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威灵仙水提物对阿霉素耐药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HTh74Rdox的作用机制

    作者:周临娜;曹萌;毛春芹;陈国芳;陈堃;李敏超;吴敏

    目的:探讨威灵仙水提物对阿霉素诱导耐药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HTh74Rdox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威灵仙水提物处理HTh74Rdox后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威灵仙水提物对HTh74Rdox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Th74Rdox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其活性片段(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威灵仙水提物对HTh74Rdox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联合阿霉素后可减少阿霉素剂量;威灵仙水提物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且能明显提高cleaved-Caspase-3/Caspase-3,Bax/Bcl-2(P<0.05).结论:威灵仙水提物可以抑制HTh74Rdox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leaved-Caspase-3/Caspase-3,Bax/Bcl-2有关;联合化疗药物使用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 甲状腺有关疾病诊断体会

    作者:李树斌

    在临床病理活检中,甲状腺疾病很常见,特别是近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上升较快,首先要区分良恶性,甲状腺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有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低,十年生存率高,甲状腺未分化癌为恶性肿瘤之一,作出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应该混淆,实际上作中往往因为两者都是良性病变,对其鉴别诊断不够重视,但术后的复发、恶变率不同,特别是腺瘤性甲状腺肿较易癌变,故有必要把两者区分开来,现将多年工作中的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 甲状腺未分化癌2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栋;李建华;付利军;邱新光

    目的 讨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分别从年龄、性别、首诊时白细胞计数、治疗方式(手术加术后放疗、单纯手术)、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多方面分析生存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差异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结果 21例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8.6%、4.8%.手术加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7.1%)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0)(P<0.05);联合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8.3%)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的患者(0%)(P<0.05);首诊时白细胞< 1.0×1010/L患者的5年生存率(11.1%)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10/L患者(0)(P<0.05).结论 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非常差,其中自细胞≥1.0×1010/L的患者预后更差,根治性切除手术可提高生存率.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较单纯手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手霉素通过反应性氧基诱导甲状腺未分化癌KAT-4细胞凋亡

    作者:李劲高;余妙客;黄湖辉;宛霞

    目的 研究手霉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KAT-4细胞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人的甲状腺未分化癌KAT-4细胞,MTT细胞毒性测定评价手霉素对KAT-4细胞的作用,使用annexin v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细胞内超氧阴离子通过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 DHE)测定;采用荧光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结果 手霉素降低KAT-4细胞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手霉素诱导KAT-4细胞凋亡和反应性氧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包括NO和超氧阴离子增加和GSH降低.手霉素诱导细胞凋亡与ROS的增加有关,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 NAC)可抑制ROS产生,保护KAT-4细胞逃避手霉素的细胞毒作用和避免手霉素诱导的凋亡.结论 细胞内ROS的产生对手霉素的细胞毒作用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手霉素通过增加ROS产生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

  •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诊治和预后研究进展

    作者:孙传政;陈福进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发病率为1~2人/100万,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6%~10%,统计发现ATC发病率在近的30年里下降22%[1];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碘盐的普遍使用,使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下降,后者与ATc发病相关;(2)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逐渐规范,减少了其间变的几率;(3)免疫组织化学等诊断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普遍应用,降低了ATC的误诊率.

  • 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vWF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玮;郭应芳;王玲;李晓琴;王金穗

    目的 肿瘤源性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brend factor,vWF)表达及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都是高度恶性肿瘤中的高频事件.本研究检测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中vWF的表达及VM水平,在组织学水平上探讨vW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中VM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20例)及甘肃省肿瘤医院(43例)2000-01-01-2014-12-31病理诊断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手术标本63例.同时随机挑选甘肃省人民医院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63例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组织中vWF蛋白的表达水平,CD31联合PAS双重染色检测VM水平.结果 vWF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无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5例(7.90%)阳性表达,甲状腺未分化癌中vWF阳性表达31例(49.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89,P<0.001.vWF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远处转移(χ2=5.341,P=0.021)和临床分期(χ2=4.753,P=0.029)相关.VM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未分化癌中的形成率分别为0、3.20%和34.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8,P<0.001.VM形成与肿瘤大径(χ2=4.789,P=0.029)、淋巴结转移(χ2=5.684,P=0.028)、远处转移(χ2=4.722,P=0.030)和临床分期(χ2=5.777,P=0.061)相关.vWF的表达与VM水平正相关,r=0.411,P=0.001.结论 甲状腺未分化癌中有不同程度vWF的高表达,其高表达与VM的形成正相关,vWF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差的因素之一.

  • 5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作者:王佳峰;朱栩杭;谭卓;葛明华

    目的 分析并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5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中,男24例,女32例;中位年龄65岁.10例患者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2例患者伴声音嘶哑.首诊发现远处转移者23例.ⅣA期19例,ⅣB期14例,ⅣC期23例.未放疗38例,放疗18例,其中精确放疗6例.未经综合治疗27例,接受综合治疗29例.5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1年生存率为5.4%.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与是否放疗和是否行综合治疗有关(均P<0.05),其中采用精确放疗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6.7%,明显高于采用其他方式放疗的患者(4.0%,P=0.040);采用手术+放疗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2.5%,明显高于其他治疗方式患者(4.2%,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接受放疗是影响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0). 结论 对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建议采用手术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放疗是影响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采用精确放疗患者的预后更好.

