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等级对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郭杰峰;伍慧卿;林丽莉;赵晓明;熊彬彬;刘钊

    目的:观察粉尘螨、屋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等级不同的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安脱达和阿罗格标准化尘螨疫苗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6~12岁患儿按SPT等级分3组,I组:粉尘螨皮肤指数(skin index,SI)大于屋尘螨组,II组:粉尘螨SI等于屋尘螨组,III组:粉尘螨SI小于屋尘螨组。再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每组内患儿分为安脱达组和阿罗格组,并给予相应药物SIT 1年,观察记录并分析比较患者症状得分及药物评分。结果I、II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时症状得分及药物评分改善情况阿罗格组优于安脱达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时症状得分及药物评分改善情况安脱达组优于阿罗格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III组患者治疗9个月、12个月时安脱达组和阿罗格组症状得分及药物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屋尘螨SPT等级不同的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安脱达和阿罗格标准化尘螨疫苗进行SIT 3个月、6个月时疗效不同,9个月、12个月时疗效一致,两者均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

  • 温州299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李志;刘继丽;陈志龙;朱凯铨;叶凡;尹倩;张琼敏;廖志苏;方渭清;张悦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具有变应性鼻炎症状、行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分布特征。结果①2991例患者总阳性率为82.0%,主要变应原是粉尘螨和屋尘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致敏原(χ2=2006.557,P<0.01);变应性鼻炎患者以双重过敏者为主;粉尘螨、屋尘螨反应强度均以(++++)为主,二者间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Z =-0.391,P=0.696)。②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4.254,P<0.01)。③不同病程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6.102,P=0.065)。④不同年龄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23.317,P<0.01),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在10~12岁年龄段达高峰,之后减小。结论尘螨为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季节和年龄是影响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

  • 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向东;张罗;赵岩;刘朔;顾瑛;韩德民

    目的 探讨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 test,SPT)结果与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170例接受尘螨变应原SPT和相应的血清S-IgE检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不同皮肤风团直径和不同皮肤反应指数(skin index,SI)对应的血清S-IgE的差异.结果尘螨变应原SPT不同皮肤风团直径和不同SI对应的血清S-IgE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皮肤风团直径或SI的增加,血清S-IgE阳性率和级别也显著增加.结论尘螨变应原SPT结果和血清S-IgE结果存在相关性.

  • 变应性鼻炎与昆明气传花粉及气象条件的关系

    作者:程晟;阮标;余咏梅;浦吉存

    目的 分析昆明气传花粉种类、含量、飘散规律以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与花粉种类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重力沉降法曝片调查昆明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气传花粉种类、数量,收集同期AR患者人数,变应原皮内试验(allergen intradermal tests,AIT)花粉种类,并与同期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采用Excel软件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曝片共检出 60个花粉种属26 147个花粉粒;全年气传花粉呈现2次高峰,分别为2-4月和9-10月;优势花粉17种;全年飘散花粉13种;高峰期春、秋两季花粉2种.与1987-1989年相比,花粉种类新增26种,原有12个种属花粉未见,飘散高峰期20年前后一致,都为春、秋两季.AIT阳性的AR患者人数与16种花粉数量呈正相关,分别为木樨科、旱冬瓜、胡桃、棕榈、藜、茴香、苋科、蒿、蔷薇、合欢、禾本科、蓖麻、梣属、杨树、桑、大麻蓰草(r值分别为0.689 7、0.550 1、0.742 1、0.755 2、0.771 2、0.663 3、0.556 1、0.568 3、0.659 8、0.607 4、0.834 7、0.664 3、0.745 9、0.634 7、0.718 3、0.777 2,P值均<0.05).AIT阳性的AR患者人数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20、0.883 5,P<0.05),与平均相对湿度等呈负相关(r=-0.714 7,P<0.05).结论 昆明气传花粉种属较多,全年呈现春、秋2个高峰,且AR患者人数与气象条件和气传花粉数量关系密切.

