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离体透皮扩散的研究

    作者:刘艳;胡新;崔晓峰;吕继华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柔性纳米脂质体并研究柔性纳米脂质体对双氯芬酸钠离体透皮扩散速率的影响.方法:用旋转蒸发超声法制备柔性脂质体,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结果:五种处方的柔性纳米脂质体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双氯芬酸钠的透皮速率,其中处方Ⅳ的透皮速率大,为双氯芬酸钠饱和溶液的8倍.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可显著地促进双氯芬酸钠的透皮吸收.

  •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小鼠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

    作者:陈燕军;张军斌;熊欣;武惠斌;顼佳音;金日显;郁宝剑;熊维政;黄璐琦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原花青素在小鼠腹部皮肤的滞留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局部经皮给药的药动学,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给药皮肤中原花青素生物滞留量,DAS软件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72.52±8.63)%,平均粒径167.5 nm,Zeta电位-60.3,多分散指数0.309;在小鼠皮肤中滞留量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中有效成分能较快渗透进入皮肤,并在皮肤局部较长时间蓄积.

  • 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研究

    作者:刘婷;甄小龙;程昊;李伟泽;郝保华

    目的:制备银杏内酯B(GB)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透皮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大小进行分析;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比较银杏内酯B醇溶液、银杏内酯B柔性纳米脂质体及普通银杏内酯B纳米脂质体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此方法制得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9.52±1.76)%,平均粒径为(208.3±25.49)nm,Zata电位为-49.2 mV.柔性纳米脂质体8 h的累积透过量为189.97μg·cm~(-2),8 h的渗透速率为23.75μg·cm~(-2)·h~(-1).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可显著促进银杏内酯B的透皮吸收.

  • 积雪苷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作者:任艳;贺兴冬;尚北城;鲍秀坤;王艳芳;马吉胜

    积雪苷是中药积雪草的有效成分,临床主要用于促进手术创面愈合和瘢痕修复,治疗效果明显.然而其透皮吸收差和作用时间短限制了药物的推广应用.本实验采用逆相-挤出-冻干法制备积雪苷柔性脂质体冻干制剂,测定了其电镜结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和药物释放特征,并采用智能透皮吸收仪测定柔性脂质体膏体的体外透皮作用.积雪苷柔性脂质体为白色球状,pH 7.03,粒径70.14 nm,Zeta电位-36.5 mV,3批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31.43%,3批冻干样品每1 mg含积雪苷的平均值为0.134 mg,显示积雪苷柔性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药学特征,并且提高了药物的透皮性能.

  • 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体外释药评析

    作者:陈燕军;武惠斌;袁军林;石磊;金日显;刘华凤;熊维政;黄璐琦

    目的:制备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探索其与普通脂质体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混悬液,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以总酚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其在不同介质中的释药特性.结果: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普通脂质体体外释药特性均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在没有压力条件下,原花青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具有相似的体外释药特性.

  • 载药传递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作者:申玉坤;张阳德;廖明媚;李琨;王吉伟;潘一峰

    目的 以脂溶性药物盐酸利多卡因为模型药,制备载药传递体,即盐酸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以磷脂、胆固醇为膜材,加入表面活性剂胆酸钠,采用真空旋转蒸发法制备盐酸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盐酸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粒度分布,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盐酸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形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含量,并对制剂的回收率、精密度和包封率进行研究,以离心法测定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 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为乳白色、近透明的胶体溶液,原子力显微镜下呈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粒径为106±6.88nm.文中建立了盐酸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含量的测定方法.用美国戴安公司BDS C18柱(4.6×200mm,5μm),流动相甲醇∶冰醋酸∶三乙胺∶水为50∶2∶1∶47,流速是0.8ml/min.结果 显示利多卡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0~500μg/ml(r=0.999 95),回收率为100.4%±0.44%(n=3),包封率为80.1%±1.02%(n=5).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皮肤无刺激性.结论 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

  • 胰岛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口腔给药研究

    作者:杨天智;王向涛;阎雪莹;张强

    目的探讨柔性纳米脂质体经口腔粘膜转运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胰岛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和普通脂质体,对其包封率、形态和粒径大小进行测定.以家兔为动物模型,口腔给药(bu)后,进行体内降糖实验,同时测定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胰岛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与普通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18.9±1.8)%和(22.1±2.2)%;粒径分别为(42±20) nm和(60±34) nm.透射电镜下,胰岛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指纹状结构比普通脂质体更多,其他无明显区别.以sc胰岛素溶液(1 U*kg-1)为对照,bu胰岛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组(10 U*kg-1)的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59%,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9.78%,高于bu胰岛素溶液对照组(P<0.05)、胰岛素普通脂质体组(P<0.05)及空白柔性纳米脂质体与胰岛素混合物组(P<0.05).结论胰岛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可能成为经口腔粘膜转运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有效载体.

