引起癌症[2,3].90年代以来,从分子、细胞、整体动物和人群流行病调查发现一定剂量的轻稀土化合物(RE)可以抑制肿瘤发生,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如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4,5].为此本实验首先观察了黑色氧化镍对肺泡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的作用,并观察了氯化稀土对其作用的影响.

  • 男性吸烟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测定

    作者:陈亮;甘德坤;马玲;郭炳衡;朱立岁;华柯;焦力

    超氧阴离子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并因此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如丙二醛(MDA)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酶能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进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等一系列自由基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本研究通过测定吸烟者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及SOD的活性以间接反映体内氧自由基的变化,进一步揭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作者:赵智成

    1963年,Shimizu 等[1]分离出 IDO,发现其在哺乳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在各种肝外组织中都有 IDO 的存在,尤以胎盘和肺中表达多。IDO 与肝内的 L-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催化的反应相同。IDO 以超氧阴离子(O2-)作为辅助因子,酶解吡咯环,生成 N-甲酰犬尿氨酸和犬尿氨酸。其底物主要包括D-色氨酸、5-羟色氨、5-羟-L-色氨酸和 L-色氨酸,动力学研究表明其适底物是 L-色氨酸。TDO 仅表达在哺乳动物肝脏,底物仅限于色氨酸[2]。人类 IDO 分子量约42kD,pI =69,由40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3]。IDO 基因启动子长1245bp,含有2个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这2个 ISRE 阳序列间隔1kb 它们在 IFN-γ诱导 IDO 基因转录中必不可少。

  • 氧化应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杨恂;高凌云;李世云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簇(ROS)和活性氮簇(RNS)产生过多或消除减少,从而导致组织损伤.ROS包括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等,RNS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过氧亚硝酸基阴离子(ONOO)等.在正常状态下机体可产生少量ROS参与正常代谢,同时体内存在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反应的体系,使过多的自由基被清除或使自由基减少,保持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平衡.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这一机制遭到破坏,体内自由基显著增加,可直接致机体损伤.

  • 生姜中二苯庚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研究

    作者:杨雷香;周长新;黄可新;宋丽艳;郑群雄;于荣敏;张荣平;伍义行;曾苏;郑汉其;赵昱;李校堃;瞿佳

    目的:研究生姜中二苯庚烷类化合物(1~5)的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吸光度测试法检测化合物于50mg·L~(-1)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同法检测化合物(1~5)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之半数清除浓度(IC_(50)),用MDA检测法检查化合物于100 mg·L~(-1)浓度下抑制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以及用MTT法研究化合物抑制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l2)损伤的活性,并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人慢性髓源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其阿霉素耐药株(K562/ADR)的细胞毒活性(IC_(50)). 结果:化合物1~5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化合物5的清除作用强,IC_(50)(22.6±2.4)μmol·L~(-1);化合物1,3和4有抑制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100mg·L~(-1)其抑制率分别为(66.3±15.4)%,(68.7±15.8)%,(72.2±10.6)%;化合物1,3和4对H_2O_2诱导的PCl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化合物3对K562及其阿霉素耐药株(K562/ADR)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其IC_(50)分别为(34.9±0.6),(50.6±23.5)μmol·L~(-1).结论:生姜中的二苯庚烷类化合物1~5具有特异性的抗氧化作用,化合物3对K562和K562/ADR细胞均显示出显著的细胞毒作用.

  • 炮制对大黄、虎杖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孔令东;杨澄;仇熙

    目的:研究炮制对大黄、虎杖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氧自由基生成系统和羟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评价炮制对大黄、虎杖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黄、虎杖炮制品均可清除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所产生超氧阴离子(O2*)以及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OH),并能抑制羟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脏匀浆脂质过氧化,各炮制品EC50之间有一定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降低大黄、虎杖抗氧化能力。

  • 麝香糖蛋白成分对白细胞介素-8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文杰;白金叶;程桂芳;朱秀媛

    目的:观察麝香糖蛋白成分麝香-1对白细胞介素-8(IL-8)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某些功能,包括超氧阴离子产生和溶酶体酶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中性白细胞体外温孵系统。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测定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量。以酚酞葡糖醛酸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为基质的酶反应法测定β-葡糖苷酸酶和溶菌酶的释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麝香-1在1~100μg*L-1终浓度下,可使中性白细胞超氧阴离子生成量增加91.7%~291%,可使β-葡糖苷酸酶释放量降低2.2%~58.1%,使溶菌酶释放量降低3.9%~39.8%。结论:麝香-1对IL-8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的功能有明显影响。抑制溶酶体酶释放可能是麝香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 Plin1-/-小鼠高血压发生机制