  • 变应性鼻炎患者10030例吸人性变应原谱分析

    作者:杨酉;赵岩;王成硕;王向东;张罗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和性别的10 030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谱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21组共43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4 813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诊断AR 10 030例,男性和女性均按年龄(以周岁记)分为4组,分别是:3~17岁、18~39岁、40 ~59岁以及≥60岁组(共8组),分析各组患者变应原分布状况.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患者对不同变应原反应呈阳性的例数分析显示,男性占前4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德国小蠊,女性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藜.②患者阳性变应原个数的分布显示,不同年龄男性和女性患者,双重变应原阳性均位列首位,其次是三重变应原阳性或单一变应原阳性.③单一阳性变应原分析显示,男性3 ~17岁患者前4位是粉尘螨、屋尘螨、交链孢霉菌、艾蒿,其余年龄组男性患者阳性变应原前4位均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德国小蠊;女性3~17岁患者阳性变应原前4位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交链孢霉菌,18 ~3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蒲公英,40~5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混合树1,≥60岁患者前4位变应原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艾蒿.④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双重阳性变应原占首位的均是粉尘螨+屋尘螨.在3 ~17岁的患者中,对交链孢霉菌的双重阳性患者例数排在粉尘螨+屋尘螨之后,高于其他变应原组合.18岁以上的患者,交链孢霉菌双重阳性患者比例下降,而花粉类变应原、德国小蠊、粉尘螨或屋尘螨的双重阳性率上升.⑤不同性别患者三重阳性变应原居首位的是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其次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其余组合少见.结论 尘螨、夏秋花粉及杂草花粉、交链孢霉菌和德国小蠊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患者,致病变应原有所不同.

  • 皮肤试验在变应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承耀;张罗;HAN De-min

    随着变应性疾病患病率的升高及其诊疗方法的普及,皮肤试验,特别是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认为,皮肤试验不仅用于诊断IgE介导的变应性疾病,对随后的治疗也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兰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

    作者:刘翠萍;陈瑜

    目的 检测兰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AR提供参考.方法 对347例具有AR症状的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兰州地区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点.以SPSS 17.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47例患者中266例(76.7%)SPT呈阳性,其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229例,位于前3位的变应原分别为蒿属花粉132例(38.0%)、屋尘螨123例(35.4%)、粉尘螨105例(30.3%).结论 兰州地区AR患者的过敏原主要为蒿属花粉、屋尘螨和粉尘螨.

  • 武汉地区270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章哪哪;陶泽璋;陈始明;肖伯奎;陈哲;许昱;邓玉琴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各变应原阳性率变化情况,从而为AR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6-2010年5年间武汉地区2707例确诊为AR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比较各变应原阳性率在这5年间里分布上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以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屋尘螨与粉尘螨5年间阳性率呈增加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1、11.11,P值均<0.05),其中屋尘螨由2006年的84.5%增加到2010年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粉尘螨由2006年的81.5%增加到2010年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艾蒿、豚草、真菌Ⅰ和真菌Ⅱ5年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4.10、67.06、18.95、36.62,P值均<0.05),且艾蒿、豚草变应原致敏呈下降趋势,真菌Ⅰ和真菌Ⅱ呈现增长趋势.结论 尘螨依然是武汉地区近5年来AR患者常见的变应原,并有增长的趋势;真菌过敏在AR患者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豚草和艾蒿过敏在AR患者中呈下降趋势.

  • 变应性鼻炎患者3292例变应原谱变化分析

    作者:彭晓林;张金梅;王丽生;时文杰;孙沛湧;张玉庚;林鹏

    目的 了解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近4年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变应原谱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确诊为AR的3292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研究各变应原阳性率4年来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前5位变应原在未成年人组、成年人组以及不同性别组的变化情况,以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粉尘螨、屋尘螨变应原阳性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分别由2009年的45.1%、42.0%上升至2012年的66.3%、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8.70、41.55,P值均<0.01);粉尘螨、屋尘螨在成年人组及男性组出现明显逐年上升趋势(x2值分别为75.85、69.93、274.25、42.62,P值均<0.01),而在未成年人组及女性组尽管有波动但未见明显的变化趋势;藜、艾蒿、葎草变应原阳性率在2009年至2011年出现明显的下降(x2值分别为22.08、11.64、203.19,P值均<0.01),但是2012年再次明显升高(x2值分别为21.55、29.38、12.40,P值均<0.01).结论 AR患者变应原种类有波动变化,可以为临床变应原点刺液种类的选择提供参考.