  • 鲑鱼降钙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作者:邓秋;岳玥;胡新;侯新朴;刘艳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对鲑鱼降钙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变形性、包封率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压过膜法制备脂质体并考察它们的变形性,采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结果: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含量对脂质体的变形性有显著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嵌入改变了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及包封率.结论:胆酸盐能显著增强脂质体的变形性.

  • 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黏膜给药研究

    作者:李伟泽;付丽娜;赵宁;袁琪;康雪宁;王欢

    目的 制备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PFNL),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与体外透黏膜给药的行为特点,为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采用鱼精蛋白凝聚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包封率,考察卵磷脂、胆固醇与丙二醇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用透射电镜(TEM)、光子相关光谱仪(PCS)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评价脂质体的粒径和结构;通过测定脂质体透过微孔滤膜的相对速率评价其变形性;用恒温电导率法测定脂质体的凝聚速度常数(K)以评价其物理稳定性.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考察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通过猪阴道黏膜的给药行为,并考察其对大鼠阴道组织中细胞因子SLPI、LF和SP-D表达的影响,与黄藤素普通脂质体(PCL)及其溶液剂(PL)进行对比.结果 卵磷脂、胆固醇和丙二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02%、20%时,制备的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对黄藤素的包封率为(78±2.13)%;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多层状囊泡结构,粒径为(185±19) nm,Zeta电位为(-53±2.27)mV,变形性为(79±5.75)%;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K值始终低于黄藤素的普通脂质体的K值.6.0h时,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药物累积透过量分别为黄藤素的普通脂质体和其溶液剂的1.53与2.86倍,且药物在阴道组织中的滞留量也高于黄藤素的普通脂质体和其溶液剂;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不影响大鼠阴道组织中SLPI、LF和SP-D表达,组织切片未显示异常.结论 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对黄藤素的包封率高、稳定性好,能够促进药物通过阴道黏膜并在黏膜组织中形成药物储库,对阴道安全无刺激,因此,可作为黄藤素阴道给药的一种新型给药载体.

  • 吲哚美辛柔性纳米脂质体与普通纳米脂质体体外透皮速率的比较

    作者:刘波;张阳德;廖明媚;潘一峰;赵劲风

    背景:吲哚美辛口服副作用大,将其制成软膏局部应用,透皮扩散速率较慢,影响吸收.柔性纳米脂质体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载体,对药物的皮肤渗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目的:制备吲哚美辛柔性纳米脂质体并舰察柔性纳米脂质体对吲哚美辛离体透皮扩散速率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照观察,于2008-07/2009-01在中南大学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用薄膜超声法制备吲哚美辛纳米柔性脂质体.方法:采用小鼠体外皮肤的Franz扩散池作为渗透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对比柔性纳米脂质体和普通脂质体的药物渗透速率.主要观察指标:粒径、回收率、包封率、药物累积渗透速率.结果:纳米脂质体作为载体粒径小,包封率高,具有可变形性,能顺利携带药物透过皮肤,提高吲哚美辛的透皮速率;与普通纳米脂质体相比,柔性纳米脂质体透皮速率更高.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可显著地促进吲哚美辛的透皮吸收.