    作者:崔昌婷;王威仪

    脂肪组织功能紊乱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包括炎症、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自主神经兴奋等。Perilipin 1基因敲除小鼠(Plin1-/-)小鼠出现脂肪组织功能紊乱,研究人员通过监测不同周龄 Plin1-/-小鼠主动脉血压,明确其可发生早发高血压,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研究表明:Plin1-/-小鼠血浆中甘油三酯、甘油、葡萄糖轻度升高,而醛固酮、电解质、炎性因子(脂联素、TNF-α和 IL-6)及氧化应激水平均无显著变化,提示这些因素并不参与 Plin1-/-小鼠高血压的发生。随后通过离体血管环实验对血管本身功能和结构变化检测时发现:Plin1-/-小鼠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均受损,在维多利亚蓝对血管弹力纤维的染色中也提示血管结构的损伤。管周脂肪(PVAT)可双向调节血管张力,其既可分泌舒张因子,具有抗收缩功能,同时也可分泌促收缩因子。本研究通过离体血管环实验证实 PVAT 抗收缩功能受损,而氧化应激和炎症浸润是其主要机制,免疫组化结果表明Plin1-/-小鼠 PVAT 中有巨噬细胞浸润,Real-time PCR 结果也证实其 PVAT 局部 TNF-α、IL-6和 MCP-1 mRNA 水平明显升高,管周脂肪 DHE 染色提示超氧阴离子含量增加,而肠系膜 PVAT 氧化应激标志物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也明显升高。这些结果均表明炎症浸润及氧化应激可能是 Plin1-/-小鼠血压升高的重要机制。此外,研究人员利用放免法检测发现 Plin1-/-小鼠管周脂肪局部 AngⅡ浓度显著升高,表明 PVAT 组织 RAS 系统的激活促进高血压的发生;此外,对 Plin1-/-小鼠保留 PVAT 胸主动脉研究表明,其在不给予任何药物刺激就出现张力缓慢升高(自发性收缩),同时发现 Plin1-/-小鼠皮下脂肪的脂质抽提成分可刺激血管收缩,这表明除 AngⅡ外,Plin1-/-小鼠脂肪组织可还分泌另一种引起脂类收缩血管物质,其具体成份有待进一步研究。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来源的一氧化氮通过 S-亚硝基化修饰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其降解

    作者:李婧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作为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的主要来源,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eNOS的功能受多种因子调控,其中四氢生物蝶呤(BH4)可通过维持 eNOS 偶联状态而促进其形成 NO,而非解偶联状态下生成超氧阴离子,进而保护内皮生理功能。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作为生成四氢生物蝶呤(BH4)的主要蛋白酶,对内皮功能调控具有重要影响,然而 eNOS 对 DHER 是否具有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 S1P/S1PR信号通路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中英;谢如锋;杨洁;任亚娜;杨懿铭;范华骅

    本研究旨在检测1-磷酸鞘氨醇(S1P)对fMLP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引发作用,检测粒细胞活化后发生呼吸爆发的产物,并探究S1P引发作用的信号通路.流式细胞术检测新鲜分离的中性粒细胞的状态;高铁细胞色素C还原法间接计算超氧阴离子(O2-)释放量;二氢罗丹明123流式细胞术检测粒细胞的呼吸爆发程度;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S1P预处理后fMLP活化的粒细胞所释放的O2-量明显增高;S1P引发的fMLP活化组中,罗丹明123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fMLP单独处理组;PI3K及Akt蛋白参与了粒细胞呼吸爆发的信号传递.结论:S1P是一种新的粒细胞引发试剂,较高浓度S1P( 10-6μmol/L)能够引发fMLP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发生呼吸爆发;该信号通路可能为S1P与粒细胞上的S1P受体作用,活化下游的PI3K,再通过Akt传递信号,终活化NADPH氧化酶,发生呼吸爆发.

  • 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缓解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

    作者:郑杰胜;沈剑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尤其是超氧阴离子.超氧阴离子是有高度活性的氧自由基,它能迅速灭活一氧化氮,从而削弱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导致脑血管痉挛(CVS).