  • 变应性鼻炎患者4637例变应原特点分析

    作者:朱华明;张玉君;张维天;苏开明;时海波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近5年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AR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针对有AR症状的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种变应原的致敏阳性率,以及致敏患者在年龄、性别、检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全部4637例患者中SPT阳性率为62.84%,屋尘螨、粉尘螨为主要变应原;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581,P<0.01),其中秋季高,春季低;各月份变应原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001,P<0.01),其中10月份阳性率高;变应原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792,P<0.01),屋尘螨和粉尘螨的反应强度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x2 =122.513,P<0.01;x2=138.475,P<0.01).结论 尘螨为近5年来上海地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反应强度均较高.尘螨阳性率在季节分布方面存在差异.

  • 南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

    作者:钟农萍;叶菁;张剑;刘远华;易华容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当地AR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间,针对有AR症状的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种变应原的致敏阳性率,及致敏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季节、病程长短等方面的特点.以SPSS 17.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 654例患者中SPT阳性率为56.07%,其中屋尘螨(46.94%)、粉尘螨(35.99%)、无爪热带螨(31.34%)为主要变应原;随患者年龄增加,变应原阳性率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372,P<0.01);不同职业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70.859,P<0.01),其中学生高,为66.12%,农民低,为41.56%;各月份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333,P<0.01),其中10月份阳性率高,为68.88%;不同季节尘螨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343,P<0.01),尘螨阳性率以秋季高,冬季低;患者变应原阳性率与病程长短无关(P>0.05).结论 尘螨为南昌地区AR患者主要变应原;职业也是影响变应原阳性率的因素之一.

  • 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发展趋势及与哮喘相关性的五年纵向研究

    作者:王蓬鹏;张亚梅;张杰

    目的 分析5年后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症状的转化方向,致敏变应原的种类变化,探讨A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2006至2007年流行病学调查中248例确诊为AR的儿童(AR组)及217名未被确诊为AR的儿童(非AR组)进行再次电话调查问卷随访,并对63例AR组患儿再次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将结果汇总、录入,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R组随访应答216例,非AR组应答156名.随年龄增长,37.0%(80/216)的AR组患儿的症状控制,其中70.0%(56/80)的患儿接受过治疗;63.0% (136/216)的AR组患儿的症状未控制,在AR症状持续的136例患儿中,49.3%(67/136)接受过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33,P=0.003).前次调查中诊断为AR的患儿,5年后合并哮喘的人数增多,发生率从12.5%(27/216)增加至14.8%(32/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491,P=0.484).而非AR组调查对象中患哮喘的儿童概率由前次的2.6%(4/156)提高至本次的3.2% (5/1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14,P=0.736).在AR组中,前次调查中有27例哮喘儿童,本次调查27例哮喘患儿中11例哮喘已控制,未再发作,这11例中7例患儿的AR症状也得到控制;本次调查中哮喘症状仍在持续的16例患儿中,13例AR仍在持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3,P<0.05).本次皮肤点刺试验中变应原阳性总数较前次检测减少,同时首位变应原由前次的交链孢霉变为本次的粉尘螨.有21例受检儿童出现与前次不同的变应原阳性,少出现1种,多有7种,大豚草出现数量多,真菌少.结论 随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AR患儿5年后有37.0%达到临床症状控制,儿童AR与哮喘密切相关,致敏变应原随着年龄增长可以发生变化.

  •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特征分析

    作者:阳珊;姜洋;金玉梅;张军燕;李莹

    目的 了解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4月至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40例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3.7岁.通过病史采集和眼科检查确定过敏性结膜炎的类型,并对眼部瘙痒、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等症状体征进行评价计分.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检测22类吸人性变应原阳性与过敏性结膜炎的关系,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40例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其中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18例,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14例,春季角结膜炎5例,特应性角膜炎2例,巨乳头性结膜炎1例;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症状和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应原阳性数量范围分别为0~5、6~ 10、11~ 15、16~ 22个时,眼部瘙痒的评分分别为3.0(0.5,3.5)、3.3(3.0,3.5)、3.5(0.8,3.5)、4.0(3.5,4.5)(H=0.74,P<0.05),结膜充血的评分分别为1.8(0.8,2.8)、1.5(0.8,2.3)、2.0(1.5,2.5)、2.5(1.5,2.5) (H=0.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内尘土、夏秋季花粉I、春季花粉Ⅱ、粉尘螨、春季花粉Ⅲ是常见的变应原;季节过敏性结膜炎以花粉为主要变应原,而室内尘土、粉尘螨是常年过敏过敏性结膜炎常见变应原.结论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结膜炎类型,过敏性结膜炎变应原以室内尘土和花粉为主,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变应原不同,同一患者可同时对多种过敏原过敏.

