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宝石CT低剂量颅脑灌注应用研究

    作者:汪灵杰;张征宇;朱默

    目的 探讨宝石CT低剂量、低扫描时间、低浓度造影剂颅脑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无颅脑疾病患者60例(A组),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1、A2、A3,每组20例,行颅脑灌注成像,管电压固定80 kV,三组灌注管电流分别为150、100、80 mA.三组均采用ASIR加权算法,ASIR权重选定为100%及50%,三组重建后每组均得两组数据,共计六组数据.比较三组的有效剂量(ED)、不同ASIR权重参数值及信噪比(SNR).慢性脑梗塞病人6例(B组),分别用固定管电压80 kV及管电流150 mA、80 mA行两次颅脑灌注扫描,评价标准同A组.结果 A组三次不同管电流灌注的有效剂量分别为3.17、2.11、1.79 mSv,A2组较A1组减少33.44%,A3组较A1组减少43.53%.三组扫描所得灌注参数(CBF、CBV、MTT)的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A2与A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与A3、A2与A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3组SNR较A1组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两次灌注有效剂量同A组,灌注参数(CBF、CBV、MTT)均值间差异同A组,结果亦同A组实验.结论 宝石CT应用ASIR加权算法,可明显降低灌注剂量,同时提高图像质量,80 kV/100 mA颅脑灌注相对于标准灌注成像条件80 kV/150 mA,有效剂量降低33.44%,灌注参数值及客观指标SNR无差异.80 kV/80 mA灌注参数值及SNR较标准灌注结果稍减低,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亦可明显发现病灶.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无明显差别,仍符合临床诊断要求,提示病灶所在.

  • 宝石CT低剂量兔颅脑灌注应用研究

    作者:汪灵杰;刘永浩;郭亮

    目的:探讨宝石CT低剂量兔颅脑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每只分别用固定管电压80 kV及不同管电流80、50、10 mA行颅脑CT灌注扫描。采用自适应性统计迭代算法(ASIR),比较三组方案的有效剂量(E)、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及功能图信噪比(SNR),并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三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39、0.87和0.17 mSv,50m A组较80 mA组减少37.41%,10 mA组较80 mA组减少87.77%。三组灌注参数CBF、CBV、MTT均值相比,80 mA与50 m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 mA与10 mA组、50 mA与10m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测量的SNR相比,80 mA与50 m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与10 m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实验可知,宝石CT兔颅脑灌注应用ASIR加权算法,可明显降低灌注剂量,即低剂量灌注,并且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因此,为探讨低剂量人脑灌注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CT灌注 低剂量 颅脑
  • CT灌注成像方法在评估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疗效中的应用

    作者:芮春朵;沈海林;王莺;曾从俊;杜红娣;房志伟

    目的 研究CT灌注成像方法在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脑转移瘤病人全脑放射治疗前后分别行常规CT及CT灌注检查,得到TDC曲线,并合成脑血容量(CBV)图、脑血流量(CBF)图以及达峰时间(TTP)图.从灌注图像上测得感兴趣区的CBV、CBF以及TTP值并计算出相对CBV(rCBV)、相对CBF(rCBF)、相对TTP((rTTP).观察比较20例脑转移瘤患者瘤体实质以及正常脑实质放疗前及放疗后各项CT灌注参数的变化,并比较不同灌注参数的脑转移瘤的放疗疗效.结果 放疗前的脑转移瘤瘤体实质区绝大部分均表现为rCBV、rCBF明显升高,rTTP略有降低.20例脑转移瘤放疗后2例体积无明显变化,其余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积缩小.瘤体实质区的CBF、rCBF、rCBV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CBF低于3.0和rCBF高于3.0的脑转移瘤放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及rCBF下降比率、rCBV下降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的放疗疗效明显高于前者.结论 脑转移瘤的CT灌注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CT灌注成像方法能有效评价脑转移瘤的放疗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灌注参数的脑转移瘤进行放疗疗效的预测,rCBF高于3.0的脑转移瘤放疗后疗效比rCBF低于3.0的脑转移瘤放疗后疗效好.

