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CR小鼠与BalB/c小鼠在构建正常小鼠模型中的比较

    作者:钟凯;计融;李业鹏;李玉伟;李燕俊;韩春卉;赵熙;张靖;陈庭君

    小鼠模型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毒理学及相关学科.为提供ICR小鼠和BalB/c的背景,本研究考察了10项免疫指标治疗.选用ICR小鼠、BalB/c小鼠各60只,按<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进行试验.在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半数溶血值、巨噬细胞鸡红细胞吞噬率、NK细胞活性4项指标中,BalB/c小鼠显著优于ICR小鼠,揭示在这4项实验中BalB/c小鼠应为首选.在脾脏体重比值、ConA刺激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巨噬细胞鸡红细胞吞噬指数4项指标中,两种小鼠差异没有显著性,因此在这4项实验中ICR小鼠可以替代BalB/c小鼠.另外,在胸腺体重比值、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两项指标中,ICR小鼠的表现优于BalB/c小鼠,其机理还不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 饮水摄入三氯乙烯对BALB/c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

    作者:沈彤;王进;徐辉;许述海;江涛;朱启星

    目的 探讨饮水摄入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48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2.5 mg/mlTCE组和5.0 mg/ml TCE组,每组12只,染毒组经饮水摄入TCE;每组分别于暴露第14、28、56、84天各处死3只小鼠,取其脾脏及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γt)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结果 2.5、5.0 mg/ml TCE染毒组小鼠的脾脏CD4+T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第14天时分别为(3.46±0.32)%和(5.45±0.45)%,第84天时分别为(3.47±0.33)%和(4.10±0.39)%,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分别为(2.15±0.20)%、(2.16±0.35)%]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RORγt表达水平第14天时分别为1.870 ±0.084和1.965±0.060,第56天时分别为1.998±0.079和2.028±0.073,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1.77 ±0.04、1.75±0.09)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血清IL-17含量第14天时分别为(32.28 ±5.38)和(34.47 ±5.02)pg/ml,第28天时分别为(34.87±5.48)和(41.94±6.19)pg/ml,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升高[分别为(21.57±5.23)、(22.11 ±5.11)p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血清IL-6含量第14天时分别为(43.07 ±6.71)和(47.86 ±8.52)pg/ml,第56天时分别为(41.32±7.04)和(46.74±9.33)pg/ml,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分别为(7.56±7.71)和(28.26±7.22)pg/ml]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血清TGF-β含量第14天时分别为(17.48 ±3.06)和(18.93±3.12)pg/ml,与溶剂对照组[(15.25 ±2.95)pg/ml]相比,差异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6含量与脾脏Th17细胞比例、RORγt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0.765,P<0.01).结论 饮水摄入TCE可能通过诱导产生IL-6,协同TGF-β上调RORγt表达,从而促进Th17细胞分化和IL-17分泌.

  • 不同时间再次化疗对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差异的研究

    作者:刘芹;路平;申素芳;华彩虹

    目的:探索当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抑制达到一定程度后,残存细胞的增殖规律,回答在何时再次加入药物能取得大杀伤效果.方法:实验中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于初次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再次加入顺铂,观察药物对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差异.结果:各组结果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缩短化疗周期可取得更好的化疗效果.

  • 姜黄素对伴刀豆球蛋白A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小鼠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晓栋;赵香君;霍闻钧;黄湘;乔亚峰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 A)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模型的防治效果.方法 建立Con A 介导的AIH 小鼠模型;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防治组和环孢素A 防治组,通过IFCC 速率法检测外周血ALT 的变化,肝脏石蜡切片检测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 模型组ALT 值和炎症细胞浸润8 h 时达到高峰;姜黄素防治组注射8 次50 mg /kg 姜黄素对AIH 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注射6 ~8 次100 mg /kg 和4 ~6 次200 mg /kg 姜黄素能显著降低ALT 值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与环孢素A 防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姜黄素可降低AIH 中ALT 值和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并与其剂量相关,有望进一步将其开发成为免疫抑制药物.

