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刘爱梅;刘存旭

    γ-干扰素释放分析试验(IGRA)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新技术.笔者依据国内临床研究数据,综述IGRA在我国结核病高负担、新生儿普遍接种卡介苗(BCG)的背景下的现状与进展;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提出临床应用范围等相关建议.

  • 胰岛素制剂过敏的临床特征与处理--附7例分析

    作者:李乃适;伍学焱;覃舒文;李梅;顾锋;潘慧;夏维波;王鸥;郑欣;周洁;向红丁

    目的探讨胰岛素制剂过敏的临床特点与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1999~2004年7例胰岛素制剂过敏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皮肤试验法比较各种胰岛素制剂的过敏程度,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抗体IgE. 结果胰岛素过敏,常在皮下注射2~5个月后发生,多为局部反应,很少有全身反应.部分人胰岛素过敏患者测得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呈中至重度过敏.1例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治疗,过敏反应明显减轻. 结论胰岛素制剂过敏的局部反应远较全身反应多见;血清人胰岛素特异致敏IgE阳性对诊断有一定价值.对人胰岛素过敏者可考虑用胰岛素类似物Aspart和Lispro.

  •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在胰岛素脱敏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立;刘艳;邢秋玲;陈睿

    目的 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在胰岛素脱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7例胰岛素过敏患者采用CSII进行脱敏治疗,以0.05 U/h稀释胰岛素溶液为起始基础率,逐步增加输注速度和浓度,在此基础上调整治疗方案为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 结果 7例均脱敏成功,改为皮下注射后未出现过敏反应.随访3个月,患者HbA1c、FPG和2hPG均下降(P<0.01). 结论 CSII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可用于胰岛素脱敏治疗.

  • 广州城市青少年特应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调查

    作者:王红玉;张纯青;孙宝清;黎穗英;郑劲平;钟南山

    目的 了解广州城市青少年特应性的流行情况,探讨特应性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关系,明确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方法 2002年4至5月在广州市参加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的国际性对比研究(简称ISAAC)第三阶段调查的10所学校学生中,每所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采用5组9种吸入性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猫毛、美洲大镰、德国小镰、混合草花粉、混合树木花粉、链格孢属真菌、混合霉菌)对1187名学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哮喘定义为:既往或近12个月胸部有喘息声、胸闷或曾被医生诊断为哮喘,有哮喘、鼻炎、湿疹中的任1种疾病视为有变应性疾病史.变应原皮试反应的风团直径大于阴性对照3 mm以上为阳性,有1个或以上变应原反应阳性视为特应性.特应性程度及变应原阳性反应强度分别以特应性指数(AI)及皮肤指数(SI)分级表示.结果 随机抽取1543人参加调查,实际应答率为77.0%(1187/1543),其中男性为51.6%(613/1187),女性为48.4%(574/1187),年龄12~17 岁(中位数14岁).哮喘的患病率为9.4%(111/1187),其中合并鼻炎率为81.1%(90/111),合并湿疹率为24.3%(27/111).686例有鼻炎史患者合并哮喘率为[13.1%(90/686)],高于无鼻炎史者[4.2%(21/501),OR值为3.444,95%可信区间(CI)为2.110~5.622,P<0.01];200例有湿疹史患者合并哮喘率为[13.5%(27/200)],也高于无湿疹史者[8.5%(84/987),OR值为1.676,95%CI为1.055~2.663,P<0.05].特应性阳性率为46.3%(549/1187),其中尘螨(屋尘螨、粉尘螨)皮试反应阳性率高[分别为41.8%(496/1187)、42.7%(507/1187)].哮喘患者特应性阳性率为[71.2%(79/111)],高于无变应性疾病者[26.4%(112/425),OR值为6.812,95%CI为4.276~10.853,P<0.01],且随着合并其他疾病种类的增加而升高.与特应性阴性者比较,特应性阳性是哮喘的危险因素(OR值为3.183,95%CI为2.075~4.883,P<0.01),且哮喘的患病风险随着特应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哮喘的危险因素有屋尘螨(SI≥2)、粉尘螨(SI=3~4)、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猫毛、链格孢属、混合草花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屋尘螨(SI=3~4)、链格孢属阳性仍是哮喘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城市青少年哮喘患者大多属尘螨变应性的,哮喘的患病风险随着特应性程度及屋尘螨皮试反应强度增加而升高.