  • 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透皮给药的研究

    作者:杨文婧;程昊;刘婷;李伟泽;郝保华

    目的:制备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并考察其透皮吸收规律.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连翘苷以及连翘挥发油与连翘苷相结合的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大小进行分析;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连翘苷为指标,用HPLC法测定其在接收池中的含量,进行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与连翘苷水溶液的体外透皮实验;计算累积渗透量、透皮渗透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连翘苷柔性纳米脂质体(WN组)的平均粒径为(180.7±13.69)nm,Zata电位为-48.8 mV,对连翘苷的平均包封率为(82.53±2.68)%;连翘挥发油与连翘苷相结合的柔性纳米脂质体(OWN组)的平均粒径为(212.3±15.31)nm,Zata电位为-51.2 mV,对连翘苷的平均包封率为(70.49±1.06)%.OWN组8 h累积渗透量为(291.92±23.22)μg/cm~2,8 h透皮速率为36.49μg/(cm~2·h),分别为连翘苷水溶液(WS组)和WN组的6.10和1.9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显著加速了药物进入皮肤的能力,连翘挥发油的加入更是促进了这一过程.

  • 积雪草苷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及体外评价

    作者:刘敏敏;李锂;马小来

    采用乙醇注入-高压均质法制备积雪草苷柔性纳米脂质体,所得制品平均粒径为(76.20±2.80)nm,多分散性系数为(0.10±0.02),ζ电位为(-41.40±3.20)mV,包封率为(91.94±2.56)%.再将其制成以甲基纤维素为凝胶基质的凝胶剂,并以普通凝胶剂为对照考察了两种剂型中积雪草苷对离体小鼠皮肤的体外透皮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剂型中积雪草苷的经皮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16.15和3.34μg·cm-2·h-1,皮内滞留量分别为(14.99±0.58)和(6.76±0.39)μg/cm2.

  • 盐酸利多卡因柔性纳米脂质体对小鼠皮肤的渗透性

    作者:申玉坤;周晋阳;申玉璞;潘一峰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盐酸利多卡因(1)柔性纳米脂质体和普通纳米脂质体对小鼠离体皮肤的累积渗透情况,结果前者9h累积渗透量高于后者.将上述两种剂型分别非封闭性应用于小鼠皮肤进行在体鼠皮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1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1普通纳米脂质体组小鼠皮肤中的tmax分别为5和60 min,且前者cmax是后者的1.2倍.普通纳米脂质体组小鼠血浆内未检出药物,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在0.5和1h时检出微量药物,但浓度低于有效浓度.

  • 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的构建及表征

    作者:何花;盛小茜;张海龙;罗隽;丁劲松

    采用甘草酸二钾为膜软化剂,以逆向蒸发法制备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呈球形,平均粒径(212.7±3.9)nm,ζ电位(-19.7±0.2)mV,平均包封率(25.62±0.18)%.初步稳定性研究显示,制品在4℃放置10d,外观、平均粒径、ζ电位和包封率无显著改变.采用离体乳猪皮肤为渗透屏障,对比了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凝胶及其普通凝胶的透皮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的24 h累积透过量分别为(4.22±1.74)和(25.38±30.60)μg/cm2,皮肤滞留量分别为(301.30±69.87)和(138.89±49.56) μg/g.

  • 柔性纳米脂质体对皮肤角质层结构的改变

    作者:郭健新;高凤艳;平其能

    目的:研究柔性纳米脂质体对皮肤角质层结构的改变.方法:将等渗磷酸盐缓冲液(pH 7.4)、柔性纳米脂质体、胆酸钠溶液分别应用于人离体皮肤角质层和小鼠在体皮肤表面,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角质层的结构.结果:离体条件下,柔性纳米脂质体处理过的人角质层,角质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在体条件下,小鼠皮肤表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离体条件下,柔性纳米脂质体在角质层中的转运可能以融合扩散为主,在体条件下以穿透机制为主,且并不改变皮肤结构.

  • 柔性纳米脂质体构建肺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作者:厉星;吕海峰;应苗法;赵应征;徐艳艳;赵蕊

    目的 研究以胶体为核心的柔性纳米脂质体(flexible nano-liposomes,FNLs)包载蛋白类药物在肺部靶向递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注入法结合W/W乳化法制备FNLs,并通过制剂学方法检测FNLs的理化性质.通过肺部滴注insulin-FNLs,检测相应血糖值;将异硫氰酸荧光素经肺部滴注给药,评估FNLs经肺转运进入体循环后药物在肺泡的沉积情况;通过对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初步评价FNLs经肺部给药的安全性.结果 FNLs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为(153±0.94)nm,Zeta电位为-(20.9±0.21)mV;FNLs能增强降血糖效果,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低血糖值百分比可以达到(18.25士4.19)%.FNLs能延长药物在肺内的滞留时间,在肺部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 FNLs作为肺部靶向递药载体,经肺部给药可以克服蛋白类药物肺内吸收屏障,增加生物利用度,为新型肺内给药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