  • Dectin-1和TLR2/TLR3/TLR4受体在免疫缺陷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表达

    作者:栗方;曹彬;曲久鑫;沈鸿;刘振嘉;王鹏

    目的:本研究利用小鼠动物模型,探讨烟曲霉感染免疫缺陷小鼠TLR2/TLR3/TLR4对树突状细胞植物血凝素-1(Dectin-1)表达的影响。通过检测TLRs和CLRs受体在不同免疫状态下的表达,揭示介导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肺损伤的关键受体。方法小鼠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未接种烟曲霉菌;C组正常状态小鼠+烟曲霉菌接种;D组为IPA感染组,免疫抑制+烟曲霉菌接种。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小鼠肺组织各个时相点的TLR2、TLR3、TLR4、Dectin-1和β-actin mRNA的表达,检测受体间的相互表达调控。结果正常状态感染组(C组N+AF),TLR4/TLR2、Dectin-1 mRNA比正常对照组表达上调;IPA模型组(D组CP+AF),Dectin-1和TLR4、TLR2 mRNA比正常状态感染组表达下调;但TLR3 mRNA 48 h、72 h表达没有明显不同(P>0.05)。病理切片模型组小鼠72 h可见较严重的出血和充血;96 h时肺内有菌丝,肺泡间隔增宽,支气管壁破坏。正常状态感染烟曲霉小鼠72 h可见充血,肺泡弹性纤维破坏。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IPA动物模型,Dectin-1受体表达下调可能是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引起IPA的机制之一。Dectin-1的表达可能是建立在TLR2/TLR4对烟曲霉早期识别的基础上,TLR3可能起协同作用。

  •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小鼠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作者:栗方;曹彬;曲久鑫;沈鸿;刘振嘉;王鹏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动物模型,为阐明IPA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方法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抑制,双侧鼻孔滴入烟曲霉菌孢子,分别于24 h、48 h、72 h、96 h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通过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真菌培养确定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 IPA 模型组的组织培养可见烟曲霉菌,病理切片模型组小鼠72 h时可见较严重的出血和充血;96 h时肺内有菌丝,肺泡间隔增宽,组织坏死。正常状态感染烟曲霉小鼠72 h可见充血,肺泡弹性纤维被破坏;96 h仅表现为炎症和出血,未见菌丝。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IPA动物模型,为研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防治奠定了基础。

