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张丽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和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以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Hamilton抑郁量表17项(HAMD)、Beck制定的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社会功能缺陷状况评定量表(SDSS)量表为评定工具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2组BDI、HAMD、D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DAS评分较单纯药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出院后1年,2组BDI、HAMD、D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状与认知障碍有密切相关,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预后起重要作用,在整体护理中认知行为疗法作为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 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烨;陈恩民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样本来源于我科2000年6月~2001年6月住院的25例抑郁症患者:(1)符合CCDM2R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2)年龄18~60岁;(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

  • 认知疗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赵永红;秦爱玲;高伟博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均服用阿米替林等药物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病人进行认知疗法治疗,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DM)、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85.3%,治疗后两组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得分,研究组各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认知疗法,可显著提高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

  • 认知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及部分行为能力的作用

    作者:王勇

    目的:观察认知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及部分行为能力.方法:将符合 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68例随机分为 A,B两组:分别采用精神药物配合认知治疗和精神药物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入院 2, 4和 6周时作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患者在入院两周时的 3项评定中,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周时评定 A组部分症状较 B组改善明显, 6周时评两组在 BPRS、 NOSIE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均存有显著性差异( P< 0.05~0.01).结论:认知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改善部分行为障碍;对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良好效果.

  • 应用团体综合干预疗法提高研究生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作者:刘伟;吕晶;谢刚;李晓波

    背景: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人对所受挫折忍耐程度和克服强度,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团体治疗的形式,尤其是体验式治疗法,在改变受治者在对挫折错误的认知重构的基础上,亲身体验挫折的感受,增加挫折经验,提高挫折耐受"阈"值.目的:观察团体综合心理治疗对研究生挫折耐受能力的增强作用.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江苏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对象:实验于2005-12在江苏大学完成,对江苏大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医学技术、汽车与交通学院、化学化工等15个学院2005年新入学的1 200名研究生采用《完美人格》测试手册中"挫折承受力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共有19个问题,所有问题皆为"负面性"问题,如"落在后,常叫人提不起竞争心".每个问题有A,B,C,D,E 5个程度不同的答案,A表示非常符合,B表示有点符合,C表示无法确定,D表示不太符合,E表示很不符合.每个程度的答案给予不同的分值,后计算总分.分数越高表明挫折耐受力越强.回收有效问卷1 200份,其中70名研究生挫折耐受力<50分,其余1 130名学生挫折耐受力均≥50分.随机抽取23名挫折耐受力<50分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44名挫折耐受力均≥50分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共67名.方法:根据治疗对象的性别、挫折耐受力得分以及学生所在学院的不同,将67名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约10名学生.采用团体综合心理治疗,选择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催眠疗法,使受治疗者放松紧张的情绪,进入治疗状态.在催眠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破冰"心理游戏,以促进小组成员间的熟悉、了解及友谊,营造轻松的氛围.进行认知重构法,改变学生对挫折的不良认知,建立正确的挫折观.除此以外,还应用"盲人摸路"体验式行为疗法和"讨厌的老板"心理剧疗法.在"盲人摸路"疗法中,让学生在蒙住双眼的情况下,在校园内行走,体会盲人生活的艰难.心理剧"讨厌的老板"是由2位学生分别轮流扮演老板和员工.剧情要求是老板对员工无礼的训斥,员工解释、申辩,但遭到老板的谩骂.为了避免老板"炒鱿鱼",员工只能忍受.表演中,学生体会到被别人无辜的训斥情况下,心理受挫的感受,以增加挫折经历.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在每个心理治疗活动后,还进行了小组、及大组的讨论与分享,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成长.治疗过程中,对所采用的多种心理治疗进行了整合.治疗结束再进行挫折承受力量表问卷测试.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挫折耐受力均分比较结果.②不同挫折承受力学生治疗前后挫折耐受力均分比较结果.结果:发放问卷67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7份,其余10份,因填写不全而无效.其中实验组19份,对照组38份,总回收率为85.1%.①治疗前后挫折耐受力均分比较结果:57名学生治疗前挫折耐受力均分为(54.4±8.90)分,而经治疗后挫折承受力总均分为(58.70±10.94)分,明显高于干预前(t=3.08,P<0.05).②不同挫折承受力学生治疗前后挫折耐受力均分比较结果:挫折承受力均分<50的学生经干预后挫折承受力均分明显高于干预前(t=3.49,P<0.05).结论:团体综合干预,尤其是心理剧等挫折体验疗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 认知疗法和自血回输疗法强化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丽莹;张优琴;闻秀艺;章亚娟;周娜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心理干预和自血回输疗法对西比灵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8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实验A组(33例),实验B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3组病人均服用西比灵治疗,实验A组实施认知疗法心理干预,实验B组采用自血回输治疗,2个月后对3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病人年龄、性别、伴随症状、头痛程度、发作频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疗效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A、B两组之间疗效无差异。结论认知疗法心理干预和自血回输疗法都能明显提高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 认知行为干预与肺癌化疗治疗管理的相关性

    作者:兰桂云;张晓剑

    目的:评估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治疗管理中的影响作用,以提高肺癌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以佳状态配合化疗.方法:运用SPDDQ社会心理疾病诊断问卷方法对106例非人组肺癌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对疾病的认知率、行为方式提高率分别为84.1%和92.5%,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适应行为、纠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故认知行为干预与肺癌的化疗治疗管理呈正相关.