  •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试验研究

    作者:何秀云;庄玉辉;张小刚

    .0,均P>0.05).38000蛋白皮肤试验阳性反应直径多为5~9 mm,PPD试验阳性反应直径多为5~14 mill.结论 38000蛋白有望用于MTB感染的筛查.

  • 结核分支杆菌重组ESAT6蛋白抗原诱发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研究

    作者:张灵霞;吴雪琼;史迎昌;梁建琴;张俊仙;张翠英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含多种蛋白成分,与多种分支杆菌存在交叉,尤其在鉴别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和卡介苗接种阳转者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PPD作为结核病诊断试剂有其局限性.现已发现结核分支杆菌Ag85、MPT64、38 000、MPT63、ESAT6等抗原,均能诱发豚鼠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DTH).具有高特异性的新的诊断试剂或许就存在它们或它们的组合中.ESAT6蛋白是结核分支杆菌生长中的一种小相对分子质量分泌蛋白,它能诱发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豚鼠发生很强的DTH反应,大部分BCG在减毒过程中丢失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且该基因只在少数分支杆菌中存在,特异性较强,用于皮肤试验有其自身的优点.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并肺结核7例

    作者:谭守勇;冯蝶仪;曾常红;徐慧芳;颜瑾;李晖

    为了提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肺结核患者的认识,对27例HIV阳性患者(非AIDS病)进行了肺部检查。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受查者为1999年由广东省卫生防疫站确诊的HIV抗体阳性患者27例。男性26例,女性1例;年龄22~59岁;其中有性病史11例 (41%),结核病史5例 (19%),多个性伴侣17例 (63%),有吸毒史21例 (78%)。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检、胸部X线摄片检查、PPD皮肤试验及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和涂片。  结果 27例中7例并发Ⅲ型肺结核(26%),其中4例胸部X线平片示病灶范围>4个肺野,所有病例均无空洞;痰菌阳性3例,其耐药试验均示全敏。PPD皮试21例(-)(78%),5例(++)(19%),1例(+++)(5%)。并肺结核的7例中,PPD皮试4例(-),2例(++),1例(+++)。

  • 链霉素致家族耳毒性反应二例

    作者:何英;贺旭英

    链霉素所致听神经损伤为一种常见的毒性反应,已为临床所重视.但家族耳毒性反应极为少见,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所遇2例报告如下.例1 男,56岁.24岁时因患浸润型肺结核准备给予硫酸链霉素治疗,做皮肤试验时(皮试液浓度为2 500 U/ml)皮丘为阴性反应,但有头晕、耳鸣症状,未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结果患者仍头晕、耳鸣、听力下降,未做特殊处理,现患者中度耳聋.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超敏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青曼丽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超敏反应,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速发型和非速发型变态反应,两者判断的依据是症状发生和用药时间间隔.诊断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需要详尽的病史、合适的皮肤试验及体外实验室检查,必要时需进行药物激发试验.

  • 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病因诊断

    作者:孟娟;王良录

    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虽然发生率低,但可危及生命.对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进行病因诊断,对于避免患者再次暴露于变应原,诱发严重过敏反应,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病因诊断工作的开展远远落后于国外.本文就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常用诊断方法、可引起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常见药物及试剂进行综述,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识.

  • 非甾体抗炎药超敏反应

    作者:孟娟;肖浩;张虹婷;王良录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亦为引发药物超敏反应第2位常见药物,且涉及不同机制、 临床表现多样.本文就NSAIDs引发超敏反应的分型、 机制、 诊断方法及流程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识.

  • 药物过敏发病机制及体内外检测

    作者:杨林;刘光辉

    药物过敏是指免疫介导的药物超敏反应,其机制为IgE介导或非IgE介导.小分子药物主要通过药物原形或代谢产物与载体蛋白结合激活免疫应答,或药物直接与T细胞抗原受体结合激活CD4+T细胞、CD8+T细胞等途径引起体内免疫应答.药物被免疫系统识别后可引发Ⅰ~Ⅳ型超敏反应.目前药物过敏的检测主要包括皮肤试验、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激发试验.

