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盆底肌电刺激法与膀胱训练法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排尿障碍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良乐;戴鸣海;刘敏;汤呈宣;何少奇;钟熙强

    目的 比较盆底肌电刺激法与膀胱训练法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盆底肌电刺激法;对照组采用膀胱训练法,并控制饮水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RUV)、大膀胱容量(MBC)、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力(PdetQmax)及治疗后拔除尿管成功率、留置导尿管天数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拔除尿管成功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BC、MFR和AFR均有所增加,RUV减少,PDetQmax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终末期,治疗组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留置导尿管天数与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法和膀胱训练法均可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但盆底肌电刺激法恢复速度优于膀胱训练法,应早期应用.

  • M受体阻滞剂联合膀胱训练治疗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满延萍;何作瑜;李淦洪

    目的 观察M受体阻滞剂联合膀胱训练治疗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OAB的成年女性患者82例,随机分为酒石酸托特罗定组(对照组)和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膀胱训练方式组(观察组),每组41例.分析治疗前后的OABSS评分、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急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夜均排尿次数、次均尿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OABSS评分分别为(7.0±1.6)分和(5.3±1.5)分、日均排尿次数分别为(9.3±1.5)和(8.0±1.6)、日均尿急次数分别为(1.6±0.5)和(0.9±0.6)、日均尿失禁次数分别为(2.1±1.5)和(1.3±0.7)、夜均排尿次数分别为(1.7±0.6)和(1.1±0.4)、次均尿量分别为(136±33.7)和(185±43.8),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4%(35/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27/41)(P<0.05).结论 托特罗定联合膀胱训练治疗成年女性OAB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摘除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作者:吴萌芽;谭建兰;廖小乔;何琼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由责任护士指导其进行盆底肌锻炼和膀胱训练.术后10 d、20 d、30 d、90 d评价两组患者排尿功能情况.结果:术后20 d、30 d、90 d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后两组压力性尿失禁分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尿失禁简单、易行且有效,可作为前列腺摘除术后轻、中度尿失禁初次治疗的首选方法.

  • 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

    作者:郎海燕;张杰;蔡宪安;蔡懿

    目的:探讨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肫训练及康复指导方法.方法:1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癌根治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术后给予规律、渐进、个体化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随访观察患者储尿、控尿、排尿情况,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控尿能力良好10例.单次排尿大量450 mL,平均270 mL,残余尿量0~50 mL,平均30 mL.尿流动力学检查新膀胱容量270~410(310士70)mL,光盈期膀胱内压9~18(12士5)cm H<,2>O,排尿期膀胱内压33~46(39士5)cm H<,2>O,大尿流率17~22 mL/s.结论: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储尿,控尿、排尿功能的建立.

  • 截瘫病人留置尿管及膀胱训练的护理体会

    作者:黎庆卫;钟艳萍

    目的:截瘫病人大部分对排尿无感觉,进行膀胱训练后能自主排尿.方法:通过对60例截瘫病人心理护理、置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等环节的观察,并与既往32例病人比较,对比两组病人膀胱训练的情况.结果:训练自主膀胱的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尿路感染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留置尿管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病人在尿常规检验正常时进行膀胱自主排尿训练,可减少尿路感染及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关键词: 截瘫 膀胱训练 护理
  • 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

    作者:阮毅燕;秦伟玲;郭先鸣

    目的 观察醋酸去氨加压察(DDAVP)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实验研究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儿科遗尿专科门诊就诊的100例PN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DDAVP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应用DDAVP门服治疗的同时进行膀胱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比较2组疗效.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比较2组远期、近期复发率.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近期复发率为22.9%.远期复发率为5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近期复发率为11.9%,远期复发率为2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1.972,P=0.049),2组近期复发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2,P=0.201),观察组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49,P=0.022).结论 DDAVP联合膀胱训练治疗PNE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远期复发率.

  • 排尿日记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莹;蔡丽玲;王芳丽

    目的 探讨排尿日记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在接受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在治疗前记录1次排尿日记;观察组在行为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中每隔1周记录1次排尿日记,根据每阶段的排尿日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院后半年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排尿日记的记录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沙彬秀;王彤;周莉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简称测定装置)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实际作用,为评价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间隙性清洁导尿及膀胱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30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自制测定装置,根据测得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针对性指导间隙性清洁导尿的方法和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训练前后观察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及膀胱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有大膀胱12例,小膀胱7例.经过1个月的膀胱功能训练,患者膀胱容量趋于正常(平均466.7 ml);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明显减少(P<0.05);尿常规转向正常.结论:自制简易测定装置可判断膀胱容量、压力、残余尿量;指导膀胱训练可减少膀胱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

  • 膀胱训练在14例地震致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汪敏;谢粟梅;张意辉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致残性病变.根据脊髓损伤平面的不同可以直接损坏位于骶髓的排尿中枢或者脊髓内上、下传的神经通路,引起膀胱尿道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和尿失禁,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则会延缓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 康复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玉杰;葛建强;张晓飞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困扰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见疾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BPH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以及暂时性的急迫性或压力性尿失禁,且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间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盆底肌肉锻炼及膀胱训练,预防及治疗患者各类下尿路症状,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应用便携式B超对截瘫患者进行膀胱训练的体会

