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转基因牛的重组人α-乳清白蛋白的离体和体外消化稳定性研究

    作者:张英;刘珊;徐海滨;王小丹;张立实

    目的 通过测定转人α-乳清白蛋白基因的克隆牛所表达的重组人α-乳清白蛋白在模拟胃肠液及小型猪胃肠液中的消化时间,并与人α-清白蛋白标准品在上述消化液中的消化时间相比较,判定该重组蛋白的消化稳定性,为其致敏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根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模拟胃肠液外源蛋白质消化稳定性试验方法>消化人α-乳清白蛋白标准品和重组人α-乳清白蛋白,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消化后的样品.结果 重组人α-乳清白蛋白在模拟胃液中0 s即被完全消化,模拟肠液中10 min内完全消化,在小型猪胃液和肠液中均在20 min内被完全消化.虽然完全消化的时间存在差异,但均在20 min内.重组蛋白与人α-乳清白蛋白标准品的消化稳定性相似.结论 重组人α-乳清白蛋白在模拟胃肠液及小型猪胃肠液中均不具有消化稳定性.

  • 蜈蚣及蚯蚓的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图谱研究

    作者:李莉;陈振江

    目的 为常见动物类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其蛋白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SDS-PAGE测定蜈蚣及蚯蚓的主要蛋白质分子量.结果 获得清晰的蜈蚣和蚯蚓的电泳谱带及相应数据.结论 操作简单,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靠方便,为蜈蚣和蚯蚓等动物类药材及其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图谱.

  • 正北芪中一种免疫活性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选

    作者:陈秀红;任晋宏;魏砚明;薛慧清;武福云;李敏;梁锐

    目的:优选正北芪中一种免疫活性蛋白AmPR10-16(16.0 kDa)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正北芪中AmPR10-16的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的圆二色性考察提取温度,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AmPR10-16在SDS-PAGE胶图中的蛋白条带吸光度(峰面积)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粒度、提取次数对AmPR10-16提取工艺的影响,辅以BCA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作为佐证.结果:AmPR10-16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末过4号筛,加16倍量pH 8.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于40℃常压水浴提取60 min,每10 min搅拌1次.AmPR10-16提取率0.063 g·g-1.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能正确反映AmPR10-16提取率的高相对量,为AmPR10-16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稳定、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

  • 旋毛虫成虫表面抗原的SDS-PAGE和 Western blot分析

    作者:马鸣旺;申丽洁;董明治

    目的 研究大理猪源旋毛虫成虫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的蛋白组分,分析其抗原性. 方法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旋毛虫成虫SA蛋白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性. 结果 旋毛虫成虫SA经SDS-PAGE,电泳显示4条主要蛋白条带,分子质量单位分别为50、48、40和34 ku;经Westem blot检测,上述4个蛋白组分均能被大鼠抗旋毛虫血清识别. 结论 旋毛虫成虫sA中主要含有50、48、40和34 ku等4个蛋白组分,均具有抗原性.

  • 丝状真菌Pythium sp.GY1938菌株蛋白图谱染色方法的比较及优化

    作者:杨平;钟剑;雷帆;余琳;杨思思;李敏惠

    目的 探索制备灭蚊丝状真菌Pythium sp.GY1938菌株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图谱的佳染色方案.方法 采用不同的破壁方法制备Pythium sp.GY1938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并通过SDS-PAGE进行蛋白质电泳分离,进一步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法、Vorum银染法、EMBL银染法、Blum银染法4种染色方案分别进行凝胶染色,对不同染色方案的染色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对于Pythium sp.GY1938菌丝体可溶性蛋白样品中的中、高分子质量蛋白≥44 ku),考马斯亮蓝R-250的染色效果较好,且简单、快捷;对于低分子质量(<44 ku)的可溶性蛋白,Vorum银染法染色效果较好;Blum银染法和EMBL银染法的染色效果均不理想.结论 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法和Vorum银染法均可应用于Pythium sp.GY1938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图谱的制备,前者适合对中、高分子质量蛋白染色,后者适合对低分子质量蛋白染色.

