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菌线绳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眼渗血的体会

    作者:田李清;陈晰敏;申卫华;赵亚红;樊丽君;郝捷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按来我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0.4±5.77)岁.原发病:肾小球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损害4例,肾盂肾炎2例,常染色体显示遗传性多囊肾2例.纳入标准: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动静脉内瘘为左腕部桡动脉和头静脉端端吻合;动静脉内瘘使用1年以上,体重50kg~90kg.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肾盂肾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廖秋菊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急性肾孟肾炎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科2008年6月~2010年5月80例急性肾孟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好,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住院天数为(15±7)d,对照组为(2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和积极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

    作者:轩维锋

    患者女,27岁,左侧腰部隐痛,低热1月.查体:血压124/80 mmHg,左肾区叩痛(+),余未见异常.化验:尿常规,WBC10~15个/HP,RBC 5~9个/HP.超声检查所见:左肾体积增大,呈12.3 cm× 5.0 cm大小,肾脏轮廓局限性向外膨出,肾皮质变薄,实质内可见以肾盂为中心花瓣形低无回声区,探头挤压可见其内点状无回声(图1).

  • 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

    作者:曾晓华;李国雄;高宝安;邱怀明;陈信坚;金德勤

    目的:探讨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及其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生化检测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结果:结核性肾炎CT表现为肾实质内局灶或多发类圆形或扇形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不增强.结核性肾盂炎CT表现为肾盂及部分肾大盏变形、充盈缺损及积水征.结论:肾脏CT平扫并增强扫描是诊断结核性肾盂肾炎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及其影像特征可减少误诊.

    关键词: 结核 肾盂肾炎 CT
  • MRI诊断急性弥漫性肾盂肾炎1例

    作者:赵树军;宋风臣;孙淑敏

    1病历简介患者,女,53岁.有糖尿病病史多年.近1周先后出现发烧、腰痛、腹胀、呕吐,无尿频、尿痛,尿呈红黄色.查体:体温37.5℃,精神萎靡,右肾区有叩击痛.余全身检查未发现异常.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肾盂肾炎
  • 腹膜后多器官累及的黄色肉芽肿1例

    作者:张红伟;吕发金

    1 病例简介女,58 岁,因"肛门坠胀 8 个月余,加重半个月"入院,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排稀便 10 余次,量少,无腹痛、腹胀,无尿频、尿急等不适,经治疗症状可减轻,但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血钾 3.2 mmol/L,尿白细胞 28 个/μl,尿红细胞 27 个/μl,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影像表现:CT 示盆腔骶骨前方增多软组织肿块影,与直肠壁、子宫、盆壁肌肉分界不清,大层面大小约 5.3 cm×6.5 cm,边界不清,密度尚均匀,增强后可见轻中度较均匀强化,病灶部分包绕髂内外动脉;冠状位曲面重组见右侧肾周、右侧输尿管周围增多软组织影包绕,伴右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肾皮质明显受压变薄(图1).

  • 肾盂局限性炎症误诊为肾盂癌1例

    作者:余兴亚;李功杰;张洪涛

    1 病例简介患者女,78岁,2010-02-10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口服云南白药后症状缓解.2010-02-25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腰痛,B超检查示左肾下极肾盂内不规则低回声区并下段肾盏轻度扩张(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可见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吴忠意

    目的:探讨CT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平扫与增强扫描表现. 结果:CT平扫,23例均为单侧发病,肾实质内可见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影,病变常向肾周蔓延,多数伴肾盂或近段输尿管结石;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边缘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肾功能多不同程度受损.结论:CT检查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 DWI诊断急性肾盂肾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许雅芳;王成健;杨景震;张玉;霍英杰;陈韶伟;赵永强

    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APN)分局灶性和弥漫性,影像学对于病变定位、定量诊断、有无脓肿灶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以下笔者分析2例APN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4例婴儿真菌性肾盂肾炎的护理

    作者:朱海虹;程晓英;叶娟

    总结4例婴儿真菌性肾盂肾炎的护理.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尽早诊断、做好发热与肾盂引流的护理及出院宣教.4例患儿均治愈,随访未见尿路感染复发.

  • 门诊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的观察护理

    作者:杨虹

    鱼腥草注射液是近年来生产的一种新的中药广谱抗菌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1998年以来,我院用其治疗上呼吸道,化脓性扁桃体炎,肾盂肾炎等.本文仅将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的观察护理总结介绍如下.

