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聚焦解决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莉莉;沈爱华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精神症状的有/无将66例精神分裂症围手术期患者分为精神症状组(A组,n=46)和非精神症状组(B组,n=20)例.再将A组随机分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组(A1组,n=23),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A2组,n=23).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Beck抑郁问卷量表(BDI)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用健康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其术后生活质量,比较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5.5%和24.2%,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呈负相关,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B组(P均<0.05).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0.6%和6.1%,A1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A2组(P<0.05),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显著减轻精神分裂症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周桂莲;陈静梅;廖卓琳;吴喜英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情绪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聚焦解决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覃英;陈清;赵晓梦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本社区1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教育,观察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教育.分别于管理前、管理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HbAlC情况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规范化管理1年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应用聚焦解决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能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延缓并发症发生.

  • 聚焦解决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干预效果的评价

    作者:蔡理荣;陈兴亮;卢卫国

    目的:评价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接受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为期2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及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高血压药物服用依从性、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 聚焦解决模式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作者:贺捷;于春芳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痛)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情绪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

  •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黄忠清;杨军克;黄筠洋;岑炳奎;黄茂华;杜茂云;黄恒青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5例,对照组按照造影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检查结束后SCL-90评分的变化,造影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一次性造影成功率.结果 除偏执外,检查结束后两组SCL-90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各因子得分改善优于 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一次性造影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造影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保证造影的顺利完成,提高一次性造影成功率.

  •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手足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中的价值

    作者:潘瑜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手足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手足外科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 干预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7分以下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手足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中的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综合生存状态.

  • 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良芹;胡曼云;叶凤燕;姚红梅;颜悦文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于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宣教模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展开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测评,记录数据并做好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DS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社会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及生理维度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纳.

  •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抑郁症在患者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向群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接受抑郁症治疗患者的陪护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家属进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认真、真实记录患者家属在陪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教育,在此基础上在接待室内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对一干预,每次干预时间控制在20~30 min,每天进行一次.干预前、后干预效果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完成.对于个别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可增加一对一的干预内容和时间,并时刻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家属降低效果更明显.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适合于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家属心理护理有实用价值.

  • 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作者:李金红;尹利

    目的:探究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及意义。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观察对比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比例为8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无规律服药或漏服药(5.00%)、受经济制约停止服药(6.00%)、受不良反应影响停药(5.00%)比例均低于对照组(14.00%、17.00%、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FPG、2 hPG水平显著下降,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HbA1c水平较对照组及护理干预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效果研究

    作者:陶小红;时维东

    目的:研究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2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T2DM合并抑郁患者180例,按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身照护水平和抑郁评分等。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糖尿病代谢指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自我照护行为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除吸烟维度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抑郁评分[(53.23±3.79)分]较干预前[(59.04±4.48)分]低,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56.32±4.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T2DM合并抑郁可增强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改善其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

  • 聚焦解决模式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赵明明;任磊;蒋维连;李宁;颜蕾蕾;郝丽娜

    目的 深入了解聚焦解决模式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原因,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内容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将青年乳腺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观察组中仍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状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0例经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后仍有负性情绪的患者深入访谈,得出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因素: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自我概念的改变,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结论 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根据患者负性情绪状况随时调整干预内容和干预策略,并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

  • 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阮隽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并发症预防、随访干预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基本知识、治疗认知、定期检查、其他等疾病认知目标构建值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我护理能力目标构建值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

  • 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变红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拓宽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12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患肢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指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减少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t=16.222,17.898,22.912,26.780,24.807,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增加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t=26.613, 21.457,26.939,33.210,P<0.01).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谭瑛;雷玲;李俊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拓展COPD患者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增加值或减少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增加值均超过目标构建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积极面对行为,规避回避、屈服等消极应对行为,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聚焦解决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肖会能;吕德平

    目的:探讨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SAS、SDS)、产后泌乳状况以及产后并发症.结果: 干预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平均阴道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消极情绪(SDS、S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两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SDS、SAS)指标均改善,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组产妇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24 h内哺乳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组产妇术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胎膜早破等发病率2. 7% (2/74)低于对照组的17. 6% (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产妇剖宫产后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缓解初产妇剖宫产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正确面对剖宫产手术,对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产后早期的泌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楚鑫;蒋运兰;易银萍;曾洋洋;周香德;蒋川;周月;李玲锐

    目的 探索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长效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CHF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聚焦解决模式为指导,为CHF患者设计个体化的容量管理方案,干预至患者出院后的3个月.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评价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容量管理效果,并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长效依从性.结果 共61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长效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容量管理方案可以改善CHF患者的长效依从性,提高CHF患者的生存质量.

  • 聚焦解决模式对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

    作者:张芳;吴春明;张济周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消化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确诊为肝癌并拟进行射频消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SAS和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的干预可显著改善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能缓解不良情绪及焦虑,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焦虑抑郁中的应用

    作者:屈惠琴;陆云;朱勤芬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序贯综合平衡法将84例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DS)、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 ,CF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和癌因性疲乏状况。结果干预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51.17±2.91)分、抑郁评分(54.07 ± 4.09)分、癌因性疲乏评分(25.92 ± 5.6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帮助患者提高适应能力和复原力,激发患者的行动、参与和承诺。将聚焦解决模式用于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焦虑、抑郁中,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症状,减轻了CRF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效果评价

    作者:吴芙蓉;冯晓蓉;晏翠香

    目的 探究乳癌根治手术应用聚焦解决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择期全麻乳癌根治术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聚焦解决模式组110例及对照组110例,予以对照组乳癌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乳癌患者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生命体征、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聚焦解决模式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聚焦解决模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聚焦解决模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比较,聚焦解决模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发挥了乳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主动性,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手术成功及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2 条记录 15/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