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组链激酶(γ-SK)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路雪梅

    重组链激酶是由青岛国大生物制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射用高效特异性溶栓剂.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开始应用于临床.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 重组链激酶在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应用

    作者:姜勇;高松;孟雷;陈宝师;韩向阳

    目的对比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在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置管外引流、重组链激酶(r-SK)或尿激酶(UK)盐水脑室内灌注的方法治疗,清除脑室内积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有无合并颅内感染、有无凝血功能异常、有无过敏反应.结果链激酶组与尿激酶组比较,术后至拔除引流管时间短,有显著性差异.有无合并颅内感染、有无凝血功能异常及有无过敏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r-SK溶解脑室内血肿的效果优于UK,可明显缩短术后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

  • 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计达;沈洪;黄先勇;武建军;陈威;宋杨丽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 146例AMI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分为UK治疗组(71例)和r-SK治疗组(75例).结果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SK组为72.0%(54/75),UK组为63.38%(45/71),P<0.05差异显著;r-SK组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UK组(P<0.05);30 d病死率r-SK组为5.33%(4/75),UK组为5.63%(4/71),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及其他并发症.但r-SK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0%(6/75),低血压发生率为2.67%(2/75).结论使用国产r-SK加速法治疗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于UK,病人住CCU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缩短,30 d病死率与UK相似,但过敏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r-SK较UK高,国产r-SK治疗AMI无严重出血,疗效确实,安全性好.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作者:计达;沈洪;高昕媛;孟庆义;黄先勇;武建军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与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 71例AMI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随机分为r-TPA治疗组(36例)和r-SK治疗组(35例). 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TPA组为77.78%(28/36),r-SK组为74 .29%(26/35),P>0.05,差异不显著;4周病死率r-TPA组为5.56%(2/36),r-SK组为 5.71(2/35)%,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但r-SK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57%(3/35),低血压发生率为2.86%(1/35).结论加速法使用国产r-SK治疗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4周病死率r-TPA与r-SK相似,但过敏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r-SK较r-TPA高,国产r-SK治疗AMI安全有效,无严重出血,费用较r-TPA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重组链激酶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栓塞脑血管造影的动态观察

    作者:秦智勇;陈衔城;马端;葛汝村;张有德;蔡志春;宋后燕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研究重组链激酶(rSK)治疗幼猪急性脑栓塞的疗效.方法幼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7个rSK组(剂量0.5~10万IU/kg);经颈内动脉注入体外血栓,建立幼猪急性脑栓塞动物模型;4 h后静脉应用rSK,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结束后30、60、90 min复查DSA.结果随着rSK剂量增大和观察时间延长,DSA血管再通率升高;rSK 2万IU/kg或以上剂量组的血管再通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用rSK溶化脑血栓有明显量效关系,低有效剂量为2万IU/kg.

  • 小剂量重组链激酶冠脉内溶栓2例报告

    作者:闫农;张艺军;王亚真;张树新;李强;刘淑媛;黄芩;宋守忠

    1999年5月~2000年4月,我们对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使用小剂量重组链激酶(r-SK ),经同步血流灌注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急诊应用不同溶栓药物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敏;林珮仪;陈晓辉;江慧琳;李缨;刘炳烦;张庆光;李燕屏

    目的 比较使用瑞替普酶(rPA)、阿替普酶(rt-PA)和重组链激酶(r-SK)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02~2006-12我院急诊科72例STE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rPA组24例,rt-PA组31例,r-SK组17例,统计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观察有无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结果 血管再通率:rPA组87.50%、rt-PA组83.87%及r-SK组70.59%,其中60min及90min再通率rPA组、rt-PA组高于r-SK组.溶栓后30 d内再闭塞率、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rPA组8.33%、rt-PA组6.45%及r-SK组11.76%.出血发生率:rPA组、rt-PA组高于r-SK组.结论 rPA、rt-PA及r-SK均适合急诊科内STEMI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rPA、rt-PA早期再通率高于r-SK.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治疗1例报告