  • 肾集合管癌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赵金武;李金娥;李国政;李建初

    患者男,51岁,因高血压、间断血尿1个月余,自服降压药物无效而来就诊.既往血压正常,无头痛、头晕,无腰痛、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外院超声提示右肾结构欠清,不除外肾弥漫性病变.外院CT提示右肾实质大部分病变,以中前侧明显,考虑肾梗死可能.尿常规检查:镜下WBC 30~40个,RBC(+++),PRO(+).临床诊断为肾盂肾炎,治疗1个月后未见好转.遂转我院治疗.

  • 尿液混合细胞群的形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丁振若;苏明权;程晓东;徐焰;孙怡群;徐修礼;郑善銮;樊爱琳;郝晓柯

    目的探讨尿液混合细胞群(mixed cell group, MCG)在肾盂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形态学方法观察578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尿液沉渣涂片的MCG,并以荧光的着色及细胞染色的方法对细胞的类别进行判定,同时对白细胞管型、白细胞数量及尿沉渣中活菌数量作了对照比较.结果只有肾盂肾炎尿中出现MCG,急性肾盂肾炎阳性率为88.2%,慢性肾盂肾炎阳性率为96.7%.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各类肾炎等尿沉渣中未见到MCG.结论 MCG是一群细胞聚集黏附成团的细胞群体,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中MCG的观察,有助于泌尿系感染部位来源的鉴别及肾盂肾炎的诊断,在肾盂肾炎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临床微生学尿培养操作规范

    作者:中华医学检验医学分会

    尿路感染是指尿道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尿路感染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男性还可出现前列腺感染,不同部位同时感染也很常见.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泌尿系感染

    作者:高彦彬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源膀胱及肾小球硬化,常并发泌尿系感染,若不及时治疗终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多为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女性多于男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4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7例与对照组206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治疗过程中,不用其他药物。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1.8%,中医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疲乏力、腰部不适、膀胱刺激征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在停止用药后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中医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且可缩短患者神疲乏力、腰部不适、膀胱刺激征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广泛用于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 肾盂肾炎 急性 治疗
  • 探讨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内引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崔胜堂

    目的:探讨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内引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对患者采用膀胱镜下置入输尿管双J管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置入输尿管双J管,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恢复正常,腰部酸痛状况减轻,且胎儿出生后未出现畸形或发育不良现象。结论:内置输尿管双J管在治疗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方面效果显著,且操作方法简单,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儿童急性肾盂肾炎临床及预后分析

    作者:杨建环;余方芳;庄捷秋;张红征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肾内科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的患儿共230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学、细菌耐药情况及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急性肾盂肾炎后肾疤痕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23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儿中,男性93例,女性137例,男女比1∶1.47,其中<1岁99例,男女比为1.30∶1;1~5岁75例,男女比为1∶2.75;>5岁56例,男女比为1∶2.29.在230例APN患儿中,共检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革兰阳性菌13株,真菌2株;居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5株(61.32%),肺炎克雷伯杆菌13株(12.6%)和屎肠球菌9株(8.49%).65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有44株,均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菌素及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等中等耐药,而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等敏感.52例患儿于出院后6-12月进行双肾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ECT)复查,其中31例有肾疤痕形成(59.62%),21例好转(40.38%).泌尿系统畸形或膀胱输尿管返流是儿童急性肾盂肾炎肾疤痕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6.89,P<0.05).结论 儿童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1岁以男性患儿为主,而>1岁则好发于女性.大肠埃希菌仍是主要的致病菌,且存在着多重耐药.伴有泌尿系统畸形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的急性肾盂肾炎患儿更易有肾疤痕形成.

  • 气肿性肾盂肾炎11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淇超;关升;王琦;齐清会;孙卫兵

    气肿性肾盂肾炎(emphysematous pyelonephritis,EPN)是一种由产气细菌引发的急性坏死性感染性肾疾病,以肾实质内或肾周积气为特点,常导致肾实质弥漫性坏死,易引发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1].为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以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收集了11例EPN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处理措施以及临床结果,现报道如下.

  • 泌尿系器官气性坏疽三例诊疗分析

    作者:燕东亮;张海涛;胡恩平;刘晟;蔡海荣;程伟松

    泌尿系器官感染虽然常见混合细菌生长,但由(或合并)产气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较为少见.产气杆菌导致的泌尿系器官感染病程凶险,认识不足则容易延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几年诊治的3例不同泌尿系器官的"气性坏疽",试图探讨不同泌尿系器官"气性坏疽"之间的内在联系.

535 条记录 3/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