  • 颅骨修补前后脑血流变化的CT灌注评价

    作者:钱忠心;孙伟;刘卫东;赵鸿;陈前丽;朱景伟;赵明珠;叶树铭;龚良;刘向阳;丁勇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手术前后患者脑血流的变化.方法 对24例早期行颅骨修补手术患者,在颅骨修补前1~2 d和术后10~ 14 d,应用16排螺旋CT做脑灌注扫描,记录大脑皮层、基底节和丘脑区域灌注图像上rCBV、rCBF、MTT及TTP等参数值.分析颅骨修补前后双侧大脑皮质,基底节和丘脑相关区域血流灌注数据的变化.结果 颅骨修补术前患侧皮质区CBF明显低于对侧,和健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侧在皮质区CBF显著上升,和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侧基底节和丘脑区在术前术后脑血流相关数值虽有所上升,但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颅CT灌注可以及时检测颅脑外伤后不同阶段脑组织血流量的变化,而颅骨修补术可以明显提高患侧大脑皮质区的脑血流量,进而可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兔VX2肺肿瘤低剂量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崔磊;龚沈初;何书;尹剑兵;杨巨顺;杨红

    目的 前瞻性评估兔VX2肺种植肿瘤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灌注检查测量参数的可重复性.方法 10只肺种植肿瘤新西兰大白兔间隔24h行两次CT灌注检查(常规剂量120 kV,100 mAs;低剂量120 kV,50 mAs),分别测量肿瘤体积、大径、血容量(BV)、血流量(BF)、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Patlak R方程(PatRsq)及Patlak残差(PatRes).使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法分析2组CT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结果 两次CT检查所有的CT灌注参数均显示较好的一致性.配对t检验显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系数( ICC)均大于0.49(P<0.05),个体间变异系数(WCV)为10.68%~29.52%.Bland-Ahman图显示所有的CT灌注参数均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 兔肺VX2种植肿瘤低剂量CT灌注成像是可行的.

  • 胰腺疾病CT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邵娟;卜平;征锦;孔桂美

    CT灌注作为一种反映组织血管的技术,可结合螺旋CT用于疾病诊断、判断预后以及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CT灌注参数在正常胰腺组织及胰腺肿瘤、急性胰腺炎、胰岛细胞瘤中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这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正常和异常组的灌注参数均值和标准误都存在较大范围的交叉,而且不同研究报道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仍需要探索新的更科学的CT灌注参数.这些参数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患者的生理个性,如体质量、身高、年龄、心排血量等等.

  • CT双期增强扫描及灌注扫描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练;方祥勇

    目的 探讨头颅CT双期增强扫描及灌注扫描在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扩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头部CT双期增强扫描及灌注扫描影像资料,观察初诊头部CT检查脑内血肿发生的部位、血肿大小、形态及密度,记录“点征”发生位置、数量及脑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结果 53例脑内血肿扩大患者发生丘脑43例(81.13%),外囊区10例(18.87%),其中累及颞叶7例(13.20%),额叶1例(0.01%).脑内血肿形态不规则40例(75.47%),血肿密度不均匀26例(49.05%),其中有13例血肿有形态不规则及密度不均匀;点征检出37例(69.81%),其中动脉期检出28例,静脉期检出9例,7例为多处点征.血肿周围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的位置不同,灌注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颅内血肿的双期增强扫描点征的观察及灌注扫描ROI区参数比较,可有效预测颅内血肿是否扩大.

  • 脑动脉瘤破裂手术前后的脑灌注成像探讨

    作者:林怡;段玉霞;李瑞;陈伟建;吴楠;童秋云;王殊

    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观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手术前后的脑血流变化,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相关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前、后临床资料44例.所选患者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检查,并于术后1周行CTP复查.分别测量前后两次CTP的大脑前动脉区(ACA区)、大脑中动脉区(MCA区)、大脑后动脉区(PCA区)及基底节区灌注值.结果:44例入选患者中,34例伪彩图肉眼可见好转,患者的ACA区、MCA区、PCA区及基底节区脑血流量(CBF)与平均通过时间(MTT)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例肉眼可见局部灌注减低区的MTT值均延长、CBF值减低;2例灌注值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者的脑血容量(CBV)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前及手术后存在脑灌注调整,视个体和病情各异,脑灌注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 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平;林敏;姜黄维;钱琦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在原发桂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PHC患者于联合化疗前1~3d和化疗第2疗程后1~3d分别行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检测和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获得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从而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y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venous perfusion,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和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及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及相关的彩色灌注图,比较化疗前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肝组织的血流灌注,观察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分别分析化疗前后HAP、PVP、HAPI、TLP及PS差值与AFP差值的相关性.应用统计软件包对化疗前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血流灌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化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采用配对样本£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对化疗前后HAP、PVP、HAPI、TLP和PS的差值分别与AFP的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化疗前肿瘤组织较周围正常肝组织,HAP、HAPI和TL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和PVP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疗程治疗后,肿瘤HAP、HAPI和TL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和PVP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AP、HAPI、TLP与AFP呈正相关(P<0.05),而与PVP和PS与AFP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I能准确地反映原发性肝癌化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用于临床治疗反应的监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在64排CT灌注上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秋华;王鹤;暴党振;黄一宁

