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75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红光;王春霞;刘海涛;刘民

    目的 了解初治肺结核的治疗动态并探讨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以2009-2011年江苏省响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并随访管理的757例初治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考虑事件结局、随访时间及截尾数据的生存分析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57例患者中成功治疗720例,不良结果37例.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估计初治肺结核中位成功治疗时间为182 d,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为转诊、因症就诊及其他途径患者的实际成功治疗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4.17% (174/720),66.53% (479/720),9.31% (67/720),与各来源估计成功治疗比例分别为29.86%(215/720),59.72%(430/720),10.42%(75/720)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19,P=0.000).存在延迟与未存在延迟就诊患者的实际成功治疗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6.67% (192/720)与73.33% (528/720),与延迟与否估计成功治疗比例(31.25%,68.75%)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1.33,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45~岁(OR=1.213,95%CI=1.014~1.452)及≥60岁以上(OR=1.323,95%CI=1.069~1.636)年龄组的成功治疗率高于30岁以下,农民(OR=0.787,95%CI=0.650~0.953)及其他职业者(OR=0.755,95%CI=0.591~0.966)成功治疗率低于工人,因症就诊(OR=1.498,95%CI=1.275~1.760)的成功治疗率高于转诊患者,延迟就诊(OR=0.782,95%CI=0.658~0.929)的成功治疗率低于非延迟者.结论 在当地肺结核初治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民、30岁以下年龄段、转诊来源及存在延迟就诊的患者的治疗管理.

  • 广东省四会市1976-2005年1761例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分析

    作者:黄启洪;李艳华;柳青

    目的 为分析四会市鼻咽癌生存率和评价高发现场30年肿瘤防治效果.方法 在四会市肿瘤发病登记制度和死因登记制度的基础上,收集了1761例鼻咽癌患者的随访资料.统计指标包括5、10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Cox回归用于分析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 四会市人群鼻咽癌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62%和37.01%,中位生存时间为5.05年.1993年后诊断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58.8%,比1993年以前诊断患者的5年生存率43.3%有明显改善.其他与预后有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和诊断医院.结论 四会市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改善,主要与治疗水平提高有关.而鼻咽癌死亡率的下降仍需要长期观察.

  • 我国530例既往不安全有偿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者生存分析

    作者:豆智慧;于兰;赵红心;马烨;彭国平;陆立星;李志和;傅继华;张福杰

    目的 探讨既往不安全有偿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山西、山东、湖北、吉林4个省以典型抽样方式选取8个县(区),选择所有2006年1月24日前发现并确认既往不安全有偿采血(浆)者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病例,收集其感染、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结果 530例病例中,HIV感染者196例(37.0%);AIDS患者334例(63.0%),其中168例(50.3%)抗病毒治疗;152例(29.0%)死亡.在530例患者从感染到观察终点平均观察(10.1±1.8)年中.166例未治疗AID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1年(95%CI:9.1~9.4),8年生存率52.0%;而168例已治疗AID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2.1年(95%CI:11.9~12.3),12年生存率80.0%;在抗病毒治疗3年中,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比未治疗者延长而死亡风险降低12.2倍.AID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在性别、年龄、地区、是否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前基线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上存在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是AIDS患者生存首要保护因素(HR=13.3,P=0.00),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50个/μl的AIDS患者治疗中死亡风险高(HR=10.9,P=0.00).结论 AIDS患者生存时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是HAART干预是延长AIDS患者生存时间和降低AIDS患者死亡风险的首要保护措施.

  • 手足口病患者愈后粪便中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状况分析

    作者:何义林;张翔;查杰;戴文军;罗锋;申涛

    目的 探索手足口病患者愈后粪便标本中肠道病毒(EV)核酸阳性率的持续时间.方法 对49例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连续6周的随访,每周采集1次患者的粪便标本5~8 g,用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常见病毒的核酸,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随访期内EV核酸检出情况.结果 49例患者中包括16例肠道病毒71( EV71)型、15例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和18例EV型.对患者进行病后6周的随访.EV71型患者在第1周和第5周各有1例失访,CoxA16型患者在第4周有1例失访,EV型患者在第1周有2例失访.在随访的第1~6周,EV71型患者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81.3%、60.9%、47.4%、33.9%、27.1%、18.1%,CoxA16型患者分别为93.3%、73.3%、53.3%、33.3%、16.7%、8.3%;随访的第1~2周,EV型患者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4.4%和7.4%,第3~6周均为0.3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8,P=O.001).随时间的延长,各组患者病毒核酸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手足口病患者愈后粪便中病毒核酸阳性率持续较长的时间,EV71型和CoxA16型患者可长达6周.

