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ho家族蛋白与纤维化

    作者:王艳芬

    Rho GTP酶是小鸟苷酸三磷酸酶,是一种单体G蛋白,又称小G蛋白,是Ras超家族成员之一.Rho GTP酶家族在结构上至少可分为五个家族:Ras家族,Rho家族,Rab家族,Sarl/Arf家族和Ran家族[1].而其中的Rho家族蛋白的主要成员Rho(包括RhoA、RhoB、RhoC)、Rac、Cdc42是当前研究的热点.Rho家族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信号分子,以多种信号途径调节细胞的行为与功能,如细胞收缩、游走粘附、生长分裂、活化凋亡、分型转化等.由于其强大的细胞调节功能,Rho家族蛋白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Rho家族蛋白与组织器官纤维化密切相关,使人们对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肺部疾病

    作者:邢西迁;甘烨;吴尚洁

    Rho通过GTP结合形式和GDP结合形式的转换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调控许多细胞内信号通路.Rho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分子Rho激酶调节细胞的收缩、黏附、迁移、增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行为和功能.目前已证实Rho/Rho激酶通路参与肺动脉高压、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肺癌等多种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这些疾病的动物模型中阻断该信号通路能够改善这些疾病的病理改变与预后.

  • 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抗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通透性变化机制的研究

    作者:黄玉海;刘玉晖;廖旺娣;游宇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肠上皮隐窝细胞(intestinal crypt cells,IEC-6)通透性变化的机制研究.方法:将IEC-6细胞分为空白组、LPS模型组、LPS+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10%FBS.对以下指标进行检测:IEC-6细胞凋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IEC-6电阻值变化、检测各组中磷酸化Rho激酶(ROCKⅡ)、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以及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结果:LPS显著引起IEC-6细胞凋亡而参岑白术散的含药血清明显抑制细胞凋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EC-6细胞跨膜电阻的TEER值显著下降(P<0.01);与LPS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IEC-6细胞跨膜电阻的TEER值显著升高,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模型组的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不同浓度的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组的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LPS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磷酸化ROCKⅡ、MLC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组中磷酸化ROCKⅡ、MLC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与抑制细胞凋亡及IEC-6细胞通透性的改善有关.

  • Rho激酶: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靶点

    作者:孙由静;张闻多;汪芳

    他汀类药物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药物,其降脂外作用即多效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研究发现,Rho激酶与他汀类药物多效性密切相关.国外大量研究揭示Rho激酶很有可能成为今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结合新研究进展,概述Rho激酶的结构及激活机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抑制Rho激酶活性的循证证据及机制,同时展望Rho激酶抑制剂未来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RhoA/ROCK信号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的变化研究

    作者:童玲;臧婧羽;袁小建;洪志华;邬文杰;陈杰;许文燮

    目的 观察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病变肠段中,与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的表达情况,为HD患者结肠动力障碍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别对9例HD 患儿手术切除的病变段和扩张段肠壁中与 RhoA/Rho 激酶(RhoK, 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9例患者狭窄段P(Ser19)-MLC20的表达水平与扩张段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35);在与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中,狭窄段ROCK1蛋白表达与扩张段相比明显减少(t=3.104,P=0.015),狭窄段ROCK2蛋白表达与扩张段相比减少(t=2.357,P=0.046),狭窄段P(Thr853)-MYPT1蛋白表达与扩张段相比也减少(t=2.857,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HD患者病变部位平滑肌细胞的RhoA/ROCK信号通路明显减弱,说明该途径可能与HD的发病过程相关.

  •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芳苹

    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作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的一个成员,是小GTP酶Rho的下游第一个效应器.ROCK接受来自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参与调控诸多重要的细胞活动.本文就ROCK的结构、分布、调控及生物学效应作简要介绍,并着重阐述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进展.

  • Rho激酶及其抑制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昆仑;李丽敏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是体内普遍存在的一条信号通路,其通过与多种信号分子的广泛联系参与细胞运动、迁移、凋亡、基因转录、神经再生等生物学过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Rho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该通路从而舒张痉挛血管,增加缺血区域血流,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保护内皮功能,促进轴突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 ERK1/2与ROCK对话调控对脑梗死后神经血管单元的影响

    作者:吕欣欣;张瑞雪

    神经保护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对神经保护的认识已从单一神经元的保护提高到了对神经血管单元多成分保护的水平.脑缺血后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进一步介导了缺血区脑细胞的损伤.在众多信号通路中,ERK1/2和ROCK这两条信号通路因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密切相关,在脑梗死后神经细胞损伤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作为ERK1/2和ROCK共同的下游靶点蛋白,是神经血管单元各成分中细胞死亡调控的关键效应蛋白.因此,探讨ERK1/2和ROCK对其下游靶点蛋白PARP-1的调控机制,对临床脑梗死的神经保护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他汀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天瑞;李晓红

    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明确.诸多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脂作用或抑制异戊二烯化阻断Rho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增强α分泌酶活性,减少A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及Rho/ROCK途径与AD的关系,探索了他汀类药物通过Rho.激酶抑制途径,影响Aβ前体蛋白(APP)代谢,发挥其对AD防治作用的机制.