    作者:马绍霞

    截瘫患者多因脊髓损伤而导致控制膀胱功能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属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前公认科学有效的尿路管理办法是间歇性导尿[1,2]。理想的间歇性导尿应该以容量为基础,即在患者膀胱的安全容量范围内,尽可能使尿液达到大膀胱容量[3]。便携式B超可以准确的测量出患者膀胱内尿量,操作简单、安全,准确性和效率均较高。笔者在11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便携式B超对截瘫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找到佳导尿时机,降低了患者的不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自主膀胱功能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 清洁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夏冬;严丽;薛云红;丁丽;朱丹

    目的:减少下尿路的感染,保护肾脏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在清洁的条件下,定时将尿管插入膀胱内引流出尿液,使膀胱有规律的排空尿液.结果: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经大量临床实践运用,说明清洁间歇导尿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解除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老年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云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老年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本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均不同程度存在尿失禁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拔出导尿管后1个月、3个月患者尿失禁发生情况及尿失禁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拔出导尿管后3个月日总排尿量(TV)、总排尿次数(TOV)、总漏尿次数(LT)等临床排尿情况,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尿失禁改善情况,采用Cullen等提出的压力性尿失禁标准对两组患者拔出尿管后3个月的尿失禁程度进行分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出导尿管后1个月、3个月患者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0.00%、5.00%,均较对照组的45.00%、35.00%明显降低,尿失禁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拔出导尿管后3个月的日总排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排尿次数、总漏尿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ICI-Q-SF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的(8.37±1.8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29±2.16)分;临床治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中重度分度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均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膀胱训练能明显改善老年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临床症状及分度,有效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辣椒辣素治疗顽固性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袁晓燕;唐小毛

    目的观察辣椒辣素治疗顽固性女性尿道综合征(FUS)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诊断为慢性尿道综合征且久治不愈的女性病人行辣椒辣素溶液膀胱灌注治疗,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的膀胱训练.结果治愈5例,症状缓解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3.3%;治疗后3~6个月复发8例(53.3%),再次灌注后症状得到缓解.结论用辣椒辣素治疗顽固性FUS,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正确指导膀胱训练,可提高FUS治疗效果.

  • 毫针配合膀胱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观察

    作者:张轶丹;李从刚

    目的 观察毫针配合膀胱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毫针及膀胱训练的综合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失禁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两组治疗后尿垫指数及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毫针配合膀胱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耿玉山

    目的 观察采用宁泌泰胶囊口服、穴位针刺联合膀胱训练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宁泌泰胶囊口服、穴位针刺联合膀胱训练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托特罗定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OABSS评分总分、尿急症状评分分别为(3.7±1.5)/(5.2±1.3)、(0.1±0.8)/(0.6±0.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宁泌泰胶囊口服、穴位针刺联合膀胱训练的方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膀胱压力容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英;郝利;赵秋菊;米均;李雪燕

    目的 探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膀胱压力及膀胱容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和尿动力学检测法测量不同容量时的膀胱压力,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患者同一膀胱容量状态下使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和尿动力学检测法获得的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相关性(r为0.78~0.93,P<0.05).结论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可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膀胱压力与容量,为指导临床护士训练膀胱功能提供依据.

  • 综合膀胱训练对动力性尿潴留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伟丽;蒋丽红

    [目的]探讨动力性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6例动力性尿潴留患者进行间歇导尿、穴位按压及挤压排尿的综合膀胱功能训练.[结果]经综合膀胱训练后痊愈47例,痊愈率71.2%;好转12例,好转率18.2%;无效7例;总有效率89.4%.[结论]间歇导尿、穴位按压及挤压排尿的综合膀胱功能训练是动力性尿潴留患者解决排尿障碍的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尿潴留 膀胱训练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膀胱训练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66例临床观察

    作者:崔建锋;阮巧姿

    目的:现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膀胱训练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瘟(OAB)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0AB患者予每日口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膀胱训练,连续治疗4周,记录用药前后排尿日记及用药不良反应,比较用药前后平均24h尿急次数、平均24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尿量、尿失禁次数及QOL评分的改善情况.使用SPSS11.0多元统计软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膀胱训练治疗4周,24h平均尿急次数、24h平均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平均尿量、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膀胱训练能有效改善OAB患者尿急、尿频、夜尿及尿失禁症状,安全有效.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作者:苗娅莉;王建六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文献报道发病率15%~60%[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年轻的、轻中度SUI,而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SUI,下面予以简要论述.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2]1.1 行为疗法 是指通过改变SUI患者的行为习惯或环境来防止尿漏,指导患者学习专门的技巧和方法改善膀胱控尿能力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生活方式干预、尿急训练、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肉锻炼等.

45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