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BUS-TBNA对纵膈及毗邻大气道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苏士成;陈泓;吴峰妹;殷明;王春芳;万红;李红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膈及毗邻大气道的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EBUS-TBNA检查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35例患者中,经EBUS-TBNA确诊的病例为30例,准确度为85.7%(30/35).肺癌EBUS-TBNA诊断灵敏度为92.0%(23/25),特异度为100.0%(10/10),阳性预测值为100.0%(23/23),阴性预测值为83.3%(10/12).35例患者,共穿刺49个部位,其中毗邻大气道肺部病灶确诊率为100.0%(16/16),4R淋巴结为78.6%(11/14),7组淋巴结为63.6%(7/11);各部位穿刺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肺癌患者EBUS-TBNA标本免疫组化病理阳性率为92.0%(23/25),显著高于TCT的44.0%(11/25)和穿刺涂片的28.0%(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BUS-TBNA适用于毗邻大气道的肺部病变及纵膈、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率高,标本免疫组化能提高诊断率,并能够提供病理分型.

  • 全身麻醉下行EBUS-TBNA诊断纵隔病变的临床经验

    作者:顾兴;颜西刚;王琰;周艳敏;谢永宏;金发光;张红军

    目的 探讨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透壁针吸活检(EBUS-TBNA)的安全性及手术、麻醉方式.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镜中心接受EBUS-TBNA的患者71例,术前通过胸部CT或MRI提示为纵隔病变;20例患者接受常规丁卡因局部麻醉,51例静脉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71例接受EBUS-TBNA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下均可安全进行;局部麻醉组患者术中出现频繁体动、咳嗽、呻吟情况,其中2例中断检查,1例未取得标本;而全身麻醉组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进行穿刺,咳嗽和支气管出血更少,可获得满意的组织标本,并未增加操作风险.结论 全身麻醉下进行EBUS-TBNA更安全、可靠、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邵杨;姜淑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26例经CT扫描发现有纵隔病变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完成EBUS-TBNA操作,直接涂片送检.结果 326例患者中,192例常规气管镜检查无黏膜及管腔改变,47例局部黏膜增厚肿胀或有小结节样改变,62例管腔呈轻度外压型改变,25例气管局部软骨环消失.326例患者共穿刺486个位点,获得阳性诊断304例,阳性率为93.25%(304/326),其中恶性肿瘤260例(79.75%,260/326),分别为肺鳞癌81例、肺腺癌78例、肺大细胞未分化癌8例、肺小细胞未分化癌74例、肺淋巴瘤7例、难以分类的恶性肿瘤12例;良性病变44例,分别为结节病32例、结核病7例、慢性淋巴结炎5例.486个位点共穿刺576针,482针(83.6%,482/576)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涂片获得阳性诊断,其中恶性肿瘤421针(肺鳞癌137针、肺腺癌124针、肺大细胞未分化癌19针、肺小细胞未分化癌117针、肺淋巴瘤11针、难以分类的恶性肿瘤13针),良性病变61针(分别为结节病43针、结核病11针、慢性淋巴结炎7针);48针涂片中可见多个淋巴细胞团,认为穿刺成功,但无阳性发现;29针涂片可见较多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未穿透气管壁,穿刺失败;17针涂片未见明显的细胞成分.TBNA并发症:31例患者穿刺部位少量出血,勿需特别处理;5例穿刺针误刺入血管内抽出新鲜血液,及时更换穿刺点顺利完成操作;未出现纵隔气肿、纵隔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均能很好耐受操作.结论 EBUS-TBNA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是诊断纵隔病变的有效方法.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解桢;赵辉;周足力;隋锡朝;王俊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2年8月164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接受EBUS-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能够获得明确恶性或良性诊断的患者定义为“明确诊断”;取材不满意或者无明确良恶性证据者定义为“未能明确诊断”.对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 结果 所有患者检查均耐受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经EBUS-TBNA检查139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68例,良性病变71例,确诊率84.8% (139/164).未能明确诊断25例,其中取材不满意6例,诊断非特异性淋巴结炎19例.25例未能明确诊断中,10例(包括6例取材不满意者)分别经纵隔镜、胸腔镜或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确诊(淋巴瘤4例,Castleman病2例,结节病和纵隔淋巴结结核各1例,成熟性畸胎瘤1例、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剩余15例经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均超过6个月,临床诊断无改变.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9% (68/74),100%(90/90)和96.3% (158/164),避免了93.9% (154/164)外科活检手术的实施. 结论 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纵隔病变的价值

