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眩晕停中毒抢救1例

    作者:张晓斌;迟金华

    1 病历摘要男,2岁,体重16kg.因抽搐伴意识不清半小时,急诊入院.追问病史该患儿因误食眩晕停6片(每片25mg),15分钟后出现四肢进行性瘫软,继而四肢抽动,牙关紧咬,口唇发绀,意识丧失,持续半小时后入我儿科急诊.既往无特殊疾病及外伤史,无近期感染史,无近期服药史.

  • 优质护理就儿科急诊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邹纯元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儿科急诊治疗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了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也更加优秀,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之中进行优质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不是每个妈妈都会测体温

    作者:陈跃仁

    在儿科急诊,经常在半夜见到心急火燎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就诊,进门就是,“医生,我的孩子发烧了”.但往往问及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具体情况怎样,常常是一脸茫然:“我没有给他量体温,只是觉得有点烫.”其实,每个妈妈都应该学习一下量体温这个基本操作,一来心里有底,再者就诊的时候可以向医生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便于宝宝的治疗,此外还可以根据医嘱在家进行护理监测.

  • 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与预后分析

    作者:李红艳

    目的:总结分析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及其患者的预后.方法:本次研究抽取在我院接收的6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对这些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抢救成功率方面,呼吸停止高于心跳停止(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发病原因方面,意外伤害所占比例为40.0%,心血管疾病所占比例为25.0%,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为20.0%,其它为15.0%.结论: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原因较多,对于发病的患者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接受心肺复苏,做好早期的急诊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浅谈儿科门诊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抢救配合

    作者:肖安亮

    目的:讨论研究门诊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抢救配合的应用与意义。方法:将100例儿科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记录接诊时各类检查结果,观察病情后进行抢救措施。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及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详细治疗及完善护理干预。记录抢救患儿疾病情况及好转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疾病类型多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为主,两组患儿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抢救与护理后,干预组患儿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儿科急诊危重患者详细病情观察并迅速有效的配合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步骤。及时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制定针对性方案进行抢救与护理可有效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更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有效率。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与操作水平及责任意识,能够使其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来,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抢救与护理也是提高门诊抢救率的关键步骤。

  • 浅析儿科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

    作者:刘树芳

    目的 通过对急诊抢救过程中发现的患儿感染症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在儿科急诊抢救过程中的感染因素.方法 我院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儿科急诊患儿进行资料分析,采用资料调查法、临床观察法研究患儿抢救过程中的感染因素.结果 经过我院资料分析,处置不当、原发性感染、静脉插管不当、清洁工作不完善、气管插管的潜在感染、导尿过程中的潜在感染、设备引发的潜在感染、氧气湿化瓶使用不当均会对儿科急诊抢救造成威胁,因此应该予以重视.结论 感染因素对于儿科急诊抢救患者来说具有威胁性,严重时还会威胁患儿生命,因此应该重视对感染因素的预防,提高患儿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安全度.

  • 对高热患儿家长健康指导与需求分析

    作者:周美如

    笔者在多年的儿科急诊中,经常碰到许多发热患儿的家长由于缺乏婴幼儿生理卫生知识,一旦小儿生病发热就显得手足无措,或者从长辈那里得到不正确的指导方法,如采取"捂"即加强保暖的方法来对待小儿高热,结果导致散热减少,体温快速上升,严重者致惊厥的发生.现将笔者在临床急诊中对高热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儿科急诊病儿氧疗的早期应用

    作者:王兵;何旭

    关键词: 儿科急诊 氧疗
  • 临床工作视频短片及图片在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可;程志华;王治军

    儿科急诊是本科生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1]。儿科急诊教学内容广泛,涵盖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消化科、肾风湿科、呼吸内科、血液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等多种学科。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具有专科性强、授课时间少的特点。由于本科生平时对儿科急诊专科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使得儿科急诊的本科生教学具有一定难度。为更好的完成儿科急诊本科生教学任务,我们整理了一套主要由教学人员拍摄的儿科急诊临床工作视频短片及临床工作图片组成的形象化教学课件。应用这套教学课件,我们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 儿科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孙秀娥

    目的:对儿科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护理质量与对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有效问卷共136 例,有效率为90.7%,患者满意率达到了94.9%,护理满意度较低的有就诊环境、健康宣传与护患沟通方面.结论:加强儿科急诊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专业培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提升护理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增强护患沟通与健康知识宣传,较大的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县级医院儿科出诊207次分析

    作者:马小艳

    目的:分析县级医院儿科急诊出诊现状,了解县级医院儿科出诊病种,以更好的完善儿科急救医疗体系,寻求更合理的儿科急救和转运方法,探讨合理充分利用基层医疗资源缓解县级医院儿科医师工作负荷的对策.方法:将207次儿科急诊出诊进行系统回顾分析,了解出诊的病种,到达出诊地时患儿的病情(危重情况),需要转诊的原因(病情确实需要,医院因素,家长因素).结果:县级医院儿科医师配备不足,加重了县级医院急诊和住院压力.结论:县级医院儿科医师配备不足,工作负荷重,增加儿科医师配备缓解县级医院的急诊和住院压力;加强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儿科专科知识培训,减少不必要的转诊;县级医院应成立儿科急诊科和传染科.

