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琳琳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7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95,P=0.001);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75.47±9.82)分高于对照组(63.28±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 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磊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0 d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沈丽丽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38例患者中15例患者通过手术或细针抽吸活检病理学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患者被确诊为甲状腺腺瘤.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种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结节内部回声、结节周边包膜四个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边缘的晕环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血流信号分级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结节周边血流的参数差异显著,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在结节内部血流的参数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从血流信号分级准确诊断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意义

    作者:蔡惠丹;潘育红;程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行二维超声诊断,以观察患者甲状腺结节状态、钙化状态、结节回声状况等,再通过彩超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彩超诊断,以分析患者甲状腺结节血流速度(SPy)、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流信号.结果:(1)经术后病理诊断可知:有44例为良性结节,共有82个结节数;有40例为恶性结节,共有75个结节数.术前超声诊断可知:有60例为良性结节,共有118个结节数;有25例为恶性结节,共有43个结节数.(2)二维超声显示恶性结节有毛刺率为68.0%,显著的高于良性结节有毛刺率17.1%(x2 =4.653,P<0.05);恶性结节混合回声率为74.7%,显著的高于良性结节混合回声率38.8%(x2=2.653,P<0.05);恶性结节粗钙化和微钙化发生率分别为61.3%和17.3%,均显著的高于良性结节粗钙化(6.1%)和微钙化(9.8%)(P<0.05).(3)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血流Ⅱ级和Ⅲ级的显示率分别为68.00%和22.67%,显著的高于良性结节54.00%和12.00%的显示率(P<0.05).(4)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内SPV、RI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要对结节进行细致检查,对回声和血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要结合穿刺活检,以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诊断.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达意义

    作者:张雯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7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腺瘤结节内部回声、结节大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有晕环率(91.49%)、有包膜率(82.98%)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7.32%、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结节周边血流及结节内部血流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二维超声检查可鉴别结节性甲状腺与甲状腺腺瘤包膜及晕环情况,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辨别两种疾病结节内部与周边血流差异,联合两种方式有助于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准确度,值得推广.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伟民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 2016年9月收治的5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29例),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二维超声检测结果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分级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发生率(83.33%)高于腺瘤(3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瘤结节周边血流及结节内部血流0级或Ⅰ级所占比例(20.69%、34.48%)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Ⅱ级或Ⅲ级所占比例(79.31%、65.52%)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文辉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5±1.2)d,手术时间为(85.7±12.6)min,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8.7±1.3)d,手术时间为(102.3±25.4)min,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半年内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33%,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很好地临床效果,疾病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作者:苟天相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临床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对其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没有出现喉上神经损伤、切口感染以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20例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时,要准确把握手术指证,以确保手术治疗的疗效。

  • 优甲乐在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复发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津玮;赵霞

    目的:研究化甲乐在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作用.方法: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分服药组(口服优甲乐)和未服药组,经3a随访,使用B超、CT等检查手段,分析应用优甲乐及持续服药时间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应用优甲乐组校未服药组复发率低,术后服药2a 以一组较服药1a以内组复发率低.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服药2年能降低复发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园;张继红;张飞;王勇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ic,CDFI)对小结节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结节甲状腺癌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与CDFI检查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超声图像及CDFI的诊断小结节甲状腺癌的符合率分别为58.6%和8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节甲状腺癌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73.5%)、低回声(64.7%)、内部可见来见微小钙化(76.5%)及2级血流信号为主(70.6%),良恶性结节的CDFI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上联合CDFI可作为小结节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对单发甲状腺包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永飞;亓玲青;刘文虹;何煜

    目的探讨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比较22例单发结节甲状腺肿,18例甲状腺腺瘤及30例甲状腺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结果 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18例甲状腺腺瘤的大小、结节大小、结节内回声及周围回声无显著差异.结节边缘晕环及结节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有显著差异.二者与癌的区别仅在于癌内部回声低,分布不均匀,具有更丰富血流信号.结论单发结节甲状腺肿及较小癌瘤易诊断为腺瘤.结节周围晕环及内部血流信号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Ang-1的表达及其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关系