  • 碘普胺致窦性心动过缓一例

    作者:张爱华;王文英

    患儿女,13岁.主诉"头晕、恶心、乏力3 h",于2002年8月26日入院.入院前3 h患儿体检时做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怀疑肝血管瘤,拟行CT肝脏增强扫描.在做碘普胺(0.1 ml)皮肤试验后2~3 min突然出现头晕、恶心、乏力、脉搏缓慢.追问病史,患儿既往身体健康,从未有类似发作.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史,亦无特殊用药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 ℃,呼吸25次/ min,脉搏44次/ min,血压110/4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身皮肤起初未见皮疹,12~13 min后于双上肢、颜面部出现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44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第3心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脉搏尚有力.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发病7 h后心肌酶谱示:肌酸激酶(CK)191 U/L(正常范围:15~130 U/L),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慢38次/min,窦性心律不齐,交界区逸搏,不完全性房室脱节,ST-T段无改变.

  • 应用皮肤试验抑制指数评价阿伐斯汀的起效时间

    作者:李宏;何海娟;顾建青

    目的皮肤试验抑制指数(Skin TestInhibitionIndex,STII)是评价抗组胺药疗效的一个药效学指标,本试验以阿伐斯汀为例应用STII方法评价抗组胺药阿伐斯汀的起效时间.方法选择27例花粉症病人,分为阿伐斯汀组(24例)和安慰剂组(3例),并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30、90min后观察受试者的过敏原皮试反应,计算STII值,并将STII达到10的时间定为起效时间.结果安慰剂组前后过敏原皮试风团无显著差异,而阿伐斯汀组30、90min后,STII值分别为22.2、237.7.故可初步认为阿伐斯汀的起效时间小于30min.结论STII可做为评价抗组胺药起效时间的客观指标之一.

  •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皮肤试验致严重过敏反应

    作者:龙明立

    1例50岁男性肺癌患者因肺部感染应用左氧氟沙星,由于疗效不佳欲换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行皮肤过敏试验约1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心率120次/min.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行心电监护.1.5 h后,患者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分压 26 mm Hg(1 mm Hg=0.133 kPa),氧分压 47 mm Hg,实际碳酸氢盐 19 mmol/L,标准碳酸氢盐 22 mmol/L,pH 7.49.8 h后,患者过敏反应症状消失.

  • 结核菌素实验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方鹤;张祎;刘文静;张海雁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结核菌素实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 100例结核病患者结核菌素实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例,肺外结核9例.结论 测定是否感染结核菌的一种传统的免疫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的监测、卡介苗接种质量的考核,以及作为结核菌抗原应用于 ELISA试验、放射免疫、免疫电泳等实验室免疫检查.

  • 多种人胰岛素致过敏反应

    作者:李海燕;姜德宝;纪立伟

    1例69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入院前4个月使用人胰岛素类似物,用药2d后注射部位皮下结节,伴刺痛.入院前1个月改为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注射2d出现皮下结节,伴刺痛.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44 ×10(9)·L-1,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为7.3%,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根据皮肤试验,选用人低精蛋白胰岛素,同时口服格列吡嗪片、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及盐酸二甲双胍片.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注射部位无硬结.

  • 变应原皮试过敏休克1例

    作者:古雅兰;檀庆兰;李学佩

    临床常规对变应性鼻炎进行皮肤试验查找过敏原.和其他药物过敏试验一样,对高度过敏者行该试验时也应提高警惕,以防过敏性休克发生.我科自开展此项检查以来,共进行400例检测,其中有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综合诊断

    作者:王向东;王成硕;宋晓红;伯铭羽;李颖;王鸿;张罗

    目的 评价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18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CT和MRI影像学特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学检查结果、鼻窦分泌物压片/涂片和培养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通过病理学方法观察黏膜组织和变应性黏蛋白的特点.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17~66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合真菌压片/涂片和培养检查,明确致病真菌主要为曲霉菌,黏蛋白病理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Charcot-Leyden晶体.结论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学检查、真菌病原学以及病理学检查.

243 条记录 3/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