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温州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认知与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认知与行为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对1 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结果:42例持有血糖仪,108例没有,持有率只占28.0%;42例血糖仪持有者中仅10例遵循《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频率和方案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者,占持有者的23.8%.结论:血糖仪的持有率及正确使用率均低,应加强自我血糖监控的教育.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仪正确使用率、血糖监测记录率及血糖监测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降低(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促进代谢指标达标.
-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目的:糖尿病是因多基因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所诱发的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进行充分的健康宣教,坚持正确的长期治疗措施,不发生或延缓并发症出现。通过自我血糖监测,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根据病情的动态变化,增加监测的频率,调整治疗措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加强自我血糖监测,避免并发症的早期发生,减少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费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及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现状,并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和效果。方法:339例调查对象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339例患者中,便携式血糖仪拥有率38.3%,自我血糖监测率37.2%,自我血糖监测频率4.5次/月。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原因中前三位是“因经济原因不愿使用血糖仪(81.2%)”“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监测(71.4%)”和“不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47.4%)”。干预后,干预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率、支持率、检测率及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水平仍较低,需强化对糖尿病及自我血糖监测的认识,帮助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技术,通过综合性干预提高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的管理和随访工作。
-
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缺乏胰岛素或其受体异常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约有10%的成年人身患此病.
-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及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意识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6个月后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我血糖监测的知识、技能掌握不够,对其进行教育干预后,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状况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认知情况、监测状况、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76.53%)监测状况差,主要因素是医护人员宣教不够,医疗负担、惧怕疼痛等.结论 加强糖尿病教育、运用减轻疼痛的技巧、提高家庭支持可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及对照组(n=37),对照组使用传统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血糖,实验组使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IGMS)监测血糖,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自我血糖监测情况等.结果:①实验组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自我监测频率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均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自我血糖监测评分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均显著增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显著提高患者监测频率,有利于血糖控制,且操作简便,适合在糖尿病患者随访中推广应用.
-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自我血糖监测的危险因素。结果经济收入(OR=1.904,95%CI:1.252~2.897,P=0.003)和知道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关系(OR=4.286,95%CI:1.824~10.063;P=0.001)是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认真做好糖尿病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血糖控制水平与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是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工具,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规律地进行SMBG和保存血糖监测结果记录有助于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做出临床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并可帮助医护人员确定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不同病情、不同治疗方法的糖尿病患者来说,SMBG的频率是不同的.当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后,所需要的血糖监测次数也要相应发生改变.如果糖尿病患者采用具有存储功能的血糖仪进行SMBG,这些血糖仪可以记录血糖测试的结果及相应的日期和时间,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前言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随着科技的进步,血糖监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使血糖监测越来越准确、全面、方便、痛苦少.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患者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连续监测3d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
-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及代谢指标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及代谢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8年6月本院的27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查病例号按照单号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1350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即为实验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即为对照组,详解两组的自我血糖监测及代谢指标.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及代谢指标改善显著,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及代谢指标,值得临床深究.
-
逸动随心 检测无忧
自我血糖监测,很有必要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医疗研究所(NICE)等权威机构所发布的指南均强调,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进行SMBG.
-
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常见问题及对策
-
解读脆性糖尿病
随着自我血糖监测的广泛应用,许多糖尿病患者通过测量血糖水平,了解引起血糖升高和降低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但是,有些人由于对食物、药物、体育锻炼和压力的反应过分敏感,血糖仍然难以控制,常常出现不可预测的大范围波动,即脆性糖尿病,脆性糖尿病常发生于15~30岁的患者,第二个小高峰在60~ 70岁,在这个阶段发生脆性糖尿病常有一些原因,比如未能感知的低血糖,合并一些慢性、非糖尿病的疾病,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脆性糖尿病,往往是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耗竭,因此频繁发生临床无感知的严重低血糖.
-
自我血糖监测的八大困惑
小说《觅知音》中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妙语:如果离开了眼睛的监视,脚步不会把你带到目的地,只会轻松地把你送进坟墓.糖尿病的治疗尤为如此,无论多么高明的医生,离开了必要的监测,治疗将不得不变成"盲目地乱窜",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糖尿病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一块试金石,或者说是一面镜子.没有科学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治疗,就像没有准星的枪,会影响血糖控制的效果.
-
糖尿病患者该多久测一次血糖?
监测血糖的五大理由帮助治疗实现平衡糖尿病的管理讲究的是平衡,"过"与"不及"都不行.我们只有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才能了解血糖是否处于理想范围内,弄清楚不同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进而找到实现平衡的方法.
-
糖友冬季自测血糖,如何轻松获得合格的血样
糖友冬季需加强血糖监测冬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高,波动较大,需要配合加强自我血糖监测,才有助及时了解血糖变化的规律,为药物、饮食、运动控糖提供依据.一般血糖稳定的患者需每周或每两周查一次全天血糖(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而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则需每隔一天就要查一次全天血糖.
-
如何看待自测血糖
测血糖并不是考驾照,要么通过要么失败,医生让您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只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治疗.根据血糖值高或是低,发现问题的所在,进而采取正确的措施使血糖控制达标.
-
不要被研究结果"平均"掉自己
我们知道,治疗高血糖很重要,但血糖控制的理想水平因人而异.我们知道,尽管阿司匹林是个非常好的药物,但对于心脏病风险已经很低的患者来说,其益处可能很有限.我们知道,自我血糖监测很有用,但是对于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而言,对家中自我监测血糖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从上述这些话题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任何一种规则是适用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糖尿病治疗需要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