  • 活化态肝星状细胞对小鼠肝细胞肝癌血管形成、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

    作者:陈之巨;林楠;潘楚芝;卢逸;许瑞云

    目的 探讨活化态的肝星状细胞(HSC)对小鼠肝细胞肝癌(肝癌)血管形成、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方法 将30 只BALB/c-nu 雌性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 组,每组各10 只,单纯组将1×106 个H22 肝癌细胞注射于裸鼠肝脏,低浓度组将1×106 个H22 肝癌细胞及1×105 个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的HSC-T6 细胞注射于裸鼠肝脏,高浓度组将1×106 个H22 肝癌细胞及4×105 个CFSE 标记的HSC-T6 细胞注射于裸鼠肝脏;各组裸鼠生长50 d 后处死,观察肝原位肿瘤、肝转移瘤、肺转移瘤的数量和体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原发肿瘤组织、肝转移瘤组织及肺转移瘤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化群抗原(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 蛋白含量.观察HSC 对肝癌血管形成、增殖作用影响.两组实验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3 组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结果 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HSC-T6 细胞株中HSC 细胞纯度>95%,CFSE 标记的HSC 为绿色荧光细胞,细胞培养8 周,CFSE 染色的荧光强度稳定.单纯组肝癌成瘤率70%,低浓度组成瘤率70%,高浓度组成瘤率为80豫.高浓度组肝内原位肿瘤体积明显大于低浓度组及单纯肝癌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0.04,0.04;P<0.05).高浓度组裸鼠肝内转移瘤及肺转移瘤数目明显多于低浓度组及单纯组(LSD-t=0.33,0.57;P<0.05).单纯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原发肿瘤组织中α-SMA 数密度分别为(19±4)、(42±4)及(62±6)个/高倍镜视野,高浓度组α-SMA 数密度明显多于低浓度组及单纯肝癌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2.12,2.12;P<0.05);单纯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原发肿瘤组织中GFAP 数密度分别为(15±4)、(36±5)、(57±5)个/高倍镜视野,高浓度组GFAP 数密度明显多于低浓度组及单纯肝癌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2.00,2.00;P<0.05).单纯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原发肿瘤组织中CD34 数密度分别为(19.0±2.6)、(31.0±6.2)、(43.0±8.3)个/高倍镜视野,高浓度组CD34 数密度明显多于低浓度组及单纯组(LSD-t=2.75,2.75;P<0.05).肝转移瘤组织标本中,肿瘤直径<1 mm 的肝转移瘤中见微量CD34 表达,数密度为(2.1±0.6)个/高倍镜视野;在肿瘤直径为1~3 mm 的肝转移瘤中,CD34 表达的数密度为(11.2±3.3)个/高倍镜视野,明显多于在直径<1 mm 的肝转移瘤组织(t=8.69,P<0.05).单纯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原位肿瘤标本中VEGF 吸光度值分别为0.21±0.05、0.31±0.06、0.42±0.06,高浓度组VEGF 吸光度值明显高于低密度组及单纯组(LSD-t=0.07,0.07;P<0.05).单纯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肝原位肿瘤VEGF 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0.19±0.02、0.36±0.05、0.45±0.06,高浓度组VEGF 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高于低密度组及单纯组(LSD-t=0.02,0.02;P<0.05).单纯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原位肿瘤标本PCNA 增殖指数(PCNA-LI)分别为(46±7)%、(68±10)%、(87±9)%,高浓度组明显多于低浓度组和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3.89,3.89;P<0.05).结论 HSC 可能通过调节肝癌血管形成而影响肝癌生长及转移.

  • 野生型轧p53与JunB 融合基因对裸鼠肝细胞肝癌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成;段建峰;刘青光;张雷;杨雪;宋涛;姚英民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p53 与JunB 融合基因对裸鼠肝细胞肝癌(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wt-p53 与JunB 融合基因质粒和脂质体Lipofectmine 2000 (融合基因载体)、携带GFP 的空质粒和Lipofectmine 2000 (空载体) 及单纯Lipofectmine 2000 转染HepG2 肝癌细胞.应用G418 筛选抗生素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将18 只BALB/c 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 只,分别取融合基因载体、空载体转染的HepG2 肝癌细胞及单纯的HepG2 肝癌细胞接种裸鼠,将2×107 个肿瘤细胞悬液皮下注射至裸鼠右侧背部,于注射后的28 d 处死荷瘤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3 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结果 融合基因载体和空载体转染HepG2 肝癌细胞24 h 后,转染效率均达到40豫.G418 筛选抗生素培养基筛选10 d,融合基因载体和空载体转染的HepG2 肝癌细胞出现较大的单细胞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后获得稳定表达融合基因的HepG2 细胞.凝胶电泳显示融合基因载体转染的HepG2 肝癌细胞的p53 和JunB 基因表达量较空载体转染的肝癌细胞增高.融合基因载体转染的HepG2 肝癌细胞的p53 基因相对含量为6.09,JunB 为0.13;空载体转染的HepG2 肝癌细胞的p53 基因相对含量为0.42,JunB 为0.04.3 组裸鼠移植瘤位于背侧皮下,实验组裸鼠移植瘤较小,直径为数毫米,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裸鼠移植瘤均明显隆起于裸鼠背部皮下,直径介于十数毫米与数十毫米之间,移植瘤均呈菜花样突出,表面光滑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触之质硬,与深部组织无明显粘连,腹腔各脏器表面光滑,未见有明显的转移灶.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移植瘤的体积分别为(47±21)mm3和(384±166)m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4.638,P<0.05);两者重量分别为(2.6±0.5)g 和(10.1±0.6)g,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LSD-t=19.560,P<0.05).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移植瘤的体积(292±103)mm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5.740,P<0.05),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移植瘤的重量(9.6±0.7)g 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LSD-t=27.225,P<0.05).实验组平均肿瘤抑制率为84%.结论 wt-p53 和JunB 融合基因可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

