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硬化患者血清SF、AKP及γ-GT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晓红;李淑兰;朱心智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血清SF、血清AKP及γ-GT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肝硬化患者,用微粒子免疫法(MEIA)检测SF,用化学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γ-GT.结果31例肝硬化患者SF、AKP及γ-GT含量与病情发展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452、0.461、0.306;SF含量随AKP及γ-GT含量的变化而逐步变化,r分别为0.656,0.619.结论SF、AKP及γ-GT对肝硬化的诊断有较大临床意义;但评价某一患者的预后时,需结合临床表现、肝功能、B超、肝活检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加以全面综合分析.

  • 2型糖尿病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C肽的相关性

    作者:张玉海;刘海蔚;陈开宁;陈道雄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96例为研究对象.按γ-GGT由低到高四分位间距分组,分别为P0~组(150例)、P25~组(147例)、B0~组(150例)、P75~组(149例),观察各组之间空腹C肽、餐后2h C肽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解γ-GGT与C肽的相关性.结果 P50~组和P75~组中空腹C肽较P0~及P25~组空腹C肽明显升高(均P<0.05).P75~组餐后2h C肽较P0~组餐后2h C肽升高(P<0.05).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与γ-GGT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BMI、γ-GGT、HDL-C是C肽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GGT水平与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

  • 血清AFP、AKP和GGT在肝癌化疗栓塞后的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曾颖玲;毛惠南

    目的 探讨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血清AFP、AKP、GGT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后血清AFP、AKP、GGT的变化.结果 总体平均生存期为12.3月,三项均降至正常者26例,其生存期明显高于其它三项中1~2项或3项均未达正常者的30例(P<0.01).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血清AFP、AKP、GGT的变化可反映肝癌介入后的疗效、预后和生存期.

  • 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孕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仲仁;河玉冰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孕妇的相关性,为孕妇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0例代谢综合征孕妇和30例健康孕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的静脉血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对比分析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孕妇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孕妇比较,代谢综合征孕妇FBG、FINS、TG、TC、LDL-C、GGT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结论 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与孕妇代谢综合征呈一定正相关性,可以作为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标志物,对于临床代谢综合征孕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肾病患者尿酶谱测定的意义

    作者:陈平熹

    尿酶至80年代开始广泛研究以来,就被认为是敏感的肾脏损伤指标.在发现的数十种对肾病患者有诊断意义的拿钢幸訬-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应用广.我们用未定时方法收集69例各种肾病患者尿液标本,测定尿液NAG、GGT、LDH、ALP的活性,以探讨这四种酶在各类肾病患者临床意义.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丰;罗刚;付幼林;黄明山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从赣州市人民医院选取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和健康对照者7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健康对照组(70例)、动脉粥样硬化组(141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159例),抽取空腹血液检测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受试者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肾小球滤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γ-GT(r=-0.598,P=0.00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仍显示血清γ-GT(β=-0.345,95%CI为-0.005~-0.511,P=0.03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γ-GT(OR=0.569,95%CI为0.237~0.867,P=0.029)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保护因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监测血清肝酶变化可能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

  • γ-谷氨酰转肽酶早期预测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价值

    作者:舒桂华;徐翔;梁琪;钱敏;刘艳林;朱玲玲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 T )早期预测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BAEP未见异常)、轻度脑损伤组、中度脑损伤组及重、极重度脑损伤组,比较4组患儿血清γ‐GT、未结合胆红素(UCB)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4组血清γ‐GT 和 UC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341、7.528,P<0.05)。轻度脑损伤组血清γ‐GT和UC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血清γ‐GT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极重度脑损伤组患儿血清γ‐GT和UC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脑损伤组间血清γ‐GT和UC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损伤程度越重,血清γ‐GT和UCB水平上升越高,血清γ‐GT和UCB水平呈正相关( r=0.639,P<0.05)。结论血清γ‐G T能及早反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神经毒性损伤,可作为早期预测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及尿清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研究