  • 力达霉素质控方法的研究Ⅱ——SDS-PAGE法

    作者:李京艳;金莲舫

    目的: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对大分子蛋白类抗肿瘤抗生素力达霉素的纯度进行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纯化程度不同的样品及高效液相纯度不同的成品分别进行电泳分析。结果:随着纯化步骤的增加,蛋白质纯度在提高;高效液相纯度高的样品,电泳纯度一般也较高,但有时二者所显示的杂蛋白或杂质的含量并非完全是平行关系。结论:SDS-PAGE法是检测蛋白类产品纯度有效和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蛋白质纯度检测必须采用几种不同分离机制的方法联合测定才比较可靠。

  • CS2作业工人红细胞膜收缩蛋白初探

    作者:简乐;陈苘

    目的 观察作业工人长期接触二硫化碳 (CS2)对其红细胞膜收缩蛋白的影响.方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CS2浓度;分离16名工人红细胞膜(接触、对照各8人),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析红细胞膜蛋白谱.结果 车间空气 CS2浓度(TWA)为0~8.98 mg/m3.CS2接触工人红细胞膜收缩蛋白百分含量(34.48%)高于对照工人(26.18%)(t=5.920,P<0.001),CS2浓度(TWA)与收缩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859,R2=0.738,P<0.001),接触指数(EI)与收缩蛋白含量也呈正相关(r=0.713,R2=0.508,P=0.002).其中2名长工龄高浓度CS2接触工人红细胞膜图谱在高相对分子质量区有可疑异常区带形成.结论 长期接触CS2作业工人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图谱出现异常,提示该指标有希望成为CS2接触工人的分子水平接触-效应生物标志物.

  • 不同产地乌梅的SDS-PAGE的电泳鉴别

    作者:史克莉;黄凤桥

    目的:对炮制程度和产地不同的乌梅中蛋白成分进行电泳鉴别.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未经清洗的四川长兴乌梅,百顺乌梅标准炭,大邑净乌梅,大邑乌梅标准炭,净洗2次的大邑乌梅生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乌梅的电泳图谱存在差异,各品种图谱基本相似.结论:电泳鉴别可为中药不同产地药材蛋白质成分鉴别提供一项可靠的简便的检测方法.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分析

    作者:段春燕;何涛;王松;郑小莉;景莉

    目的:在建立白细胞磷酸化蛋白质分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相关磷酸化蛋白质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选择2005-01/2006-03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初诊住院的白血病患者10例,20~40岁,均经MICM分类法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无合并严重感染,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疾患.健康自愿者为泸州医学院学生10名,23~32岁.分离健康自愿者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新鲜外周血白细胞,并均随机分为刺激组、抑制剂组、对照组.刺激组加入表皮生长因子(40 μg/L);抑制剂组加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特异性抑止剂UO126(10 μg/L)和表皮生长因子(40 μg/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基,用Bradford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含量,BDTM Phophoprotein Enrichment Kit分离富集白细胞磷酸化蛋白质,SDS-PAGE分离磷酸化蛋白质,银染法染色,采用Scion Image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结果: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及10名正常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电泳图谱显示每条泳道中蛋白质条带清晰,其相对分子量主要介于26 000~36 000 Da以及47 000~65 000 Da之间.A、D蛋白质谱带在健康自愿者中的表达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增强;B蛋白质谱带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表达较健康自愿者增强;D、E蛋白质谱带分别在健康自愿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刺激组的表达明显较抑制剂组增强.②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刺激后,E蛋白质谱带的灰度值降低,其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UO126抑制后,其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采用本实验建立的亲和层析富集磷酸化蛋白质、SDS-PAGE分离、专业软件分析等方法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相关磷酸化蛋白质进行动态的分析,其方法较简便、结果可信,可为细胞信息传递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别哈蟆油药材及其伪品

    作者:黄瑶;常乐;张思雯;袁丹

    目的 建立哈蟆油与伪品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水溶性蛋白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别方法,并对2种电泳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Native-PAGE和SDS-PAGE两种电泳系统,分别对不同产地哈蟆油与其伪品的水溶性蛋白的组成及其分子量分布范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Native-PAGE实验结果显示:哈蟆油与桓仁林蛙油均具有6条特征谱带,黑龙江林蛙油具有5条特征谱带,而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的特征谱带数目分别为2条、1条和1条.SDS-PAGE实验结果显示:哈蟆油、黑龙江林蛙油和桓仁林蛙油均具有11条特征谱带,而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的特征谱带数目分别为5条、6条和6条.2种电泳图谱中,哈蟆油等正品药材与伪品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在特征谱带位置等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Native-PAGE和SDS-PAGE两种电泳方法均可用于哈蟆油与类似品和伪品的鉴别,为哈蟆油质量评价和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简易的鉴别方法.

