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诊断腮腺导管结石1例
患者男,75岁.因左下颌角部肿痛7 d来诊.查体:左下颌角部位肿胀,压痛,咀嚼时加重.二维超声检查:左侧腮腺大小约62 mm×43 mm×18 mm,实质回声略增强 ,分布均匀,其中部见一横行的管状结构,远端开口于口腔颊部,内径为5.3 mm,管腔内见3个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大者位于管口处,约6 mm×3 mm(图1).彩色多普勒检查见腮腺实质内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腮腺炎伴腮腺导管结石.
-
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合并腮腺炎患者的护理
报告了1例初治急性髓性白血病合并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该患者经过系统的抗感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后,合并腮腺炎9d后治愈。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流行性腮腺炎脑炎的预防治疗及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本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16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行抗病毒及预防控制治疗并发症等处理.结果 通过相关的临床治疗,本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作为急性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通过临床积极的治疗及预防,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腮腺Mikulicz病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腮腺Mikulicz病的CT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Mikulicz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表现,结合病理组织学表现,描述腮腺Mikulicz病影像学特征.结果:CT示双侧腮腺病变4例,单侧腮腺病变1例,合并双侧颌下腺病变3例.双侧腮腺弥漫型病变1例,单纯结节型1例,混合型3例.混合型表现为腮腺弥漫性斑片状、索条状密度增高影,其内多发沙砾样钙化,腮腺边缘可见结节灶.结论:腮腺Mikulicz病可表现为弥漫型、单纯结节型和混合型病变,其中混合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性疾病(IgG4 related disease,IgG4 RD)是一组近年来逐渐为大家所认知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2003年,Kamisawa等[1]首次提出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IgG4 RD的疾病谱也逐渐扩大,并于2010年首次宣布了该种疾病的诞生[2].一、IgG4 RD的发病机制IgG4 R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且研究多在IgG4相关性胰腺炎、泪腺炎、腮腺炎基础上进行,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
以持续高热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的腮腺炎并发重度肝炎1例
本科室收治1例以持续高热、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的腮腺炎伴左睾丸炎、高胆红素血症、缺铁患者,因高热不退行激素治疗3日后出现右侧睾丸炎伴右侧睾丸鞘膜腔积液,患者体温复常后,于出院前出现重度无黄疸肝炎且无临床症状,本病例实属罕见[1-9],报告如下。
-
成人腮腺炎性睾丸炎27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7例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该组病例均获得较好疗效,体温降至正常时间(4±1)天,治疗时限(6±1)天,无阴囊破溃及脓肿形成病例。结论成人腮腺炎易并发睾丸炎,成熟的睾丸易于被二次入血的腮腺病毒攻击,且病情发展迅猛,其症状重于腮腺炎,提前干预是减少或减轻睾丸炎症状的有效手段。
-
中药方剂结合点炙法治疗腮腺炎352例
流行腮腺炎俗称痄腮,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是风温之邪及胃热炽盛所致.我科自2002年~2008年用中药方剂结合点炙法治疗腮腺炎352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中西药物结合在临床口腔护理的观察及分析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对禁食、高热、昏迷、鼻饲、术后口腔疾患、生活不自理者,护士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1],以预防口腔局部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然而由于在患病住院治疗期间,机体抵抗力降低,仍时有发生各种并发症,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增强机体抵抗力,我们采用配合口腔葡萄糖酸锌、维生素B2、外用西瓜霜喷剂预防口腔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
关于腮腺炎性睾丸炎与精液异常关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引起精液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2年间我院生殖门诊实验室检查精液常规分析病人的精液标本,将患者精液检查结果与其曾经是否患有腮腺炎性睾丸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腮腺炎性睾丸炎可引起睾丸萎缩、生精功能障碍,可以造成精液异常,其中包括少精、弱精、无精。结论:腮腺炎性睾丸炎的发生与精液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
流行性腮腺炎同时并发两种以上器官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近10年我院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同时并发两种以上器官损害的3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儿受累的器官多达9种,依次为脑、胰腺、心脏、胆道、睾丸、肝脏、肾脏、附睾和关节.同时累及两种器官者33例(84.6%,33/39),3种器官者5例(12.8%,5/39),4种器官者1例(2.6%,1/39).治愈34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虽是自限性疾病,但并发症较多,几乎可累及所有组织器官,广泛的多器官损害提示预后不良,应注重对其并发症尤其是多器官损害的诊治.
-
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儿童脑静脉窦血栓一例
患儿,男,13岁,以"头痛伴发热20 d,抽搐1次"为主诉入院.入院前1个月余曾患"左侧腮腺炎".20 d前开始发热,体温39℃左右,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腮腺炎,脑膜炎",经治疗头痛减轻.
