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长期护理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症状簇及其照护困扰

    作者:陈素虹;林恺;王含笑;肖露;李利;廖晓艳

    目的 了解长期护理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症状簇特征及其照护困扰.方法 采用护理院版神经精神问卷评估某长期护理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患病情况、严重程度及照护困扰程度,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差大旋转法进行症状簇提取.结果 92.9%的患者至少有一项精神行为症状,主成分分析得出5个症状簇,分别是"情绪障碍"、"精神运动行为"、"夜间异常行为"、"精神症状"和"进食异常".其中,激越和易激惹,抑郁和焦虑,妄想和幻觉这三组症状在因子结构中为稳定,分别归属"精神运动行为"、"情绪障碍"、"精神症状"等症状簇.各症状簇的照护困扰程度依次为:"精神运动行为">"夜间异常行为">"精神症状">"情绪障碍">"进食异常".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可分为3 ~5个症状簇,提示长期护理机构可根据症状簇分配照护资源,采取相应护理干预策略,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质量.

  •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刘海峰;孙欢欢

    目的 探究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盐酸美金刚,观察组患者采用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评分、认知能力评分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神行为症状评分、认知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可改善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提高认知能力,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有待提高.

  • 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瑜良;刁秋莺;张恒铭

    目的 观察喹硫平与奋乃静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剂量范围为50~400 mg/d(26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剂量范围为6~16 mg/d(26例),观察8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8周末时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较入组时MMSE评分均非常显著增高(P<0.01)、SCAG评分均显著减低(P<0.01或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为30.8%和46.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调查与护理对策

    作者:黄凤霞;张伟英;伍洁云;陈燕玲;陈建平;文启琴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发生情况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118例符合CCMD-3痴呆诊断标准的住院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其精神行为症状.结果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为100%.常见的症状有异常运动行为(89.83%)、情感淡漠/漠不关心(80.51%)、焦虑(59.32%)、易激惹/情绪不稳(57.98%)、睡眠/夜间行为(38.98%)、抑郁/心境恶劣(38.14%)等.结论 针对痴呆患者BPSD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

    作者:陈建平;饶冬萍;黄若燕;郁俊昌;刘文滔;沐楠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连续取样的方法纳入痴呆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研究组用喹硫平、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不用抗精神病药,以神经精神问卷、Cohen-Mansfield 激越问卷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价安全性。结果:喹硫平组14例,奥氮平组31例,利培酮组13例,对照组25例完成评定。使用喹硫平、奥氮平或利培酮组在第4周末精神行为症状的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奥氮平在第8周末及16周末改善激越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16周末时,各组间疗效及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安全快速改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 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分析

    作者:祝云龙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丙戊酸钠合用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惠者98例为入组对象,分为3组.治疗组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36例,以下简称丙戊酸钠组),对照组(1)即奥氮平组(32例),对照组(2)即利培酮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末,分别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3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副反应较丙戊酸钠组、奥氮平组大(P<0.05).结论: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对于控制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较好效果,尤其是对行为障碍的疗效更加明显,副反应小,适合临床应用.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与照料者苦恼程度关系分析

    作者:陈丽坚;萧鲲;张翠玲;肖明月;肖铃娴;邹玉蓉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与照料者苦恼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87例伴BPSD的AD患者,应用临床痴呆评价量表(CDR)对AD患者进行痴呆严重程度分组,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调查各组BPSD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严重程度下BPSD发生情况及其对AD照料者苦恼程度的影响.结果 应用CDR量表可将纳入的AD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87例AD患者中,以女性为主,受教育年限(6.98±10.46)年,平均年龄(71.13±10.46)岁;NPI量表的统计结果中,排名前5项的BPSD为易激惹46例(52.87%)、激越43例(49.43%)、焦虑41例(47.13%)、异常运动行为41例(47.13%)、淡漠37例(42.53%);轻、中、重度组在NPI总分、频率、严重程度及照料者苦恼程度的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PSD各项的对比上,与重度AD组相比,发现轻、中度AD组在激越和睡眠障碍、照料者的苦恼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重度AD组相比,在妄想、情感淡漠的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照料者苦恼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严重程度AD患者的BPSD发生情况不同;不同严重程度的AD患者发生不同的BPSD对AD照料者造成的苦恼程度不同;痴呆程度越严重的AD患者的BPSD越严重,对AD照料者造成的苦恼程度越重;与轻、中度相比,重度AD组的激越、睡眠障碍对照料者造成的苦恼程度更加严重;中、重度AD患者的淡漠和妄想发生频率虽然增加,但其对照料者所造成的苦恼程度无明显增加.

  •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精神行为关系分析

    作者:梁艳宁;陈美玲;植美垣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脑梗死后VaD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浆Hcy水平,将Hcy> 15 μmol/L的患者53例设为观察组,将Hcy≤15 μmol/L的患者46例设为对照组.利用神经精神问卷评估患者的BPSD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状态总分(NPI总分)及NPI各项评分;对VaD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PI评分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精神行为状态总分(NPI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激越、异常运动行为、睡眠行为、情绪高涨及脱抑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aD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PI总分呈强正相关(r =0.649,P=0.000).结论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精神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越严重.