  • 几种动物类中药材SDS-PAGE的电泳鉴别

    作者:史克莉;陈振江

    目的:建立几种动物类中药的电泳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3种蜂王浆、牛血清蛋白、金钱白花蛇[2]、乌梢蛇、鹿蹄筋、炮制前后的蝎子[3]进行鉴别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蜂王浆间,炮制前后的蝎子间的电泳图谱存在显著差异;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鹿蹄筋也有各自的谱带.结论:电泳鉴别可为动物类中药的鉴别提供一项可靠的,简便的检测方法和鉴定特征.

  • 温和条件下分离马胶鲨皮胶原蛋白的方法及其部分特性研究

    作者:吴文惠;姝亚;包斌;陆魏;何培民;张艳;张兴群;缪辉南;曹张军

    目的 探讨分离马胶鲨皮胶原蛋白的方法以及马胶鲨皮胶原蛋白的部分生物化学特性.方法 马胶鲨皮经清洗、浸泡、匀浆、离心得上清液.沉淀重复上述的提取过程,合并上清液,加硫酸铵沉淀胶原蛋白,回收的沉淀溶于磷酸盐缓冲液,经葡聚糖凝胶过滤后,蛋白溶出液被冷冻干燥.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差示扫描量热仪法、圆二色谱仪法表征了通过上述磷酸盐缓冲液溶胀分离法获得的胶原蛋白的特性.结果 用磷酸盐缓冲液溶胀分离法从马胶鲨皮分离得到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的回收率为鲜重的3.2%~3.4%;分离的胶原蛋自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现清晰的三条谱带,分子质量分别为205 000、134 000、118 000;马胶鲨皮胶原蛋白的高热变性温度为47℃;分离的马胶鲨皮胶原蛋白在空间结构上以β-折叠为主,并包含有大量的无规卷曲.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高纯度胶原蛋白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进一步研究.

  • 低分子量尿蛋白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

    作者:戴慧莉;钱家麒;严玉澄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混合性尿蛋白在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伤中的意义,评估尿蛋白分型的特征对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薄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尿蛋白分型,将101例肾活检证实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70、150、23、10kd组,分别测定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RBP)及小管间质损害分数.结果10kd组34.29%患者的Scr高于正常范围,且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四组患者24h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3kd组和10kd组升高尤为显著,与另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RBP及小管间质损害分数测定中,10k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分子量很低的23kd和10kd的混合性尿蛋白类型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和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到损伤,后者可能预后更差.

  • 一种裂体吸虫与日本血吸虫蛋白质差异研究

    作者:徐国余;陈广梅;田海生;朱昌亮

    目的探讨裂体吸虫x(S.x)和日本血吸虫(S.j)的蛋白质有无差异.方法采用SDS-PAGE法.感染了S.x和S.j尾蚴的兔45 d后剖杀,从肠系膜静脉血管中取出成虫,各20对,匀浆,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电泳,分离胶和浓缩胶分别为10%和4%.电泳完成后以考马斯兰R250染色.应用分子分析软件系统Gel Doc1000(BIO-RAD)进行分析,并计算出S.x与S.j的比值(S.x/S.j).结果 S.x和S.j蛋白带各有26条,其中35.0 kDa和109.8 kDa为S.x和S.j分别特有的蛋白带,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S.x和S.j的87.3 kDa,40.9 kDa和32.2 kDa蛋白质量差异达2倍.15.2 kDa蛋白质量差异1.9倍,73.2 kDa蛋白质量差异1.7倍.结论 S.x和S.j成虫可溶性蛋白所分出的带数经定性、定量分析,差异明显.