  • 肝螺杆菌感染 BALB/cCr小鼠诱导慢性肝损伤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李红艳;宗敏茹;王静;赵晓南

    目的:观察肝螺杆菌在雄性和雌性BALB/cCr小鼠肝脏的定植状况及肝脏的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证实无肝螺杆菌感染的SPF级雌性和雄性BALB/cCr小鼠各25只,口服灌饲肝螺杆菌标准菌株ATCC 51450菌液0.2 mL(1×108CUF/mL),连续3次,每次间隔48 h;对照组(雌、雄各25只)灌饲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于末次接种肝螺杆菌后第1,3,6,9和12个月时,禁食12 h后处死小鼠,每组5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肝螺杆菌-IgG抗体水平;取小鼠肝脏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微需氧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t检验进行不同时间点和各组间肝螺杆菌-IgG抗体水平和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比较。结果雄性BALB/cCr小鼠血清肝螺杆菌-IgG抗体均为阳性,在感染后6个月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感染后3~12个月时的抗体水平高于感染后1个月(t=2.828,4.300,3.536和4.500,P<0.05);雌性BALB/cCr小鼠在感染后第9、12个月时各有一只小鼠肝螺杆菌-IgG抗体为阳性。雄性BALB/cCr小鼠肝螺杆菌感染后3个月时在肝组织中发现有肝螺杆菌定植,而雌性BALB/cCr小鼠肝组织中未发现肝螺杆菌定植。肝螺杆菌感染的雄性BALB/cCr小鼠各时间点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明显高于雌性BALB/cCr小鼠( t=2.598,7.770,7.987,10.850和12.260,P<0.05或P<0.01),且雄性BALB/cCr小鼠肝螺杆菌感染后6个月内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逐渐增加(t=4.949,P<0.01),6至12个月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有加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雄性BALB/cCr小鼠肝螺杆菌感染后肝脏定植率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均较雌性BALB/cCr小鼠更为明显,且病理组织学改变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 金银花水提物对卵清蛋白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作用

    作者:李斐;黎海芪

    目的研究中药金银花水提物(以下简称金银花)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作用,探索中药治疗食物过敏的可行性.方法取BALB/c小鼠40只,均分为5组,每组8只,按照肠道激发后灌服不同浓度的金银花水提物分为100 mg/100 ml(H)、50 mg/100 ml(M)、25 mg/100 ml(L)浓度组,激发后不给药组(Ch),以及正常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取空肠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荧光法测定小肠组胺含量;ELISA法测定外周淋巴组织单个核细胞(PLN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血清OVA特异性IgE(OVA-sIgE)水平;RT-PCR测定PLNMC中IL-12p40 mRNA表达;足垫肿胀实验检测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 H、M组浓度的金银花水提物可缓解过敏小鼠小肠绒毛炎症,减轻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提高固有层完整肥大细胞比率,减轻过敏小鼠肠道组胺释放,降低过敏小鼠体内IL-4、OVA-sIgE水平及IL-4/IFN-γ比值,抑制PLNMC中IL-12 mRNA表达;三种浓度金银花可缓解OVA介导的小鼠足垫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结论证实金银花水提物可参与OVA致敏小鼠的免疫调控,对缓解OVA介导的小鼠IgE及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利,用于食物过敏治疗具有潜在研究价值.

