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行为的影响效果

    作者:王月娟;邹海燕;高璐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行为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下肢术后患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05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取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预防行为、肢体肿胀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患者情绪管理、饮食管理、饮水管理、大便管理、功能锻炼、保护肢体、戒烟等血栓预防行为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肢肿胀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预防行为,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肢体肿胀的发生,缓解不良情绪,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作者:苏利平;王丽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72例住院的DC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调查干预前后DCM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72例患者DCM相关知识水平提高,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帮助DCM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提高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树立了治疗疾病及生活的信心。

  • 自我管理教育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春云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8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的自我管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白血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对农村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肖雪春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农村血透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多种方法 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教育、心理支持、饮食管理、水盐摄入、不遵医行为教育、动静脉瘘保护教育、合理用药和有氧运动等.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生理健康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的状况.结果 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对疾病的认知度、内瘘的自我护理、饮食和水盐控制、用药依从性、疾病监测及营养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农村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其生活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赵瑞林;陈梅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抽签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75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开始透析时、出院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抑郁、焦虑、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等.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透析时、出院时、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抑郁、焦虑、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对邵阳市高校原发性痛经女生症状改善的效果

    作者:唐娟;徐慧兰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改善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症状及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邵阳市两所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原发性痛经者,按基线调查的痛经程度的比例分层随机抽取2个校区中的痛经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195)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n=195)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6个月之后比较两组的痛经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痛经程度和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痛经症状积分、VAS、痛经程度均明显低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生理健康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明显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改善原发性痛经者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生命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对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陈海菊;卢恒莉;李雪萍;陈春花;曾利彬

    目的 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对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复治肺结核患者118例被分为教育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发放《肺结核健康知识教育手册》,均采用抗痨化疗及常规护理措施和疾病相关知识讲座,教育组在对照组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在干预6月之后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教育组在饮食知识、遵医服药行为、自我监测、防护措施、自我情绪管理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P<0.01);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复治肺结核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 自我管理教育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作者:叶映林;肖小玲;郭笑燕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已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58例随机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自我管理教育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缩短排便次数、提高肛门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排便次数缩短、控便能力增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自我管理教育对吸毒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韩少娟;洪伟新;肖艳清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吸毒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8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戒断症状毒副作用及总分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而躯体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后患者ESCA各维度的得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不仅有利于吸毒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康复,而且能改善其生存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

    作者:卓剑芳;植秋婵;杨婕;赵燕华;陈有彩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 将104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BPR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后1年BPRS评分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维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 自我管理教育在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发声训练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灶容;陈国锋;蔡邦;潘秀娟;何洁丽;林凤娟;张金蓉;谢奕开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嗓音发声训练康复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将84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及自我管理组44例.常规组按常规护理,雾化吸入、健康宣教、发声培训.自我管理组除上述常规内容外,每位患者有1个自我管理教育团队负责该患者的术前、术后、随访期间患者自我管理发声训练的宣教、指导、跟踪.结果 两组的术后3个月镜下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嗓音改善主观评价方面,自我管理组患者在术后1、3个月两次评价中均优于常规组(P<0.05).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价方面,自我管理组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行为、避免用声不当/过度用声的行为、主动进行发声训练的行为3项优于常规组(P<0.05),在主动服药/复诊的行为项目上与常规组基本无差异(P>0.05).自我管理组的患者比常规组的患者更能坚持发声训练至术后2 w(P <0.05).结论 是否加强发声训练的自我管理教育,不会影响声带息肉的手术治愈率,但是对手术后嗓音恢复的效果显著.发声训练的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嗓音保健意识,可以帮患者建立正确的嗓音保健方法,并做到良好的自我管理,达到理想的嗓音康复效果.

  • 自我管理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家卿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化疗常规实施一般性告知,实验组则分别在患者入院后、化疗前和化疗后实施了自我管理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 自我管理教育对腹膜透析病人容量状况的影响

    作者:熊海霞;陈彦茹;李慧群;曾岱霞;熊松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病人经自我管理教育后水盐控制及容量改善状况.方法:选择50例规律腹膜透析超过3个月的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病人水盐控制及容量状况变化情况.结果:接受自我管理6个月后,病人总液体清除量、总钠排出量、血清钠浓度,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且体重下降,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比下降.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腹膜透析病人水盐控制的依从性,改善病人的容量状况.

  • 自我管理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作者:邹小芳;肖桂华;刘青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对60例 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的影响.结果: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P<0.001),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01).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其采取健康的行为,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效果观察

    作者:郭玲;马胜华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管外科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9例,实施为期12个月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前和干预后12个月观察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知情况、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并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情况.结果 干预后12个月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基础、高危因素、并发症、抗凝治疗、梯度压力袜治疗、下肢功能锻炼等认知情况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2个月患者定期复诊、坚持抗凝治疗、使用梯度压力袜、坚持下肢功能锻炼行为及国际标准化比值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2个月内49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率为4%.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改善健康相关行为及凝血功能控制情况,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自我管理教育对哮喘患儿父母生活质量和心理压力的影响

    作者:宋敏;钟旭;刘婉华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哮喘患儿父母生活质量和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对48名哮喘患儿父母进行为期1年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和患病患儿父母心理压力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儿父母个人和家庭、经济负担、终生照顾、缺乏成就感、过度保护及压力总体得分较干预前降低;患儿父母GQOLI-74中4个维度及其20个因子得分均较干预前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降低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自我管理教育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作者:杨丹;陶宗蓉;邓婷;杨静;马小琴;张旭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4例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坚持正确体位时间、遵医行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后,观察组术后坚持正确体位时间较对照组长;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珍娣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2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7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比两组病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血压控制知识、日常行为重要性知晓率分别为93.1%、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67.9%(P<0.05)。观察组 SBP、DBP 分别为(121.4±11.8)mmHg、(76.1±5.2)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4.5±13.6)mmHg、(85.6±6.8)mmHg (t=3.888,P=0.000;t=5.938,P=0.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χ2=5.005,P=0.02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自我管理教育对促进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

    作者:陈汝文;陈惠玲;林红霞;黄彤;黄泽辉;李小龙

    目的 观察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中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中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常规组(39例),两组均按出院护理常规教育,定期回门诊复诊.实验组增加运用自我管理理念去教育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记录两组实施前和实施后1a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想了解自我管理的内容需求前3位为中风先兆及紧急救援程序、健康饮食原则及治疗方法及用药知识的情况.实验组经过1a的康复管理后,上述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与管理前,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巴士量表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与管理前,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余问问卷得分同组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建立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信心,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专业照顾及医疗成本.

  • 自我管理教育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秋仪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7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分别在住院时及出院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枯,统计出院后半年再出血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22.85%vs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后可明显地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262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