    作者:杨维敏;王治国;刘学明

    目的:研究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腺瘤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根据时间强度曲线获得造影参数.术后标本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Ang-1表达情况,并与超声造影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0例甲状腺腺瘤36例造影后肿块与周围甲状腺表现为高增强,4例为等增强.其中34例肿块内部增强均匀.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30例造影后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等增强,6例出现高增强,4例为低增强,其中14例患者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甲状腺腺瘤组mTT、IMAX 大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P<0.05);甲状腺腺瘤较结节性甲状腺肿Ang-1表达明显升高(P<0.01).Ang-1表达水平与RT、TTP、mTT呈负相关(P<0.05),与IMAX呈正相关(P<0.05).结论:Ang-1在甲状腺腺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与超声造影指标存在相关性,超声造影可为二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陈书德;冉启华;陈颖虎;廖小强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14.9%(54/362).术前超声诊断阳性率为61.1%(33/54).手术方式包括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同侧淋巴结清扫(36例),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18例).54例患者中获随访48例,时间3月~36月,3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再次手术治疗,1例术后2年出现肺部转移.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结合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多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好.

  • 临床路径管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志丹;陈德杰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控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比较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结节性甲状腺肿住院患者的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医疗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路径组患者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方面,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总费用、药费、治疗费、材料费均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方面,平均住院总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管理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诊疗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春梅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防止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一侧乳头状微小癌(TMC)11例,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TMC5例,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TMC4例.肿块切面见不同质地的多发结节,灰棕色至灰白色,境界清楚.其中可见夹杂TMC的结节质地较硬,灰白、灰黄色,细颗粒状,边界不清,有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典型的乳头状癌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大而异型的细胞,排列紊乱,癌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有时出现核内包涵体.乳头结构不明显时,但见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毛玻璃样核时要考虑到乳头状微小癌亚型的可能.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强;韩晓婷

    目的: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同期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36例,合并甲状腺微小癌42例(42/836,5.02%) ,其中术前诊断3例.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微小癌39例(92.9%),其中乳头状癌37例,滤泡状癌2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证实42例,其中乳头状癌40例,滤泡状癌2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中常见,但并发甲状腺微小癌时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有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使治疗更加合理有效.

  •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文惠;马慧;孙鑫;韩晓鹏;刘宏斌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总医院2004年10月~2006年9月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病历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112例,甲状腺腺瘤168例,术前结节性甲状腺肿正确诊断者7例,占6.25%,误诊为甲状腺腺瘤者105例,占93.75%,甲状腺腺瘤正确诊断者162例,占96.43%,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者6例,占3.57%.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体形态认识上的偏差,查体不仔细,临床医师不认真分析或不认识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B型超声波的回声特点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误诊的主要原因.

  • 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前病变?

    作者:邓建伟;师天雄;谭焕东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不是癌前病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16例,占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73%.同期手术治疗甲状腺癌17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占9.30%.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所占比例不大,不能简单认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癌前病变,但也不能忽视结节性甲状腺肿有癌变的可能.

  •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张雨涵;龚洪翰;张宁;彭德昌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十分少见,占原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5%[1-3],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2%[3]。PTL 通常为 B 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类型为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其次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目前 PTL 确诊主要依赖手术病理,对其术前诊断准确性不高,常被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笔者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PTL 的 CT 表现,旨在提高术前诊断 PTL的准确性。

  • CT平扫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茹;郑穗生;赵红;邹立巍

    目的 探讨CT平扫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8例,63个病灶,结节性甲状腺肿86例,103个病灶的CT平扫表现及病理资料,重点观察病灶的内部密度、钙化形态、与正常甲状腺及周边毗邻组织关系.结果 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在病灶的内部密度、钙化形态、与正常甲状腺及周边毗邻组织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病灶多表现为密度均匀,且呈"蟹足样"改变,多伴细小及簇状钙化,与邻近组织多分界不清,病灶内部可发生坏死、囊变,坏死及囊变区以周边分布为主;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高低混杂密度病灶,边界多清晰,钙化多为结节状或粗大弧形钙化,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邻近组织多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影.结论 CT平扫可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初步诊断.

1120 条记录 49/56 页 « 12...46474849505152...55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