  • CD133和GW11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林泳;聂玉强;李霞;李瑜元;赵晶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CD133 mRNA和GW112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无瘤生存率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5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相应癌外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133mRNA和GW112mRNA的表达,随访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胃癌组织CD133 mRNA和GW112 mRNA表达量[0.07(0.01~0.13),0.12(0.04~0.36)]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0.01(0.00~0.07),0.02(0.01~0.05)](P<0.05).(2)GW112 mRNA表达量随患者年龄增高(>60岁),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或Ⅳ期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 mRNA则和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关系.(3)随访所有病例,5年生存率为(28.0+9.0)%,无瘤生存率为(24.6±9.5)%.分别按照癌组织CD133和GW112表达水平分为高、低表达组.CD133高、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7.7%比50.0%)和无瘤生存率(0%比5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W112高、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11.1%比71.4%)和无瘤生存率(20%比29%)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癌组织CD133和GW112的表达水平是患者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子(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792和5.155);GW112同时也是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子(RR=4.978).(4)ROC曲线分析发现,联合检测CD133和CEA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胃癌组织CD133 mRNA和GW112 mRNA 表达水平与胃癌恶性潜能有关,可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 低白蛋白血症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存活率的影响

    作者:李燕

    我们通过对我院1996-12~2001-12期间14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观察低白蛋白血症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存活率的影响.

  • 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生存预后分析

    作者:李益飞;郭剑明;徐磊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骨痛为首发症状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统计分析年龄、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评分、有无转移及骨转移数目、临床分期、碱性磷酸酶等对患者整体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至2010年51例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或骨转移瘤病理证实。骨转移通过静脉注射555~925 MBq 99mTc-MDP后通过SPECT/CT采集分析证实,部分行骨转移肿瘤切除或骨穿刺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接受大限度的雄激素阻断的内分泌治疗(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联合抗雄激素(氟他胺50 mg/d,比卡鲁胺50 mg/d)。结果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率较高,为92.2%(47/51),骨盆、腰椎转移率较高,分别为21.5%、29.0%。中位随访时间为32.1个月,至随访结束有20例患者死亡,中位整体生存期为24.4个月。患者年龄(≥71岁vs.<71岁)与生存预后存在相关性(23.1个月vs.29.1个月,P=0.0169);穿刺前PSA值(≤100 ng/ml vs.>100 ng/ml)与生存预后无相关性(36.7个月vs.19.4个月,P=0.1797);Gleason评分(2~6,7,8~10)与整体生存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62.4个月vs.35.1个月 vs.12.5个月,P=0.0173),骨转移数目(<6个vs.≥6个)与患者整体生存时间具有相关性(36.1个月vs.4.4个月,P=0.0144);仅有骨转移及骨转移伴有精囊侵犯、肺、淋巴等转移与患者整体生存有相关性(25.7个月vs.4.4个月,P=0.0304);临床分期(≤T2 vs.≥T3)与患者生存预后具有相关性(62.4个月vs.23.1个月,P=0.0257);碱性磷酸酶(正常vs.升高)与整体生存期明显相关(37.0个月vs.19.0个月,P=0.0151)。一线治疗生化复发的时间为(17.6±8.3)个月,一线治疗失败后予更换成比卡鲁胺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54.5%(24/44)。结论对于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骨转移的数目、脏器、淋巴转移、临床分期、碱性磷酸酶、Gleason评分能预测患者的整体的生存预后(P<0.05)。MAB 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线治疗生化复发后二线内分泌治疗部分患者仍可获益。