    目的:通过对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在64排CT灌注结果的分析,以验证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效果.方法:40例发病时间小于24 h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2~4粒,每日3次,用药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的20例仅常规治疗.2组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做64排CT灌注成像检查并进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异常区域面积自身对比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流灌注异常区域变化程度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异常区域面积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后显示,第二次灌注显示比第一次灌注成像时显示的血流灌注异常区域减小显著,P<0.05,-XT>X-C.结论:通过CT灌注成像、后处理图像上面积大小的比较,说明通心络胶囊在改善梗死区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的供血、促进梗死区周边神经细胞的生长与修复、增强神经细胞代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等方面确有显著疗效.

  • 低剂量256排螺旋 CT肺灌注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

    作者:舒圣捷;王全;周航;刘白鹭;李大庆;李里;娄阁;王梓鹏

    目的:探讨低剂量256排螺旋CT肺灌注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对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40天分别进行CT灌注扫描。计算表面通透性( permeability surface,PS)、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用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标准测量和比较化疗前后灌注值的均数间的差异。结果 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BV和BF呈显著相关性(γ=0.48,P=0.001),达峰时间与PS相关(γ=0.31,P=0.04)、与血流量相关(γ=20.66,P,0.001)、与血容量相关(γ=20.39,P=0.007)。缓解组患者的BF、BV和PS高于其他组患者。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管生成,进而评估疗效。

  • CT灌注成像评价单发甲状腺结节及其生化指标的研究

    作者:张照涛;左敏静;彭碧波;刘颖;严辉峰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及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在甲状腺单发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单发甲状腺结节93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8例(包括单纯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7例;颈部平扫后选择靶平面进行灌注扫描,比较各组病变CT灌注参数值如: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和达峰时间(TTP)以及术前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各灌注参数BV、BF、PS、MTT和TTP分别是22.13±14. 24ml/100ml、99.27±58.56ml/100ml/min、15.65±11.20ml·100ml/min、14.95±4.03s、8.46±5.47s;甲状腺癌各参数BV、BF、PS、MTT和TTP分别是23.85±14.11ml/100ml、116.25±60.64ml/100ml/min、23.30±6.67ml/100ml/min、12.95±1.63s、7.16±3.16s;亚急性甲状腺炎各参数BV、BF、PS、MTT和TTP分别是44.48±15.98ml/100ml、202.90±44.41ml/100ml/min、34.18±9.15ml/100ml/min、10. 64±0.98s、6.03±2.47s;三组数据间进行比较,BV、BF、PS、TT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T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 TSH、FT3、FT4分别是1.769±0.856mIU/L、3.166±0.681pg/mL、1.537±1.335ng/dL;甲状腺癌 TSH、FT3、FT4分别是2.138±1.074mIU/L、3.110±0.708pg/ml、1.750±1.919ng/dL;亚急性甲状腺炎 TSH、FT3、FT4分别是1.091±1. 052mIU/L、3.523±0.398pg/m、1.481±0.289ng/dL;三组数据间进行比较,术前血清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3、F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所有病例按术前TSH水平重新分组统计,三组病例甲状腺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甲状腺结节各灌注参数BV、BF、PS、TTP与术前血清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P值均>0.05,表明BV、BF、PS、TTP与TSH间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CT灌注参数PS、TTP、BV、BF以及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单发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后循环缺血及其灌注显像研究

    作者:李冉冉;戚观树;侯群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后循环又称椎基底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 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20%.

  • 256层螺旋CT全脑灌注联合CTA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徐裕;邓生德;王海涛;王良炯;成科;江凯

    目的 探讨256层MSCT全脑CTP与CTA技术相结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脑梗死与供血动脉状况的关系.方法 对21例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平扫、CTP和CTA检查,重建并分析CT平扫图像、CTP及CTA图像,所有病例在CTP检查后24h内进行MRI+ DWI检查.结果 21例脑梗死患者CTA发现33条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及闭塞,其中包括轻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13例,重度狭窄7例,闭塞9例.21例患者CTP发现32处梗死灶,脑梗死中心区及周边区rCBF下降、TTP延长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256层螺旋CT全脑CTP联合CTA扫描方法简便,可对缺血后脑组织供血动脉状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有效评价.

