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视频分析法在人工耳蜗术后康复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邱思财;吴启惠

    目的探讨视频分析法在我国人工耳蜗术后康复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术后制订康复教育计划及监控康复效果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视频分析法,对74名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手术年龄为15~77个月,平均41.5个月;人工耳蜗开机时间为1~18个月,平均4.6个月)的前语言交流行为进行评估,相关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视频分析法的评分者间信度肯德尔系数均为W>0.900、评分者内部信度相关系数均为R>0.900,重测信度相关系数均为R>0.800,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听说组合因子与开机后12个月、24个月的听觉行为和言语可懂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视频分析法在我国人工耳蜗术后康复中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前语言交流行为能够预测术后听觉言语的发展。

  • 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模式探讨

    作者:龙墨

    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数量占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总数的85%以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多数家庭选择将小儿送入机构进行康复.近年来小龄幼儿植入者不断增多,选择家庭康复模式的人数也在增加.本文就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两种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作一探讨,供家长及老师参考.

  • 浅谈单耳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源定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韩小泺;刘梅;薛静

    目的 探讨单耳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源定向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 选择58名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听障儿童进行不同距离、不同声音(自然声、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声源定位测试与听能情况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被试对近距离自然声、熟悉人声音可以准确定位,对近距离陌生人的声音定位较好,远距离自然声、熟悉人、陌生人的声音定位较为困难.结论 单耳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声源定向能力弱于双耳配戴助听辅具儿童,应尽量选择双耳配戴助听辅具,并进行长期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 16例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作者:钟时勋;左汶奇;钱怡;康厚墉;马国庭;王玲;胥正艳;王倩滢

    目的 分析国产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5年11月植入诺尔康人工耳蜗,并完成10月~5.5年随访的患者16例,采用电话随访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使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价其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结果 16例(16耳)电极全部顺利植入耳蜗内;术后无脑膜炎、面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46月后,CAP得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SIR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语后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改善显著,语前聋患者效果不明显.结论 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后可有效提高患者听觉言语能力,但应尽早植入.

  • 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听能管理

    作者:梁巍

    聆听技能的获得是确保听损儿童获得有声言语康复的重要保证.小龄听损儿童越早得到听力学确诊并验配适宜的助听设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他们就越早获得了拥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语言和言语发展的可能.但是要想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一项无论是语训教师还是聋儿家长都无法逃避和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坚持不懈地与听力医师配合,为小龄听损儿童提供持续,有效的听能管理.它是小龄听损儿童及早实现听觉言语康复的必要前提和有力支撑.

  • 3~6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识别能力与语音清晰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衍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幼儿单音节声调识别率与语音清晰度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0名3~6岁的听障幼儿,开机时间12 ~ 15个月,采用听觉语言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音节声调识别与语音清晰度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0,R=0.76),语音清晰度随着声调识别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听障儿童康复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声调识别训练.

  • 人工耳蜗术后语音异常矫治

    作者:卢晓月

    很多家长和训练者在聋儿接受人工耳蜗手术后急于让他们发音或把音发清楚,这是不符合听觉言语发展规律的.每个人言语的产生都需要有相当时间的听觉积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模仿发音;而表达性语言的发展更需要以理解为前提.所以,初期训练中应以培养孩子的聆听能力和语言的理解积累为重点.

  • 人工耳蜗与助听器有何不同?

    作者:陈振声

    1什么是人工耳蜗?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一电换能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或极重度耳聋的小儿和成人重建听力、获得听觉.

  • 怎样为聋儿验配好助听器

    作者:陈振声

    前已述及,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若要补偿和重建已损失的听力,学会用语言进行思维,用言语进行交流,唯一科学的手段是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然后进行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

  • 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在听觉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树峰

    目前,实现听力障碍者康复的有效工具有助听器、人工耳蜗和调频传声系统等设备,我们应用这些设备的目的是让听障者既能敏锐感觉声音又能听得舒适.那么,怎样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其中的机理,做到科学、灵活地开展工作,并取得创新性成果呢?这就需要掌握必要的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知识.在听觉康复之前和康复过程中,需要对听障者进行听力测试、诊断和评估,要用到听力计、声级计、声场、滤波器等设备设施,会碰到诸如频率、音调、声压级、响度、纯音、言语噪声等名词术语.具有一定程度的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知识,将有助于理解上述名词,有助于合理使用声学和听力学设备.

