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重组链激酶早期溶栓的血液流变性研究

    作者:程瑞年;杜海松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对36例患者分别于溶栓开始前、溶栓治疗后3 h采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异常。溶栓3 h后各项血液流变指标明显改善,尤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刚性指数为著。结论:重组链激酶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血液流变学各项异常指标,对缩小梗死面积,恢复心肌灌注,减少并发症,防止梗死后心绞痛及再梗死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021 重组葡激酶对颈动脉血栓溶栓作用的研究

    作者:邱楠;肖宗慧;赵汉青;张叔伦

    目的: 探讨重组葡激酶对颈动脉血栓的溶栓效果. 方法: 将34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重组链激酶对照组(8只, 20万IU/kg)、重组葡激酶大剂量组(10只, 4万葡激酶单位/kg)、重组葡激酶小剂量组(8只, 8千葡激酶单位/kg). 用血管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制成富纤维蛋白的颈动脉血栓, 分另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重组链激酶和不同剂量的重组葡激酶, 记录并分析血流水平、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后血流曲线、出血及失血量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 重组葡激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溶栓后血管开放的时间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延长(P<0.05), 溶栓开始时间明显缩短(P<0.01), 重组葡激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之间无差异(P<0.05). 出血时间差值、脑组织及内脏出血的大体观察及脑组织出血的病理观察方面, 四个组间均无差异. 在失血量上, 重组葡激酶大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似, 均少于重组葡激酶小剂量组和重组链激酶组(P<0.05), 重组葡激酶小剂量组和重组链激酶组间无差别(P<0.05). 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的重组葡激酶具有一定的溶解富纤维蛋白血栓的效果, 其药效及副作用相似于20万IU/kg剂量的重组链激酶.

  • 重组链激酶抢救84岁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成功1例

    作者:孙玉珍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84岁,因突发憋喘2 h加重伴咯泡沫样血痰30 min,于2002-01-19,5:40入院.查体:呼吸35次/min,脉搏124次/min,血压100/60 mm Hg,神清,表情痛苦,呈端坐呼吸,口唇重度紫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及散在哮鸣音,心率124次/min,第一心音减弱,心前区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速,ST:V1~6,呈弓背向上抬高0.2~0.6 mV,血清标记物正常(发病3 h).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急性左心衰,心功能Ⅳ级(Killip分级).立即予吗啡静推,多巴酚丁胺静点,阿司匹林300 mg立即嚼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于发病后3 h开始静脉溶栓.药品为上海实业医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链激酶150万u,加入5%葡萄糖100 ml,1 h输完.溶栓后,1.5 hST段开始回落,2 hST段回落>50%.心电监护示:频发室早,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持续30 min,自行终止.病情平稳后送入病房.血酸磷酸激酶酶峰在发病后14 h达高峰,临床判断再通.继续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及对症治疗.第2 d,呼吸困难改善,肺部罗音减少,心率84次/min,血压140/80 mmHg,住院10 d心功能及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 发病2h内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组链激酶溶栓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瑞双;邢佳侬;刘小凤;戚秀娟;陈晓君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发病2h内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作者医院2010-01/2012-12月收治的11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在发病2h内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对照组在发病4h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时间、ST段回落时间以及胸痛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含量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梗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溶栓时间、ST段回落时间,胸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4.6221,127.0219,13.3492;P=0.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3.8037,6.3747;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0.91%;治疗组并发症共2例,占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治疗组再梗死率为5.45%,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结论 STEMI患者应在发病后,2h内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具有较好的疗效,溶栓时间短,ST段回落快,治愈率高.

  • 重组链激酶溶栓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

    患者,女,36岁.因右上肢浅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入院.给予注射用重组链激酶(青岛国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225)50万IU,加入5%葡萄糖液注射250ml,ivd,qd,连用4~5d,静脉滴注溶栓治疗.给药3次后,患者出现高热39℃、寒战,伴咳嗽、头晕,腹胀、腹泻,胸闷憋气,皮肤有明显的出血点.

  • 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来录;王楠;万晓燕;张小亚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方法:重组链激酶150万单位加5%葡萄糖100ml,静脉注射40--60分钟.结果:80例的血管再通率为80%,发病小于6小时者再通率为88%,6~12小时者再通率为50%.结论: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好,溶栓时间早,血管再通率高.且方法 简单可靠,不良反应少.

  • 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作者:郭广芹;刘永会;李学芹;董玉敏

    总结了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介绍了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溶栓治疗中的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出血倾向、低血压、过敏反应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疗效.

