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严重烫伤早期脑GFAP表达与突触变化

    作者:王航辉;李小记;张博;刘伯锋;王璐;赵琳;惠雪枫

    目的 探讨严重烫伤早期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GFAP表达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烫伤组,烫伤组.烫伤后又设3、6、12、24、48 h 5个时相点,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脑GFAP表达.结果 烫伤后突触小泡减少,突触间隙增宽.脑GFAP表达增加.结论 严重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突触改变、GFAP表达增加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有关.

    关键词: 烫伤 GFAP 突触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速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郝杰;彭波;杨云霞;包旭;朱玲;冯云;范爱兰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e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以及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建立约10%的大鼠烫伤面积和长约10cm家兔切割伤后,测定给不同剂量的rhEGF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烫伤创面愈合面积,创伤组织的病理组织学以及测定愈合时间来观察rhEGF对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rhEGF小、中、大剂量(每cm2创面200 IU,400 IU,800 IU)可以缩短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和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的时间,同一时间内大鼠烫伤愈合面积高于对照组,同时还可以增加表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三个剂量之间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局部应用rhEGF可以促进实验性皮肤创伤愈合.

  • 中药烧伤膏对实验性烫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守义;李秀芳;靳美娟

    中药烧伤膏能显著减轻烫伤感染小鼠的反应症状,降低反应指数,提高存活率;显著减轻大鼠烫伤创面的渗出水肿;显著改善皮肤微循环;显著缩短烫伤豚鼠创面愈合时间.

  • 可乐定抑制大鼠心肌GSa mRNA 在烫伤后的表达变化

    作者:张海港;李晓辉

    可乐定对烧伤休克、溶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烧后水肿形成,改善烧伤后心功能,增加心肌细胞Gsα含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烧伤后心肌舒缩功能调节中的作用与机理,采用30%体表面积皮肤Ⅲ度烫伤大鼠模型,用dot blotting杂交技术测定心肌Gsα mRNA表

  • 酒精湿敷疗法在小面积烫伤紧急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华

    目的:探讨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小面积浅Ⅱ°烫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年龄10(月)~57岁42例小面积浅Ⅱ°烫伤患者采用75%酒精湿敷包扎治疗.结果:有效率96.1%,感染率3.9%.平均愈合时间8±2 d,换药次数1.5±0.3次.结论:75%酒精湿敷包扎疗法是治疗小面积浅II°烫伤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换药次数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烫伤 酒精 湿敷
  • 冻干血小板对SD大鼠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研究

    作者:李文丹;单桂秋;马静;林放;张婷婷;吕品;周谋;黎诚耀

    目的 探讨冻干血小板对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雄性)随机分成4组(n=10):冻干血小板(FDP)组、新鲜血小板(FPRP)组、烫伤膏组、生理盐水组.采用煮沸砝码加压法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分组给药,1次/d,连续20 d.记录动物烫伤模型创面愈合情况并做组织学检查.结果 给药至d7,4组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率分别为:FDP组(41.27±5.90)%、FPRP组(41.62±13.93)%、盐水组(33.52±14.58)%、烫伤膏组(33.58±10.89)%,FDP组和FPRP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烫伤膏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d7、d21,冻干组和新鲜组对大鼠烫伤创面皮肤病理的修复作用明显优于烫伤膏组及盐水组,而这2组血小板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冻干血小板促进大鼠烫伤模型创面早期愈合作用与新鲜血小板相近.

  • 胰岛素局部应用对老龄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健;薛晓东;刘俊玲;司小强;杨国虎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胰岛素对老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老龄(12~24月龄)大鼠75只,雌雄不限,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只.A组为烫伤对照组,B组为DM烫伤对照组,C组为DM胰岛素治疗组.除A组外,B、C组大鼠经高脂、高蛋白、高糖饲养1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老龄DM动物模型,同法饲养.DM模型制备8周后制备各组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A、B组创面局部注射火菌生理盐水2 mL,C组创面局部注射胰岛素0.1 U,于伤后7、14、21 d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伤后1、3、7、14、21 d行HE染色观察,并检测创面组织糖含量、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OP)含量,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伤后7、14、21 d,A、C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见A组伤后21 d,创面上皮基本上皮化:B组仍有大量坏死组织,创面未愈;C组创面上皮完全上皮化,上皮细胞分化较好,新生胶原较多.伤后1、3、7、14、21 dA组创面组织糖含量明显低于B、C组,C组在伤后7、14、21 d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A、C组创面组织中HOP含量、MVD计数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表达:A组伤后7 d旱+,14 d呈++,21 d呈+++;B组伤后14、21 d呈+;C组伤后7 d呈++,14、21 d呈+++.结论 局部应用胰岛素可促进创面胶原合成,增加创面的血管形成,加速老龄DM大鼠烫伤创面愈合.

