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伊马替尼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敏;沙信山;仇惠英;何广胜;徐杨;岑建农;潘金兰;陈苏宁;孙爱宁

    目的 比较伊马替尼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2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伊马替尼组)和141例接受allo-HSCT(allo-HSCT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慢性期、进展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结果 伊马替尼组慢性期CML患者(278例)的EFS率、OS率、预期5年EFS率、预期5年OS率均优于allo-HSCT组(120例)(88.5%对70.0%、93.2%对80.0%、84.0%对75.0%、92.0%对79.0%,P值均<0.01).伊马替尼组进展期CML患者(14例)的EFS率、OS率与allo-HSCT组(21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9%对47.6%,P=0.688;42.9%对57.1%,P=0.437).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CML患者的EFS及OS率均优于allo-HSCT;对于加速或急变期患者,伊马替尼与 allo-HSCT疗效相当.

  • 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邹德慧;隋伟薇;易树华;安刚;徐燕;李增军;李承文;齐军元;赵耀中

    目的 评价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给予沙利度胺和(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并获得部分反应以上疗效的60例初诊MM患者,进行一线ASCT治疗,分析其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并探讨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治疗反应、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至2012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36.8(12.0~102.5)个月.全组患者预期中位OS和PFS时间分别为未达到和86.5个月.60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非常好的部分反应(VGPR),其中34例(56.7%)为完全反应(CR).获得CR者的PFS时间较获得VGPR者长(P =0.030),而3年预期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42).ISS分期不影响患者的PFS时间(P =0.445)和OS率(P=0.467).单因素分析显示IgH重排、p53缺失、13q14缺失和1q21扩增等细胞遗传学异常均为与患者生存相关的不良预后因素.去除合并t(4;14)/t(14;16)或p53缺失患者,13q14缺失及1q21扩增与PFS和OS均无相关性.t(4;14)影响患者的PFS而非OS.p53缺失的患者预后差,特别是合并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者,中位PFS和OS时间分别仅17和31个月.结论 新药联合一线ASCT治疗初诊MM患者,可获得高质量的治疗反应,延长患者的PFS和OS时间.细胞遗传学异常和治疗反应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 53例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孙开宇;桂希恩;邓涤;熊勇;邓莉平;高世成;张永喜

    目的 分析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AR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AR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2随机配对对照研究方法,以106例普通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53例ARL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11~67)岁,诊断NHL时CD4+T细胞中位数为(146±20)个/μl.53例患者中B细胞来源者47例(88.7%),T细胞来源者6例(11.3%).Ann Arbor分期Ⅲ~Ⅳ期者占52,8%(28/53);IPI评分中高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比例分别为45.3%(24/53)和18.9%(10/53).ARL诊断后放弃治疗者占37.7%(20/53),抗HIV治疗联合放化疗者占62.3%(33/53).抗NHL治疗采用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泼尼松)方案.ARL组患者的总生存(OS)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6.0±1.3)对(48.0±10.0)个月,P<0.05].接受抗NHL治疗的患者中,ARL组(33例)和对照组(100例)患者的O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10.9)对(77.0±11.1)个月,P=0.816];ARL组患者1年OS率低于对照组(60.6%对83.0%,P<0.05),但两组患者的2年(53.5%对60.5%)、3年(48.1%对45.9%)和5年(39.1%对27.5%)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RL多见于青壮年,1年内病死率高,抗HIV治疗联合CHOP方案抗NHL治疗能显著改善ARL患者预后.

  • CD56在t(8;21)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莎;魏旭东;米瑞华;艾昊;尹青松;汪萍;汪小姣;范瑞华;胡杰英

    目的 观察CD56在t(8;21)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2例初治t(8;21)成人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D56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 82例患者中CD56阳性者50例,阴性者32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常规、有无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早期病死率、完全缓解率及3年总生存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阳性组患者CD19表达率较阴性组低(30.0%对53.1%,P=0.036),3年无病生存(DFS)率也较阴性组低(25.8%对46.9%,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56阳性是患者D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HR=4.012,95%CI1.712~9.400,P=0.001).结论 CD56阳性合并t(8;21)初治成人AML患者预后不良.