  • 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

    作者:银力

    人工耳蜗是一种将声音信号加以编码并转换为电流,经电极放电刺激残存听神经末梢,神经冲动沿听神经到大脑听中枢产生与刺激相对应听觉的电子装置。
      人工耳蜗一般分为体外和体内两部分,体外部分主要包括:①麦克风:拾取声音信号并转化为电流传送到处理器;②处理器:处理收到的声音信号并加以滤波、提取、编码,终将编好的语码传送到传输线圈;③传输线圈:以射频载波的方式向体内发射语码和电能;④电池和/或电池仓:直接或通过导线与处理器相连,为体外和体内设备提供电能,按佩戴方式不同分为耳背式和体佩式,也分为一次性和充电电池;⑤导线:用于连接麦克风、传输线圈和体佩式电池仓,传入和发送电信号;⑥外磁铁:位于传输线圈中间,与内磁铁隔头皮吸引,起吸附作用。体内部分主要包括:①接收刺激器:通过内天线接收来自体外部分的射频信号并传送到电子包,电子包中有芯片,将语码解码并转化为特殊的电信号;②电极:一般分为蜗内和蜗外电极,依照信号频率不同选取不同的蜗内电极放电刺激残存听神经,蜗外电极对于刺激模式的选择和遥测功能有帮助;③导线:将接收刺激器和电极间连接起来并传送电流;④内磁铁:位于内天线环中间,与外磁铁隔头皮吸引,起吸附作用(图1和图2)。

  • 听觉辅助系统知多少

    作者:黄画;段吉茸;刘晓玲

    为了改善听力障碍带来的日常生活交流障碍,弱听人士可以通过配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助听装置提高可听度。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别嘈杂或是距离说话者较远的情况下,弱听人士可以选择听觉辅助系统,以听得更清楚。

  • 诺尔康26电极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开发及评估

    作者:曾凡钢;Stephen J. Rebscher;付前杰;陈洪斌(校译);孙晓安;银力(校译);平利川;冯海弘;杨仕明;龚树生;杨蓓蓓;康厚墉;高娜;迟放鲁;屠文河(翻译)

    本文阐述了诺尔康26电极人工耳蜗的设计理念、系统特点及技术验证。该人工耳蜗具有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多精度的4个电流源,不仅与感知能力匹配,而且可进行间隔或同时刺激。此外,本文描述了60例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3年的评估数据。客观测试显示,电极阻抗值在使用设备1个月后降低,此后持续保持稳定,直到2年时略有上升。主观响度测试显示,电刺激阈值相对稳定,大舒适阈在3年中逐渐提高。汉语句子识别率从术前的0%增长至开机6个月时约80%的水平。间接和直接对比研究均显示诺尔康人工耳蜗与其他同类人工耳蜗产品使用效果相当。

  • 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对耳鸣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倩;李佳楠;焦青山;孙丽;李思阳;刘日渊;于丽玫;杨仕明

    目的:研究诺尔康人工耳蜗对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语后聋患者植入诺尔康人工耳蜗前后进行耳鸣问卷评估,评估材料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结果21例(80.8%)患者自觉耳鸣消失或减弱,其中20例(76.9%)患者耳鸣治疗有效,THI得分与植入人工耳蜗前相比下降≥20分;3例患者自觉耳鸣无改善;1例患者自述耳鸣加重;1例患者术前无耳鸣,术后出现中度耳鸣。26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THI总分平均分56.5±20.6,术后THI总分平均分20.2±20.9。经过配对t检验分析,配戴人工耳蜗前后的总分及功能性、情感性、严重性3个维度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00<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耳鸣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表现及言语可懂度变化特点分析

    作者:张雪媛;钟志茹;欧雪雁;梁茂金;李湘辉;郑亿庆

    目的 通过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3年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总结其发育规律,分析各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在开机后l、3、6、12、18、24、30、36个月运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患儿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 患儿开机后12个月内,CAP及SIR得分与术后康复时间正相关(rCAP=0.884,rSIR=0.873,P<0.05),个体间差异较大;开机12个月后,个体间差异减小.术前助听听闻(r=0.234,P<0.05)、术前康复时间(r=0.736,P<0.05)与CAP分级显著相关,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与SIR分级显著相关(r=0.201,P<0.05).结论 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及言语能力发育呈先快后慢趋势,术后1年内显著提高,术前助听听阈低、康复时间长的患儿术后听觉发育较好,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言语发育.