  • 急诊应用瑞替普酶、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孙海霞;刘波泉

    目的 比较第三代静注溶栓药物瑞替普酶和重组链激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其中瑞替普酶组22例,重组链激酶组18例,观察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并发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 瑞替普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的临床再通率分别为86.36%和66.66%,其中60 min及90 min再通率瑞替普酶组高于重组链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0 d内再闭塞率、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分别为4.55%和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瑞替普酶组高于重组链激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重组链激酶均适合急诊室内急性心肌梗死惠者的静脉溶栓治疗,瑞替普酶早期再通率高于重组链激酶.

  • 微创手术治疗脑室铸型

    作者:张树新;李虎庆;杨继红;李慧娴

    1 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1~17岁,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者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脑血管畸形破入脑室2例,烟雾病1例.入院时GCS评分:3分3例,5分5例,6~8分5例.发病后至穿刺时间1~3h 4例,3~48h 6例,3天2例,12天1例.治疗效果:好转9例,死亡4例.

  • 重组链激酶不同给药途径在猪急性脑栓塞模型中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秦智勇;陈衔城;马端;高辉;葛汝村;宋后燕

    目的比较重组链激酶(rSK)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幼猪急性脑栓塞的疗效.方法颈内动脉注入体外血栓,建立幼猪急性脑栓塞动物模型;4h后自颈部动脉导管或腹壁静脉应用rSK(剂量1万、3万、5万IU/kg);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结束后30min、60min、90min行脑血管造影.结果同一剂量动脉给药组血管再通率高于静脉给药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内动脉或周围静脉应用rSK均能安全、有效溶解猪脑血栓.

  • 国产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疗效分析

    作者:尚景和;马雄伟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方法:重组链激酶150万单位加5%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40~60分钟.结果:40例的血管再通率为80%(32/40),发病小于6小时者再通率为88%(28/32),6~12小时者再通率为4/8.结论:国产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好,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且方法简单可靠,不良反应少.

  • 链激酶和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附63例报告

    作者:王彬尧;刘建平;章隆泉;厉锦华;宋卫

    目的:比较链激酶和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发病12小时内的6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别予链激酶150万单位(31例)或重组链激酶150万单位(32例)溶于5%葡萄糖液100 mL内静脉漓注60分钟,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等的发生情况.结果:链激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61%和72%(P<0.01),病死率均为6%;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和6%;轻微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和16%.结论:链激酶和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重组链激酶的疗效优于链激酶,不良反应少于链激酶.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塞的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

    作者:赵智宏;杨连峰;孙淑梅;刘艳姝;张英萍;王建华

    我院近年采用重组链激酶(思凯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瑞替普酶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凝血功能及超声特征评估

    作者:熊伟

    目的::评估瑞替普酶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凝血功能及超声特征.方法:取本院收治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治疗方案不同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循环血检测后评价两种溶栓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超声显示血栓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溶栓治疗后血浆 PT、APTT、TT 值高于对照组,FIB、D-D、NO、ET、E-选择素、P选择素、Hcy、CRP、IL-6、IL-8、TNF-α值低于对照组,WBC、Nc、Mc 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瑞替普酶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在溶栓及优化机体凝血、炎症系统状态等方面的作用更卓著,是更为理想的溶栓治疗药物.

  • 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护理

    作者:秦法玲

    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已成为AMI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内三科2000年3月~2003年12月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早期静脉溶栓治疗40例符合适应症的AMI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0%.现将溶栓方法及临床观察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 尿激酶与重组链激酶治疗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锋

    目的 比较国产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52例,分为2组.重组链激酶组28例静脉滴注50万IU重组链激酶溶栓,尿激酶组24例静脉滴注50万IU尿激酶溶栓,疗程均为5d,同时加用肝素和华法林治疗,观察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重组链激酶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尿激酶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过敏、皮肤出血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组链激酶和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安全,且重组链激酶的疗效优于尿激酶.

  • 瑞替普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昌列;宋志红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60例下肢D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瑞替普酶溶栓组),与随机选取同期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28例(重组链激酶溶栓组)作对比。治疗期间观察患肢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全部达到有效,愈显率相比瑞替普酶溶栓组高于重组链激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瑞替普酶溶栓组低于重组链激溶栓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瑞替普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的、安全的。

  • 重组链激酶(思凯通)治疗急性心梗42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元元;张素坤

    静脉溶栓是当今治疗急性心梗(AMI)的重要手段.快速、有效的再灌注是降低急性心梗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我科自2000年9月~2001年12月应用重组链激酶(r-sk)对42例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与观察

    作者:郁静宜

    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给药的途径,使溶栓药物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以达到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改善心肌功能的目的.由于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因此,近年来将此法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措施.使用的溶栓剂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r-SK)、人体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PA)和重组人体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

  • 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作者:王慧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多发生于下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危急病症,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1].我科2003年1月~2005年7月对3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35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