  •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特征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

    作者:费倩;黄晓军;刘扬;许兰平;张晓辉;刘开彦;陈欢;陈育红;王昱

    目的 探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特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haplo-HSCT的102例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高危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102例AML患者中,AML-MRC 17例(AML-MRC组),其他类型AML 85例(对照组).AML-MRC组男8例,女9例,中位年龄35(17~61)岁;对照组男52例,女33例,中位年龄31(11~60)岁.AML-MRC组、对照组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血流感染发生率及造血重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8% (95% CI51.6%~ 93.4%)、72.5% (95% CI62.8% ~ 80.1%) (P=0.650),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4%(95% CI48.8%~ 92.9%)、65.9%(95% CI54.3% ~ 75.2%) (P=0.573),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3.0%(95% CI 1.9%~34.7%)、13.3%(95% CI 7.0%~ 21.5%) (P=0.623),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6.7%(95% CI0.3%~ 27.0%)、20.0% (95% CI 12.0%~29.4%) (P=0.436).结论 CR1期AML-MRC与其他类型高危AML患者haplo-HSCT的预后相似.haplo-HSCT是CR1期AML-MRC患者的理想选择.

  • BiR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刘雪莲;李璐;史青林;陈丽娟;曹欣欣;李剑;廖爱军;邹德慧;孙京男;高素君;李薇;侯健;靳凤艳

    目的 探讨BiRd方案(克拉霉素+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于6家医院接受BiRd方案治疗的30例RR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体反应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无进展生存(PFS)、总体生存(OS)及不良反应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27例可评价疗效,ORR、CBR分别为51.9%(14/27)、66.7%(18/27),其中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sCR)1例(3.7%)、CR 3例(111%)、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3例(11.1%)、部分缓解(PR)7例(25.9%).13例既往接受过Rd方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其中9例治疗过程出现疾病进展)中,BiRd方案的ORR和CBR分别为38.5%(5/13)和61.5%(8/13),其中包括5例同时伴有高危[17p-或t(4;14)]和其他不良预后细胞遗传学改变(13q-、1q21+)的患者.24例既往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中,BiRd方案治疗的ORR和CBR分别为45.8%(11/24)和62.5%(15/24).3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9(1.0~ 33.8)个月,至随访截止,20例存活,中位PFS期和预期中位OS期分别为12.0(95%CI11.6~ 12.4)个月和27.6(95%CI15.1~ 40.1)个月.大多数患者对BiRd方案治疗的耐受性良好.结论 BiRd方案治疗RRMM安全有效,与硼替佐米无交叉耐药,可能克服Rd耐药和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

  • 下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生存分析及功能评估

    作者:姬涛;郭卫;杨荣利;汤小东;杨毅

    目的 了解下肢骨与软组织原发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患肢功能及假体生存情况,并统计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共151例下肢骨与软组织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人工假体重建术,术后随访1~9年(中位时间37.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肿瘤学预后、肢体功能、人工假体情况,功能评分应用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 93).人工假体生存率情况应用Kao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并应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假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51例中,随访时无瘤存活100例(66.2%),带瘤生存18例(11.9%),局部复发11例(7.3%).对118例存活患者进行MSTS 93功能评分,结果 为75.1%±19.0%,功能优良率为83.0%.股骨上段评分高为79.3%±16.3%,胫骨上段低为68.5%±21.1%.人工假体总生存率为86.4%(102/118).3年生存率为73.1%,5年生存率为52.2%.人工假体3年、5年无手术生存率分别为62.1%和45.6%.各类假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9.5%(23/118);假体失败率16.1%(19/118),19例均行翻修手术.并发症中感染9例(7.6%),松动2例(1.7%),假体折断6例(5.1%),脱位2例(1.7%).结论 肿瘤型假体重建保肢手术有令人满意的术后肢体功能.人工假体重建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包括:伤口感染、胫骨上段、截骨长度>14 cm及病理性骨折.

  • 定制肿瘤型铰链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生存率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杨志平;田永昊;杨强;李昕;李振峰;李建民

    目的 探讨定制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假体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1996年4月至2007年4月接受定制肿瘤型铰链膝关节假体置换且随访资料完整的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4例,女31例;年龄11~72岁,平均(31.33±15.3)岁.骨肉瘤43例,骨巨细胞瘤31例,软骨肉瘤4例,转移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Ewing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股骨远端43例,胫骨近端42例.均行瘤段广泛切除及国产骨水泥定制肿瘤型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结果 随访3~124个月,平均45.8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7.1%(23/85),股骨远端25.6%(11/43),胫骨近端28.6%(12/42);发生于术后3年内13例次,3~5年3例次,5年以上7例次.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切口不愈合、假体周围深部感染、腓总神经损伤等)6例次,全部发生于术后3年内;与假体相关的并发症(假体松动及断裂、假体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17例次,发生于术后3年以内7例次、3~5年3例次、5年以上7例次.假体生存率三年79.4%、五年67.7%、七年62.3%,股骨假体分别为86.6%、79.2%、73.5%,胫骨假体分别为66.1%、53.7%、48.8%.结论 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3年内,与假体相关的并发症于术后3年内及5年以上高发.使用国产定制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早期即可发生与假体相关的并发症.

