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

    作者:翟文裕;吴冬梅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目前尚不能完全避免,复发后的治疗较为困难,再次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的危险都较大.研究表明,该病的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因素及如何进一步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的复发.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12年7月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72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209例,年龄14~78岁,中位年龄43岁.1.2 治疗方法术前诊断主要依据扪诊和彩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左甲状腺素口服,对照组为未服药组,手术方式包括单侧腺叶部分切除,单侧次全切,双侧次全切除等,并均有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

  • 巨大甲状腺肿手术处理体会

    作者:苏毅;阿迪力

    新疆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多发区,尤其是南疆地区,缺碘严重,致使良性巨大甲状腺肿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极为常见.所谓巨大甲状腺肿是指两侧叶超过胸锁乳突的后缘,部分上极可延伸至下颌角,下极可延伸至胸骨后的Ⅲ°度的上甲状腺肿.由于甲状腺体积巨大,致使气管受压移位或狭窄,造成呼吸困难,并使颈部大血管及甲状腺主要血管推移变形,手术较为困难,并发症多.现将我科1984年8月~2001年8月手术治疗的70例经验总结如下.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丁荣海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45例,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结节钙化率比单纯的甲状腺肿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结论 在单纯结节性甲状腺阶段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结节恶化演变成甲状腺癌.

  • 4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华峰;刘晓峰;李双全;梁韬;李莎莎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甲状腺肿的一种,多发山区及碘缺乏地区.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36例,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同时,我们对该组病人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 甲状腺肿瘤的诊治进展

    作者:李正江;唐平章

    甲状腺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甲状腺良性肿瘤一般指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甲状腺癌和肉瘤.甲状腺癌一般指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未分化癌一般包括分化差的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及原发于甲状腺的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巨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和粘液腺癌;较罕见的还有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等.本文主要讨论常见的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部分抑制疗法的临床观察

    作者:沈锋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NG)术后服用左旋甲状腺素(L-T4)进行部分抑制疗法在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分为服药组(口服L-T4)和对照组,使用B超、CT等检查手段随访3~6年,分析口服L-T4进行部分抑制疗法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术后随访302例,发现甲状腺结节复发24例,复发率为7.95%.其中服药组206人,复发6人,复发率为2.91%;对照组96人,复发18人,复发率为18.75%,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可给予口服L-T4进行部分抑制疗法能降低复发率.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式改进及体会

    作者:姜修敏;姜志建;刘彦中;王新建

    目的探讨采用结节切除加不规则切除术式代替常规甲状腺大部切除式治疗结节性甲状腙肿的效果.方法对8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结节切除加不规则术进行治疗.87例术后复发1例,治愈率99%.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手术方法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28层CT征象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探讨

    作者:高飞;周辉;王传彬;李乃玉;董江宁;王婷婷;魏欣扬;曹锋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NeuViz 128层CT征象与病理表现关系,以提高NG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33例NG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128层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33例患者中共检出76个NG结节,其中囊性结节7个、实性结节18个、囊实性结节51个;28例患者为多发结节(占85%),其中结节包膜不完整67个(占88%)、钙化32个(占42%),15个(占20%)出现纤维化.增强扫描后显示,7个结节内无强化(4个结节周围见环形强化),4个结节轻度强化,8个结节中度强化,57个结节重度强化;在69个强化的结节中,均匀性强化9个,结节样强化27个,灶内岛状强化21个,灶内无规则不均匀强化12个.病理学证实NG为胶质潴留结节、增生结节或混合性结节,并伴囊变坏死、出血、纤维分隔以及粗大钙化,对应其CT表现分别为囊性结节7个,实性结节18个,囊实性结节51个.结论:NeuViz 128层高端CT能够清晰地反映NG多样的病理学表现,通过对CT轴位扫描及三维后处理征象分析,可以反映NG的病理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 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与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笑;肖晖;郁正亚

    目的:探讨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甲状腺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组(85例)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组(243例)。比较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与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随访1~48个月。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组喉返神经麻痹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甲状腺残腔血肿1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组喉返神经麻痹2例,皮下血肿2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组复发2例(占2.35%),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组复发17例(占7.00%)。两组均无临床上需要再次手术的病例。结论: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肿物切除或大部切除术与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而复发率低,且具有一侧甲状腺可反复手术而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 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因分析

    作者:阿达莱提·夏吾东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原因,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7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发病原因.结果 174例发病原因为:缺碘86例,激素合成障碍7例,高碘25例,药物因素24例,妊娠和哺乳期女性32例.其中以缺碘人数多,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以缺碘为主要原因,其次妊娠和哺乳期女性也较为常见.

  • 早期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岩

    目的::讨论早期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作用,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诊断,并且总结患者的相应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早期诊断,发现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情况存在差异.80例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微小癌直径在0.2cm--0.8cm之间,平均甲状腺微小癌直径为0.51cm±0.12cm;微小癌位于患者甲状腺左侧的患者为40例(50.0%),位于右侧的患者为30例(37.5%),位于双侧的患者为10例(12.5%);单发癌灶患者为61例(76.25%),多发癌灶患者为19例(23.75%);80例患者中,大结节为良性患者64例(80.0%);经过统计,乳头状癌患者64例(80.0%),滤泡状癌患者14例(17.5%),髓样癌患者2例(2.5%).结论:通过对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给予早期诊断,不仅可以明确患者的癌症类型,同时可深入了解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为后续治疗及康复工作提供参考,间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今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早期诊断.

