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分析

    作者:刘西俊;付德香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方法采用17项版本HAMD量表对19例脑卒中后抑郁症和23例抑郁症患者分别进行抑郁症状调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与抑郁症患者比较在工作和兴趣、自杀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忧郁情绪、阻滞、精神焦虑、自知力及体重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作和兴趣减退、自杀、忧郁情绪、阻滞、精神性焦虑等精神方面,并较相对保持完整自知力.

  •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和脑脊液5-羟色胺浓度变化及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

    作者:林丽丽;陈菁华;毛晓梅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5-羟色胺(HT)的浓度变化,以及事件相关电位N400在PSD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5-HT浓度,ME B-9104K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N400.结果:发病第1d观察组脑脊液和血浆中5-HT浓度降低的例数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脊液和血液中5-HT浓度在发病后的第1、15和30d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潜伏期在发病后第1和15 d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平均波幅在第1、15和30d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的5-HT浓度均显著降低,事件相关电位N400电位表现为潜伏期缩短,平均波幅升高.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作者:陈志天;刘晓旭;严兴科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临床表现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及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认为PSD发病机制主要与原发性内源性学说和反应机制学说有关.本文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发病机制进行论述.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作者:许华明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精神紊乱。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患有PSD。PSD极大地延缓了患者卒中后的康复,提高了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在临床上,PSD常常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由于卒中和抑郁两个疾病过程的相互影响,PSD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PSD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紊乱,抗抑郁药和社会心理学的综合治疗有利于帮助大多数PSD患者痊愈。PSD的预防措施尚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康复指导

    作者:李安治

    脑卒中后抑郁症可发生在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中,可发生在大脑病变的患者身上;也可发生在脑干病变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脑卒中后1年内,也可发生在2年或3年.根据美国<健康>杂志报道,当脑卒中幸存者陷入抑制时,其长期存活率急剧下降.马里兰大学的医学研究人员对91名有临床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跟踪研究,10年后,有48名接受试验的患者去世了.当研究导致死亡的各种因素如年龄、卒中类型、抑郁史时,科研人员发现,有抑郁症状的患者死亡率为其他患者的3倍.那些自诉得不到社会与家庭支持的抑郁患者,其境况糟,仅有1/13能存活10年.因此,在众多的脑卒中并发症中,尤其要防抑郁症.

  •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与研究

    作者:刘淑君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因之一,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是情低落、缺乏主动性、全身疲劳等症状,常伴有认知功能损伤,阻碍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影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且还会对患者的护理增加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涉及到神经内科学、精神科等学科,传统中医药及针灸推拿等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有效。本文将西药治疗、非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楼姬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CNS)、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CNS、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针灸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珈好;刘洋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其实是由于脑卒中后引起的,属于并发症的一种.而如今,中医在治病理论与致病手法上都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针灸疗法也在PSD临床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非药物疗法在临床开始应用,目前研究认为:针刺、灸法、电针、耳穴贴压等,在治疗PSD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除此之外,中医针灸手法不像药物治疗手法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对于患者的神经恢复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以中文数据库检索的发法,将近几年来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针灸治疗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 脑卒中后当心抑郁袭来

    作者:段好阳;李贞兰

    生活实例张女士62岁,年初因脑卒中住院,好在症状不算严重.但自从出院后,张女士的情绪就不太好,经常闷闷不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与人交往了.一开始,家人并没有十分在意,以为是患病后的正常反应,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谁知,近一段时间,张女士的情绪更加低落,经常连饭都不吃,医生嘱咐她吃的药,有时也不按时吃.家人看情况不太对,就带她看医生.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她患了脑卒中后抑郁症.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作者:伍秀秀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HAMD评分较为接近,即组间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HAMD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组间差异P<0.05,具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有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250 条记录 13/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