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用药分析

    作者:严春梅;邹文;洪凡真;徐永萍;贾红英;刘焕娣;张英辉;肖娟;张媛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收集该医院产科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主要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住院患者基本资料、用药信息和费用信息,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974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多,占38.81%(378/974例).对使用药物进行分析,共包括降压药物4种、防治子痫药物3种、镇静药物3种、利尿剂、纠正低蛋白血症药物和中成药各1种.各亚组用药情况略有差异.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品为维生素C、维生素E、硝苯地平、川芎嗪、硫酸镁、硝苯地平缓释片、白蛋白、地西泮片、乌拉地尔和呋塞米.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是以防治子痫前期和降压为主,同时中成药川芎嗪联合使用,符合疾病诊疗指南用药要求,用药基本合理.但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使用存在争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围产儿预后分析

    作者:陈萍;陈美容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21305年4月至2008年3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90例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38.33%.胎龄<33孕周组、33~36孕周组、≥37孕周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91.58%,42.3%和8.82%,而36孕周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0(P<0.01).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围产儿窒息率27.94%、死亡率0%,明显低于阴道分娩(P<0.05).结论 围产儿预后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终止妊娠时间为36周,剖宫产术是佳分娩方式.

  • β2-微球蛋白检测在重度子痫前期抗凝治疗中的意义评价

    作者:闫利荣;田秀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蛋白尿、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肾小球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纤维素沉积于内皮细胞下或肾小球间质[1].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程霞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1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分娩的12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母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3.3%和围生儿疾病发生率1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中应适时终止妊娠,从而改善母儿结局。

  •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丹丹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其中50例接受剖宫产作为观察组,50例接受阴道分娩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率、产后并发症、新生儿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均顺利完成分娩,无一例死亡,分娩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的72%(P<0.05);观察组产后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1例(2%)少于对照组的13例(26%)(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6.21±1.01)分高于对照组的(4.63±0.96)分(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要高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控制情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新生儿存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

    作者:卢宇青

    目的 对28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临床分析,以降低母婴病死率,探讨如何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方法 对宫产为好.对子痫患者抽搐控制2h后终止妊娠为好.结果 本组289例病例中,272例产妇痊愈出院,死胎9例;死产0例;早产新生儿死亡8例,其余均痊愈.结论 降低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应做到: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高危孕妇的筛查,做好孕期系统综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作者:于文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对母婴的危害极大,近年来随着孕期保健系统建立重症病例逐渐减少,但在医疗落后地区、东北寒冷地区发症率仍然很高,仍是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病理、生理的研究不断详细,诊断和治疗也随之有所进展.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观察

    作者:周瑛琦

    目的:观察及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4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48例同龄同孕期健康孕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子宫动脉输卵管动脉博动指标(PI)、阻力指数(RI)及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将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的子宫动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子宫动脉PI、RI及S/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的子宫动脉PI、RI及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较大,且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者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应进行充分的治疗干预。

  •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阳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镇静处理及静脉滴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血压水平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产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产妇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26,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能够促使产妇的血压水平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且能够显著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邢霞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研究.方法 52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为剖宫产术前使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为剖宫产术前术后均使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下降的趋势.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术后12 h收缩压为(128.73±11.52)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8.61±9.46)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7.38±11.22)、(84.15±8.59)mm Hg;实验组术后24 h收缩压为(125.70±10.18)mm Hg,舒张压为(77.92±7.09)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2.69±8.38)、(83.38±7.7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在治疗妊高症的过程中效果明显,使用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再配合降压药的配合,能够安全有效的降低孕产的血压,可以作为治疗妊高症的首选药.

  • 产后第6天子痫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丽娟;罗太珍;韩利红;苏小雯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9.4%~10.4%,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我院曾成功抢救一例产后第6天子痫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顾爱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据报道[1],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为7%~12%.孕产妇死亡率7.7/10万,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从妊娠5个月后比较常见.多数患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在分娩后随即消失.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延误治疗,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对母体的影响:可发生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及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有早产、羊水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等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对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病32例,对3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涛;孙红梅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应住院治疗,防止子痫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使患者病情缓解,并积极配合产前检查及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病情控制良好,未发生子痫及并发症.患者及家属能维持正常心态,自觉焦虑减轻,积极配合治疗.母婴顺利渡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育宜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的同时加用拉贝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3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以及D-二聚体的测定结果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350.6±119.5)ml和(353.4±120.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有效降低D-二聚体水平,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泽琴;景艳;王斐斐;李汉广;陈晓敏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观察组,足月分娩)及60例同期的新生儿(对照组,正常分娩),分别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对比两组的临床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与原始反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行NBNA,能够及时发现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并可尽早的对受影响的新生儿作出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值得临床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开展。