    作者:张树新;闫农;刘淑媛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2 h,于2001年4月16日10:20来诊.查体:心率78次/min,血压14.63/9.31 kPa,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全身潮湿.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阵发性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交界性心搏.10:25突然神志丧失,四肢抽搐,立即给予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及电除颤(200 J)一次,患者随即苏醒,恢复窦性心律.至10:40心电监测中又出现两次室性心动过速均通过电击(200 J/次)复律.11:10患者心率114次/min,血压12.64/7.98 kPa,给予思凯通(重组链激酶r-SK)150万U溶于5%葡萄糖100 mL液体中,静脉滴入0.5 h.溶栓后1 h ST段回降大于50%,胸痛基本缓解,提示静脉溶栓再通.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2 h,进一步提示溶栓再通.住院期间无室性心动过速复发,曾出现牙龈出血及皮下青紫淤斑,对症处理后消失,共住院20 d,康复出院.

  • 溶栓治疗 ST 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玉英;杨志成;曾耀彬

    目的:探讨用阿昔单抗和氯吡格雷分别联合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对2010-02~2012-03就诊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例100例,采取不同的溶栓方法,分为阿昔单抗联合( rt-PA)组(治疗组)50例和氯吡格雷联合( rt-PA)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管再通率。结果阿昔单抗联合( rt-PA)组与氯吡格雷联合(rt-PA)组比较血管再通率高18%(P<0.05);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的改变分别高18%、20%(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比氯吡格雷联合(rt-PA和阿昔单抗联合,rt-PA)组)相比,后者效果明显应当予以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 国产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游陆;杨浩;李作武

    重组链激酶(r-SK)是由基因工程生产的高效溶栓药,我院自2000年以来曾在4例有指征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用r-SK进行溶栓,疗效比较满意.

  • 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附22例报告)

    作者:郝桂芳;艾尔西丁;李育

    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符合溶栓条件的22例患者,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重组链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章之川;任建英;顾逸敏;潘澄;王伟;曹佳齐;苏涛;王瑛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以静脉内溶栓为主的再灌注治疗,可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减少梗死的范围,防止左室重塑,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1~3].本文旨在讨论重组键激酶(r-SK)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动剂(rt-PA)在AMI静脉内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4].

  • 经侧脑室短期重复应用重组链激酶预防动脉瘤破裂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沈冰;陈衔城;孙涛;秦智勇;徐宏治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短期重复应用重组链激酶(r-SK)并引流脑脊液,对预防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的效果.方法:14例脑动脉瘤破裂Fisher 3级患者,于72 h内行瘤颈夹闭或瘤体介入栓塞术,以及侧脑室外引流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例.治疗组经侧脑室注入r-SK 5 mg·d-1,连续2~3 d.术后出现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者诊断为DCV;术后1~3个月以GOS评估预后.结果:治疗组术后SAH血凝块3~4 d消失,无DCV发生,GOS均为5分.对照组术后4~10 d血凝块消失,3例无DCV发生,GOS为5分;4例DCV者,2例GOS为4分、3分和1分各1例.结论:经侧脑室短期重复应用r-SK,对防治SAH后DCV有较好的疗效.

  • 重组链激酶治疗脑梗死伴高粘血症2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飞;周瑾;刘均均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注射液对脑梗死伴高粘血症的疗效.方法:4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次序分为重组链激酶治疗组和活血化瘀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重组链激酶1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qd,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相似,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但以重组链激酶治疗组尤为明显.结论:重组链激酶注射液对脑梗死伴高粘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国产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

    作者:袁利邦;陈凌;关战军;秦永文;郑兴

    目前临床资料已证实[1,2],作为实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再灌注主要手段的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病人病死率并改善幸存者的心功能.自从我国开始用溶栓疗法治疗心肌梗死以来,已经对尿激酶、链激酶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疗效进行了深入探讨,使心肌梗死病人病死率明显下降.本院心血管内科在1998年9月至2002年8月间应用基因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3例,现就其临床溶栓效果作一报道.