  • 儿童横纹肌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郭芬;赵强

    目的:探讨儿童横纹肌肉瘤(R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3例RMS患儿的临床及生存资料,引入患儿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COG-stage分期、COG-group分期、危险度分组和手术情况共9个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立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影响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2.0%、43.1%,总体中位生存期为47.28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原发部位、group分期和是否手术切除是儿童RMS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不同组织学类型、原发部位、group分期及是否手术切除的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结论:儿童RMS预后的影响因素有组织学类型、原发部位、group分期和是否手术切除,通过此分析能为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强度的选择提供依据.

  • 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尼杰;智英辉;只向成

    目的 探讨P53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预后的意义及其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新发组),采用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CD-DST法)进行常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吡柔比星、诺维本、顺铂)的体外检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中P53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同时回顾性收集有完整临床和随访资料及完整的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的153例TNBC患者资料作为随访组,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2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43例,其中P53阳性表达率为62.79%(27/43),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30.65%,76/248).在组织学Ⅲ级患者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66.04%,高于组织学Ⅰ级(23.73%)和Ⅱ级(30.17%)的阳性表达率.P53是影响TNBC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其阳性表达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者(69.7% vs89.4%,P=0.001).对顺铂化疗药物敏感的TNBC中P53阳性表达率低于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P53阳性是判断TNBC预后较差的指标之一,其表达和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呈负相关.

  • PPAR-γ和p27kip1、Skp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凤新;彭利;张萌;王刚;刘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27kip1和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肝细胞癌组织标本57例(肝癌组)和正常肝组织标本(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PPAR-γ、p27kip1及Skp2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PPAR-γ及Sk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27kipl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在不同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与Skp2、p27kip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Skp2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7,P=0.020).Skp2蛋白低表达组的1、3、5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01).结论:PPAR-γ和Skp2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kp2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 单纯中医辨证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作者:郝腾腾;吴煜;崔宁;曲骞;谢湘兰

    目的 观察单纯中医辨证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根据中医证型、中药疗程、瘤体近期疗效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总结生存获益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收集12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剔除4例,脱落11例,共观察107例,辨证分为肝郁血瘀证、脾虚痰凝证、肝肾阴虚证,均采用单纯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总体生存期(OS)及生存率,并对中医证型、中药疗程、实体瘤近期疗效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统计分析其与OS的关系.结果 在可评价的98例患者中,瘤体客观缓解率为11.22%,疾病控制率为60.20%.对所有病例进行生存分析显示中位OS为7.4个月,半年生存率为47%,1年生存率35%,2年生存率35%,3年生存率10%.脾虚痰凝证型组与肝郁血瘀证型组OS无明显差异.中药不同疗程亚组间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R组、SD组、PD组之间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中医辨证治疗可以起到缩小肿瘤、稳定瘤体的作用,可以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OS,但其生存获益可能与用药疗程、瘤体客观缓解等因素相关,尚未发现中医证型对生存疗效产生明显影响.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和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田晓刚;王伟

    近年来,随着细胞受体和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开始了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l3tor,EGF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短臂(7p11-13)上,包含26个外显子,长约110 kb,所编码的蛋白为Ⅰ型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kinase,TPK).

  • 有症状心肌桥患者的临床和长期预后分析

    作者:刘凡

    冠状动脉正常走行于心外膜下,不受心肌收缩的挤压.冠状动脉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室壁心肌纤维之间,被肌纤维包裹,致使心脏收缩期该段冠状动脉受到挤压而出现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临床上可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1].其覆盖下的冠状动脉或其分支就叫做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术后照射野范围的研究

    作者:刘会芝;王秀梅;李彦格;薛晓英;刘志和;雷新波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又称恶性胶质瘤,指按WHO分级系统定义为Ⅲ和Ⅳ级神经胶质细胞瘤.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但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局部复发.因此,加强局部控制是关键.笔者对2001年6月至2004年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43例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北京市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与4年全死因死亡分析