    作者:赵应飞;李晗;钱成荣;银广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 )及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T2DM 患者111例和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清GG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尿清蛋白、尿肌酐,计算AC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MOA‐IR)。并按照尿 ACR将 T2DM 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显性清蛋白尿组(CA组),分析各组间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各 T2DM 疾病组 ACR、GGT、FPG、FINS、TG、HO‐MA2‐IR均高于对照组,LD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和CA组ACR、GGT均高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 HOMA2‐IR、FINS均高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DM 患者 HOMA2‐IR与 ACR、GGT、TG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 r值分别为0.592、0.402、0.411,P<0.05)。结论 T2DM 患者随着IR的加剧,血清GGT 水平及尿ACR随之升高,血清GGT和尿ACR对T2DM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血脂异常对血清ALT及GGT活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夏建新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40例,根据血脂分层与性别等因素,总胆固醇(T C )小于40 U/L者作为健康组,共180例;大于或等于40 U/L者作为异常组,共160例。观察记录研究对象ALT与GGT活力。结果三酰甘油(TG)水平相同情况下,异常组中男、女ALT与GGT升高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2组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水平相同情况下,异常组中男、女ALT与GGT活性显著高于健康组,且ALT与GGT活性会随着TC升高而升高,2组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升高受肝细胞受损与肝功能异常影响,而血脂代谢异常与肝细胞受损会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 血清总胆汁酸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肝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诸孙桥;周文辉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昆明市东川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12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每组各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被试的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传统的肝功能酶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水平.结果 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血清ALT、AST、ALP、GGT和TBA的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TBA在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的阳性率明显比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阳性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是反映人体肝细胞损伤的良好指标,在肝病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等方面其灵敏度及特异度比传统的肝功能酶学检测指标更高,比其他检测项目更具优势.

  • 长期饮酒者戒酒前后血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小琼;邹晓静;郝燕燕

    目的 探讨长期问题饮酒患者戒酒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趋势.方法 对53例长期饮酒并成功戒酒的患者戒酒前和戒酒3、6、12周时血清铁蛋白(FER)、糖缺失转铁蛋白(CDT)、转铁蛋白(Tf)、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计算CDT在Tf中所占百分比(CDT%).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患者戒酒时间的延长,血清CDT、CDT%、GGT水平下降(P<0.05).与戒酒前相比,戒酒6周和戒酒12周血清FER水平降低(P<0.05).结论 长期饮酒者血清GGT、CDT、CDT%、FER水平随戒酒时间延长降低,但FER水平下降速度缓慢,GGT水平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血清CDT及CDT%水平可以用于问题饮酒患者戒酒情况的长期监控.

  • γ-谷氨酰转肽酶37℃参考方法的建立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目的 建立37 ℃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参考方法,并对酶校准品定值,探讨血清GGT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方法 依据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参考测量程序建立GGT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用参考方法 测定GGT(ERM AD452/IFCC)参考品,验证参考方法 的准确度,并对其精密度进行方法 学评价,同时用参考方法 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准确定值,按照NCCLS EP9-A方案分别比较40例人血清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 、配套常规方法 、理论K值常规方法 和参考方法 GGT结果,计算常规方法 与参考方法 的相关系数及相对偏倚.结果 用参考方法 测定ERM -AD 452 GGT参考品结果 113.6 U/L,在其给定的(114.1±2.4)U/L范围内.初步建立的37 ℃ GGT参考方法 总CV<1%.用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 、配套常规方法 、理论K值常规方法 和参考方法 比较,相关性均良好,r2分别为0.999 8、0.999 6和0.999 5,与配套常规方法 、理论K值常规方法 相比较,酶校准品校正的非配套常规方法 与参考方法 的相对偏倚明显降低,在10%以下.结论 GGT参考方法 基本建立,采用参考方法 为酶校准品定值,可以提高血清GGT测定结果 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 血清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赵宗晨;董振芳;鞠瑛;许瑞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肝病患者174例,其中肝细胞肝癌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组,年龄为35~81岁,肝硬化未合并肝癌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为30~77岁.另选取该院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为34~83岁,3组分别进行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检测,分别分析各组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结果及与其他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AFP、AFP/AFP-L3、PIV-KA-Ⅱ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且肝细胞肝癌患者GG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FP、AFP/AFP-L3、PIVKA-Ⅱ 及GGT曲线下面积(A U C)分别为0.854、0.713、0.922、0.85.灵敏度分别为73.25% 、43.02% 、82.56% 、82.56%.特异度分别为93.75% 、98.75% 、98.75% 、71.25%.四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70% 、95.00%.联合检测AUC为0.946.AFP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脉管内癌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AFP-L3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脉管内癌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性别、肿瘤直径、脉管内癌栓、HBs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及脉管内癌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AFP、AFP/AFP-L3、PIVKA-Ⅱ及GGT可以明显提高肝脏肿瘤的诊断率.