  • 主题综合疗法辅导戒毒患者的个案报告

    作者:谢爱武;郑希付

    目的:中国戒毒心理辅导工作起步较晚,还未形成有效的方法体系,本个案采用主题综合疗法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旨在探索有效的戒毒心理辅导模式.方法:心理辅导于2004-11/12在广州三九脑科医院进行,戒毒患者,男,25岁,吸毒史8年,采用主题综合疗法.根据戒毒人员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患者所存在的特殊问题,围绕培养积极生活态度,促进自我发展;增强戒毒信心,防止复吸的总目标,确定咨访关系建立;发现自我,建立戒毒信心;家庭关系及人际关系辅导;约定辅导4个主题,采用了半结构式的综合策略,贯穿着人本主义理念,以行为矫正法为主,综合了精神分析,认知疗法的具体技术.共进行了12次辅导,每次约50 min,每周3次,总时程1个月.在心理辅导前后对患者进行药物依赖程度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试,比较前后得分情况.结果:整个辅导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在金钱管理、拒绝毒友、家庭沟通、共同约定几个主题效果较显著.患者主观上对海洛因依赖程度减轻,客观上药物依赖程度量表得分较辅导前降低(18,24);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降低(抑郁量表前测粗分为40,后测为34,焦虑量表前测粗分为42,后测为32).结论:主题综合戒毒疗法对于培养戒毒患者的积极生活态度,增强戒毒信心有明显效果,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针对戒毒心理辅导的有效疗法.

  • 道家认知疗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A型行为的干预作用

    作者:朱金富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其行为特征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中国道家认知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的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心身疾病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发展.目的:探讨道家认知疗法对冠心病患者A型行为的干预效果.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对象:于2002-08/2004-01在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的职工医院选取离、退休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0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方法: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接受药物治疗+道家认知治疗.药物种类及剂量具体为:①消心痛10 mg/d.②氨酰心安25~50 mg/d.③尼群地平20~30 mg/d.④卡托普利25~50 mg/d.道家认知治疗根据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的操作程序,分为松静术、柔动术、病因分析会和保健心得4部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及6个月的随访,采用A型行为问卷和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评价.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量表的评定.A型行为问卷有测谎校正量表、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和敌意3个分量表.剔除测谎校正量表≥7分者.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和敌意评分≥28分者为A型行为表现.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客观地测量被试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精神超脱程度的价值观,得分越高其超脱程度越高,得分越低则其超脱程度越低.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型行为量表及精神超脱量表的评分和A型行为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心理治疗组患者12例脱落;对照组患者15例脱落,脱落原因为外出或因事不能参加,对照组1例死亡,心理治疗组患者92例和对照组患者87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心理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A型行为量表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8±5.8),(24.2±5.3)分,t=4.072,P=0.000;(21.2±5.7),(24.2±4.8)分,t=3.809,P=0.000].干预3个月后A型行为问卷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减少,6个月后随访,A型行为问卷评分无进一步变化(P>0.05).②心理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A型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4/26,35/40,x2=1.526,P=0.017);(26/28,35/40,x2=1.463,P=0.021).③心理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精神超脱量表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8.7±4.4),(27.2±3.6)分,t=8.506,P=0.000;(32.6±3.1),(27.0±3.4)分,t=11.371,P=0.000].干预3个月后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评分明显比干预前增加(P<0.01),6个月后随访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评分有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道家认知治疗可减少冠心病患者的A型行为,增加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 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高薇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骨科住院的126例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认知疗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SAS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综合评价认知疗法护理对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患者经过3周治疗后,其抑郁、焦虑情绪、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认知疗法对骨科慢性疼痛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对其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为其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 认知疗法对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金玉彬;刘虹泽;陈旭东;刘宝凤;李颖峰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对提高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行改良根治术后,开始接受化疗治疗的农村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6个月的认知干预治疗,对照组接受乳腺癌化疗治疗的常规护理.分别在住院及复查期间的第5天及第1,3,6个月对2组进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价,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第5天及第1,3,6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显著,认知干预治疗后,干预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的下降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提示干预组相关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 结论认知干预疗法是提高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负性情绪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鄂绪;周郁秋;张慧;吴崇雯;胡艳波

    目的 探讨Meta分析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 遵循Cochrane协作组收集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5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全面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RCT,包括379例患者.结果显示,常规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评分减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数差(SMD)=-0.31,95%CI(-0.51~-0.10)],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评分减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6,95%CI(-0.72~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1,95%CI(-0.73~-0.29)].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但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

  • 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对胶原酶溶盘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作者:莫文娟;张平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联合逐渐性肌肉放松训练(CTPRT)对胶原酶溶盘术患者手术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胶原酶溶盘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CTPRT,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状况、腰腿疼痛程度、心率、血压以及术后睡眠和排尿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30 min及术后回病房的血压、心率值实验组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睡眠和排尿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疗法联合逐渐性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减轻胶原酶溶盘术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疼痛,改善睡眠.