  • 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脑内药物递送效率研究

    作者:徐艳艳;杨君燕;胡洁茹;何伟珍;赵应征;田伟强

    目的 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为模型药物,制备脑靶向BDNF柔性纳米脂质体,筛选及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可经鼻给药的脑靶向柔性纳米脂质体,以外观形态、粒径、包封率和Zeta电位等为评价指标,考察搅拌温度、搅拌速度及醇水比例等因素对BDNF柔性纳米脂质体粒径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测定BDNF的脑内药物浓度评价柔性纳米脂质体介导药物脑靶向递送效率.结果 正交设计结果表明,搅拌温度30℃、搅拌速度600 r·min-1及醇水比例1∶5为佳工艺条件,制得的BDNF柔性纳米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为(178.7±22.1)nm,Zeta电位为-29.8 mV.该制剂在温度4℃、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贮存30d稳定.与BDNF溶液组相比,柔性纳米脂质体组能提高BDNF的脑内浓度近3倍,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优化的佳工艺制得BDNF柔性纳米脂质体可明显提高BDNF的脑内药物浓度.

  • 柔性纳米脂质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经鼻给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

    作者:徐艳艳;姚锐;毛倩;何伟珍;杨君燕;赵应征;田伟强

    目的 研究柔性纳米脂质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经鼻给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BDNF柔性纳米脂质体(BDNF-FNL),建立大鼠帕金森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DNF溶液组及BDNF-FNL组,并以正常大鼠作空白对照,分别经鼻给药后于0.5,1,1.5,2h测定BDNF在脑组织中的含量变化,以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初步判断该途径给药的鼻腔安全性,通过实验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以及脑内纹状体3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多巴柯和高香草酸)的含量变化评价其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修复作用.结果 BDNF-FNL组BDNF的脑组织浓度约是BDNF溶液组的3倍;柔性脂质体经鼻给药后安全性较高,对鼻黏膜无明显损伤;BDNF-FNL组的大鼠行为学改善效果优于BDNF溶液组;TH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柔性纳米脂质体能更好的介导BDNF进入脑部发挥对多巴胺神经元保护作用;且BDNF-FNL组大鼠纹状体中3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明显地高于BDNF溶液组及模型组.结论 柔性纳米脂质体能更好地介导BDNF经鼻入脑发挥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修复作用,且对鼻黏膜的安全性较好.

  • 柔性纳米脂质体经皮给药新载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桐楷;林华庆;李园

    柔性纳米脂质体(flexible nano-liposomes, FNL)又称传递体或变形脂质体,是将表面活性剂(如胆酸钠、去氧胆酸钠等)加入到制备脂质体的类脂材料中制成的具有高度自身形变、可高效地穿过比其自身小数倍的皮肤孔道的类脂质体,具有高效渗透性、高度柔韧性和亲水性.柔性纳米脂质体的结构类似生物膜,是一种多功能的定向药物载体,能使更多的药物保留在皮肤中,减少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量,在表皮和真皮内形成药物贮库,形成一个缓释模型,使药物持久地对病变局部起治疗作用[1].FNL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近几年药剂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FNL的特性、透皮吸收机制、制备方法以及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醋酸曲安奈德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瘢痕皮肤的透皮特性

    作者:邓王萍;谭朝丹;吴志宏;张立超

    目的:研究醋酸曲安奈德柔性纳米脂质体在人瘢痕皮肤中的透皮特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柔性纳米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和包封率;改良Franz扩散池和皮肤匀浆法观察体外及在体瘢痕透皮特性;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结果: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67.04±3.77)%.12 h体外累积透过量(7.84±0.99)μg·cm-2,分别是普通纳米脂质体和乳膏的2.20和4.43倍(P<0.05);12 h药物滞留量,分别是普通纳米脂质体和乳膏的2.23倍和7.24倍(P<0.05).在体瘢痕试验12 h,柔性纳米脂质体表皮和真皮滞留量分别是乳膏的5.44和7.72倍(P<0.05).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显著增加了醋酸曲安奈德在瘢痕皮肤中的药物透过量和滞留量,有望成为治疗瘢痕的新型局部给药制剂.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