  • 银屑病患者指甲和鳞屑的蛋白质SDS-电泳图谱和转谷氨酰胺酶活性探讨

    作者:张玉红;李红文;吴景兰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指甲和鳞屑蛋白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图谱和转谷氨酰胺(transglutaminase 1,TGase1)酶的活性.方法:各取5例银屑病患者的指甲和鳞屑与5例健康人的指甲和鳞屑,分别提取蛋白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单丹酰尸胺结合物对鳞屑铺片标本检测TCase 1酶活性.结果:健康人指甲和鳞屑的SDS-PAGE图谱皆呈现4条主带:63 ku、54 ku、48 ku及38 ku,银屑病患者指甲及鳞屑的SDS-PAGE图谱也呈现此4条主带,但多数主带扫描数值的水平较高,P<0.01.健康人的鳞屑铺片标本TGase 1酶活性呈现为棕黄色细颗粒定位于角质深层角质形成细胞(KC)的周缘;相比之下银屑病患者的TGase 1酶活性缺乏.结论:指甲及鳞屑的SDS-PAGE主带相似,前者图谱更清晰可能与其蛋白较稳定有关.银屑病患者比健康人的SDS-PAGE图谱主带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KC可能呈增生状态,表达产物较多;患者TGase 1酶活性的缺如提示其表皮屏障功能有缺陷,可能与其参与代偿性增生有关.

  • 3种虫类药材蛋白指纹图谱的建立

    作者:范玮;余伯阳;刘吉华

    考察土鳖虫、僵蚕、蜈蚣电泳样品的制备方法、上样量、分离胶浓度及染色方法,建立3种虫类药SDS-PAGE蛋白指纹图谱.结果显示,3种虫类药的优化样品制备方法为以Tris-HC1缓冲液提取,上样量均为18 μg,优选12.5%浓度的分离胶,银染法显色可获得清晰的鉴别电泳图谱.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土鳖虫、僵蚕、蜈蚣的SDS-PAGE蛋白指纹图谱,且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上述3种虫类药原药材,特别是粉碎药材的定性鉴别,也可为其他动物类中药材的鉴别提供方法学借鉴.

  • 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

    作者:田海生;李秀兰;马磊;朱昌亮

    目的:获取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蚊虫抗药性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获取敏感和抗性蚊虫水溶性蛋白的电泳谱,并用LabworksTM分析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表达蛋白间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其中,敏感品系4龄幼虫较抗性品系有1条分子质量为60.3 ku的特异带;敏感品系雌性成蚊有1条分子质量为36.1 ku的特异带,而抗性品系则有分子质量为97.2 ku和36.9 ku的2条特异带.在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方面,共有8条蛋白带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结论:这些质和量的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有关.

  • 二硫苏糖醇和β-巯基乙醇在SDS-PAGE电泳过程中的扩散效应

    作者:杨平;李敏惠;常山;何建荣;罗兴艳;刘阳;邹强

    目的:二硫苏糖醇(DTT)和β-巯基乙醇(2-ME)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中常用的2种还原剂.文中旨在观察这2种还原剂在SDS-PAGE电泳过程中的扩散效应及建立规避扩散效应的方法. 方法:将含有还原剂的蛋白样品和未还原蛋白样品间隔上样进行电泳,通过观察未还原样品的电泳条带来判断是否受到邻近泳道还原剂的扩散影响. 结果:还原剂DTT或2-ME可扩散到邻近泳道,使未还原蛋白样品发生部分还原,扩散效应的强弱与还原剂的含量成正相关. 结论:SDS-PAGE电泳过程中DTT和2-ME均存在扩散效应,在同一块凝胶上同时分离还原蛋白和未还原蛋白时,至少应该在2个泳道间设置一空白泳道,以规避扩散效应.

  • 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共同抗原的研究

    作者:张灯;王中全;崔晶

    目的鉴定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的共同抗原,避免血清学诊断这3种寄生虫病时的交叉反应.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渍(Westem blot)对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结果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支睾吸虫成虫3者相同蛋白带的分子量为108、65、53、43、42、31、25、16 kDa.免疫印渍结果表明,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65、58、53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肺吸虫感染的大鼠和患者血清发生反应;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108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肝吸虫病患者血清发生反应;而3种可溶性抗原中的53kDa与本实验中所有寄生虫感染的动物和患者均有交叉反应.结论 65、58、53 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共同抗原,108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的共同抗原,而53 kDa蛋白为这3种寄生虫的共同抗原.

  • 5种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质图谱比较

    作者:史明珠;张海珠;冯元凤

    目的比较5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约氏疟原虫、伯氏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方法用1%NP-40提取5种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组分.各种蛋白提取物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氨银染色,所得蛋白图谱经光密度扫描进行分析.结果 5种疟原虫蛋白区带波峰位置和大小各不相同,显示较大差异.但有两个区带为5种疟原虫共有区带,其分子量分别为72KD和64KD.在5种疟原虫中,以伯氏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蛋白区带相似性高.结论 5种疟原虫红内期蛋白组分差异较大,伯氏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种间进化关系较接近.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