  • 心理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化疗期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美爱;张伟红;黄樟生;王憬

    大肠癌在我国常见,患者术后,尤其是化疗期间存在着明显的负性情绪.有研究[1]认为以认知疗法为主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本文关注心理护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效果,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 肿瘤患者的短期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作者:郑儒君;符琰;陈林;牟倩倩;刘珊珊;李俊英;余春华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计算机随机化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终分别纳入64例和66例肿瘤患者.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接受每周2次的认知行为干预.所有研究对象在认知行为干预前后接受生命质量的调查及心理痛苦的评估.结果 认知行为干预后试验组的生命质量得分为(71.7±17.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9±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P<0.05;试验组心理痛苦评分为(2.6±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P<0.05,其中试验组在担忧、疼痛、抑郁和睡眠4方面的心理痛苦问题所占比例[ 42.2%(27/64)、29.7%(19/64)、35.9%(23/64)、23.4%(15/64)]显著低于对照组 [ 60.6%(40/66)、47.0%(31/66)、53.0%(35/66)、39.4%(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1、3.9和4.5,P<0.05.结论 短期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和躯体疼痛,改善其不良情绪和睡眠状态,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分析

    作者:鲍文卿;王密桃;章明慧;许霞;施恩鸿

    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不利于人们心身健康,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如伴有焦虑症状则会影响其预后,不利于康复.为了解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笔者对80例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促进康复,现报告如下.

  • 心理合药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谢志浩

    评价心理治疗加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治疗加药物组36例,单纯药物组32例,疗程3个月,随访半年.结果:治疗前、后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评分,心理治疗加药物组显效率为80.6%,单纯药物组显效率为53.1%,心理治疗加药物组显著高于单纯药物组的疗效,两组各个量表减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治疗加药物组复发率低于单纯药物组.结论:治疗失眠症心理治疗加药物组明显好于单纯药物的治疗,且远期疗效好.

  • 认知疗法改善妊娠期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谨;李秋玲;张志涛;刘彩霞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对妊娠期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因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住院保胎治疗的孕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具有抑郁症状孕产妇33例,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认知疗法干预,每周2~3次,每次30~50 min,2周后再次用SCL-90进行评估.把国内常模作为评价标准,将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干预前SCL-90的抑郁症状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妊娠期抑郁症状的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症状,从而降低妊娠期抑郁症的发生,使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

  • 希望理论与认知心理治疗的整合

    作者:王志琳;张伟杰;郑爱明

    作为传统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希望可以被整合进入认知心理治疗中.咨询实践也证明,将希望理论与先前基于症状减少策略的认知疗法整合,心理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帮助其建立力量感并增加长期的生活满意度.通过界定希望的概念;将希望模型与相关模型进行比较,后,提出在认知疗法的不同阶段运用希望理论的策略.

    关键词: 希望 认知疗法 阶段
  • 试析系统脱敏法和合理情绪疗法之异同

    作者:汪新建;管健

    1 系统脱敏法由心理治疗家沃尔普(Wolpe)创立的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疗法中的一项基本方法和技术,它在行为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行为疗法从一开始就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其理论来自于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包括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的原理,它几乎包括了一切通过学习和训练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系统脱敏法是早应用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主要针对来访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放松训练,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和要求来访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照等级层次中列出的项目进行想象或实地脱敏.2 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差不多是与行为疗法同时产生的,与行为疗法不同,它试图从主观内在的过程着手,来探讨和解决人们行为上和情绪上的困扰,代表人物有凯利(Kelly)、埃利斯(Ellis)和贝克(Beck).埃利斯将认知疗法同行为疗法结合起来,提出了合理情绪治疗(RET).这一疗法以ABC的模型来说明在已发生的事件刺激和作为反应结果的情绪或行为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中介过程,即评价、信念等.要确切地理解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就必须弄懂联接刺激和反应的中间过程.心理与情绪的失调不是由某一种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造成的,而是由经验到该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不合理的信念和看法引起的.治疗家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用合理的信念代替错误的信念,用合乎逻辑的思想代替不合逻辑的思想.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心理治疗的一种,它同时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由此也称认知-行为疗法.

481 条记录 11/25 页 « 12...891011121314...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