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院托管前后心房纤颤治疗情况比较研究
目的 了解蒲江县人民医院被托管1年来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医院托管模式对房颤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托管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内科住院、资料相对完整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被拖管前2010年1月至20112年3月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被托管后1年来,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的复律无明显差异,行射频消融的比例提高,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提高.持续性房颤抗栓治疗的比较提高,使用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的比例提高.永久性房颤服用华法林的比较有所提高,心室率控制的比例提高.结论托管后1年来,该院房颤的治疗情况更加规范,但房颤的抗栓治疗仍需要加强.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性/治疗 华法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托管 医院 县 -
某县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重庆市某县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护士职业的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在该院工作1年以上临床护士193名进行相关职业倦怠情况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士职业倦怠分值为(25.91±7.37)分;34.72%(67/193)的护理人员在情绪衰竭维度体验高度的职业倦怠;不同科室、照顾患者数及有无慢性病护士的比较中,儿科护士、每天照顾患者数大于12例、有慢性病的护士职业倦怠总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呈正相关,人格特征中“通过努力能改变现状”有正向影响,“护理工作有意义”有负向影响。结论某县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儿科、照顾患者数越多及有慢性病的护士倦怠程度高,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基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县级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超声科为例
目的:以成都某县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以超声科为例,识别服务流程及资源配置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资源配置建议。方法采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对超声科现有服务流程进行仿真,识别流程中资源配置的瓶颈、运用穷举法得出备选方案;通过仿真结果对比,选择佳方案。结果彩超检查、B超检查和取报告的等待时间均接近或超过半个小时,接近或突破国家卫计委规定的阈限,仿真结果显示上下午的人员配置失衡是导致拥堵的直接原因。结论将住院部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统一安排至下午,并增加下午14:00~18:00之间B超检查和彩超检查的资源配置,即下午时段增加B超检查和彩超检查医生各一名,流程各个节点和全天各时段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均明显缩短。
-
区县医院医疗纠纷的现状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以医疗纠纷的概念为选择标准,选择某区县医院2010~2014年的纠纷案例116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医疗纠纷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有效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5年的医疗纠纷赔偿案例,通过不同角度分析整理,总结其发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结果患者因医疗未达到预期效果和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生医疗差错导致发生医患纠纷占总数的70.7%,医疗纠纷发生的数量与医疗业务发展、患者数量递增呈正相关,主要发生在以骨科为首外科手术科室,妇产科医疗纠纷也占较大部分,患者主要选择向医院投诉及主要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结论通过医疗纠纷现状分析,从不同层次与立场提出规避医疗纠纷发生的对策,减少医患双方的损失,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探讨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医院人才队伍.通过对医院人才队伍实际情况的思考与实践,提出医院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战略措施,促进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
基层医院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与对策
奉节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院内二科作为第二批试点病房,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彻底转变人员观念、领导重视、不断完善护理人员职责、采用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模式把关护理质量、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依托品牌服务等,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使基层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更好地开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
新疆地区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药学服务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学服务的认知状况,为县医院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问卷,通过预调查修改、完善问卷,于2012年4-9月对新疆68所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4.5%被调查者对实施药学服务主体认识清楚,57.5%被调查者对药学服务对象有较好的认知,49.6%被调查者对药学服务熟悉,所有被调查者对药学服务的内容较认同.结论 新疆地区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对医院药学服务的概念及内涵认知水平不高,建议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药学技术人员对"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的认识水平,提高药学服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看图对话在县级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与改进县级医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收集2011年5-11月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共8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糖尿病俱乐部活动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接受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实验组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认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看图对话的健康教育模式让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等有所提高,遵医行为有所增强,在县级医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推广.
-
贵州省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贵州省县级综合医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的配置县级综合医院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对2009年贵州省9个地区(市、州)的169家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州省9个地区(市、州)的169家县级综合医院平均每院职工人数为9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73%,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6.27%;平均医护比为1∶0.96;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职工多,比例分别为36.2%和37.17%;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较低,分别为23.47%、0.09%,无学历的比例为3.07%;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99%,中级职称的比例为23.09%,初级职称的比例为59.34%,无职称的比例为13.58%,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人数比值为1∶5.8∶14.9∶3.4.结论:贵州省县级综合医院人力资源数量较少,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
贵州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2013-2015年新农合住院疾病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贵州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新农合住院疾病及患者流向,为县级医院诊疗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州省88个县中随机抽取7个县作为研究点,从各县农合办信息系统提取2013-2015年所有新农合报销的疾病信息,依照住院病人诊断ICD编码(以国际ICD-10为分类标准)进行疾病分类,并对疾病构成及流向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将住院疾病分为县内和县外2部分,统计3年县内、县外住院患者分布情况;并将流向县外的住院病案与收集的诊疗能力表合并,得到县内对于流向县外疾病的能治与不能治情况;再将90%的县内能诊疗、但流向县外的患者作为吸引回流,得到理想状态下县内、外住院患者分布情况.结果:2013-2015年7个研究点流向县外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数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为4.81%;且3年间,县内能够治疗、但流向县外的患者人次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流向县外患者的疾病中约61%在县内能够诊疗,以分娩为首位;县内不能诊疗且外转率较高的疾病以肿瘤、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积极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妇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能力建设,有利于县级新农合住院病人流向合理.
-
县级医院疼痛诊疗调查及建立疼痛科的必要性
目的 对县级医院诊疗疼痛性疾病的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收集我院8个月期间的门诊日志和门诊处方,借助His医院管理系统对门诊疼痛患者就诊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疼痛性疾病就诊患者占同期门诊量的14.6%,主要分布在骨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等传统临床科室,占64.6%,由于在疼痛科得到了规范化的治疗,疼痛科门诊就诊人次呈逐月增多的趋势.结论 面对庞大的疼痛患者群落,医院建立疼痛科,可以使疼痛性疾病就诊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