  •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

    作者:程宇核;张少武;朱小虎;张晨;邹旭丹;王俊华;万超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PF 级 SD 大鼠80只,随机将其分为正常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溶剂对照组:经大鼠背部皮下注射葵花油液,注射剂量为按每天2 mg/ kg,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28 d。模型组:除连续28 d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 PD 模型外,不再做其它特殊处理。治疗组:自大鼠造模一周后进行治疗。针灸取穴取风府、太冲两穴。比较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黑质的 TH 阳性细胞数,检测不同处理方法的抗超氧阴离子氧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经电针治疗后的大鼠中,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6.44±1.21)显著低于模型组(7.3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大鼠的脑黑质 TH 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05)。模型组的抗超氧阴离子氧活性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模型组和治疗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小于正常组( P <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电针能通过提高抗超氧阴离子氧活性,增强抗氧化能力途径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减轻 PD 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表现。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肌中的改变及夹竹桃麻素的干预效果

    作者:张林林;朱俊国;李红霞;韩莲花;李勋

    目的 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心肌中的改变及夹竹桃麻素对NADPH氧化酶的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结扎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缝合线只穿过前降支而不结扎.将两组分别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安慰剂组两个亚组[心肌梗死安慰剂亚组(n=7),其余3组(n=6)],术后第2天分别给予等体积夹竹桃麻素[15 mg/(kg·d)]和生理盐水灌胃,共5周.术后第6周处死大鼠后取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组织,采用吸收光度法测定心室肌组织中超氧阴离子(O2-)浓度和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心室肌组织中NADPH氧化酶亚单位gp91phox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心室肌组织中O2-浓度与NADPH氧化酶活性和gp91phox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心肌梗死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组织中O2-浓度、NADPH氧化酶活性及gp91phox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46.86±53.09)比(418.33±35.75)mg,2.55±0.34比1.34±0.19,(83 200±7582)比(50 300±3416)RLU/mg蛋白,(4.77±0.46)比(3.38±0.35)RLU/mg蛋白,0.69±0.06比0.46±0.07,P<0.01或0.05].心肌梗死药物干预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组织中O2-浓度、NADPH氧化酶活性及gp91phox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61.17±81.29)mg、1.91±0.22、(53 300±5517)RLU/mg蛋白、(3.62±0.32)RLU/mg蛋白和0.49±0.06,均低于心肌梗死组(均P<0.05).心肌组织中O2-浓度与NADPH氧化酶活性及gp91phox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0.82,均P<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室肌组织中NADPH氧化酶系统被激活,左心室发生重构,左心室质量明显增加,夹竹桃麻素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及其亚单位gp91phoxmRNA的表达而减少心肌组织中O2-生成,从而减轻心肌重构.

  • 四氢生物喋呤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的影响

    作者:马向红;黄体钢;杨万松;周丽娟

    目的探讨四氢生物喋呤(BH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和超氧阴离子(O-2)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胰岛素和BH4,24 h后取细胞培养液分别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NO和O-2浓度.结果BH4(10、100、500μmol/L)使内皮细胞NOS活性增高,500 μmol/L BH4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加,10或100 μmol/LBH4对内皮细胞产生NO有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5 mmol/L葡萄糖+BH4(10、100、500 μmol/L)对内皮细胞产生NO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浓度胰岛素(10、100、1 000 mU/L)+BH 4(10、100、500 μmol/L)使内皮细胞NOS活性增强,NO产生增加.BH4(10、100、500μmol/L)对内皮细胞SOD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改善25 mmol/L葡萄糖对内皮细胞SOD活性的影响;胰岛素+BH4对内皮细胞SOD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BH4(10、100、500 μmol/L)使内皮细胞产生O-2减少,并可以改善25 mmol/L葡萄糖对内皮细胞产生O-2影响;胰岛素+BH4组O-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胰岛素组(P<0.01).结论BH4可以增加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OS活性,使NO产生增加而使O-2水平下降.