  • 胃癌手术患者63例的生存分析

    作者:慕星;吕俊生;吴秋明;杨建伟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6至2010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63例胃癌术后患者,低随访3年,对年龄(≤60岁和>60岁)、性别、部位(胃底、胃体和胃窦)、病理类型(腺癌、黏液癌和其他)、第七版TNM分期方法(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手术方式(根治切除术和姑息手术)、是否化疗和有无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总体平均生存期40.1个月,中位生存期2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Ⅰ~Ⅳ分期(第七版TNM分期方法)、手术方式(根治手术和姑息手术)、术后有无并发症与生存期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和术后是否有并发症是生存时间为有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分期(第七版TNM分期方法)和术后是否有并发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培美曲塞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安全性及疗效的荟萃分析

    作者:肖军;黄耀元;金钦文;林源

    目的 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使用培美曲塞的安全性及疗效,为制订治疗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Man-tel-Haenszel 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4 篇文献进行Meta 分析,计算优势比.结果 入选4 篇文献共计1292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55 例,对照组637 例.培美曲塞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6 个月、1 年、2 年生存期分别提高10.11 %、11.06 %、5.41 %,OR 值及95%CI 分别为0.62 及0.49 ~0.78 (P <0.0001 )、0.75 及0.59 ~0.95 (P =0.02 )、0.71 及0.53 ~0.95 (P =0.02 );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培美曲塞治疗过程中降低比例分别为12.31 %、5.16 %、5.16 %、19.17 %,OR 值及其95%CI 分别为20.84 及5.79 ~75.08 (P <0.00001 )、19.58 及2.61 ~146.81 (P =0.004 )、19.65 及2.61 ~147.67 (P =0.004 )、17.14 及7.05 ~41.07 (P <0.00001 );培美曲塞致疲劳综合征概率增加2.67 %,OR 值及其95%CI 为0.33 及0.81 ~2.16 (P =0.26 ).结论 培美曲塞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可以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化疗期间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易产生疲劳综合征,敏感性分析证实结论较为可靠.

  • 进展期肝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术后预后关系研究

    作者:常秀娟;陆荫英;曾珍;曲建慧;许桂林;高旭东;王鋐;楼敏;王春平;杨永平

    目的:探讨氩氦刀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与进展期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在我院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150例进展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NLR中位数(2.94)将患者分为2组(高NLR组和低NLR组),对2组进行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前病理组织分化程度、NLR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是术后进展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术前高 NLR组患者生存期为5个月(95%CI 3.5~6.4),而低NLR组患者生存期为9个月(95%CI 6.9~11.0),2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LR>2.94的进展期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预后较差。

  • 早期胃癌152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率

    作者:富克远;余永伟;余宏宇;郑唯强;任长庆;马大烈;秦洪义;詹溶洲

    关于早期胃癌的研究日本报道多,中国、美国等其他国家都有报道,他们多注重定义,临床病理特征,发病率,术后复发和5年生存率[1-17].早期胃癌得到及时手术机遇远远低于中晚期胃癌,各国、各医院、各时期统计不同,但手术机遇提高很慢[1,6].术后10 a~15 a生存率报道很少[18-20].术后15 a~25 a及以上目前国内外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早期胃癌术后~30 a的生存情况,以及影响它的有关因素.

  • 70岁及以上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生存因素分析

    作者:黄莹莹;赵赟博;程刚

    目的 探讨影响70岁及以上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57例70岁及以上的晚期胰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既往糖尿病史、胆道疾病史、吸烟史、化疗、放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llabo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oynic antigen,CEA)和CA199升高情况等对总生存的影响.结果 性别、行为状态、化疗、放疗与生存密切相关.男性和女性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7±5.4)个月和(5.5±2.3)个月,P=0.000;ECOG评分0~1分和≥2分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1±5.8)个月和(7.3±3.8)个月,P=0.040;未接受化疗组和接受化疗组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8±5.3)个月和(11.5±5.0)个月,P=0.038;未接受放疗组和接受放疗组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5.4)个月和(13.7±3.8)个月,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胰腺癌总的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1年生存率为28.1%.结论 70岁及以上老年人胰腺癌的预后与性别、行为状态、化疗和放疗相关.对于不可切除但行为状态好的老年胰腺癌患可以考虑化疗,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考虑联合放疗.