  • 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梁粉花;王冈平;王洪远

    甲状腺未分化癌又称问变性癌,约占甲状腺癌的5%,我们通过对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1991年—2001年间,术后诊断为未分化癌甲状腺标本3例。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试剂选用福州迈新公司。……

  •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遗传学改变研究进展

    作者:赵佳正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区别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常规的手术、放疗及化疗治疗效果较差.随着甲状腺未分化癌分子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许多遗传学改变都被认为参与了甲状腺未分化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将介绍与甲状腺未分化癌发病相关的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RAS/RAF/MAPK/ERK信号通路和PI3K/Akt mTOR信号通路.

  • 黑色素微粒修饰阿霉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张余春;张青;杨昱;赵一璟;王昆;马向华

    目的 探究黑色素微粒修饰阿霉素(DOX-MNPs)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ATC)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合成多巴胺黑色素纳米粒(MNPs)并加载阿霉素(DOX),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不同质量比下MNPs的载药效率和容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Brookhaven Zeta PALS分析仪分析纳米颗粒的特性.不同浓度的游离DOX和DOX-MNPs(0、10、20、40、80、160 mg/L)作用于ATC药物敏感细胞株HTh74和耐药细胞株HTh74R,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对DOX的摄取能力.结果 DOX-MNPs的负载效率随DOX和MNPs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当质量比为0.167∶1时,加载效果达到峰值93.45%,该质量比下得到的DOX-MNPs具有与MNPs相似的形态,动作电位和粒径分布分别为13.79 mV和(241.1±4.8)nm.在HTh74R细胞中,DOX-MNPs浓度高于20 mg/L时,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同等药物浓度游离DOX(P< 0.05),DOX-MNPs的摄取率明显高于游离DOX(P<0.05),与HTh74细胞的摄取程度相似.结论 在耐药HTh74R细胞中,DOX-MNPs的细胞摄取能力和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同等药物浓度下的游离DOX.

  • 甲状腺未分化癌高频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王萍;刘健;岳文胜;张宁;罗玉群;李祖坤

    目的: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本组12例患者甲状腺未分化癌中女性多见,12例患者共12个病灶,实性低回声病灶者10例,边界不清晰者9例,无钙化灶者11例;甲状腺被膜受浸者10例,纵横比<1的病灶10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0例。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超声对其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诊断。

  • 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

    作者:许翔;杨筱;赵瑞娜;朱沈玲;张晓燕;夏宇;孟华;杨倩;梁智勇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并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1例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对照,分析两组的超声特征差异.结果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患者以女性为主(5/7,71.4%),平均发病年龄为(64.9±11.3)岁.分析超声特征结果显示,甲状腺未分化癌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大[(5.17±1.26) cm比(1.85±1.89) cm,P<0.001]、纵横比<1的比例高(100.0%比47.6%,P=0.03)、微钙化程度高(100.0%比52.4%,P=0.03).两组在形态、边界、回声、均匀性、囊性变、血流状况、被膜受侵与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女性甲状腺内大径大于5 cm结节如具备常见的超声恶性征象,同时又存在纵横比小于1和微钙化,应高度怀疑未分化癌.

  • 甲状腺未分化癌:16例超声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延海;蔡爱露;杨华;王博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超声特点。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8年至2014年诊治的1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60.8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特点,并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超声特点。以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thyroid anaplastic carcinoma、ultrasound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PubMed数据库。结果1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肿物大径为1.6~6.7 cm,统计值(4.21±1.84) cm。16例及既往已发表7篇文献55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多见于60岁左右女性患者,肿物多较大,超声特点多表现为形态不规整的实性低回声,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可伴有大小不等的钙化、甲状腺周围组织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具有一定的超声特点,超声有助于其诊断。

  • 七叶皂苷钠抑制人甲状腺未分化癌HTh74细胞株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兴佳;郑全喜;陈国芳;茅晓东;刘超