  • γ-谷氨酰基转肽酶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李丽

    目的 研究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AFL)辅助诊断意义.方法 检测并比较220例AFL确诊患者及190健康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G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AFL患者ALT、AST、GGT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其中GGT升高幅度大.结论 GGT检测对AFL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意义,较为敏感、特异,应重视对患者及体检者进行血清GGT检测.

  • 血清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探讨

    作者:李雪峰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乳酸脱氢酶(LDH)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组 80例,良性肝病组60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AFP、AFU、ALP、GGT、LDH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HC组的AFP、AFU、ALP、GGT、LDH检测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AFP、AFU、ALP、GGT及LDH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58例临床分析

    作者:史硕达

    目的 本文探讨肿瘤标志物γ-谷氨酰转肽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PHC组58例,慢性乙型肝炎组95例,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对比分析.GGT、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结果 PHC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血清GGT、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63.8%、79.3%、68.9%.GGT与AFU、AFP联检其阳性率可提高到91.4%.结论 联合检测AFP、AFU、GGT 3项指标可提高PHC,尤其是AFP阴性PHC的诊断效率,对PH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 γ-谷氨酰转肽酶在恶性肿瘤中的检测分析

    作者:钟国梁

    目的 分析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结果升高在判断不同类型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68例浆膜腔积液经脱落细胞学诊断检出癌细胞的病例并统计患者血清中γ-GT检测结果.结果 恶性腹腔积液患者中血清γ-GT升高较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显著.结论 根据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如γ-GT显著升高,结合临床应考虑原发性或转移性肝胆系统肿瘤.γ-GT升高不明显者可基本除外肝胆系统肿瘤而考虑其他腹腔、胸腔脏器肿瘤且癌肿未发生肝胆系统转移.

  • 服用苯妥英钠对γ-谷氨酰转肽酶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杨媛魁;王福刚;朱文秀;王晓妹;于帆

    目的 确定苯妥英钠对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自愿受试者及服用苯妥英钠治疗的患者,在服用苯妥英钠前、服用后0.5、1、2、4、8、12 h后抽血检测.结果 自愿受试者初次服用苯妥英钠1 h γ-GT开始上升,8 h后开始下降,12 h后下降至服药前正常水平;2~4 h后达到高峰,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治疗的患者服药前、后γ-G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服用苯妥英钠,可使γ-GT升高.

  • γ-谷氨酰转肽酶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作者:谢启贤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是一种转移酶,主要催化γ-谷氨酰基转换反应.人体内肝、肾、胰、脾、肠、脑和心肌内均含此酶,血清中的主要来自于肝脏,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微粒体,肝细胞膜的胆汁分泌侧和细小的胆管上皮中,主要的功能能够催化谷胱甘肽或其他含的谷氨酰基多肽上的谷氨酰基因转移到其他合适的受体上去,对完成体内含寡肽的较小分子化合物的代谢起重要催化作用,转移出去的谷氨酰基被受体接受后参与物质的生物合成.对于γ-GT的测定问题,早利用谷胱甘肽作为测定此酶的底物,但由于特异性不高,而目前多采用γ-L谷氨酰-α-萘胺或γ-L谷氨酰对硝基苯胺为底物的测定方法,近年来发现应用双甘肽作为γ-谷氨酰基的受体而使酶的活力增高.所以,目前多以双甘肽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缓冲液加速化学反应使酶促反应由传统方法的2 h缩短为15 min,为γ-GT的测定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作者:王吉耀;蒋炜;高虹;贺伯明;刘文滨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35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 50.4±8.9岁,常见临床表现多为黄疸(70.3%)、乏力(70.3%)、瘙痒(56.8%).所有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均有显著升高(中位值分别为467.50U/L和424.00U/L).94.6%(35/37)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86.5% (32/37) 患者血清胆固醇、86.5%(32/37)患者血清IgM有明显升高.91.9%(34/37)患者血清线粒体抗体和(或)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穿刺病理主要表现为:纤维化85%(17/20)、小叶间胆管损伤65%(13/20)、单核细胞炎症65%(13/20)、碎屑样坏死50%(10/20)、胆色素聚集45%(9/20).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示GGT升高与病理分期(Z=-3.099,P=0.002)及小叶间胆管损伤程度相关(Z=2.655,P=0.01). 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年女性多见,临床工作中需综合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情况及时准确诊断.而GGT可部分反映PBC的组织学改变的严重程度.

198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