    作者:胡鸿;陈海泉;陈颖;叶挺;平波;杨富;周建华;罗晓阳;沈磊

    目的 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用于纵隔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及佳应用范围.方法 对接受EBUS-TBNA检查的123例纵隔病变患者,以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诊断纵隔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判断其对于不同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深入分析EBUS-TBNA用于诊断纵隔病变的佳范围.结果 全部患者共穿刺286组淋巴结,穿刺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穿刺部位终诊断阳性83例,其中EBUS-TBNA直接诊断79例.EBUS-TBNA诊断纵隔病变准确率为96.7%,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0.0%.针对上皮性癌患者,EBUS-TBNA的诊断准确率为98.8%,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3例淋巴瘤患者EBUS-TBNA未能诊断.对于纵隔良性病变,EBUS-TBNA能够给出具有临床价值的疾病诊断率为47.2%.结论 对于上皮性癌,EBUS-TBNA有望取代纵隔镜检查成为首选的诊断方法;对于包括肉芽肿在内的纵隔良性病变,EBUS-TBNA的诊断价值尚受到诊断设备及技术的限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于淋巴瘤等特殊病变,纵隔镜检查尚无法替代,但EBUS-TBNA有望成为一种较好的早期筛查方法.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辉;王俊;周足力;李运;卜梁;杨帆;隋锡朝;陈克终;李晓;刘军;李剑锋;姜冠潮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EBUS-TBNA检查的73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行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本组73例患者,经EBUS-TBNA检查后60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37例,确诊率82.2%( 60/73).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8% (23/24),100%(49/49)和98.6% (72/73).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 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对前中纵隔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岳萍;徐栋;王立平;刘俊平;程晔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术对前中纵隔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影像学发现,但不能明确性质的前中纵隔肿瘤患者68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其取材结果 、穿刺病理结果及手术后病理结果.结果穿刺标本质量:提取出完整组织条62例(91.2%),提取出细碎组织条4例(5.9%),未取得有效诊断组织2例(2.9%).穿刺病理明确组织学诊断59例(86.8%),其中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相符58例(98.3%),另1例(1.7%)穿刺病理定性为良性,术后诊断为低度恶性肿瘤.未明确组织病理类型的9例中术后病理示恶性7例,良性2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术对前中纵隔病变的诊断相符率高,且并发症少.

  •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术对纵隔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裴雪侠;张海燕;鹿博;吴明波;张辉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US-FNA)对纵隔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PentaxEG3630U超声内镜及22G穿刺针(Wilson-CooK),对22例纵隔占位患者行EUS-FNA.结果 EUS-FNA诊断为恶性肿瘤者15例,良性病变者6例,1例患者因未取得足够组织标本、后经手术确诊为小细胞癌.所有患者未出现任何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EUS-FNA在纵隔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是一准确、安全、实用的检查方法.

  •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后纵隔占位病变2例

    作者:王海英;史维;袁德强;孙晓滨;王琼;巢齐常;赵聪

    内镜超声(EUS)对后纵隔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特殊意义.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能直接取得病理学诊断依据,明确邻近食管周围纵隔占位病变、肿大淋巴结等的性质.本研究应用EUS-FNA诊断2例性质不明的后纵隔占位病变,报告如下.

  • 原发性前上纵隔占位病变18例的CT分析与鉴别

    作者:白玉维

    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手段的发展,CT对纵隔肿瘤的发现越来越容易.一般来说,对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定位比定性重要,而CT对肿瘤的定位有明显优势.笔者就近年来收集的前上纵隔病变的区别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0-2010年来临床治疗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前上纵隔占位病变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18~78,平均42.8岁.

  • 胸部X线片的阅读(七)纵隔病变的X线诊断

    作者:李春志;赵彦利;李佩玲

    纵隔是指位于胸廓中央,前壁由胸骨和相关肋软骨、后壁由脊柱及相关肋骨、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而形成的区域.上端直接与颈部相连,下至膈与腹腔相隔.纵隔内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及食管等结构,又有神经组织、淋巴组织及脂肪组织等.纵隔病变为起源于纵隔和(或)累及纵隔内结构的病变,病变形态复杂,病理类型多样.

    关键词: 纵隔病变 X线 诊断
  • 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中诊断价值

    作者:左建新;赵京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气管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EBUS-TBNA)在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胸外科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对65例CT显示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的患者行EBUS-TBNA,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65例患者中,经EBUS-TBNA明确肺癌患者53例,其中,鳞癌11例,腺癌14例,小细胞癌25例,未定型癌3例;结节病1例;结核性淋巴结炎2例;未能明确诊断9例,进一步行胸腔镜活检,明确结核性淋巴炎2例,结节病2例,炎性增生3例,腺癌2例。肺癌诊断符合率96.4%,良性疾病诊断符合率30.0%。结论 EBUS-TBNA在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尤其适用于对肺癌的诊断。

  • 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病变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力嵩;席建东;王显龙;俞志坚;温志波;江永焰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结节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6例行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病变穿刺活检术资料,穿刺结束后立即行CT平扫及临床短期随访,了解并发症情况,评估穿刺安全性;行穿刺术所取得标本,均行细胞病理学及组织学检查,以手术标本病理结果或治疗效果作为标准,评估活检术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6%(1例液气胸,6例少量气胸(肺压缩10%以下),余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46例患者中2例取得的组织较为细碎,未获得确切病理结果,1例穿刺组织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不相符;43例(93.5%)患者获得病理学诊断.结论 CT引导下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病变穿刺活检术,在操作者熟悉气管前腔静脉后解剖的基础上,术前认真阅读患者影像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穿刺路径,能够安全、准确地取得组织病理结果.这一技术对指导临床医师进一步制定诊疗计划极有帮助.