  • 术前血小板计数在评价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黄品助;刘春红;陈规划;刘波;胡泽民;邱际亮;廖亚帝;李斌奎;郑云;元云飞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术前Plt在评价术后生存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肿瘤外科行肝癌肝切除的39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56例,女43例;年龄21~78岁,中位年龄48岁。观察术前Plt与患者性别、年龄、GGT、HBsAg、AFP、肝硬化、肿瘤包膜、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管侵犯、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根据术前Plt将患者分为G1组(<100×109/L,41例)、G2组(100×109/L~300×109/L,321例)、G3组(>300×109/L,37例),对3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术前Plt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生存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术前Plt与HBsAg、AFP、肿瘤直径有关(t=2.069,2.222,-3.911;P<0.05)。G1组患者5、1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1.2%、25.2%、11.8%,G2组分别为33.7%、23.0%、18.1%,G3组分别为11.4%、8.6%、5.7%。G3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G1组和G2组(χ2=5.706,11.361;P<0.05)。术前Plt增多为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3组患者生存预后较G1组和G2组差(HR=1.761,1.845;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前Plt增多为肝癌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lt增多的患者预后差。

  •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92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光文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9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64±12)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92例患者中行肿瘤切除术35例,包括根治性切除术21例,姑息性切除术14例;行减黄术6例;行介入治疗43例,包括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内引流41例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2例;行剖腹探查术8例.患者出院后接受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不同外科治疗方法的生存分析与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92例患者中84例随访资料完整,随访率为91%(84/92).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3.5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肿瘤切除术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其中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为25个月,姑息性切除术患者为10个月;减黄术患者为14个月;介入治疗患者为9个月;剖腹探查术患者为4.5个月.肿瘤切除术、减黄术、介入治疗、剖腹探查术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46,P<0.05).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和剖腹探查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76,15.38;P<0.05).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25,P<0.0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肿瘤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减黄术、介入治疗及剖腹探查术等,其中肿瘤切除术可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西罗莫司改善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预后

    作者:许世磊;杨卿;汪国营;张英才;张剑;李华;汪根树;刘波;杨扬;陈规划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且接受完整随访的70例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66例,女4例;年龄21~69岁,中位年龄46岁。根据有否联用西罗莫司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西罗莫司组(30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FK506)或环孢素(CsA)+甲泼尼龙二联免疫抑制方案。西罗莫司组术后15~30 d,在二联免疫抑制方案基础上加用西罗莫司,并逐步减量至停用FK506或CsA。对照组复发患者中15例复发后改用西罗莫司,12例继续原免疫抑制方案;西罗莫司组复发患者继续应用西罗莫司。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西罗莫司组无瘤生存率为23%,对照组为46%,两组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P>0.05)。应用西罗莫司的复发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为4~34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未应用西罗莫司复发患者带瘤生存时间为3~22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带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 P<0.05)。结论西罗莫司可以改善超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患者的生存预后,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细胞癌疗效比较