    目的 研究七叶皂苷钠对人甲状腺未分化癌HTh74细胞株增殖的潜在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七叶皂苷钠(0,20,40,60,80 μmol/L)处理HTh74细胞48 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不同浓度的七叶皂苷钠(0,20,40,60,80 μmol/L)处理HTh74细胞24h、48 h和72 h后,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七叶皂苷钠对HTh74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效应并计算细胞增殖率及半数抑制率(IC50);以不同浓度的七叶皂苷钠(0,5,10,15,20,25 μmol/L)处理HTh74细胞48 h后,Western印迹检测七叶皂苷钠引起的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七叶皂苷钠作用后,细胞发生明显皱缩,且作用浓度越高细胞皱缩越明显;MTT法结果显示,七叶皂苷钠对HTh74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典型的时间与剂量依赖性,80 μmol/L七叶皂苷钠作用24 h,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1.4,P<0.01),而40 μmol/L作用48 h及72 h时,细胞生长均受到抑制(F=543.6,722.1,P<0.01),并且48 h的IC50为69.4μmol/L,72 h的IC50为32.5μmol/L;七叶皂苷钠作用48 h后Akt、p-Akt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的表达显著降低,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与未经处理的细胞相比,低浓度(5 μmol/L和10 μmol/L)七叶皂苷钠处理时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已开始降低(F=613.9,P<0.05),而从15 μmol/L开始,CDK2表达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F=208.9,208.3,P<0.05).CDK1、CDK6、细胞周期蛋白D以及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在各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可抑制人甲状腺未分化癌HTh74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调节Akt、p-Akt以及CDK2等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 甲状腺未分化癌相关基因与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赵科;王义增;何向辉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在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高.虽然ATC占甲状腺癌的比例小于2%,但却是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位生存期6个月.目前ATC手术很难达到根治性切除,仍以姑息治疗为主.鉴于现状,必须注重ATC治疗的基础研究,研发治疗ATC有效的药物,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甲状腺癌相关基因

    作者:刘阁玲;张慧芹;黎洁

    目的:筛选并克隆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未分化癌与其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与鉴定出差异的cDNA片断,并对其进行NCBI GenBank数据库同源性检索.结果:成功亚克隆出8个基因片段,进行GenBank数据库同源性检索,这些基因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尤其在甲状腺未分化癌及乳头状癌中均见与LMAN1基因同源的差异带,提示LMAN1基因很可能为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结论:获得的差异表达片段为进一步克隆甲状腺癌相关基因及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131I标记共载两种靶向药物的多功能纳米载体的构建

    作者:张月倩;王任飞;贾强;王汉杰;张瑞国;谭建;常津

    目的 构建131I标记的、共载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与Torin2两种分子靶向性药物的新型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mSiO2)纳米载体,测定其表征,了解其释药动力学,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细胞对其摄取的情况.方法 采用传统的模板法制作mSiO2,按照浓度比为1∶1的比例装载两种靶向药物17-AAG与Torin2,并在其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后连接胎牛血清白蛋白(BSA),测定其基本表征、药物的载药量及包封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纳米载体所载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采用氯胺T法对纳米载体进行131I标记,测定其标记率及放化纯度.通过核素胞内摄取定量实验了解该纳米载体被ATC细胞的摄取及滞留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成功制备mSiO2并完成装载(17-AAG+Torin2)@mSiO2-BSA-131I纳米载体,经测定得到两者的有效直径分别约为170~250 nm和200~300 nm,并证实所得纳米载体的分散性好且具有理想的球形形态.131I标记率为66.31%~78.25%,放化纯度为98.80%~99.42%,mSiO2对17-AAG及Torin2的载药量分别为(7.31±0.22)%和(6.04±0.79)%,包封率分别为(86.21±1.32)%和(85.17±2.05)%.证实所得纳米载体对17-AAG与Torin2均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ATC细胞内核素摄取定量实验结果显示(17-AAG+Torin2)@mSiO2-BSA-131I可被细胞快速摄取且于3h时达摄取高峰,其细胞摄碘量明显高于Na131I溶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3~109.31,均P<0.01).结论 mSiO2纳米载体可以实现两种靶向药物的共载及131I的标记,且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作用,ATC细胞能够明显、快速地摄取(17-AAG+ Torin2)@mSiOrBSA-131I.

  • 甲状腺未分化癌与乳头状癌超声影像特征的对比分析

    作者:宋少威;赵刚;瞿虹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AT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影像特征的区别.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ATC的30例患者为ATC组,另选择同时期我院经病理证实为PTC的30例患者为PTC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2组患者超声影像特征中,肿瘤直径、边界、纵横比、血流、回声均匀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2组在肿瘤形态规则性、被膜、囊性变、回声强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未分化癌与乳头状癌超声影像特征差异明显,当肿瘤直径较大、边界不清、纵横比<1、血流丰富、回声不均匀时为ATC迹象,值得临床参考并予以高度重视.

  • 莪术油对阿霉素耐药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HTh74Rdox的作用研究

    作者:周临娜;曹萌;毛春芹;陈国芳;陈堃;李敏超;吴敏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阿霉素诱导耐药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HTh74Rdox增殖和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莪术油处理HTh74Rdox后观察细胞形态;MTT检测莪术油对HTh74Rdox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Th74Rdox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MDR1和ABCG2 mRNA的变化.结果:莪术油对HTh74Rdox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联合阿霉素后可减少阿霉素剂量;莪术油明显诱导细胞凋亡(P<0.01);且能够提高Bax/Bcl-2比值(P<0.05),降低MDR1、ABCG2 mRNA表达.结论:莪术油可以抑制HTh74Rdox细胞的生长并改善其耐药作用,其机制可能分别与提高Bax/Bcl-2比值和降低MDR1、ABCG2 mRNA表达有关.

  •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综合治疗

    作者:何霞云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临床少见而发展快速的高度恶性肿瘤.调强放疗有利于局部病灶的控制,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多个肿瘤中心在探索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