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未服药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研究

    作者:孙彦;李健;宋东峰;张天布;焦文燕;张皓

    目的 探讨未服药强迫症患者执行功能特点.方法 运用Go/Nogo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及整体-局部转换测验、字母活动记忆测验对30例未服药强迫症患者(OCD组)进行执行功能评定,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1)Stroop色词测验任务中,OCD组在冲突和一致条件下反应时差值、错误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5/1.675,P=.956/0.099);(2)Go/Nogo任务中,OCD组对标准刺激和新异刺激的错误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8/3.928,P=0.011/0.000);(3)局部整体测验中OCD组转换代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4,P=0.023);(4)字母活动记忆范式中,OCD组正确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4,P=0.008).结论 OCD患者执行功能损害非广泛性,主要表现为行为抑制及刷新功能受损.

  • 简述抽动障碍的病因学

    作者:段丽娟

    抽动障碍(TD)是一种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强迫障碍、多动、自伤行为等.T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感染免疫因素、器质性因素、药源性因素等有关[1],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2].本文对近年来TD的病因学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 强迫障碍药物治疗现状

    作者:蔡昌群;王道金

    强迫障碍(OCD)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约1%~3%[1,2].据WHO统计,OCD是世界范围内10种致残疾病之一,常导致严重精神残疾,生活质量差,给家庭造成严重负担[3,4].OCD还与其它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障碍、抽动障碍、疑病症、躯体变形障碍(BDD)及进食障碍等有较高的共病率[5,6],临床疗效不佳.

  • 对分裂强迫障碍的再认识

    作者:李刚

    强迫症状常出现在强迫症,也可出现在精神分裂症,后者的强迫症状不随其核心症状的变化而变化,而长期存在,并已被有的学者命名为分裂强迫障碍[1].本文就此症的现状和进展做如下综述.

  • 艾司西酞普兰对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疗效

    作者:龚郁杏;贾美香;贾福军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障碍儿童青少年患者5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6周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患者Y-BOCS评分平均减分率32.5%,进步46例,无效4例;治疗6周后,患者Y-BOCS评分平均减分率54.1%,显著进步42例,进步8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起效较快,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对强迫症状的改善效果可能更好,安全性较好.

  • 双相障碍共病强迫障碍患者的SCL-90和MMPI研究

    作者:高谧秋;范学胜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与双相障碍共病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为其早期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138例强迫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MMPI)进行测量。结果转相前SCL-90评分:强迫状态(2.51±0.83)分、抑郁(2.69±0.88)分、敌对(2.56±1.07)分等项目出现明显的高峰点;转相后评分:强迫状态(2.65±1.03)分、敌对(2.60±1.30)分、偏执(2.36±0.92)分等项目出现明显的高峰点。MMPI临床量表3点编码型:转相前以2-4-7为多,其次为2-3-4编码型;转相后以4-7-9为多,其次为4-6-9、3-4-9编码型。结论转相前后“强迫状态”和“敌对”都呈现明显高峰点。心理变态( Pd)、精神衰弱( Pt)(4-7编码型)很有可能是与共病强迫障碍有关的参考项。

  • 武警驻训官兵强迫障碍调查研究

    作者:王小强;李金亮;谢磊;王治

    目的 研究武警驻训官兵的强迫状况,为武警部队管理及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武警某部驻训官兵进行SCL-90测试,将强迫因子与常模进行比较,同时战士与士官,士官与军官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官兵强迫因子测试与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战士与士官,士官与军官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驻训官兵强迫障碍高于常模,而在战士、士官、军官之间,士官的强迫障碍较其余两者高.结论 环境和易感素质是强迫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应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承受能力的锻炼.

