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观察

    作者:王升强;卢贵财;刘文艾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GMFM-88评分及综合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痉挛分级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良好疗效。

  • 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法治疗现状

    作者:张洪安;周学龙;岳乾军;郑锦洪;王东洋;王明杰

    痉挛性脑瘫与肌痉挛、肌张力增高、肌力平衡失调及关节畸形等功能障碍相关,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但以各种手法的功能训练为主。手法对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有较好疗效,可以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等,且有简单、有效等特点,在脑瘫康复或家庭康复中具有重要地位。

  • 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研究概况

    作者:张淑萍;刘家瑞

    小儿脑瘫是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发病率高的类型,其治疗方法众多,其中推拿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年研究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相关文献从认识、机制、近况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痉挛型脑瘫尖足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向俊璐;刘圆圆;魏巍;李岚;周文智

    对近年痉挛型脑瘫尖足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述.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对于痉挛型脑瘫尖足的治疗主要有: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中医康复治疗、药物治疗、踝足矫形器、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部分缺陷.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总结、分析痉挛型脑瘫尖足的治疗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作者:王梅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则仅采用运动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效果观察

    作者:杨二红;郭正权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主要应用小儿推拿疗法。结果:临床治愈4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6%。结论: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小儿脑瘫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 针灸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马延菊;汤伟;邓瑜;贾元斌;刘盈盈

    针灸可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本文总结近十年来针灸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相关文献,从临床方面回顾针灸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影响.

  • 刘氏小儿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影;彭咏梅;胡国良;王晓玲;胡德春;李燕平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n=30)和刘氏推拿组(n=30),常规对照组仅采用以Bobath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并辅以针灸、电疗,刘氏推拿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刘氏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刘氏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6.7%,常规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评分(MA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且其疗效优于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

  • 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效果观察

    作者:沈琼;丁德琴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将5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GMFM-88总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可更有效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改善.

  • 浅谈臀大肌对痉挛型脑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尚永会;宋小芳;张小芳;张波

    脑瘫患儿躯干、骨盆稳定性差,影响其运动能力,特别是痉挛型患儿出现骨盆周围肌肉和髋关节屈肌痉挛,站立和步行呈现异常模式。笔者临床采用骨盆控制训练、牵拉髂腰肌、臀大肌及臀中肌肌力训练改善患儿步行能力。

  •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27例

    作者:陈洁清;赵燕萍;施炳培;李剑;杨红

    目的:研究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脑瘫患儿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进行治疗,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以及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后,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明显好转,肌力增加、肌张力降低、异常姿势改善,GMFM88项、GMFM66项以及FMFM分值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确有明显疗效.

  • 针刺在小儿痉挛型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怀智勇;杨佃会

    1概述小儿痉挛型脑瘫属于中医学"五迟"、"五硬"等范畴."五迟"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硬"指头项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现代医学认为,痉挛型脑瘫主要是由于脑损伤,使支配横纹肌的锥体束系统受到损伤,造成支配骨骼肌收缩的抑制一兴奋环路失衡,而致牵张反射功能亢进[1],出现肢体的痉挛和肌紧张度过高,加重患儿残疾程度.本病是临床为常见的脑瘫类型,占脑瘫患儿的60-70%[2],系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出现锥体束症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多表现为各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内旋内收模式;关节活动范围变小,动作幅度小,方向固定;运动障碍;姿势异常,上肢表现为腕关节掌屈,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旋前;下肢表现为尖足,足内、外翻,剪刀步态(交叉步态)[3].

  • 推拿结合PT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观察

    作者:程婷;刘芸;董恩强;魏召贤;丁亚琼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PT治疗痉挛性脑瘫临床疗效.方法:53例患儿分为A组患儿以推拿+PT综合治疗,B组患儿以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C组患儿以PT为主要治疗手段.结果:A组总有效达76%.B组总有效达38%.C组总有效达60%.结论:推拿结合PT是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结合模式.

  • 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明甫;朱清松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7.2%)明显优于对照组(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患者,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脑瘫外洗方对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腰背肌力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梅;招远祺;钱彩文

    目的:观察脑瘫外洗方药浴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瘫外洗方进行沐浴治疗.均治疗20天,通过对Ashworth痉挛评定表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中坐位功能区的评估,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肌张力的变化及腰肌背力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MAS疗效比较,经Fisher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儿GMFM-88表中坐位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高,治疗组分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外洗方药浴能够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腰背肌力量.

  • 针刺结合悬吊康复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临床研究

    作者:钱月芳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悬吊康复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悬吊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2组均连续治疗1月.观察治疗前后髂腰肌的肌张力(MA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及髋关节屈曲角度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月后2组MAS评分、GMFM评分及髋关节屈曲角度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悬吊康复训练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惠儿髂腰肌痉挛MAS评分和髋关节屈曲角度,同时能提高粗大运动功能.

  • 痉挛型脑瘫手术前后的护理

    作者:韩月明;赵婉文;崔晓燕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16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164例术后脑瘫患儿出院后半年随访,根据WeeFIM评分,显著有效89例,占54.3%,基本恢复60例,占36.6%;有效15例,占9.1%;无效0例.结论 加强术前、术后适应性和功能训练的护理是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后功能改善的关键.有针对性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给予家长训练方面的指导,制定好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 中药康复液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宇

    目的:探讨中药康复液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康复液熏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治疗后两组肌张力评分与痉挛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康复液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握拳异常姿势的临床观察

    作者:贾广良;王雪峰;张程;沈红岩

    [目的]探讨输合配穴针刺法在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手握拳异常姿势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关节活动度表(ADSL),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进行前臂肌张力评级及掌指关节屈曲角度测量.[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儿的前臂肌张力及掌指关节屈曲角度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比较中,在0.5个月和1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个月和3个月时的组间比较却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采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总体上是有效的;通过不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在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输合配穴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握拳异常姿势的起效时间及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输合配穴针刺法取穴少,能缩短患儿的康复疗程,提高疗效,适宜在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 小组作业法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认知功能改善效果分析

    作者:吴值荣;尚清;刘冬芝;马彩云

    目的 研究分析痉挛型脑瘫儿童应用小组作业法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康复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常规康复疗法)与观察组(40例,小组作业疗法),对比分析其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C-WISC评分为(96.5±2.1)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71.6±7.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2±7.1)分、(59.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水平(64.3±5.8)分,对照组(63.7±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型脑瘫儿童应用小组作业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321 条记录 13/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