  • 结节性甲状腺肿189例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少波;曾宪煜;朱小红;黄华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1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个体化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声音嘶哑6.3%,术后40d 均恢复;术后3d 有3.2%声音变调,通过喉镜检查均未见没明显异常;术后3d 不同程度底盖血症5.8%;30.2%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10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都显著降低,因此个体化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作者:成麒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CT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是92.3%,误诊率是7.8%;患者结节平均直径为(35.6±11.2) mm,50例患者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结节影,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9例患者结节缘清晰,41例弥漫型结节,13例局限型结节,结节内有囊性病变或坏死病变28例,有小点状、沙粒样变化15例,不规则钙化9例.结论:螺旋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较高诊断作用,诊断准确率高,对于临床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变病具有重要意义.

  • 直径>1.0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种CT征象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杨海;舒艳艳;韩志江;雷志锴

    目的 对比多种CT征象在直径>1.0 cm 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s,NG)中的分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多种CT征象在P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277例288枚直径>1.0 cm的PTC的CT表现,包括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并与同期直径>1.0 cm的231例276枚NG的CT征象相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种CT征象进行统计,并计算阳性CT征象及其联合在PTC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咬饼症、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均更常见于PTC中,OR值分别为17.249(95% CI 8.954~33.227)、23.697(95%CI 11.653~48.188)、4.536(95%C12.031~10.132)、4.672(95%CI8.954~8.999),单一CT征象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1.3%~82.3%和83.3%~93.1%,3种或42种CT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0%~70.5%和96.7%~100%,CT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1%~61.5%和99.6%~100%.结论 尽管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是诊断PTC的重要征象,但多种征象的OR值存在较大差异,对这些差异的准确识别,及联合多种CT征象可明显提高PTC诊断的特异度,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 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金华;高福阳;刘承一;杜薇;姜建慧;肈爽

    目的 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探讨其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普外科1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为A组,1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为B组,健康人120例为对照组(C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行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CT检查.结果 A组TG和TGAb分别为40.0%和43.3%显著高于B组7.33%和9.33%及C组4.17%和7.50%,A组与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及TGAb测定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上有临床意义.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临床分析

    作者:盖保东;胡洪波;张德恒;张海山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4 6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并存其他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4 6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700例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1 418例存在不同的诊断失误.结论 在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同时应注意其合并的其他甲状腺疾病.

  • Riedel甲状腺炎伴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一例

    作者:包亮;王银萍;金美善;万芳;刘增光;苏畅;张文鑫;关强;陈光;王贵民

    Riedel甲状腺炎(Riedel thyroiditis,RT)是一种罕见的炎性纤维组织增殖病变,病变组织替代了正常甲状腺组织,且常穿透甲状腺包膜向周围组织侵犯。时常误诊为甲状腺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2011年9月诊治1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男,51岁,因“发现右颈前肿物伴疼痛1个月”入院,病程中无心悸、气短、乏力,无发热,无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无腹痛及黄疸,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吸烟30年,10支/d。

  •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72例

    作者:范林军;杨新华;张毅;明佳;钟玲;姜军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西南医院乳腺中心共完成21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72例,左侧22例,右侧31例,双侧19例.单发结节41例,多发结节31例,共113个结节,结节直径0.4~6.3 cm,平均2.8 cm.结果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19例,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97 min;单侧次全切53例,手术时间25~12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5~120 ml,平均45 ml.行颈丛加局麻68例,耐受良好66例(97%),全麻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穿刺道内出血2例.随访3~5年,医患双方对美容效果均非常满意.1例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单侧结节复发,复发率为1.4%.结论 经前胸壁入路或经乳房途径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局麻加颈丛在大多数病例安全可靠,游离甲状腺时避免直接抓夹甲状腺组织或肿块,采用钝性推、挡法及超声刀的正确使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安全性.

  •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侯大卫;沈美萍;武正炎

    目的 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索避免漏诊甲状腺癌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5年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191例,其中乳头状癌156例(81.7%),滤泡状癌19例(9.9%),髓样癌9例(4.7%);其他癌7例.微小癌86例(45.5%).并存的甲状腺癌术前临床诊断率27.7%,术中诊断率74.5%,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性达94.5%.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的甲状腺癌小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P<0.05).3例颈部淋巴结复发伴有骨转移,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和同位素治疗后病情稳定,无一例死亡.结论 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有着密切关系;提高术中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是关键,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可靠的方法,应该常规使用.

  • 血清TSH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影响

    作者:苏蕾;王圣应

    在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中,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常先于甲状腺激素变化,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生长因子,更可能与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有关.

1120 条记录 52/56 页 « 12...4849505152535455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