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因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云福;何超;谢贤和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其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率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碘充足的地方,男女患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比例大约为1:5[1]。它主要是因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随着TSH的增多,不断刺激甲状腺增生,发生病变,终形成结节。

  • 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

    作者:盖保东

    临床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较容易,而与其合并存在的其他甲状腺疾病却易被忽视,因此在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同时应注意其合并疾病,明确诊断其合并的其他甲状腺疾病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 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endr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姚庆娟;李凯钰;徐岩岩;刘刚;何向辉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中Pendrin基因(SLC26A4)及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结节组),对应的正常甲状腺组织4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2组SLC26A4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Pendr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结节组SLC26A4基因mRNA的水平较对照组mRNA的水平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3,P=0.011);Pendrin蛋白在结节组水平高于对照组(t=2.286,P=0.026).结节组Pendrin蛋白阳性表达24例(60%),对照组阳性表达14例(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3,P=0.025).结节组中Pendrin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对照组则主要在细胞膜上.结论 结节组中SLC26A4 mRNA及其编码Pendrin蛋白表达增强,且大部分蛋白表达分布在细胞质内,提示发生结节性甲状腺肿时,甲状腺碘转运的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

  • Bmi-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古维立;巫泓生;梁相东;张帅;沈樑;梁柳森

    目的 分析Bmi-1基因在甲状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mi-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8例正常甲状腺、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mi-1基因的表达,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对正常组、结甲组和甲癌组检验,判断Bmi-1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①Bmi-1基因阳性表达在正常甲状腺中仅1例(12.5%),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有3例(16.7%),而在甲状腺癌中有19例(79.2%),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24例甲状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16例(66.67%),无淋巴结转移的8例(3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以年龄为界,在19例阳性表达的甲状腺癌中,年龄≥45岁的12例(63.16%),<45岁的7例(36.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研究证实Bmi-1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疾病和正常甲状腺组织;②Bmi-1的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及年龄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它对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机制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神经监测技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京;田文

    目的 探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8例和监测组45例,传统组肿块大径>7cm9例,4~7 cm 29例,均压迫气管,压迫食道1例;监测组肿块大径>7 cm 15例,4~7 cm 30例,均压迫气管,压迫食道2例.2组术前均常规行喉镜检查未提示声带运动异常.2组均在全麻下行甲状腺患侧叶次全切除术,传统组术中不使用IONM,监测组术中使用IONM.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传统组术中共暴露RLN18根,术后5例出现声音嘶哑,喉镜检查提示患侧声带运动减弱;监测组使用IONM均顺利获得V1信号,术中共暴露RLN21根,术毕获得V2信号与V1信号比较无明显降低,术后无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传统组和监测组在RLN损伤率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4),传统组在RLN损伤率方面高于监测组.结论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可使用IONM判读神经功能以避免术中发生误损伤.

  • 高碘、钠碘转运体及甲状腺肿瘤的关系

    作者:刘卫怀;李鹏飞;张远炎;朱林波

    近年,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为甚。钠碘转运体(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NIS)作为机体的“碘泵”,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原料-碘的运输载体,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相关。碘营养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关系也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高碘、NIS及甲状腺肿瘤3者的关系做一综述。

  • CT 双期增强扫描在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薛峰;孙丹;厉玛萱萱;乔忠云;单华

    目的:探讨 CT 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比较2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共取出甲状腺结节35枚,其中甲状腺腺瘤18枚,结节性甲状腺肿17枚。腺瘤组平扫 CT 值30~60 HU,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平扫 CT 值25~55 HU,两者差别不明显。腺瘤组增强扫描 CT 值120~160 HU,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增强扫描 CT 值60~100 HU,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甲状腺 CT 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状甲状腺肿在鉴别诊断上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

  •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唐宗富(综述);赖万强(审校)

    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手术方式上仍有争议,待进一步探讨完善。精准腔镜甲状腺手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合适手术适应证,腔镜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是安全的。

  • 105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建明;苏艳军;程若川;刘其雨;刁畅;黄勇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再手术技巧.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05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既往手术、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既往单侧手术73例,同侧复发14例,对侧复发25例,双侧复发34例;既往双侧手术者32例,单侧复发22例,双侧复发10例;2次术后复发7例,3次术后复发3例.单侧复发者行侧叶次全或全切除,双侧复发者行双侧次全切除或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2次及3次复发者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规律TSH抑制治疗.100例随访1年~10年,复发4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其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不规律TSH抑制治疗有关.认识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多发性特点,规范化手术和术后规律TSH抑制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