  • 4D CTA结合CTP评价脑缺血后侧枝血流对脑灌注状态的影响

    作者:陈涓;刘芳;郭锬;吴国庚;王妍焱;许英浩;周诚;陈敏

    目的 探讨4D CTA结合全脑容积CTP成像评价脑缺血后侧枝血流对脑灌注状态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34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8.22岁),接受了全脑动态CTA-CTP成像,22例患者在初次检查后20~40天进行了影像学随诊.动态CTA-CTP结果与随访的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4例患者中动态CTA-CTP成像阴性者3例,阳性者31例,诊断的敏感性96.88%,特异性100%.阳性者中29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D CTA发现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3例,其中12例患侧可见侧枝血管形成,这12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4D CTA技术是评价侧枝循环及脑灌注状态的可靠的和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颈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慧娟;隋庆兰;付玉存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与脑灌注降低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患者进行CTA和CTP联合检查,根据CTA图像选出颈内动脉无狭窄者为对照组,其余患者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分级,分轻、中、重三级,每级独立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选择感兴趣区进行脑灌注成像CBV、CBF、MTT、TTP测量,单侧颈内动脉狭窄者病变侧与健侧对比,进行配对t检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者与对照组对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颈内动脉无狭窄者共15例,CBV CBF MTT TTP值分别为(分水岭区2.5±0.6;38±12;5.4±0.6;21±6.基底节区5.5±0.4;95±15;3.2±1.1;20±5).单侧颈内动脉狭窄者共33例,其中轻中度狭窄者各为12例,且CBV、CBF、MTT、TTP四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者9例,分水岭区CBF、MTT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MTT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TTP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者共28例,重度狭窄者11例,CBF、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侧枝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内血流灌注降低有相关性,轻中度狭窄与脑灌注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 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孙钢;李理;李胜辉;李国英;丁娟;朱仕芳;林长领;李敏;邹晓凤

    目的:初步探讨320层容积CT全脑灌注对于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对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症状出现至常规CT平扫与全脑灌注成像检查时间在4h~1个月.间隔2~3天后复查的CT和/或MRI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比较CT平扫与脑灌注图像发现缺血灶的敏感性,对比评价4层灌注及全脑灌注,并统计辐射剂量.结果:根据8例患者复查的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共发现22处脑缺血灶;8例患者首次常规CT平扫仅发现9处低密度区,脑灌注图像中发现11处异常灌注区;11处异常灌注区中表现为CBF与CBV均下降,并MTT延长4处,CBF下降,CBV增高,并MTT延长7处.全脑灌注显示病灶范围优于4层灌注.辐射剂量总剂量为4.6mSv.结论: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一次对比剂注射,获得常规CT扫描、全脑灌注、CTA的数据,可以实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面评估.

  • CT灌注联合CT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作者:刘军伟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供血动脉闭塞、狭窄或者脑供血不足引发脑组织坏死的总称[1,2]. 通过 CT 造影可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形态变化情况,显示血管闭塞与狭窄情况[3,4]. 近年来,CT 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诊断方法可用来对脑组织缺血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对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量化分析[5,6].笔者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联合应用了 CT 灌注与 CT 造影,获得了理想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 全脑CT灌注成像在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国庆;侯磊

    目的 评价全脑CT灌注(WBCTP)成像在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6例经手术病理学证实为邻近大血管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应用16排容积CT行WBCTP检查,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后连续动态扫描19次,将19个容积数据全部导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CTP和CTA图像,比较2组CTP和CTA图像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单发肿瘤,肿瘤直径<10 cm者65例,10~15 cm者41例,脑膜瘤58例,胶质瘤48例,位于额叶31例,颞叶21例,顶叶20例,鞍区及鞍上区19例,枕部9例,颞部6例,肿瘤毗邻大动脉血管63例,毗邻静脉窦29例,同时毗邻大动脉和静脉窦14例;所获得WBCTP图像均能够满足评价要求,11例CTA图未找到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脑膜瘤组与胶质瘤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通透性表面积乘积(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达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TP能够全面评价颅内肿瘤与邻近大血管的情况,在肿瘤诊断、评价肿瘤与周围血管情况方面具有很高价值,其结果能够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 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灵;汤永红;段金海;曾宇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经临床证实的发生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支架植入术患者中随机抽取未发生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首先,对14例患者病变侧与对侧头颅CT灌注的大峰值时间的差异性(TTP)进行统计学分析.其次,对可能影响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入选者术前TTP与对侧比均明显延长.其病变侧及对侧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3.19±3.98)s和(9.325±3.87)s,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支架置入术后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指标进行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认为术前脑血流量下降率、术前罪犯血管狭窄率可能与其并发症发生有关(P<0.001).结论 TTP是评价缺血的一种敏感方法,对于CBF下降率或罪犯血管狭窄率严重患者,应高度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9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