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神经血管单元浅释精气血稳态互作

    作者:黄世敬;张颖;陈宇霞;潘菊华

    围绕脑科学研究热点,从神经血管单元( neurovascular unit,NVU)视角阐述中医学对精气血的认识,探索中西医理论之融合,开辟疾病现代医疗的新思路。精生髓、精成形在NVU体现为细胞等有形组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功能;NVU以血为养,体现为血供充足与脉络畅达;NVU以气为用,通过神经血管耦联、血脑屏障功能及其细胞间相互作用,分别体现了气行血固精、防御固摄、转化调控等功能,精气血(津液)之相互作用以维持NVU稳态微环境。这些认识对保健、治未病、治疗康复均具有参考作用。

  •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稳态探索开心解郁方抗抑郁作用机制

    作者:张颖;王联生;陈宇霞;黄世敬

    神经血管单元(NVU)是以神经元、小胶质细胞、血脑屏障以及维持脑组织完整性的细胞外基质等多种成员组成的动态功能模块,NVU的主要成员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之一,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过程.抑郁症神经血管单元失稳态主要以神经血管解耦联、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及神经炎症反应等为特征.中药治疗抑郁症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等优势,开心解郁方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本文旨在从脑白质功能连通性、保护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血脑屏障以及减轻神经炎症等角度阐述开心解郁方对NVU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

  •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失稳态探讨气虚留滞病机

    作者:黄世敬

    神经血管单元(NVU)是脑内神经元等多类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其生理变化与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其核心结构血脑屏障(BBB)的破坏及神经血管失耦联是其失稳态病理基础,其病机变化包括元气亏虚和气血郁滞两端。NVU 的结构损伤或细胞凋亡可致精亏髓减;血液亏耗及脉络破坏,则血虚不荣;细胞间通讯障碍可致气虚失用。NVU 信号通路及通道受阻,又与气机郁滞有关;屏障功能渗透性增高,脑水肿形成,而为水湿痰浊;微血管闭塞与瘀血阻络有关;炎症、氧化应激、兴奋毒性、凋亡或坏死则形成邪毒积聚之势。精气血之亏损与气血痰毒之留滞互为因果致病,形成 NVU 失稳态的复杂病机。

  •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中医药抗抑郁靶向思考

    作者:黄世敬;张颖;王联生

    文章旨在探讨抑郁症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失衡的中医药干预思路。通过对抑郁症神经血管单元(NVU)稳态变化的发病机制分析,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气血并治,神经与血管兼顾;培元开郁,靶向神经血管单元的总体思路。重点论述了抑郁症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变化的关键环节,从而提出益气化痰解郁,调血脑屏障,维护 NVU 微环境;培元活血治郁,建神经血管耦联,复 NVU 基本结构;固本解毒开郁,抗神经炎症反应,保护 NVU 组成元件。总之,靶向神经血管单元,应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

  • 中医药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榛敏;刘雪梅;曾子修;张昕洋;刘晓汉;张允岭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的提出改变了单纯恢复脑组织血供是治疗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关键这一观点,使人们认识到缺血性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到NVU中的各组成成分,而神经保护的目标应从之前传统观点中对单一的神经元保护扩展为对多组成成分的全面保护,药物保护的靶点也应该针对各种有害因子.真正认识到全面保护会使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及整体调节的优势和特点,与神经血管单元治疗策略的要求相吻合.现主要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对中医药治疗不同病机的中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及方案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永升;徐银;韩咏竹;徐磊;刘向国;刘自兵;王频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囊泡蛋白(SYN)、髓鞘碱性蛋白(MBP)、勿动蛋白A(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R模型.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90 min后进行,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 min,每天针刺1次,共14d.各组大鼠在7、14d两个时间点各取10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脑组织VEGF、GAP-43、SYN、MBP、Nogo-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4d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Nogo-A的表达增多,SYN在两个时间点的表达均减少(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SYN、MBP阳性表达均增多(P<0.01,P<0.05),Nogo-A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①电针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②电针能通过上调各时间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VEGF、GAP-43、SYN、MBP的表达,下调Nogo-A的表达,促进血管、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恢复,从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血管单元.

  • 中医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

    作者:刘抒雯;杨丽华;马春;李淑玲;李晨熙;孟祥多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多环节、多因素、多途径的酶促级联反应,其发生发展与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功能紊乱、细胞凋亡等机制密切相关.目前针对CIRI后特定神经元或血脑屏障等单一结构功能改变的研究较多,而对脑组织整体变化的研究较少.神经血管单元是由血管、神经元、血脑屏障及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当CIRI损伤后,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小胶质细胞增生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终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因此在治疗策略中,通过加强神经细胞-细胞间和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联系,双向调节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神经元存活,提高突触重塑及神经再生等修复过程,是保证神经血管单元间正常功能和血流的物质基础,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故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的提出为缺血性脑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及整体调节的优势特点,能够对CIRI后神经血管单元起到整体保护作用.笔者拟对CIRI后神经血管单元结构的改变及中医药对其调节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脉络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庞晓斌;谢欣梅;王海燕;王保全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对照组(3 mg·kg-1)、脉络宁高、中、低剂量组(4,2,1 mL·kg-1),每组10只,尾静脉注射给药.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大鼠I/R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 h时后,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离子钙接头蛋白(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结果:脉络宁注射液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VU的病理变化;减少GFAP和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ICAM-1,VCAM-1的表达.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多种炎性因子的分泌和表达.