  •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单位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作者:庞静;哈黛文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单位基因启动子区-930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23例高血压患者和105例健康者P22phox-930A/G基因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病组GG基因型频率为0.37,G等位基因频率为 0.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0.11和 0.36(基因型频率比较χ2=25.17, P< 0.01 ;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26.21, P< 0.01).结论 P22phox-930A/G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有明显相关性,G等位基因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 对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作用的研究

    作者:曹路;黄体钢;杨万松;丛洪良;周丽娟;倪燕萍

    目的:研究四氢生物喋呤(BH4)、L-精氨酸、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对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O2-)的作用以探讨它们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BH4、L-精氨酸、血管紧张素Ⅰ和厄贝沙坦加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不同干预浓度及干预因素组合,实验共分14组,干预8小时后取出上清液分别测定O2-(Fenton反应原理)、一氧化氮(NO,硝酸还原酶法)和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BH4和L-精氨酸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减低,NO水平显著升高(除外L-精氨酸10 μM组);BH420 μM组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I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NO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组O2-的产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血管紧张素Ⅰ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的O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BH4在防止一氧化氮合成酶解耦联中可能起主要作用,BH4和L-精氨酸均能促进NO的产生并且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BH4及BH4和厄贝沙坦合用可以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引起的O2-产生增加,并促进NO的产生.

  •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作者:叶国红;韩莲花;李红霞;蒋文平;戴海鹰;李勋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超氧阴离子(O-2)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1)的作用机制及0-2与PAI-1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第一部分实验:观察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HUVEcs产生0-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8~10-5 moL/L不同浓度组,AngⅡ10-6mol/L作用不同时间(0、6、12、24和48h).第二部分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对AngⅡ诱导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缬沙坦(10-6 mol/L)组,AngⅡ(10-6mo/L)组,AngⅡ(10-6mol/L)+不同浓度缬沙坦(10-8~ 10-5mol/L)组.第三部分实验:观察缬沙坦、二甲苯基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对AngⅡ使HUVECs产生O-2和PAI-1的作用.分为对照组,AngⅡ(10-6 mol/L)组,AngⅡ(10-6 mol/L)+缬沙坦(10-6mol/L)组,AngⅡ(10-6mol/L)+二甲苯基碘(10μmol/L)组,AngⅡ(10-6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2μl)组.用酶消化法收集并培养HUVECs,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测定上清液O-2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PAI-1浓度.结果:①AngⅡ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缬沙坦在10-8~10-5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ngⅡ促HUVECs产生O-2和P1AI-1的作用.③二甲苯基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显著抑制AngⅡ刺激HUVECs产生0-2及PAI-1.结论:①AngⅡ通过作用于AngⅡ受体1(AT1)激活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途径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使HUVECs产生O-2和PAI-1增加.②AngⅡ通过增加O-2产生而致PAI-1产生增加,提示抗氧化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 缬沙坦抗氧化作用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影响

    作者:刘少奎;王筱梅;陈士毅;洪军;穆鑫;王翠荣;赵越超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160只,采用聚乙烯套管包裹于股动脉外的方法造模。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40)、假手术组(n=40)、手术组(n=40)和缬沙坦组(n=40,术后予缬沙坦治疗)。造模14天后处死小鼠,取套管处股动脉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管内膜和中膜面积,同时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PT-PCR)法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氧化酶[NAD(P)H氧化酶]主要亚单位p22phox、p47phox及rac-1 mRNA水平,采用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股动脉超氧阴离子(O2-)含量。结果各组中膜均无增厚表现,仅手术组和缬沙坦组可见内膜增厚。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370.00±2.50)μm2]与缬沙坦组[(160.11±2.41)μm2]内膜面积增大,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缬沙坦组p22phox、p47phox及rac-1 mRNA水平均有升高;与手术组相比,缬沙坦组p22phox[(0.530±0.038) vs.(0.885±0.030)]、p47phox[(0.525±0.035) vs.(0.745±0.032)]、rac-1[(0.435±0.037) vs.(0.910±0.015)]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与手术组股动脉O2-表达均明显增高,且p22pho(r=0.994)、p47phox(r=0.985)及rac-1(r=0.990)的表达量与O2-含量间均呈正相关。结论短期应用缬沙坦可抑制损伤后血管内膜增厚、逆转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缬沙坦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 过氧亚硝酸阴离子在心肌顿抑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罗义;刘伊丽;陈瑗;黄晓波;查道刚;刘俭

    心肌顿抑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1].近年研究提示[2],缺血再灌注心肌因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增加引起一氧化氮(NO)生成增多,同时还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O-2).NO与O-2反应形成的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在某些急性心肌损害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3].本研究旨在通过犬心肌顿抑模型探讨ONOO-在心肌顿抑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四氢生物喋呤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的影响

    作者:马向红;黄体钢;杨万松;周丽娟

15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