  •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作者:曾开平;何宏生;陈宏

    足底皮肤及其脂肪垫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与功能,故足跟软组织缺损后也需要用类似的软组织修复,才能保持良好的功能。1995年3月~2000年6月,我科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8例足跟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0~63岁。足跟皮肤撕脱伤后皮肤坏死3例,截瘫后慢性溃疡2例,电击伤出口创面1例,足跟外伤后瘢痕1例,硬膜外麻醉术后热水袋Ⅲ°烫伤1例。创面大8 cm×6 cm,小3 cm×3 cm。分别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6例获得随访,皮瓣感觉及色泽均正常,皮肤耐磨,负重功能良好。

  • 烧伤瘢痕癌1例报告

    作者:李峰;孙福生;廖强;郑克伟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左下肢烫伤后瘢痕32年溃疡2年,左股内侧溃疡1周于2006年0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6岁时左下肢烧伤后继发感染,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创面愈合留大片瘢痕,部分高出皮面,部分呈萎缩状.随年龄增长,瘢痕逐渐缓慢增长,并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瘙痒明显,自觉活动不受限.

  • 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潘文东;杨正文;徐艳萍;郑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内毒素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预置心导管,30%Ⅲ度烫伤后静脉复苏,观察小剂量多巴胺(3μg/kg/min)持续给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组大鼠一般情况好于对照组;小剂量多巴胺能显著降低严重烫伤大鼠血清中的内毒素、TNF-α水平,以伤后3~12小时明显.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可降低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

  • 鸵鸟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泓烨;喻凯;郭敏;张文明;刘健;陈炜

    目的 研究鸵鸟油对深Ⅱ度皮肤烫伤大鼠创面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烫伤模型,于大鼠局部涂搽药物,观察各组大鼠皮肤烫伤创面的修复情况,并取创面皮肤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鸵鸟油对皮肤烫伤创面的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修复率为83.9%;病理学检查发现鸵鸟油组大鼠的皮肤烫伤创面的形态、功能基本恢复,皮下组织恢复良好.结论 鸵鸟油对大鼠深Ⅱ度皮肤烫伤创面的修复具明显促进作用.

  • 曲尼司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的作用

    作者:黎凤明;许学文;于蓉;陈俊杰;岑瑛

    目的 探讨曲尼司特在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曲尼司特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伤后14 d和创面愈合时取标本,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比例、胶原的总含量及创面愈合时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两组创面痊愈时间无明显差别,实验组的Ⅰ/Ⅲ型胶原含量及比例和总胶原含量明显降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功能降低改变.结论 曲尼司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创面胶原含量,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后早期瘢痕形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 伤疡愈软膏对烫伤大鼠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作者:伍倩;常宏

    目的探讨伤疡愈软膏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β 1 )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建立烫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烫伤创面TGF-β 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烫伤后创面TGF-β 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单纯烫伤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长于伤疡愈软膏用药组.结论伤疡愈软膏可促进伤口的愈合,但内源性TGF-β 1 mRNA表达的上调并不是其主要作用机理.

  • 迪康凝胶对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作者:崔博慧;李龙;黄凌远;罗丹;赵婵娟;孙小青;牟妍希;王志军

    目的 探讨迪康凝胶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宝烫伤膏组、迪康凝胶组,3组均采用超级控温烫伤仪,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组不给药,其余给药1次/d,连续21 d.连续考察21 d内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病理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组织TNF-α和IL-8及Ⅰ 、Ⅲ型胶原.RT-PCR检测组织TNF-α和IL-8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迪康凝胶组愈合时间缩短(P<0.05,P<0.01),创伤愈合率增高(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证明,迪康凝胶具有良好的组织损伤修复作用.ELISA检测表明,烫伤后两药物组创面组织TNF-α和IL-8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而胶原Ⅰ 、Ⅲ组织含量均高于模型组.RT-PCR检测表明,两药物组组织TNF-αmRNA和IL-8 mRNA表达水平均与其蛋白浓度水平基本一致.结论 迪康凝胶能促进大鼠皮肤烫伤后创面愈合,是治疗烫伤创面的有效药物.