  • 浅谈儿科急诊护患沟通技巧

    作者:孙小莉

    急诊儿科是一个充满"应激源"的部门,良好的护患关系难以建立与发展,往往投诉多、纠纷多、患者满意度低.自医院管理年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以来,"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临床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我科在管理和培训上充分突出人性化服务、主动服务、护患沟通技巧、换位思考能力的建立与培养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各项护理操作中,使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现将急诊儿科护士在护患沟通过程中的技巧报道如下.

  • 小儿热性惊厥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何瑾瑾

    热性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诊,其发病率约为2%~8%.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一般发作时间不长,恢复较快,预后良好.我院1998年7月~2002年6月共收治热性惊厥患儿5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儿科急诊输液患者的安全防范及护理管理

    作者:王海燕;李云;石崖琳

    针对我院儿科建科不久,儿科患者较多且儿科急诊护士人员相对紧张,就儿科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管理及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1 安全管理

  • 耳温仪应用效果及影响测温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作者:朱萍;洑品洁

    测量体温,常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传统的测量方法中以水银柱体温计为主.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测量方法正逐步被采用.我们在儿科急诊采用了一种红外线一秒钟耳温仪测量体温,该方法安全迅速,消除了患儿对体温计的恐惧心理.这种耳温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探测耳鼓及其周围组织发出的红外线热量,在一秒钟内测温8次然后显示出高的温度值.我们通过对124例患儿的口腔温度(或直肠温度)和耳温测量的对比,以期分析耳温仪和体温计的一些差异及影响耳温仪测温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 儿科急诊抢救过程中的感染因素

    作者:谭润霞;黄美琼

    目的:分析儿科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各种感染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50例儿科急诊患儿的相关资料,采用资料调查法和临床观察法对患儿抢救过程中的各种感染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大量资料科学、深入的分析,临床处理不当和原发性感染以及插管不当和清洁工作不完善、气管插管的感染、导尿过程中的感染、设备引发的感染、氧气湿化瓶使用不当均会对儿科急诊抢救造成威胁,因此应该予以重视。结论:各种感染因素对儿科急诊患者具有极大的威胁,极易引发各种疾病,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儿生命,因此,在临床急诊抢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及时有效的预防各种感染因素,提高患儿在接受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安全性,大程度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 用《简易四色分级法》优化儿科急诊流程的研究

    作者:陈健明;谭洪辉;黄绮云

    目的:研究《简易四色分级法》在优化儿科急诊流程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儿科急诊54106例患儿进行分组,每月的单数日就诊者归入研究组,按《简易四色分级法》根据反应、体位、面色、体温、呼吸、循环、脉搏、病史进行评分分诊,评分由重到轻分成黑、红、黄、蓝四个级别,分别采取立即入抢救室、优先就诊等不同的分诊处理;每月的双数日就诊者归入对照组,按旧流程分诊。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候诊时间长度、住院率、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转院率、家长满意度等数据。结果:高风险患儿的候诊时间,研究组为(1.57±0.53) min,对照组为(15.26±6.2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风险患儿的住院率,研究组为92.74%,对照组为9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35,P=0.012<0.05)。高风险患儿的转院率,研究组为3.17%,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73,P=0.048<0.05)。中等风险患儿的候诊时间,研究组为(5.22±2.35)min,对照组为(18.39±6.6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等风险患儿的家长满意度,研究组为96.22%,对照组为8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4.513,P<0.01)。结论:《简易四色分级法》分诊系统能快速识别出危重症患儿,减少高风险患儿的候诊时间、住院率和转院率,并能减少中度风险患儿的候诊时间,能提高中度风险患儿的家长满意度。《简易四色分级法》能优化儿科急诊就诊流程。

  • 智慧雾化云平台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许锦云

    目的:探讨智慧雾化云平台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8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急诊科室接受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滴注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基于实施智慧雾化云平台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中应用智慧雾化云平台,能提高患儿雾化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儿治疗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上海市松江区2001-2010年托幼机构意外伤害分析

    作者:刘磊磊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危害儿童生命的各类疾病正在减少,但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却相对升高.我国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1].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科急诊中的常见病.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为了解我区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情况,更好地指导安全工作,我们对松江区2001-2010年托幼机构上报的意外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儿科急诊护士工作时间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霞敏;付响玲;童雪蓉;澳雅芬;高爱萍;张洪燕

    目的 探讨儿科急诊工作时间的长短对护士生理、心理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本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急诊79名护士的心理压力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儿科急诊工作6个月至1年的护士,躯体化、焦虑因子稍高于常模,1~10年的护士除人际关系、恐怖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工作时间1~5年、6~10年和10年以上3组之间SCL-90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儿科急诊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合理排班、定期轮换、建立护理人员支持系统、加强心理沟通等.

192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