  • Rho/ROCK信号通路与中枢神经轴突再生

    作者:陈涛;张秀清;唐吉友

    Rho是GTP酶Rho家族中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具特征的成员之一,其经典的下游底物是Rho激酶(ROCK).新研究表明.Rho/ROCK信号通路除了参与缺血性卒中血流动力学障碍及炎症反应以外,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从而直接导致生长锥塌陷及神经突起回缩.Rho/ROCK信号通路的抑制能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轴突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目前,ROCK抑制剂之一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已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Rho Rho激酶 轴突再生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与Rho激酶作用对脑梗死后神经血管单元的影响

    作者:吕欣欣;张瑞雪;唐吉友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Rho激酶(ROCK)两条信号通路通过相互作用激活下游效应分子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来调控脑梗死后神经血管单元.方法 该实验分为两个部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和脑梗死组(M),脑梗死组根据脑梗死后时间不同又分为lh、3h、12h、24 h、3d和7d六个亚组,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及脑梗死组各亚组ERK1/2、ROCK蛋白表达水平.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0126组、Fasudil组和U0126+ Fasudil组,分别检测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以及ROCK、ERK1/2及PAR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总ERK1/2和p-ERK1/2表达相同.脑梗死组总ERK1/2表达不变,p-ERK1/2表达先降低后升高,24 h时达高峰.脑梗死组ROCK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12h表达达高峰,随后表达下降.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p-ERK1/2、ROCK及PARP-1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Fasudil组p-ERK1/2的表达下降(P<0.05),而U0126组ROCK表达无变化(P>0.05),Fasudil组、U0126组及Fasudil组+U0126组PARP-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其中以U0126+ Fasudil组下降为显著.结论 ERK1/2和ROCK都参与了脑梗死后脑组织的损伤,ERK1/2可能作为ROCK的下游效应分子,与ROCK共同调节PARP-1的表达进而调控脑梗死后神经血管单元的存亡.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潘金保;王东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8年4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8 h内用法舒地尔,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哮喘患者外周血Rho激酶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测定

    作者:邓晓杰;朱洪志;吴尚洁

    目的: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外周血Rho激酶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规律,探讨Rho激酶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选取中、重度哮喘患者16例,健康对照组14例,通过年龄、性别配对,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Rho激酶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所有研究对象经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结果:哮喘组外周血Rho激酶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Rho激酶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无相关关系(r=-0.491,P>0.05);两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肺功能FEV1%呈轻度正相关关系(r=0.380,P=0.038);两组外周血Rho激酶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无相关关系(r=-0.438,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Rho激酶水平升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可能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 白介素-1β诱导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时Rho激酶表达与通心络干预的研究

    作者:关启刚;曾定尹;孙喜琢;周旭晨;程颖;苗志林;何学志;韩凤桐;张利

    目的 观察白介素-1β(IL-1β)诱导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时Rho激酶和MCP-1 mRNA表达与通心络干预作用.方法 24头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和通心络组(n=8).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组喂养普通饲料+通心络[1 g/(kg·d)].2周后麻醉、左侧开胸手术,选择左前降支及回旋支近端管腔外径近似相同的两处节段进行仔细分离,假手术组在血管外膜包裹吸附生理盐水纸中,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包裹吸附白细胞介素-1β(2.5μg)纸巾,术后继续以上喂养方法.2周后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各组管腔狭窄情况.造影结束后处死动物,截取包裹血管段,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手术处理血管段Rho激酶、MCP-1 mRNA的表达.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模型组冠脉管腔20%~30%狭窄,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内膜增殖、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内膜下迁移.通心络组管腔狭窄程度、内膜增埴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通心络组Rho激酶、MCP-1 mRNA表达强度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IL-1 B诱导冠状动脉内膜增殖时Rho激酶和MCP-1表达明显增强,通心络抑制其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冠状动脉内膜增殖和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 Rho激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在醛固酮/盐诱导的单肾切除SD大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孙广萍;张锦;刘东;李德天