    作者:张钰聪;关绍晨;吴晓光;刘洪军;孙菲;刁丽君;汤哲;方向华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一个有代表性的老年人群多项代谢指标和4年全死因的关系.方法 于2000年对一个老年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人群1496例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及血压和多项血液代谢指标的检查并进行随访,4年中累计死亡老人203例.分析生存1293例与死亡203例的基线代谢指标与4年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1496例老年人中,平均年龄(71.3±6.4)岁,与生存的老人相比较,死亡组年龄偏大,基线收缩压偏高,体质量指数(BMI)和甘油三酯(TG)水平、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偏低,以上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老人中高血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BMI、吸烟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回归分析以全死因为因变量,高血压(HR=1.40,95%CI =1.03~1.91)、糖尿病(HR=1.57,95% CI=1.09~2.26)、BMI≥25(HR =0.65,95%CI=0.46~0.91)、低HDL-C血症(HR=2.40,95% CI =1.41~4.09)能够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老年人中,多种代谢异常与全因死亡有关,低HDL-C血症对死亡有预测价值.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作者:吕喜英;李青山;张秀琴;张旭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VEGF能否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技术检测了39例化疗组和20例非化疗组的肺癌中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VEGF的不同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EGF的表达与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中VEGF表达阳性者化疗后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Cox回归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VEGF与肺癌的预后有明显的关系(P<0.05).结论 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 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时间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伟芳;王鹏;李华;董捷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患者首次经医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为观察起点,首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颈部或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中的任何1种慢性并发症为观察终点,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视为“生存时间”,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60.9%、50.9%、40.9%、16.1%、8.2%、0,总生存时间为0~20.0年,中位生存时间为4.0年。Log - Rank 检验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与无糖尿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水平正常与异常、血脂水平正常与异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糖尿病家族史、无糖尿病家族史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5、2.5年;HDL - C 水平正常、异常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0、1.0年;血脂水平正常、异常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0、2.0年。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 ,β=0.473,Wald χ2=4.113,HR =1.605,95% CI(1.016,2.538),P =0.043〕和 HDL - C〔β=0.585,Wald χ2=4.552,HR =1.794,95% CI(1.049,3.067),P =0.033〕进入回归方程,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HbA1c 升高和 HDL - C 降低使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时间提前。

  • 肿瘤出芽对胃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价值

    作者:陈军芳;景玉萍;闵静;陈争春;戴一菲

    目的:探讨肿瘤出芽在胃腺癌临床病理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湖北航天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和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胃腺癌患者108例,光镜下观察胃腺癌标本出芽情况,并随访患者;分析肿瘤出芽与胃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08例胃腺癌患者中61例发生了肿瘤出芽(56.5%)。肿瘤出芽的发生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术后早期复发均密切相关(P <0.05)。胃腺癌的分化程度(χ2=7.543,P =0.023),肿瘤出芽(χ2=29.631,P <0.001),浸润深度(χ2=10.202,P =0.016),淋巴结转移(χ2=28.287,P <0.001),TNM 分期(χ2=18.259,P <0.001)与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关;Cox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出芽是胃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HR =2.875,95% CI(1.806,4.578),P <0.001〕。结论肿瘤出芽与反映胃腺癌侵袭性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子。

  • ROC曲线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预后诊断阈值的确定及意义

    作者:赵丹彤;廖慧钰;刘燕敏;黄春洋;张海萍;孙丽梅;马胤雪;赵艳;闫惠平

    目的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生存预后诊断阈值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55例确诊PBC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和(或)进行肝移植.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偏态分布定量资料或分类变量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采用ROC曲线确定预后诊断指标及阈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组间生存率,评价临床意义.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为50个月(6~316个月),3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33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进行了肝移植).年龄≥55岁、TBil> 1.8 mg/dl、血清总IgG> 17.2 g/L、Mayo评分(MRS) >6.11对肝硬化阶段PBC患者具有预后诊断价值;4项指标作联合分析,串联的特异度可达99.18%,灵敏度为5.56%,总符合率为79.23%;并联时,其灵敏度可达100%,特异度为24.51%,总符合率为40.77%;对年龄≥55岁组,TBil> 1.8 mg/dl组,IgG> 17.2g/L组,MRS>6.11组分别与其对照组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导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年龄≥55岁、TBil>1.8 mg/dl、IgG>17.2 g/L、MRS >6.11可能对肝硬化阶段PBC患者生存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189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