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湿化状态下中低流量吸氧在医源性感染控制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无湿化状态下中低流量吸氧在医源性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按患者入住时间将836例中低流量吸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自然湿度和室温情况下吸氧,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吸氧时间下呼吸道症状发生情况、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吸氧结束后细菌检出情况.结果:吸氧结束后,两组患者不同吸氧时间下呼吸道症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均较少,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吸氧用导管及湿化瓶盖内壁细菌阳性检出率非常低,相反对照组湿化液内细菌检查率较高,且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湿化瓶内细菌检出率增高.结论: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需常规湿化,此方法有利于控制医源性感染.
-
一次性输液器替代橡胶输氧管的制作与应用
氧气吸入疗法是临床治疗方案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输氧管均为橡胶管,使用一段时间后易老化变形、消毒后有异味,造成材料浪费.我们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替代橡胶输氧管.自2002年6月开始使用,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取材方便、适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吸氧巡回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氧气吸入疗法是呼吸科常用的医疗护理措施,而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等.我呼吸科使用广泛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低浓度氧疗,一般为1~2 L/min[1-2];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Ⅰ型呼吸衰竭PaCO2正常或降低的患者选择中、高浓度吸氧[3];呼吸科病情反复发作的老患者,存在根据自己的感觉随便中断吸氧,任意调节氧流量等不遵医行为,从而影响氧疗的效果.为保证良好的氧疗效果,杜绝多收费和漏收费,我们于2006年5月设计了吸氧巡回记录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一次性充氧式吸痰管在人工气道中的应用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有创机械通气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厌失去作用,咳嗽反射减弱,再加上镇静剂、肌松剂的应用,患者气道反射性保护作用及咳嗽反射减弱或完全被抑制,痰液难以排出,易发生肺不张及肺部感染.
-
一次性注射器针筒代替湿化瓶中通气管
氧气吸入疗法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也是治疗危重症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防止发生医院交叉感染,使用中的湿化瓶及其内的通气管需每天消毒,即使备用中的湿化瓶及其内的通气管也要每周消毒2次,由于湿化瓶内的通气管是塑料制品,反复拆装,加上消毒液的轻度腐蚀,容易损坏;或有的使用时间长,有丢失现象,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
输氧管延长管的制作与应用
氧气吸入疗法的目的是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1].大型综合医院采用中心供氧装置及壁式氧气吸入技术,病人用氧时常出现一次性输氧管长度不够、用氧时头部活动受限的情况.为此笔者于2009年制作了一次性输氧管延长管,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于320例病人,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一次性输氧管2个(扬州江扬特种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无菌剪1把.2制作方法将1条一次性输氧管主管与氧气装置连接,剪下导管环,保留导管环的锥形起始部作为延长管的末端,其末端接上第2条一次性输氧管的主管,将第2条一次性输氧管的双侧鼻塞端置入病人鼻孔,导管环稳妥固定于病人头部即可.
-
一次性输液器在小儿吸氧中的应用
氧气的使用是促进病人康复和抢救病人生命的一种重要手段,氧气吸入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缺氧病人.我院为基层医院,未完全使用中央供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氧气瓶少,氧气流量表不够用,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烦恼.为此自制了简单实用的简易吸氧管.现介绍如下.
-
系统化管理在氧气吸入疗法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在氧气吸入疗法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氧气吸入疗法的操作、消毒、保存、监管等作为一个整体,制定系统化管理方法。选取呼吸科病房需行长期氧疗的肺结核病人50例,分别采用系统化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种方法,对使用后更换前的湿化液和消毒后使用前的湿化瓶进行细菌检测。[结果]应用系统化管理的湿化液合格率为94%,污染率为24%,应用常规管理的湿化液合格率为80%,污染率为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应用系统化管理的湿化瓶合格率为100%,污染率为6%,应用常规管理的湿化瓶合格率为88%,污染率为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系统化管理弥补了护理教科书中氧气吸入疗法对感染控制要求方面的缺失,规范了湿化装置使用后清洗消毒和保存要求,规范了监测要求,使临床上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得到了有效监控,保证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
一次性输血器替代输氧导管的尝试
氧气吸入疗法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操作技术.无论是传统的氧气筒供氧装置或现行的中心供氧装置都离不开输氧导管与氧压表相连接,传统的橡胶输氧导管存在着重复使用、久用易老化、衔接不紧、漏气等弊端,特别是使用后消毒不彻底,将会增加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为此,我科试用一次性输血器取代输氧导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一次性吸痰管代替湿化瓶中通气管
氧气吸入疗法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也是治疗危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防止交叉感染,吸氧用的湿化瓶及其内的通气管每周消毒两次,由于湿化瓶内的通气管是塑料制品,反复拆装,加之消毒液的轻度腐蚀,极易损坏;或因使用时间长,有丢失现象,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我科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氧气湿化瓶内通气管,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替代式氧气湿化瓶内通气管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氧气吸入疗法在临床护理工作被广泛应用,既可以用于预防保健,也可以用于治疗因缺氧造成的各种疾病.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可损伤纤毛运动;在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减轻刺激作用.当湿化瓶内通气管因长期反复安装与停用使其被磨损后,氧气表就不能再使用;又因为氧气湿化瓶内的通气管配置困难,造成医疗设备的闲置与浪费.为此,我科展开了技术革新,研制出一种替代式氧气湿化瓶内的通气管.现介绍如下.