  •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和网络药理学理论的抗脑卒中神经病变靶点分析

    作者:刘庆山;方亮;王维群;张梓倩;杨洪军

    目的:总结抗脑卒中神经病变的潜在药物靶点,为开发治疗脑卒中神经病变的创新组分中药提供资料.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总结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血管单元的3种细胞即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死亡和凋亡的信号机制.结果:重要通路有5个:炎性因子-MMPs通路-Caspases,Ca2+-线粒体通路-Caspases,Ca2+-磷脂酶-PI-3K/AK通路,Ca2+-自由基-MAPK通路,Ca2+-NO-蛋白酶通路.其中重要节点是Caspases,Ca2+和NO.结论:针对脑卒中神经病变信号网络的关键环节,发挥中药多层次多机制的特色,在神经血管单元和网络药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创新组分中药开发极具价值.

  • 中医药靶向神经血管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思考

    作者:雷亚玲;刘擎;罗翌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概念的提出,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提供了新靶点,即应针对包括神经元、微循环及神经胶质在内的整体进行治疗,弥补以往单一针对神经元或血管治疗的局限性.同时,国内外针对AIS后NVU保护的药物研究陆续展开,临床试验存在诸多失败.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及整体调节的优势特点,符合靶向NVU多靶点整体治疗的临床要求.目前中医药靶向NVU治疗AIS的临床研究极少,亦缺乏规范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更少有针对中医药改善AIS-NVU损伤的血液标记物的临床研究.笔者从上述多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进一步中医药靶向NVU治疗AIS的临床研究做好铺垫.

  • 从神经血管单元探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思路

    作者:李敏;杨明会;刘毅

    帕金森病(PD)临床治疗主要以多巴胺(DA)替代疗法为主,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血管单元包括脑血管内皮转运机制异常所导致的神经毒性物质清除障碍以及与DA能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功能异常可能是PD发病的重要原因.重视神经血管单元中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一个功能性整体来研究,并运用中药多组分、多层次、多靶点和多机制的优势,在诸多靶点中选择有效的干预,是中医药治疗PD的新思路.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探索

    作者:崔庆宏;陈慧;张拥波;李继梅;王得新

    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使人们蒙受躯体及精神的痛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针对脑卒中的治疗,各国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除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溶栓(4.5 h内)、阿司匹林(48 h内)和幕上恶性半球脑梗死的减压治疗术被证明有效外,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就近年脑缺血治疗方面的新研究及获得的新进展作综述.

  • 神经血管单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李佳帅;朱路文;叶涛;李宏玉;梁碧莹;唐强

    神经血管单元将血管和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看作一个整体,以血脑屏障为核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密切.本文综述神经血管单元与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Huntington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空间构筑

    作者:金媛媛;胡静;冯璐;李杨;陈烨鋆;胡晓松;李帅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不同再灌注时间段大鼠脑血管、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构筑。方法2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模型组(n=16),模型组再平均分为再灌注1 d和2周两个亚组。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1 h后再灌注。各组活体灌注明胶墨汁。按时间取脑组织冰冻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的表达。结果血管在皮质或神经核等处分布较多,多数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与血管及神经元接触。模型组缺血侧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持续增多,NeuN表达减少。再灌注1 d缺血侧血管数目明显减少,再灌注2周后增多,但仍低于假手术组及非缺血侧。结论观察到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构筑。

  • 外泌体在脑梗死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惠平;黄燕;杨伟林;李国铭;王立新

  •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神经血管耦合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玉辉;王音;徐蕾;李伟;龚涛

    神经血管耦合( 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是颅神经代谢的基础,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如卒中、小血管病变、神经变性病等存在一定程度的NVC功能障碍. 因此,通过检查并及早发现NVC功能异常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目前,检查NVC的方法有功能MRI、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正电子成像及氙清除技术等,但其均要求受试者制动,对时间分辨率较差,而且检查费用较昂贵,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具有无创、操作方便、时间分辨率高等优点,以往TCD多用于检测颅内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等,近年来研究发现TCD对判断NVC 功能、脑组织老化和认知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2].

  • 神经血管单元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明武;秦勇;刘祖欣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周围星形胶质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对于维持完整的神经元和血管的耦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微血管基底膜基质的变化、蛋白酶的产生、内皮细胞的激活以及星形胶质细胞黏合力的改变,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信息在微血管和所支配的神经元间的传递.

  • 内皮祖细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瑞芳;罗勇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 s,EPCs)作为成年个体血管再生的前体细胞,在脑缺血时,可从骨髓动员至外周血并靶向归巢至缺血区,参与修复和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打下基础。EPCs已成为目前治疗脑梗死和协助评价脑梗死临床预后较新颖且有效的靶点。本文就EPCs在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保护机制及近年来的临床活化策略做一综述。

  • 缺血性卒中的神经血管单元保护研究进展

    作者:陈萍;陈立云;王拥军

    为深入了解局部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神经血管单元各个成分的病理反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一综述.神经血管单元是由微血管、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突起、神经元、细胞外基质组成的概念性框架,强调血脑屏障的概念和功能可加深对神经血管单元的理解.缺血/再灌注可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各个成分,在缺血/再灌注的各阶段对神经血管单元的各成分实施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可进一步改善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

  • "国际卒中会议2007"热点聚焦

    作者:张微微;张茁;王拥军

    2007年2月,由AHA/ASA主办的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2007)在旧金山召开.以旧金山老市长命名的MOSCONE会议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病学精英学者,大约4000人.从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发言捕捉到的热点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9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