  • 鸡蛋组分蛋白对临床诊断儿童鸡蛋过敏的价值

    作者:张书辰;祝戎飞;杨林;张威;李文静;黄南;项宁;汪茵;胡林涛;王晓龙

    目的 探讨质粒转染技术人工合成鸡蛋组分蛋白的免疫原性;鸡蛋组分蛋白与过敏患者鸡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E)含量及皮肤试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技术人工合成鸡蛋组分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目的蛋白免疫原性.再将待检测组分蛋白和鸡蛋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结合,分析各蛋白组分对鸡蛋过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人工合成的鸡蛋组分蛋白(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溶菌酶)检测后仍能表现出较好的免疫原性;鸡蛋特异性IgE>10 kU/L组的患儿鸡蛋过敏原点刺阳性率明显高于<10 kU/L组(95.5% vs.57.8%,P=0.000 3);卵类黏蛋白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450 nm=0.81和卵白蛋白OD450 nm=0.567为鸡蛋过敏原的主要成分;鸡蛋特异性IgE(>10 kU/L)含量高的患儿血清中卵白蛋白抗体含量较高, 且鸡蛋特异性IgE含量(>10 kU/L)与血清卵白蛋白抗体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630 9,P=0.002 2).而鸡蛋特异性IgE<10 kU/L的患儿血清中卵类黏蛋白抗体含量高.鸡蛋特异性IgE含量(<10 kU/L)与血清卵类黏蛋白抗体含量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756 0,P<0.000 1).结论 通过人工合成质粒转染的鸡蛋组分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对今后食物过敏原的纯化有一定价值;鸡蛋组分蛋白对儿童鸡蛋过敏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皮肤点刺试验和改良挑刺试验对比研究

    作者:文利平;刘君;尹佳;顾建青;张伟;杨秀敏;赵莹;徐剑娜;文昭明

    目的 对皮肤点刺试验和改良挑刺试验进行方法学对比,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方法 用磷酸组织胺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点刺液同时进行皮肤点刺和改良挑刺试验,观察2种皮肤试验方法的安全性、可重复性及疼痛程度,并评价皮肤划痕征对皮肤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2种方法均较安全,所致疼痛程度大致相当,可重复性均较高.皮肤划痕征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组胺平均风团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挑刺法划痕征阳性组vs阴性组: (8.91±1.26)mm vs(8.83 ± 1.58)mm,P=0.80;点刺法划痕征阳性组vs阴性组:(8.11±1.23)mm vs (7.59 ± 1.56)mm,P=0.11.在皮肤划痕征阴性组,NS点刺和改良挑刺试验的平均风团直径分别为(2.29±1.17)mm和(1.50±0.68) mm,P=0.02;皮肤反应指数分别为0.25±0.11和0.17±0.07,虽差异有显著性,但两者均可判断为阴性.在皮肤划痕征阳性组,NS点刺试验平均风团直径大于改良挑刺试验(4.21±1.38)mm vs (2.29±1.17)mm,P<0.001;NS点刺试验的反应指数(SI)明显高于改良挑刺试验0.52±0.16 vs 0.25 ±0.11,P<0.001.结论 用组织胺和NS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挑刺试验安全性和重复度较高,两者疼痛程度大致相当,皮肤划痕征阳性者用改良挑刺试验的风团反应低于皮肤点刺试验.

  • 治疗用单克隆抗体的超敏反应:表型和内型

    作者:Ghislaine Annie C.Isabwe;Marlene Garcia Neuer;Leticiadelas Vecillas Sanchez;Donna-Marie Lynch;Kathleen Marquis;Mariana Castells;顾建青

    背景单克隆抗体的广泛的应用导致了超敏反应(HSRs)发生率的增加,这阻碍了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HRSs的症状、 诊断方法及定向治疗方法均尚未标准化.目的 我们基于临床表型、 潜在的内型和生物标志物进行脱敏的治疗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循证医学的mAb HSR分类方法.方法 描述了104例患者对16种mAbs HSR的表型、 内型和生物标志物,并与526次皮下及静脉脱敏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初始反应呈现4种模式:Ⅰ型样反应占63%,细胞因子释放反应占13%,混合反应占21%,Ⅳ型迟发反应占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脱敏治疗期间突发的HSRs为23%,其中52%为细胞因子释放反应,32%为Ⅰ型反应,12%为混合型反应,4%为Ⅰ型伴Ⅳ型迟发超敏反应.58例患者对10种mAbs进行皮肤试验,41%的患者出现阳性.在脱敏治疗期间,1例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升高,8例患者IL-6水平升高,均为细胞因子释放表型.结论 mAbs引起的HSRs可界定为Ⅰ型、 细胞因子释放型、 混合(Ⅰ型/细胞因子释放型)型和Ⅳ型反应,可通过生物标志物如皮肤试验、 类胰蛋白酶和IL-6进行鉴别分型.当确诊为mAbs HSR时,这些表型有助于患者接受个性化和精准医学治疗,并为脱敏治疗的实施提供依据.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使出现过变态反应的mAbs仍能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 胰岛素过敏的诊断与处理对策