  • 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作者:杨忠慧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探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BPSD)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分结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针对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妄想、幻觉、攻击/激越、抑郁、欣快、情感淡漠、脱抑制、易激惹、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焦虑、食欲改变等方面的 NPI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 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2,P ﹤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有效。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负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临床研究

    作者:古淑敏;陈非;曹国兴

    目的 观察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A组)、奥氮平组(B组)和美金刚联合奥氮平组(C组),各4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4,8,12周,分别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BEHAVE-AD评分比较,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MOCA评分,A组及C组均显著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及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能快速、有效控制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

    作者:陈非;马厚勋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伴行为和精神障碍住院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美金刚治疗组(A组)、奥氮平治疗组(B组)和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组(C组),各4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周分别予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BPS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BEHAVE-AD评分在治疗后第2、4、8、12周末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2周末后,C组BEHAVE-AD评分减分率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第12周末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末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治疗第12周末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能快速、有效控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BPSD,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 多奈哌齐合并喹流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作者:张玉琦;徐文炜;程灶火;吴越;顾君;汤莉;季萍;李桂林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合并喹流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3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病人随机分为多奈哌齐合并喹流平组与单用喹流平组.治疗前和研究结束时进行MMSE评分,在治疗2、4、6、8周末以BEHAVE-AD减分率评定疗效:≥60%为显效,≥30%为有效,<30%为无效.以TESS评定记录治疗中各项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多奈哌齐合并喹流平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2分以上,治疗结束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P<0.05).治疗前后BEHAVE-AD量表评分两组组内比较,至第4周末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多奈哌齐合并喹流平组有效率为86.2%,显效率为64.7%;单用喹流平组有效率69.2%,显效率为46.2%,两组比较有效率和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12,P<0.05;x2=3.586,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的不良药物反应.结论 多奈哌齐合并喹流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有效且优于单用喹流平.

  • 曲唑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

    作者:衣磊;张桂敏;孙波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1例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曲唑酮(36例)和奥氮平(35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RSD)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曲唑酮和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显效率分别为52.8%和54.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唑酮组和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和37.1%,曲唑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唑酮和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明显疗效,但曲唑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谢林珠

    目的 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1例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组(合并组)及单用奥氮平组(单用组),共治疗6周.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MMSE和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各评定1次.结果 两组均有效,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组不良反应较单用组少(P<0.05).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可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奥氮平治疗阿尔茨采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景艳玲;张正爱;王东明

    目的 了解奥氯平治疗阿尔茨采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 对50例阿尔茨采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评定疗效.结果 奥氮平治疗有效率为84%.治疗后MMSE总分显著增加,SCAG各项因子分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结论 奥氮平治疗阿尔茨采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肯定

  •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于相芬;孙振晓;孙波;王晓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精神行为症状( BPS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 DSM-Ⅳ)诊断标准的102例AD患者及80例对照组老年人进行血浆HCY测定,采用神经精神问卷( NPI)对AD患者进行测评,分为伴有BPSD组与不伴BPSD组,分析BPSD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结果 AD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7.47±1.83)μmol/L,高于对照组(13.08±1.9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4.663,P ﹤0.001),伴 BPSD 组血浆 HCY 水平(17.48±1.85)μmol/L 与不伴 BPSD 组(17.63±1.60)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9,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参与AD发病机制,而与BPSD的发生无关。

  •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

    作者:孙波;孙振晓;于相芬;王晓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精神行为症状( BPSD)与代谢综合征( MS)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 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IV)AD诊断标准的102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和病史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等生理指标,早晨空腹取静脉血5ml,检测空腹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C)等生化指标,按2007年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MS诊断标准诊断MS,采用神经精神问卷( NPI)测评BPSD。结果102例AD患者中,符合MS诊断标准者66例,检出率为64.71%。MS组妄想、激越、易激惹检出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MS对AD患者BPSD有影响。对MS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AD患者BPSD的防治。

  •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研究述评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孙波;王晓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研究进展,全文分四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BPSD)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不同类型痴呆患者BPSD的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BPSD的评定方法;第四部分介绍了Jeyapaul等基于循证医学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临床治疗指南,提出不同类型痴呆患者BPSD的治疗指南。

  •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作者:于相芬;孙振晓;孙波;王晓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与血管性痴呆( 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 BPSD)的阳性检出率及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痴呆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 DSM-Ⅳ)AD和VD诊断标准,其中AD患者102例,VD患者10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 MMSE)及神经精神问卷( NPI)进行测评。结果 AD和VD患者BPS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16%和8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2,P﹥0.05)。AD组幻觉、激越、淡漠、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睡眠夜间行为的阳性检出率高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VD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AD和VD患者BPSD存在差异,对BPSD测评可能有助于AD和VD的鉴别。

  • 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注意执行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新;侯前梅;赵晓琼;王晓明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予以假刺激治疗;治疗组予以真刺激治疗.rTMS 治疗方法: 频率10 Hz、强度为运动阈值100%、部位为左侧额叶背外侧,刺激时间5 s,间隔25 s,每序列50次脉冲、每天30个序列,共两周.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rTMS治疗后两周) 均行MMSE、NPI、DST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MMSE评分、NPI、DS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NPI、DS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 Hz rTMS刺激左侧额叶背外侧皮层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注意执行有一定的康复作用.

244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