  • 纵隔巨大异位甲状腺肿手术1例

    作者:李益宏;邱桐;罗宜人;邱文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因查体发现肺部阴影8天入院。既往因右叶甲状腺肿于外院行甲状腺右叶切除术后15年。入院查体示右上肺野呼吸音低,余无异常。术前行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未发现明显肿瘤细胞。胸部CT示中上纵隔偏右侧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示少量甲状腺组织,未见明显异型(图1)。遂行甲状腺核素显像提示纵隔内病变放射性分布大致与甲状腺左叶相
      当,符合甲状腺来源(图2)。甲功五项示促甲状腺激素(TSH)0.201mU/L,游离甲状腺素FT411.59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5.50pmol/L。术前诊断:纵隔异位甲状腺肿。排除手术禁忌,患者在全麻下行胸腔镜纵隔异位甲状腺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中上纵隔,质韧,直径约12cm,包膜完整,与周围无明显粘连。自肿物包膜外完整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病理示:异位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

  • 多层螺旋CT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

    作者:陈广银;陈悦熙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CT资料,比较患者肿瘤数目、边界、形态、大小、密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独立存在,3例为甲状腺癌病灶,位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内;其中,共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40个,甲状腺癌病灶28个.20例CT平扫癌灶呈明显低密度,边界相对清楚,增强后癌灶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不清楚,称为"边界反转征";23例癌灶位于甲状腺边缘且18例突破包膜,出现"边缘中断征";癌灶内钙化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3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利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全面观察每个结节,能有效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合并甲状腺癌的漏诊.

  • 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化疗中的综合护理配合

    作者:吕召莉;郭环宇;陶雨香;丛立新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化疗中使用综合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配合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对98例甲状腺全切手术后进行化疗治疗的甲状腺肿瘤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比对照组患者少,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T3、T4、FT3、FT4均要比对照组低,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满意度是95.92%,对照组满意度79.59%,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6.0775,P=0.0137).结论: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接受化疗治疗,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中的护理效果比较理想,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血清TSH、Tg、TGAb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张桂红;辛丽亚;臧志凤

    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探讨其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血清TSH,TGAb浓度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5例甲状腺癌手术前后Tg、TGAb对比,术后Tg、TGAb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TSH、TGAb升高可能是DTC的危险因素,Tg、TGAb可用于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的指标.

  • 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疗效分析

    作者:程岩

    目的:对临床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对照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手术治疗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治愈率为53.34%,显著高于对照的43.33%,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67%也要高于对照组的86.66%,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两组患者在其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呼吸困难等方面的症状。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中,实施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同时其安全性也有一定保证,建议在临床上继续应用。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绍涌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院就诊符合本研究条件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一组甲状腺次全切术,设为治疗组,一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43min,25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2min、35ml,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5%,对照组为13.34%,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皆为100%,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疗效肯定.

  • 超声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园园;陈路路

    目的 讨论超声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根据实行诊断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超声检测)和对照组(X线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 使用超声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检测的准确率比较高,无创,可以重复进行,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尿液中双酚A水平与肿瘤生物学特点的相关性

    作者:周真珍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尿液中总双酚A水平与甲状腺癌大小及个数,淋巴结转移个数,有无包膜受侵,是否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收集的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其中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患者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PTC+NG组)患者21例,分析所有患者尿液中总双酚A水平差异,探讨尿双酚A水平与甲状腺癌大小及个数、淋巴结转移、包膜受侵、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关系.结果:PTC组年龄为44.43±12.38岁,PTC+NG组为48.42±12.87岁.PTC组的尿液双酚A为7.51±7.06ng/ml,PTC+NG组尿液双酚A为5.85±5.51ng/ml.两组年龄及尿双酚A无差异.尿液双酚A水平与甲状腺癌大小、肿瘤个数、淋巴结转移及个数、包膜受侵、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尿液双酚A水平无显著差异,且尿双酚A水平与甲状腺癌大小、肿瘤个数、淋巴结转移、包膜受侵、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无相关性.

  • 结节性甲状腺肿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关系的分析

    作者:李泉水;董常峰;田平;张家庭;粟晖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关系,提高超声显像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采用超声显像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内部回声强度,均匀程度,结节声像图特点,不同类型的结节血流供应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单发、多发和弥漫型.病变周围甲状腺组织回声增强、增粗.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血流供应特点随结节增大血流信号减少,小结节和弥漫型血流供应轻度增多.结论超声显像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年轻女性,勿忘关注颈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表现

    作者:刘复生;果红温芃

    临床特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癌,与未分化癌相比,它相对常见于青壮年.而且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许多倍,只有少数病例来自以前存在的甲状腺腺瘤.很多乳头状癌都伴有局灶性疤痕形成.它的发生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慢性甲状腺炎关系不太密切,只有少数病例已经证实它发生在以前存在的慢性甲状腺炎的基础上.

  • 超声对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晓芬

    目的探讨超声对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4例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13例甲状腺腺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结果14例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13例腺瘤比较,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结节内回声及周围回声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节边缘晕环及结节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易误诊为腺瘤,结节边缘晕环及结节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1120 条记录 53/56 页 « 12...4849505152535455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