  • 听力企业在中国听力学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探索

    作者:段吉茸

    过去20年,随着国内经济稳步提升,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听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全国“爱耳日”的确立、人们听力保健意识的加强,无论是在教育、临床科研、康复建设方面,还是在行业推进、国内外交流、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方面,中国听力学都得到了长足、令人鼓舞的进步。据统计,中国助听器市场销售量从2001年的17万台上升到2013年的约120万台,每年上升比例达17%。听力健康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其中近80%工作在非公有制单位,绝大部分从业人员并未或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听力学教育,他们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教育需求。虽然目前已开始实行国家助听器验配师资格考核,但仍有大部分的验配师属于非持证上岗,测评前的职业教育过程漫长而艰巨。

  •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作者:马艳芳;申敏;尹鸿宇;梁巍

    目的 对比分析全面康复模式下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家长在控制相关变量前后教养方式各维度的特点.方法 选取206名3~5岁听障儿童及182名健听儿童家长为被试,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施测.结果 未控制主要影响变量前,听障儿童在溺爱性维度显著高于健听儿童(P<0.05),在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维度显著低于健听儿童(P<0.05),不一致性维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主要影响变量后,3~5岁听障儿童家长在民主性和放任性维度显著低于健听儿童家长(P<0.01),专制性、不一致性和溺爱性维度与健听儿童家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控制主要影响变量有助于客观了解听障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特点.与健听儿童相比,3~5岁听障儿童家长的民主性和放任性更低.可从听障儿童康复工作者、家长关注着手,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养观念,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 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发展个案研究

    作者:詹华英

    目的 通过追踪一例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3年的发展情况,探讨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方法 和技巧.方法 利用聋儿听觉语言康复评估词表、希一内学习能力测验工具及标准评估程序.在个案术后康复3年内,对其进行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阶段性评估.结果 个案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逐年提高,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其他人工耳蜗术后儿童相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结论 人工耳蜗术后幼儿康复速度存在个体差异,智力是影响听觉言语发展的因素之一.

  • 人工耳蜗植入幼儿康复个案研究

    作者:周姽媼

    目的 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听觉康复效果和语言康复效果,为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康复训练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评估和观察的方法 ,对一名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康复一年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 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该幼儿的听觉康复级别和语言康复级别均达到一级水平,可以和健听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主动和陌生人说话.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为重度听力损失的幼儿提供了听觉重建的机会;家园配合的术后康复训练可以使幼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在一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 35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语言康复效果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梁巍;周丽君;宿旭;曹思远;陈滨;张阳;刘婷婷;孙喜斌

    目的 分析356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1年的语言能力发展趋势,为实施康复效果质量监控与进一步改善安置策略提供指导.方法 依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进行分组,以术后不同的安置时段(3、6、9和12个月)为重复测量条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利用SPSS 16.0软件评估不同年龄段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安置1年内语言能力随时间顺序变量变化的趋势.结果 ①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聋儿在术后1年安置中语言能力评估平均成绩(语言年龄)属地、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②随着安置时段的延续,语言能力评估平均成绩(语言年龄)总体上呈线性(**P=0.000<0.01)和二次性(**P=0.000<0.01)上升变化的趋势;③在语言能力(语言年龄)获得方面,2岁组与3岁组、4岁组与5岁组、5岁组与6岁组的变化趋势相近(P>0.05),而7岁组与其他各组、3岁组与4岁以上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显著(*P<0.05);④比例差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的比较显示,随着术后安置接受训练时间的延续,各年龄分组的语言能力(语言年龄)平均值的标准差变小,除了7岁组外其他年龄组的CV变异系数仍在20%以上.结论 ①通过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2~7岁聋儿语言能力的评估认为安置策略总体上是有效的,在语言能力(语言年龄)的获得上不存在属地和性别的差异;②在术后安置策略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植入聋儿的语言康复效果,主要受到来自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和术后接受康复训练时间长短两个要素的交互影响;③人工耳蜗植入不同年龄组间语言能力的发展速度,随着术后康复训练时间的延续出现非等速均匀发展的特点;④相对于听觉能力的发展,人工耳蜗植入不同年龄组聋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表现出缓慢性特征.

367 条记录 5/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