  • 经侧脑室短期重复应用重组链激酶预防家猪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沈冰;陈衔城;季耀东;张彪;夏鹰;吴劲松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r-SK)经侧脑室给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的作用.方法选取家猪12头,随机均分成SAH对照组和r-SK治疗组,经腰穿枕大池置管2次注血法制作SAH动物模型;第2次注备后24 h,治疗组经侧脑室在24 h内,连续3次注入r-SK,5 mg/ 次,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两组均经腰穿留置管行脑脊液(CSF)引流,并测定CSF中氧合血红蛋白(Oxy Hb)含量;以实验前后脑血管造影和基底动脉(BA)组织学改变作为脑血管痉挛的判定指标.结果对照组双侧颈内动脉(ICA)和BA明显痉挛(P<0.0 1);BA电镜和组织切片检查有内膜增生、内褶、弹力层断裂等病理改变;Oxy Hb随时间逐渐升高.治疗组总体血管直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BA均正常;Oxy Hb随时间逐渐降低.结论经侧脑室短期重复给予r-SK并CSF引流,有较好的预防SAH后DCV的作用.

  • 重组链激酶早期应用对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

    作者:季耀东;陈衔城;夏鹰;任惠民;符荣;宫晔

    目的研究重组链激酶早期应用对脑出血(ICH)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法 72只SD雄性大鼠制成ICH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组链激酶组、水蛭素组,各组分别在ICH后4、8、12、16 h于血肿腔中注入生理盐水、重组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加水蛭素.ICH后24 h处死大鼠,观察脑组织中的含水量、Na+、K+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在ICH后4、8、12、16 h应用重组链激酶,可引起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以及Na+升高、K+的降低(P<0.05),在ICH后4、8、12 h应用重组链激酶,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vens blue,EB)含量明显升高(P<0.05).如同时加用水蛭素,与对照组比较脑组织的含水量在4、8、12 h明显降低(P<0.05),而脑组织中EB含量则在4、8、12、16 h明显降低(P<0.05).结论 ICH血肿腔中早期应用重组链激酶可加重ICH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联合应用水蛭素不但可防治重组链激酶溶化血块时对脑组织的损伤,而且还可降低血肿本身所释放的毒性物质所引起的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 脑池应用重组链激酶预防猪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沈冰;陈衔城;季耀东;张彪;夏鹰;吴劲松

    目的研究重组链激酶(r-SK)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家猪12头,随机分成SAH对照组和r-SK治疗组,每组6头,用腰穿枕大池置管2次注血法制作动物模型;第2次注血后24 h,治疗组经留置导管注入r-SK 15 m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两组均行脑脊液(CSF)引流,并测定CSF中氧合血红蛋白(Oxy Hb)含量;以实验前后脑血管造影和基底动脉(BA)组织学改变作为脑血管痉挛的判定指标.结果对照组双侧颈内动脉(ICA)和BA明显痉挛(P<0.01);BA电镜和组织切片检查有内膜增生、内褶、弹力层断裂等病理改变;Oxy Hb随时间逐渐升高.治疗组总体血管直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0.05);BA均正常;Oxy Hb随时间逐渐降低.结论r-SK可溶解蛛网膜下腔中的血凝块,预防SAH后DCV的发生.

  • 重组链激酶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作者:张金池;郭平凡;林永(方土);石铮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r-SK治疗组(A组)和UK治疗组(B组),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A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B组(66.7%);A组引起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变化均比B组明显,不良反应率也较B组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r-SK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 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华承;卢晓雷;邹志方;李陶

    目的 观察临床使用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30例)及重组链激酶组(30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20 mU,分2次,每次10 mU,间隔30 min快速静脉推注;重组链激酶组予重组链激酶150×104U溶于5%葡萄糖100 ml内60 min内静脉滴注.通过临床间接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率及血管开通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管开通率由临床间接指标评价,随后由急诊或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开通时间为从静脉给药结束至ST段回落≥50%时间.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瑞替普酶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明显短于重组链激酶组[(0.94±0.16)vs(1.20±0.29)h,P<0.05],血管开通率略高于重组链激酶组(90.0%vs76.7%,P>0.05),轻度出血率略低于重组链激酶组(6.7%vs10.0%,P>0.05).结论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AMI,在缩短血管开通时间上优于重组链激酶,在增加血管开通率、减少出血率上较重组链激酶有更大获益趋势,发病6 h内的AMI患者可以首选.

135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