    作者:李乃适

    胰岛素过敏的诊治在临床上相当棘手,并且随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而日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疑似胰岛素过敏的患者要依据药物过敏诊断原则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结合皮肤试验、血清相关特异性IgE测定和撤药后反应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于诊断明确的难治性患者主要采用脱敏疗法进行治疗.胰岛素类似物的发展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技术的不断完善使脱敏治疗的成功率逐渐提高,操作日趋简便.极少数患者脱敏治疗难以奏效时,需要二线、三线治疗.

  • 全身性用药药物皮肤试验浓度选择:ENDA/EAACI药物过敏组指南文件

    作者:祝戎飞

    皮肤试验对评价药物过敏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特定药物皮肤试验浓度的信息,导致药物皮肤试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临床医师对药物过敏的诊断通常只能依赖于病史,但病史对于药物过敏的诊断往往是不充分的.为推动和标准化安全无刺激性、 可重复性的药物浓度皮肤试验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欧洲变态反应学和临床免疫学会药物过敏组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给出了药物皮肤试验的安全推荐浓度(无刺激性).文献资料不足的地方,专家组则根据临床经验给出建议.推荐的药物皮肤试验浓度应达到95%以上特异度.对于β-内酰胺类、 围术期药物、 肝素、 铂盐和对比剂可以给出推荐皮肤试验浓度,但对于大多数药物的皮肤试验浓度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迫切需要多中心研究以确定皮肤试验方法和浓度.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速发反应的皮肤试验敏感度高于非速发反应.

  • 上海松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变态反应原分析

    作者:马卫宁;左晓玥;周小建;李臻;洪建国

    目的 探讨上海松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变态反应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户籍均隶属于上海松江地区.采用国际标准化变态反应原注射液对其进行变态反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包括粉尘螨、屋尘螨、猫上皮、狗上皮、虾、蟹、牛奶、鸡蛋、花生、艾蒿、悬铃木共计11种变态反应原.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调查表》对4~11岁哮喘息儿同时进行C-ACT问卷调查,对其哮喘控制情况进行判断.此外,同时进行血清变态反应原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变态反应原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 ①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72例(72.0%,72/100)患儿对1种或多种变态反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粉尘螨变态反应原呈阳性者为64例(64.0%,64/100),屋尘螨变态反应原呈阳性者为56例(56.0%,56/100).②49例行血清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呈阳性者为39例(79.6%,39/49).③49例抽血患儿中,两种检测方法对屋尘螨过敏原检出率比较(53.1%vs 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2,P=0.312),而对粉尘螨变态反应原检出率比较(63.3% vs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7,P=0.026).④《C-ACT问卷调查表》评分≤19分的患儿为32例(45.1%,32/71),其中,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呈阳性者为22例,阳性率为68.8%;≥20分患儿为39例(54.9%,39/71),其中,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呈阳性者为33例,阳性率为84.6%.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35,P=0.111).结论 上海松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见的变态反应原为尘螨;变态反应原阳性率与患儿年龄有关.支气管哮喘患儿可同时对多种变态反应原呈阳性反应;支气管哮喘患儿控制情况与变态反应原无关.

  • 伴鼻息肉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意义

    作者:何宁;梁建平;陈俊;周向阳;韦海明;周祥祯;王涛;李穗

    wNP的病程、病变范围及预后有关,与鼻部变应性症状无相关性.

  • 屋尘螨过敏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试验同IgE的关系

    作者:王旻;马有祥

    目的探讨对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强度同血清特异性和总IgE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对屋尘螨过敏的散发变应性鼻炎患者为实验组,8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试验和屋尘螨的特异性IgE水平的检测,所有个体均检测血清中总IgE水平.结果实验组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强度同血清特异性IgE之间有相关性(r=0.379,P=0.001),血清总IgE水平同特异性IgE水平、变应原皮肤试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实验组血清总IgE的几何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4 IU/ml和50 IU/ml,P<0.001).结论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结果同血清屋尘螨的特异性I gE水平有相关性,在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在疾病诊断中有参考价值,但通过血清总IgE水平对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和特异性IgE水平进行预测的意义不大.

243 条记录 2/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