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千金之菜说莴苣

    作者:潘春华

    莴苣,又名莴笋,菊科,莴苣属,一、二年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5世纪传入中国,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莴苣,其茎呈淡绿色,如同碧玉一般,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可干制可腌渍,入口爽脆,是大众爱食的佳蔬.

  • 蒙药小白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青虎;王金辉;额尔登巴格那;塔娜

    目的 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氯仿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运用各种波谱法和标准品对照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Ⅰ)、木犀草素(Ⅱ)、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Ⅲ)、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Ⅵ)、对甲基苯酚(Ⅶ)、7-羟基香豆素(Ⅷ)、7-甲氧基香豆素(Ⅸ)、咖啡酸(Ⅹ)、β-谷甾醇(Ⅺ)、6,7-二羟基香豆素(Ⅻ)、7-羟基-5,6-二甲氧基香豆素(Ⅻ).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藏药窄叶小苦荬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柳军玺;魏小宁;鲁润华;师彦平

    目的研究藏药小苦荬属植物窄叶小苦荬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植物全草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利用超导核磁共振等现代光谱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藏药窄叶小苦荬中发现8个三萜类、2个甾体类、2个黄酮类和1个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结构分别被确定为:蒲公英甾醇(Ⅰ)、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Ⅱ)、伪蒲公英甾醇(Ⅲ)、β-香树脂素(Ⅳ)、β-香树脂素棕榈酸酯(Ⅴ)、日耳曼醇(Ⅵ)、降香醇(Ⅶ)、降香醇乙酸酯(Ⅷ)、木犀草素(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Ⅹ)、棕榈酸-1-单甘油酯(Ⅺ)、β-谷甾醇(Ⅻ)、β-胡萝卜苷(ⅩⅢ).结论所得13个天然产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 野马追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肖晶;王刚力;魏锋;林瑞超

    野马追为菊科泽兰属植物林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的全草.野马追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定喘,降血压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病.枝叶入药有解表祛湿,和中化湿之效,用于劳伤咳嗽、吐血咳血以及淋浊白带、无名肿痛等.

  • 刘寄奴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温晶;史海明;昝珂;刘艳芳;周雨虹;陈玉平;屠鹏飞

    目的 研究刘寄奴Artemisia anomal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得17个已知化合物,经鉴定为正三十二烷酸(1)、西米杜鹃醇(2)、α-香树脂醇(3)、α-波甾醇(4)、β-谷甾醇(5)、4-甲氧基水杨酸(6)、间羟基苯甲酸(7)、邻羟基肉桂醛(8)、肉桂酸(9)、异阿魏酸(10)、7-甲氧基香豆素(11)、3-吲哚甲酸(12)、二氢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citroside A(14)、(6S,9R)-长寿花糖苷(15)、胡萝卜苷(16)、蔗糖(17).结论 化合物13和14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10、12、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毛大丁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肖瑛;李建北;丁怡

    目的研究毛大丁草Gerberapiloselloide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熊果苷(Ⅰ),瑞香素-8-O-葡萄糖苷(Ⅱ),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葡萄糖苷(Ⅲ),1,4-二羟基-2,6-二甲氧基苯-4-O-葡萄糖苷(Ⅳ),丁香酸葡萄糖苷(Ⅴ),marmesinin(Ⅵ).结论Ⅱ~Ⅵ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天山雪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晓玲;李启发;丁立生

    菊科风毛菊属植物天山雪莲花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r.分布于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一带,生长在雪线以上.其干燥地上部分为新疆雪莲药材,有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等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1].

  • 柳蒿中1个新的双倍半萜

    作者:马耀玲;王美娇;易智聪;王金兰;赵明;李军;张树军

    目的 研究柳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柳蒿全草甲醇提取液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双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 该双倍半萜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柳蒿素A.

  • 甘川紫菀中亲水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郭守军;杨永利;程东亮

    菊科紫菀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属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有三分之一的种可作药用,有润肺下气、祛痰止咳等功能[1].

  • 飞机草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袁经权;杨峻山;缪剑华

    目的研究飞机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飞机草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种已知成分,分别为飞机草素(Ⅰ)、五桠果素(dil-lenetin,Ⅱ)、柳穿鱼黄素(Ⅲ)、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Ⅳ)、山柰酚-4'-甲基醚(Ⅴ)、异樱花素(Ⅵ)、金合欢素(Ⅶ)、三十二烷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化合物Ⅱ、Ⅲ和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 马兰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作者:康文艺;赵超;穆淑珍;郝小江

    Kalimeris indica(L.)Sch.-Bip.为菊科马兰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各地又有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莲、脾草、岗边菊<粤北中草药>、大风草等称法[1],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部.