-
氧疗记录卡的设计与应用
氧气吸入疗法(以下简称氧疗)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医疗护理技术之一,任何原因引起的人体组织缺氧均需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症状.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各项医疗记录资料均被要求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予以保存,氧疗作为急救和治疗的主要措施,尤其应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病人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自我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规范医疗收费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氧疗记录卡,既可以记录病人的用氧和护士的巡视情况,又可以快速查明输氧费用,现将设计与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
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湿化氧疗的佳实践策略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至拔管期间的佳氧疗湿化策略,以提高氧疗效果,降低带管时间及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3-12月行人工气道脱机氧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脱机后采用"文丘里+加热湿化器+呼吸机管道改良组合装置"的氧疗温湿化策略,对照组脱机后采用常规气管导管内吸氧加持续微量泵泵入0.45%氯化钠溶液的人工气道湿化氧疗法,比较2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脱机后带管时间、脱机失败、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呛咳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脱机后带管时间分别为(80.50 ± 7.07)次/min、(17.38 ± 1.92)次/min、0.98 ± 0.01、(1.58 ± 1.06)d,对照组分别为(88.50 ± 3.07)次/min、(21.38 ± 1.51)次/min、0.96 ± 0.01、(3.00 ± 1.0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4.782,均P<0.05或0.01);试验组发生脱机失败、痰痂形成、刺激性呛咳和肺部感染分别为2、3、4、4例,对照组分别为8、12、20、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2~14.545,均P<0.05或0.01);试验组痰液的湿化效果中Ⅰ、Ⅱ、Ⅲ度痰液黏稠度分别为5、52、12例,对照组分别为13、11、40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5,P<0.01).结论 改良后的氧疗湿化策略既能够维持气道有效的温湿化,保证氧疗效果,还能提高脱机成功率,减少带管时间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自制吸氧识别卡在患者氧疗中的应用
氧气吸入疗法(简称氧疗)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医疗护理技术之一[1],是治疗缺氧性疾病的一种常用措施.但在用氧过程中有些患者或家属对吸氧缺乏正确的认识,临床上常出现如拒绝吸氧、随便中断吸氧、任意调节氧流量致吸氧过量等不按医嘱吸氧的行为,从而影响氧疗的效果,甚至使病情恶化[2].
-
鼻导管误入食管1例
鼻导管式氧气吸入技术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氧气吸入疗法也是临床基本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是鼻导管插入食管内未能及时发现较少见.我们在临床实习时曾发现鼻导管误入食管1例,现报告如下.
-
家庭随访指导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随访指导对院外家庭氧疗患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电话随访、上门家访面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90例实施家庭随访指导氧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设为干预组,同期出院的90例实施家庭氧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对照组,评价实施家庭随访指导后对院外家庭氧疗患者并发症和照顾者管理能力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氧疗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业意义.结论 实施家庭随访指导能明显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并发症和提高院外家庭氧疗患者照顾者的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
-
非湿化与湿化中低流量吸氧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湿化与非湿化≤4 L/min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成年住院患者应用≤4 L/min中低流量非湿化吸氧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并对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后,利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1247例患者.异质性检验df=4,P=0.08,I2=51%,其RR(95%CI)为0.79[0.62,1.02]P=0.07.结论:对≤4 L/min中低流量非湿化与湿化吸氧鼻咽部干燥无显著差异,非湿化组护士氧表安装时间有显著差异,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意念-徒手训练法在氧气吸入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意念-徒手训练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氧气吸入操作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92名护生接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班(44人)和实验班(48人),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意念-徒手训练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理学基础》中氧气吸入疗法章节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护生进行闭卷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并进行效果反馈.结果 实验班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对意念-徒手训练法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将意念-徒手训练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中的氧气吸入疗法教学中,能明显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过程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用医用橡皮管制作输氧延长管
氧气吸入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缺氧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因一次性使用鼻氧管长度不够,不能满足患者床上翻身及活动的需要,影响其舒适度.而原装氧压表盒内只配备一根橡胶延长管,由于反复使用及消毒,容易老化.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可利用医用橡皮管制作输氧延长管,介绍如下.
-
一次性塑料试管在患者吸氧中的应用
氧气吸入疗法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操作技术.目前,临床多应用通气管接氧气表,再接湿化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