  •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关健;郑晓霞;叶小中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高龄孕妇心电图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探讨该类孕妇心肌损伤情况.方法 选取合并HDCP的妊娠晚期高龄孕妇95例作为观察组(A组),参照HDCP分类标准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35例(A1组)、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5例(A2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2例(A3组)、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孕妇23例(A4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25例作为对照组(B组),其中高龄孕妇58例(B1组),适龄孕妇67例(B2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心电图、血压、实验室检查,并比较各组各指标水平,分析比较各组孕妇心电图及cTnI异常情况,分析cTnI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定量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结果 A1组、A2组、A3组、A4组的SBP、DBP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A1、A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A3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0.3 g/24 h.A3组的SBP、DBP、肌酸激酶(CK)、CK-MB、24 h尿蛋白定量、产前及产后24 h 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除了A3组(A3组仅有2例产后24 h cTnI水平未恢复正常,A1组、A2组及A4组产后24 h cTnI水平均恢复正常)外,各分组间产后24 h 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组产后24 h cTnI水平较产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电图异常率55.8%明显高于B组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类型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ST-T改变、短P-R间期、左室面高电压.心电图异常率比较:B1组明显高于B2组,A3组明显高于A1组、A2组及A4组,A4组明显高于A1组、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异常率比较:产前,A3组cTnI异常率66.7%明显高于其他各分组,A2组明显高于A1组及A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A1组及A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产后24 h cTnI异常率均较产前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HDCP孕妇的cTnI与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值及CK-MB呈正相关(r=0.713、0.635、0.664、0.509,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高龄孕妇并发心肌损伤几率高,合并HDCP高龄孕妇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及cTnI水平,以尽早发现该类孕妇心肌损伤情况.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酸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萍;何霞;林俐红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酸(UA)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135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HD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A组)66例,轻度子痫前期(B组)38例,重度子痫前期(C组)31例.另选行产前检查的33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检测四组Cys-C、UA、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组患者血清Cys-C和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25、60.81,P<0.01);且A、B、C三组间血清Cys-C和UA水平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血清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05、12.34,P<0.01);A组和B组血清BUN、Scr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BUN、Scr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血清BUN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B组(P<0.01).结论 血清Cys-C、UA水平均为反映HDC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两者水平对评价HDCP患者的早期肾损伤及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 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探讨

    作者:胡付姣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HDP)中的一种类型,如果不能把握好终止妊娠的时机,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能出现子痫,抽搐、昏迷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出现母婴生命危险。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以后,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蛋白尿(+~++++)、可伴有头痛、头晕、眼花、上腹部不适等[1]。据报道,世界上每年约有6万孕产妇死于子痫前期或子痫,在发达国家仅1.8%,而在不能普及孕期保健的发展中国家产妇死亡率高达15%。提高临床医生掌握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是保护母婴安全的关键。

  • 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分析

    作者:叶楠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预防及治疗措施,提高防治水平.方法 将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9 月我院收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 50 例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0 例患者中孕妇死亡 2 例、胎儿死亡 3 例,其余孕产妇和婴儿均健康.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过早期预防及积 极治疗,母体和胎儿大都能保持生命健康,但是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可夺取母婴的生命,临床妇产科医生应该 给予足够重视.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红星;黄素然;丁少波;吴雪玲;张建鸿;肖丽娟;黎普茜

    目的: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2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2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浆tHcy浓度,并同时检测其血清叶酸、维生素B12(VitB12)浓度,对血浆tHey浓度和血清叶酸、VitB12浓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Hcy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且重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1),血清叶酸浓度、VitB12浓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组血浆thcy浓度与血清叶酸、VitB12浓度均呈负相关性.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Hcy浓度明显升高,叶酸、VitB12缺乏可能是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Hcy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120 条记录 13/106 页 « 12...10111213141516...10510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