  • 紫茎泽兰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杨婕;曹坳程;周东星;张德春;何兰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系菊科泽兰属多年丛生型半灌木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约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从中缅、中越边境传入我国云南南部.这种植物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可形成密集成片的单种优势群落,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

  • 金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彭少平;芦金清

    金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神农金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原植物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子恩研究员鉴定为Dendranthema mrifolium Tzvel. et Zho,系神农香菊与黄山贡菊的杂交新品种,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散风降压的功效.

  • 蒙药蓝刺头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薛培凤;波拉提·马卡比力;杨雷;杨楠;王佳琪;高建萍

    目的 研究蒙药蓝刺头(驴欺口Echinops latifolius干燥花序)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结合正相硅胶色谱柱、反相硅胶色谱柱以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蓝刺头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鉴别及现代波谱分析技术(MS、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蒙药蓝刺头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1)、芹菜素(2)、胡萝卜苷(3)、13-丙基-二十五烷(4)、芹菜素-7-O-β-D-(6"-p-香豆酰基)葡萄糖苷(5)、芹菜素-7-O-葡萄糖苷(6)、咖啡酸(7)、1,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8)、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9)、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0)、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芹菜素-7-O-β-D-(4”-p-香豆酰基)葡萄糖苷(12)、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13)、1-O-甲基-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结论 化合物1、4、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1、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

    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别名山苦菜、小苦菜,属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富含维生素C,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全草入药,性寒味苦,在我国山东、河南、新疆等省区作"败酱草"药用,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

  • 济菊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作者:韩丽娜;张书文;罗文军;张振安;王玲

    目的 研究济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济菊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54个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并鉴定出济菊挥发油中36种主要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52%.结论 济菊挥发油以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萜类主要为单萜类和倍半萜,其衍生物主要为醇或酯,其中含有的薁类成分菊薁是决定其颜色的主要组分.

  • 沙生风毛菊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

    作者:黄梦初;廖志新;陈道峰

    目的 研究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沙生风毛菊Saussurea arenaria Maxim.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用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从沙生风毛菊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提取分离化学成分,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并检测其细胞毒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兰叶黄素(Ⅰ)、棕矢车菊素(Ⅱ)、(+)-丁香脂素(Ⅲ)、d-松脂素(Ⅳ)、3S-(+)-9-oxonerolidol(Ⅴ)、α-香树醇棕榈酸酯(Ⅵ)、羽扇豆醇棕榈酸酯(Ⅶ)、羽扇豆醇乙酸酯(Ⅷ)、α-香树醇(Ⅸ)、羽扇豆醇(Ⅹ)、伞形花内酯(Ⅺ)、对羟基苯甲醛(Ⅻ)和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ⅩⅢ).化合物Ⅰ、Ⅱ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8~14 μg/mL.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泽兰叶黄素和棕矢车菊素是沙生风毛菊的主要活性成分.

  • 苍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姜海;杨柳;邢绪东;张妍妍;颜美玲;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目的 研究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的干燥成熟带总苞果实(苍耳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HR-ESI-MS与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苍耳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xanthiazone(1)、羟基苍耳子噻嗪双酮苷(2)、尿苷(3)、3-吲哚甲醛(4)、naphthisoxazol A(5)、氨基苯丙酰胺(6)、N-benzoyl-2-aminoethyl-β-D-glucopyranoside (7)、ω-hydroxypropioguaiacone (8)、arbutin (9)、icariside D1 (10)、lcariside F2 (11)、(+)-erythr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 (12)、(-)-thre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13)和coniferine (14).结论 化合物3~l4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沙漠绢蒿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邓雁如;何荔;李维琪;汪汉卿

    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Schrenk)Poljak.系菊科绢蒿属半灌木草本植物,仅产自新疆北部的沙丘上.绢蒿属又称"蛔蒿属",原是蒿属的一个组Artemisia Linn.Sect.Seriphidium Bess.。

  • 红花中核黄素及其降解产物

    作者:李锋;何直昇;叶阳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红花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方法对其水溶性部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过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反复柱色谱分得了3 个化合物.结果通过1D,2D NMR,ESIMS等波谱测定结合文献调查,确定了结构.结论核苷、核黄素及其降解产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核黄素是人体内黄酶的一种辅酶,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化合物Ⅰ具有很好的降压活性.

    关键词: 红花 菊科 核黄素 核苷
257 条记录 5/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