    目的 观察Rho激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是否参与醛固酮/氯化钠诱导的单肾切除SD大鼠肾脏损伤的发病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5周龄SD大鼠在实验初始行右肾切除,手术后2周给予1%氯化钠饮水.随机将大鼠分3组:对照组(2%酒精皮下泵入,n=9);醛固酮组(2%酒精+醛固酮0.75 μg/H皮下泵入,n=9);醛固酮+fasudil组[2%酒精+醛固酮0.75 μg/H皮下泵入+fasudil 10mg/(kg·day)皮下注射,n=8].共治疗5周.观察收缩压、尿蛋白、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并用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观察肾皮质磷酸化MYPT1(代表Rho激酶活性)和Smad2/3蛋白表达和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mRNA表达.结果 醛固酮/盐长期灌注引起渐进性高血压同时伴有以大量蛋白尿,肌酐清除率下降,严重的肾小球增生和硬化、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肾脏损伤,同时伴有肾皮质磷酸化MYPT1和Smad2/3表达增加,TGF-β1、CTGF mRNA表达增高.fasudil治疗在抑制Rho激酶活性的同时,虽未有降压作用,却明显减轻了肾脏损伤,减少了磷酸化Smad2/3蛋白及TGF-β1、CTGF mRNA表达.结论 Rho激酶通过活化TGF-β1-smad2/3-CTGF信号通路参与了醛固酮/盐持续灌注单肾切除SD大鼠的肾脏损伤.

  • ROCK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调控

    作者:梁柳琴;陈伟玲;邱茜;詹钟平;叶玉津;杨岫岩;许韩师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Rho激酶(ROCK)活化情况,并探讨其对T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SLE患者33例,正常健康人12例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例作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采用RosettSep T细胞提取试剂盒提取,ROCK活性用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蛋白表达来表示,磷酸化MYPT1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T细胞迁移采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结果:新鲜分离的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ROCK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均P<0.05).SLE患者T细胞体外黏附和迁移能力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显著抑制SLE患者T细胞黏附和迁移.结论:SLE患者存在T细胞ROCK活化异常;ROCK可能参与调控SLE T细胞的黏附和迁移;抑制T细胞异常的ROCK活性可能有助于SLE的治疗.

  • 他汀类药物发挥多效性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进展

    作者:舒洁;刘佳

    他汀类药物作为有效的降脂药物,在糖尿病肾脏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甲羟戊酸代谢产物-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如焦磷酸法尼酯(FPP)和牛龙牛儿(基)焦磷酸(GGPP)的合成,使依赖FPP、GGPP修饰的小GTP蛋白不能定位于细胞膜,从而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起到抗炎抗增殖等非降脂肾脏保护作用,其中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多效性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的影响

    作者:陈少源;王执兵;王磊;陈銮香;谢培益;方红城

    目的 通过Rho激酶(Rho kinase,ROCK)抑制剂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探讨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70例使用不同剂量法舒地尔的ACS患者周围静脉血清IL-37和ROCK2浓度,其中常规剂量治疗组25例、低剂量治疗组25例及未使用组20例;另选1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入院时ACS组血清IL-37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ROCK2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CS组血清IL-37、ROCK2浓度在4周时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周时ACS患者血清IL-37浓度在法舒地尔常规剂量治疗组较未使用组升高,ROCK2较未使用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法舒地尔常规剂量治疗组左心室功能优于未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CS患者三组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37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有望作为监测ACS患者的指标;其作用可能通过ROCK通路产生.法舒地尔治疗可提高抗炎因子IL-37的浓度,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不良反应无增加.

  •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宗仑;徐萌萌;谭丽娟;潘娜娜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25例,法舒地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B组)25例;另外,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治疗2周后对比A、B组的疗效,以及比较A、B两组用药前、后血清中内皮素-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浓度,同时和正常人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做对照.结果 (1)治疗前:A、B组每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运动至心绞痛的时间及心绞痛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A、B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均得到改善,B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优于A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至心绞痛出现的时间以及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男、女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A、B组血清内皮素-1浓度均较C组高,NO浓度均较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之间血清内皮素-1、N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B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1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NO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B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1浓度低于A组,NO浓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法舒地尔通过影响内皮素-1和NO的表达,改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改善其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

  • 法舒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徐萌萌;谭丽娟;潘娜娜;宇仁超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ROCK I、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择期行PCI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随机(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药物加法舒地尔治疗组(B组).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ROCKⅠ、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表达.结果 PCI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ROCKⅠ、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明显升高,A组较B组更高;NO浓度降低,A组较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CI治疗能损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法舒地尔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NO浓度,具有保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217 条记录 9/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