-
以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6岁,因"反复头痛、发热1个月余"于2010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11月4日出现双侧颞部持续性胀痛,并进行性加重,伴发热,体温39℃左右.病程中无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肢体无力、抽搐等症状.症状反复发作,发作时体检可见颈项强直.于外院行脑脊液检查5次,压力为190~230mm H2O(1mmH20=0.0098kPa),白细胞数为(6~108)×106/L,单核细胞0.60~0.90,其余指标正常;压力及白细胞数均于症状发作时升高.曾按"病毒性脑膜炎",予阿昔洛韦、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停药后仍可复发.既往体健,无口干、眼干、反复腮腺炎、龋齿、关节炎、雷诺现象等.入院后体检:双眼底视乳头边界欠清,腮腺无肿大,无龋齿.颈项强直约3指.
-
阻塞性腮腺疾病唾液流场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研究
目的 研究腮腺导管阻塞物体积对导管内唾液流场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阻塞性腮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正常腮腺造影CT扫描资料建立腮腺导管系统数值模型,利用Mimics软件及Gambit软件提取腮腺导管立体轮廓并进行三维网格划分,应用Fluent软件进行导管内唾液流体动力学分析.结果 腮腺导管阻塞物上游流体压力(6.40~19.82 Pa)显著高于下游压力(2.78 Pa) (P <0.05),压力随阻塞率增大而升高.阻塞率为60%是导管内流体压力升高的突变点;导管阻塞率>90%时患者即出现局部胀痛症状.结论 腮腺导管阻塞率变化引起了导管内唾液压力的波动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导管内唾液流体力学分析方法为涎腺阻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以慢性腮腺炎为主要表现的小儿HIV感染及艾滋病15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由于HIV的感染,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造成条件致病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作者在援助非洲医疗队工作期间,收集15例以慢性腮腺炎为主要表现的HIV感染、艾滋病患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HIV感染 慢性病 腮腺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腮腺炎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1例
1病例报告患儿男,4岁.因腹痛4天入我院普外科.患儿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某医院给予解痉、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但症状反复,并出现呕吐2次,伴停止排气、排便,自行予“开塞露”纳肛后,解出少量硬结大便,腹痛无明显缓解,遂到我院就诊.门诊腹部B超示:胃内大量内容物;胰腺显示不清.专科检查:腹鼓胀,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减弱,2~3次/min.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患儿曾呕吐咖啡样物,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5.7×109/L,血糖29.7 mmol/L,阴离子间隙28 mmol/L,尿素9.1 mmol/L,尿酸672 μmol/L;尿常规示:葡萄糖(卅),酮体(卅),蛋白(++),潜血(+).患儿近日无明显诱因感口渴、多饮、多尿,有易饥、多食,无明显体重变化,入院第3天出现右腮腺肿痛,体温高38.5℃.
-
氟脲嘧啶胞二磷胆碱治疗腮腺炎合并胰腺炎
腮腺炎病毒侵犯胰腺是儿童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常与腮腺炎病发,亦可不伴腮腺炎[1].我组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收治40例随机会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例20例,进行观察治疗.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河南省某小学一起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
目的 为了解该小学腮腺炎疫情暴发的原因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控制疫情.方法 建立病例定义并确定搜索范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用EpiData、Excel、SPSS等软件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本次报告学校病例24例,班级罹患率为58.54%;调查22例,均为某庄小学一年级班学生.本次暴发持续22d,并有潜伏期病例的存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伴非化脓性腮腺肿大,占54.54%;年龄介于7~9岁,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69);人群中免疫史水平低下,仅为9.09%;班级内接触是导致此次暴发的主要原因.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不同的接触方式导致病例对照组间阳性率的差异(x2=17.20,P<0.01).结论 这是一起同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造成学校内传播的丰要方式为同班级内接触,同时由于教室通风不畅,座位拥挤且学生免疫水平低下,发现病例后未能及时隔离等因素造成了此次暴发.
-
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电白县树仔镇山美小学学生及学前儿童(合称为学童,下同)暴发流行腮腺炎的情况,分析暴发流行原因.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传染病调查个案卡,对山美小学曾于流行期间出现发热、咽痛、腮腺发炎肿胀等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学童进行调查,后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冶疗经过等情况作出综合判断.结果 山美小学共有389名学童,先后有31名学童发生腮腺炎.病例分布在五个班级,其中以一年级为多(22人),占发病数的70.96%;其次是学前班4人,占发病数的12.90%.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治疗经过等进行分析,树仔山美小学在校学童发生了腮腺炎暴发流行,属本地疫源.而免疫力低、教室卫生条件差及疫情未能及时报告则是本起疫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尽快建立健全乡村疫情监测报告网,做到万一有疫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
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