  • CT导引下的纵隔病变穿刺活检

    作者:吴达明;陆勇;杜联军;陈克敏

    目的探讨CT导引纵隔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5例纵隔病变在CT导引下行穿刺活检.结果35例纵隔病变穿刺活检病灶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4.2%(33/35),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21/21),良性病变为85.7%(11/14).并发气胸3例(8.6%),纵隔出血1例(2.9%).结论CT导引下穿刺活检术对于纵隔病变诊断的正确率高,对纵隔病变的诊治具有很大的帮助.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部及纵隔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俞小卫;韦国桢;殷小伟

    纤支镜的临床应用对于肺部病变的诊断有了很大提高,但对于肺周病变、支气管黏膜下病变、支气管腔外病变、纵隔病变,通过一般的钳检、刷检、灌洗也很难确诊.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经纤支镜针吸活检术,拓展了纤支镜的诊断领域,2010年月10月至2011年8月作者对47例患者应用了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为探讨TBNA术的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 中国内镜超声技术发展现状

    作者:金震东;徐灿

    超声内镜进入中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在国内逐渐进入普及阶段,装备超声内镜设备的医院越来越多,诊断性和治疗性EUS的应用愈加普遍,多项EUS应用已接近国际水平,个别项目如内镜超声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文结合近3年我国发表的相关EUS文献就中国内镜超声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一、中国EUS临床应用回顾内镜超声的诊断在国内已较为普及,尤其消化道及胆胰疾病的诊断性应用在各大医院的内镜中心已多有开展.笔者统计了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国医学期刊上发表及中国学者发表在SCI上的EUS论文情况,近3年我国共发表120篇EUS论文,从消化道至肝胆胰均有应用.其中,消化道方面应用的文章多(共63篇,包括16篇治疗方面应用,49篇诊断方面应用),其次为胰腺方面(共39篇,包括9篇治疗方面应用,30篇诊断方面应用),肝脏方面较少,仅有1篇治疗应用,专家笔谈有6篇,谈及相关EUS的诊疗进展,胆道方面较少(共3篇,包括2篇治疗方面应用,1篇诊断方面应用),其他方面也较少(共8篇,包括腹腔淋巴结的诊断穿刺3篇,纵隔病变诊断穿刺3篇,肺病变诊断穿刺2篇).

  • 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汪潜云;王中林;张蕾;张晓膺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行经颈标准电视纵隔镜检查术76例患者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全组无死亡病例.病理诊断:结节病46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1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7例,不能分辨病理类型的纵隔恶性肿瘤4例,纵隔节细胞神经瘤1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检查纵隔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纵隔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雨晴;吕镗烽;刘红兵;宋勇

    目的 国内对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纵隔占位性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较少.文中主要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诊断纵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81例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资料.活检标本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对形态学恶性标本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以终诊断为金标准,统计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8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T引导下穿刺活检,77例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为95.1%.恶性病变68例(84.0%),包括非小细胞肺癌44例,小细胞肺癌6例,淋巴瘤11例,恶性胸腺瘤4例,基底细胞癌1例,后纵隔恶性肿瘤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良性病变10例(12.3%),纤维组织增生/大片坏死物2(2.5%).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100%、95.1%、100%、69.2%.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操作,术中及术后除观察到少量气胸、咯血、穿刺点少量出血外,未出现纵隔气肿、纵隔血肿、大血管损伤破裂出血、纵隔炎等罕见并发症.结论 对于纵隔占位性病变的患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确诊率,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师;王华英;兰朋训;顾霄;俞万钧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EBUS-TBNA检查的22例伴或不伴肺内异常的纵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6例,确诊率90.91%; EBUS-TBNA在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14/16)、100%(20/20)及90.91%(20/22);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 支气管内超声的应用进展

    作者:汪金林;李时悦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但由于气道表面以及管壁的限制,对于管壁内以及纵隔病变,医生只能通过观察支气管黏膜改变、管腔狭窄、管壁压迹等间接征象作出判断.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型超声探头可以经支气管镜的操作通道进入气道,使得腔内超声的应用成为可能.1992年Hurter T[1]首次报道了应用超声了解气道管壁的结构,当时应用的是环扫探头EBUS( radial probe EBUS).随着凸面探头EBUS( convex probe EBUS,CP-EBUS)的出现,支气管腔内超声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技术也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以及肺癌的分期等.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