  • 糖尿病足的护理

    作者:张永琼;刘世英

    1 临床资料糖尿病足18例,其中单纯糖尿病8例;糖尿病伴肾功能不全4例;糖尿病伴眼底动脉硬化5例;糖尿病伴胃轻瘫1例.原因:皮肤瘙痒手抓伤6例;穿有跟皮鞋致伤5例;烫伤4例;趾甲刺伤3例.年龄:大83岁;小48岁;平均65.8岁.

  • 下肢偏瘫患者烫伤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周霞;罗崇丽

    目的:调查偏瘫患者下肢烫伤的原因,指导临床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6年住院期间及发病后一年内下肢偏瘫患者934人,调查患肢和健肢发生烫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肢和健肢烫伤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患者使用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偏瘫患者浴足时应先泡健侧,后泡息侧,以减少和预防烫伤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

    关键词: 下肢 偏瘫 烫伤
  • 烫伤对大鼠结肠Kit Kitl及Gja1基因表达与胃肠动力的影响

    作者:李颖;范蔚林;郭力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结肠Kit、kitl及Gja1基因表达与肠道推进速率的改变,初步探讨严重烫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56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烫伤组(6个时相点各8只,麻醉后背部剃毛造成10cm×7cm的Ⅲ度创面).烫伤组经乳酸钠林格液复苏后,于伤后3h、6h、9h、16h、24h、48h处死;对照组除烫伤外处理同实验组;处死前30min行碳素墨水灌胃(1ml/只),测量墨水远端与幽门距离,示为肠道推进速率;另取起始段结肠,提取总RNA后进行实时定量RT-PCR.肠道推进速率及基因2-△△Ο值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伤后各时段大鼠肠道推进速率及Gja1、Kitl 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5或0.01);Kit mRNA表达除伤后3h外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烫伤后各时相大鼠肠道运动明显受抑;上述基因表达除3h时Kit外均显著减弱;至48h,各基因表达及肠道推进速率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推测肠组织中Kit、Kitl与Gja1基因表达下调及其后续转录、翻译异常,可能参与了烫伤后胃肠运动障碍的发生过程.

  • 烫伤后大鼠血浆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肽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郭杏;谭美云;熊爱兵;李越钢;何晓川;郭力

    目的:探讨烫伤后大鼠血浆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肽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Ⅲ度烫伤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烫伤后6、12、24、48、72h大鼠腹腔静脉血血浆中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肽(VIP)的水平.结果:在烫伤后6、12、24、48、72h,大鼠血浆中MTL和VIP水平发生明显变化.①对照组大鼠MTL为198.44±27.78 pg/ml,烫伤组大鼠与其相比明显下降,低值为110.24±15.43 pg/ml(P<0.01),而后缓慢上升至72h达高峰但仍未恢复正常(P<0.05).②对照组大鼠VIP为34.80±6.26 pg/ml,烫伤组呈明显上升趋势,伤后6h为69.61±12.53 pg/ml(P<0.01),而后缓慢下降但72h时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烫伤可导致大鼠血浆中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

  • 儿童松香烫伤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英蓉;向忠孝

    松香烫伤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急诊处理较为困难,尤其儿童被烫伤后,处理更为困难.1990年4月~1999年11月,我们采用乙醚浸洗治疗儿童松香烫伤7例,效果满意,既去除紧贴皮肤的松香膜,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又减轻了强行撕剥的痛苦.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脊髓损伤患者瘫痪肢体烫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蒋红英;张建梅;杨杰;李娜;蒋春燕;钟璐颖;杜春萍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瘫痪肢体发生烫伤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3年8月-2014年7月住院的269例脊髓损伤患者中发生瘫痪肢体烫伤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发生烫伤的原因,总结其护理对策,并探讨预防烫伤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结果 8例发生瘫痪肢体烫伤患者,其原因有护理管理者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及陪护防烫伤风险意识缺乏、护士健康教育不全面及责任心缺乏等主观因素,也有瘫痪肢体感觉功能减弱或者消失等客观因素.发生烫伤以后,对创面进行了及时、正确的处理,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二次烫伤及烫伤相关并发症.结论 多种主客观因素均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瘫痪肢体发生烫伤,因此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应提高烫伤的防范意识,烫伤后,对创面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254 条记录 52/63 页 « 12...49505152535455...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