    作者:刘猛;季节;李文奇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RFA)和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细胞癌(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RFA组和手术切除组(切除组),每组各30例.其中RFA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6岁,中位年龄59岁.切除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7~71岁,中位年龄57岁.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RF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0±12)min、(24±10)ml、(8.7±1.7)d,明显低于切除组的(132±31)min、(357±138)ml、(16.1±2.6)d(t=-6.686,-6.716,-12.926;P<0.05).RFA组围手术期ALT、AST大差值分别为(90±24)、(66±18)U/L,明显低于切除组的(144±35)、(114±34)U/L(t=-6.965,-6.711;P<0.05).RFA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63%、43%,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83%、63%;切除组相应为87%、70%、50%和97%、87%、70%.两组术后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0.018;P>0.05).结论 对于直径≤3 cm的小肝癌,RFA治疗安全、有效、微创、经济,可获得与手术切除相近的疗效.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李天翔;吴力群;蒋晓;孔杰;辛洋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癌)术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299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58例,女41例;年龄23~82岁,中位年龄54岁。根据患者术前3 d内外周血血常规结果计算NLR,所有患者术后接受随访,记录患者存活和肿瘤复发情况。绘制NLR诊断肿瘤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界值。根据NLR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将临床参数纳入影响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的因素,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诊断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NLR界值为1.71时,其灵敏度为0.49,特异度为0.73。低NLR组(173例)和高NLR组(126例)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82.6%、61.8%和83.3%、72.2%、46.2%,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8%、66.7%、44.9%和62.7%、36.2%、24.8%,两组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7,19.970;P<0.05)。术前NLR>1.71、GGT>64 U/L、AFP≥400μg/L及肿瘤直径>5 cm是影响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1.504,0.590,1.540,0.982;P<0.05)。结论术前NLR为影响HBV相关肝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LR>1.71患者预后差。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三年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张行芬;邓勤智;周文红;廖庆华;庞中强;黄建荣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就诊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2例.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50例内科治疗组接受单纯内科治疗;12例联合治疗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接受APBSC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早期(4、12及24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病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第4、12及24周的Alb和PT均较移植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lb=-4.437、-5.210和-6.915,Tpt=12.083、11.251和10.640,P<0.01),与同期内科治疗组比较亦有改善(tAlb=4.985、5.565和6.260,Tpt=-3.013、-3.727和-3.983,P<0.01).联合治疗组3年的OS和PFS[(90.9±8.7)%和(75.8±12.5)%]均高于内科治疗组[(60.7±7.4)%和(47.9±7.3)%](χ2=6.887和5.565,P<0.05),APBSCT在减少腹水及肝性脑病方面的作用要优于内科治疗(χ2=7.992和4.681,P<0.05或<0.01).结论 APBSCT联合内科治疗能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功能,提高患者3年的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轻.

  • 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卢可士;陈明坤;周芳坚;韩辉;刘卓炜;李永红;尧凯;刘建业;秦自科

    目的 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27~81岁,中位年龄49岁.病程<1年者46例(56.8%),≥1年者35例(43.2%).行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6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75例.按2002年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记录患者年龄、有无包皮过长/包茎史、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形状、分级、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情况和淋巴结大小等指标.结果 81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pN+42例(51.9%),无淋巴结转移者pN0 39例(48.1%).G1、G2、G3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78.3%(18/23)和100.0%(8/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根据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结果,cN+和cN0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63.5%(40/63)和11.1%(2/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27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4%与92.3%(P=0.00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0%与91.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结果和肿瘤分级是腹股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较低,对淋巴结转移高危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 705例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初步研究

    作者:王功伟;王颖;陈云新;胡浩;沈丹华

    目的 研究肾细胞癌的基本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方法 对1956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05例肾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学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 结果 肾细胞癌直径0.6~18.0 cm,平均4.6 cm.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多房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嫌色肾细胞癌以及未分类肾细胞癌分别占88.9% (627/705)、4.1%(29/705)、3.3%(23/705)、1.3% (9/705)和2.4%(17/705).Fuhrman核分级1、2、3、4级分别占19.0%(116/612)、58.3% (357/612)、18.1%(111/612)以及4.6%(28/612).肾盂、肾周脂肪及血管侵犯者分别占10.9% (66/603)、10.6%(64/603)和4.8%(29/603).TNM分期中T1期464例(76.6%),T2期65例(10.7%),T3期73例(12.0%),T4期4例(0.7%).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17/606)和3.5%(21/606).Ⅰ、Ⅱ、Ⅲ、Ⅳ期肿瘤分别占74.3% (450/606)、9.9%(60/606)、11.7%(71/606)以及4.1%(25/606).3、5、10、1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2.8%、86.9%、76.8%和55.5%,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分别为92.8%、88.1%、77.4%和5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是肾细胞癌唯一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结论 肿瘤分期是肾细胞癌独立的预后因素.在肾细胞癌的诊断中应该注意肾窦侵犯和淋巴结的评价.

189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