  • 氯丙米嗪治疗强迫障碍前后多导睡眠图及血小板五羟色胺的研究

    作者:孙学礼;江帆;杨彦春;苏放

    目的观察用氯丙米嗪(LPM)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和睡眠图指标变化的关系,探索强迫障碍的多导睡眠图模式.方法对40例强迫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和血小板五羟色胺(5-HT)含量进行检测,采用LPM 150~300 mg·d-1治疗42 d后,评价临床疗效,并再次检测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和血小板5-HT.结果患者多导睡眠图存在有睡眠纺槌指数(SS)增高;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L),REM活动度、强度、密度及第一次REM睡眠时间(FRT)及其百分比(FRT%)增高;患者的血小板5-H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等改变.在治疗后RL明显延长,其余指标明显下降.5-HT含量变化与SS、FRT及FRT%呈正相关,此外Y-BOCS总分与RL呈负相关.结论 SS和REM睡眠指标的改变可能代表了强迫障碍的某些生物学特征,RL改变则反映了强迫症状的程度.

  • 医学生心理强迫障碍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作者:张茗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抑郁等诸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强迫障碍尤为突出.笔者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心理咨询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为此,笔者对医学生强迫障碍高发现象的社会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对策,期望降低这种给学生带来极大痛苦的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并缓解和消除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 应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治疗强迫障碍的探讨

    作者:姜克明;李拴德;王晓峰;杨来启;宋世田;张红宾;李涛;吴兴曲;马文涛;刘光雄

    目的:研究多靶点组合对强迫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强迫障碍7例.采用总疗效评定量表(GAS)和精神外科手术副反应量表(PSESS)对照评估.结果:7例强迫症中显效3例,进步4例.结论: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肢多靶点组合治疗,对难治性精神病的强迫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

    作者:李素水;范彦蓉;孙志刚;宋丽华;王霞;杜义敏

    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原则方面的研究进展.

  • 强迫障碍的合理性、荒谬性和精神病性心理特征

    作者:刘秀苹;徐改玲

    本文分析了强迫障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学特点和相关机制,探索区分出强迫症状的合理性、荒谬性和精神病性成分.

  • PANDAS研究进展

    作者:王道金

    本文对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PANDAS)假说的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其诊治等有关问题的进展及当前知识作一综述.

  • 强迫障碍的脑功能影像学研究

    作者:罗佳;郭志华;李占江

    大量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证实强迫障碍患者的眶额-基底节-丘脑环路存在异常.本文就近年来强迫障碍的功能影像学研究做一综述.

  • 强迫障碍导致失眠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思聪;孔军辉

    强迫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学习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的精神疾病.强迫症终身患病率高达2-3%,带来了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失眠是强迫障碍常见的伴发症状,约40%的强迫障碍患者存在失眠症.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强迫症睡眠障碍的神经生化、 神经生物学机制、 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更好地认识强迫障碍及其伴发失眠症的情况,以指导临床.

  • 17例阿立哌唑治疗强迫障碍的回顾分析

    作者:唐岩;张轶杰;张爱华;温铎亨;胡怡

    目的 评估阿立哌唑作为单一疗法在治疗强迫障碍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8月间,符合ICD-10强迫障碍诊断标准,且近期未接受过强迫障碍药物治疗的患者,用阿立哌唑(剂量10~30mg/d),进行为期8w的治疗.利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改善亚量表(CGI-1)评估疗效.结果 以治疗过程的后一次观察为依据,Yale-Brown强迫量表的总分平均值从开始的22.8±2.3下降到后观察的16.4±5.2(P<0.05).强迫观念症状的总分平均值从开始的12.5±2.0下降到后观察的9.9±3.2(P<0.05),强迫行为症状的总分平均值从开始的11.8±2.3下降到后观察的8.5±2.9(P<0.05).结论 阿立哌唑对治疗强迫障碍有效,但阿立哌唑作为单一疗法或对SSRIs部分有效患者的联合用药有必要作更大的对照研究.

  • Galani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强迫症的关联研究

    作者:朱维款;张心华;田博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甘丙肽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之间是否具有某种特殊的关联.方法:检测400名强迫症患者甘丙肽受体基因的rs694066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分析此位点是否与强迫症存在关联性,并且其中设有459个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0名强迫症患者在该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根据发病年龄、不同性别进行分层后,各组之间的基因频率、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也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甘丙肽基因rs69406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迫症之间并无关联.

97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