  • 小鼠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模型

    作者:金明珠;曹志伟;郭根燕

    目的 建立小鼠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模型.方法 179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B组BALB/c小鼠右侧鼻腔中塞入棉条.A组,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COL菌悬液浸润棉条;B组,以无菌生理盐水浸润棉条;C组,只在小鼠鼻腔中滴人MRSA COL菌悬液;D组,对照组.动物分别于1、4、7、14d处死.对鼻部组织做细菌培养和病理切片研究.死亡的3只小鼠(A组)未计人数据统计中.结果 A组小鼠全部诱导出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B组小鼠可诱导出鼻腔炎症反应.炎症程度经统计学分析,A、B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C、D组小鼠没有出现炎症反应.结论 以植入膨胀海绵并滴入菌液的方式成功建立小鼠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模型.

  • Orai1抗体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作者:蔺林;戴飞;孙庭钰

    目的:研究Orai1抗体腹腔内注射是否可以改善小鼠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的炎症状态。方法选取健康雌性BALB/c小鼠( SPF级)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AR组、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每组6只。建立AR小鼠模型(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建模),以不同剂量Orai1抗体(实验组1、2分别为100、150μg)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在Orai1抗体干预后打喷嚏和挠鼻次数的改变,检测小鼠鼻黏膜内嗜酸粒细胞浸润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分别检测小鼠鼻黏膜中Orai1浓度、鼻腔灌洗液( nasal lavage fluid, NLF)中组织胺、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onphil cation protein,ECP)和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IL)1β、4、5、6的浓度以及外周血Th2细胞中Orai1、血清中IL-4、IL-5的浓度,并分别测试小鼠鼻黏膜和外周血Th2细胞内上述物质的 mRNA 含量。以 Graph Pad Prism 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Orai1抗体干预后小鼠打喷嚏、挠鼻次数和鼻黏膜内嗜酸粒细胞浸润数较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μg值分别为7.88、9.92、4.30,t150μg值分别为16.43、16.31、9.35,P值均<0.01);小鼠鼻黏膜中Orai1、NLF中组织胺、ECP和IL-1β、IL-4、IL-5、IL-6的浓度分别为(0.186±0.015)μg/ml、(6.618±0.180)ng/ml、(2.555±0.031) ng/ml、(85.26±2.94) pg/ml、(55.12±1.21) pg/ml、(58.45±2.11) pg/ml、(77.12±2.13)pg/ml(实验组1),(0.089±0.003)μg/ml、(4.501±0.310) ng/ml、(1.260±0.017) ng/ml、(48.49±2.12) pg/ml、(33.15±0.87) pg/ml、(38.24±0.95) pg/ml、(51.72±0.81)pg/ml、(实验组2),均较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9、10.44、9.45、17.53、74.53、87.06、3.98;8.54、13.32、23.00、20.89、80.73、103.70、13.34,P值均<0.01);鼻黏膜和NLF中相应mRNA的含量亦呈现相同变化规律。而其外周血Th2细胞中Orai1、血清中IL-4和IL-5的浓度及Th2细胞内上述物质mRNA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100μg Orai1抗体的治疗作用明显低于150μg的治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Orai1抗体腹腔内注射可以改善小鼠AR的症状和炎症程度,Orai1有可能成为治疗AR新的研究方向。

  •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张跃红;牛膺筠;王红云;周占宇;刘成桂

    目的研究低氧预适应对光损伤后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基因调控机制. 方法将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单纯光照组、低氧预适应组和正常对照组,并将前两组动物在自制光照箱中连续光照3 h,制成光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光镜、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c-fos和caspase-1的表达. 结果单纯光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学改变出现的早且明显,光照后视网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光感受器细胞层.随着光照后时间的延长,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数增加,视网膜光损伤逐渐加重,c-fos和caspase-1在该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低氧预适应组同单纯光照组相比,各时间段损伤均较轻,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明显得到了保护,同单纯光照组比较,caspase-1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而c-fos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外核层排列规则,无c-fos 和caspase-1的阳性表达. 结论低氧预适应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对光感受器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且caspase-1参与了低氧预适应的保护机制.(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31-635)

  • 微波治疗后坏死肿瘤组织致敏的树突状细胞介导肿瘤免疫治疗

    作者:姚连昌;杨仁杰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治疗(MCT)后坏死肿瘤组织能否致敏树突状细胞(DC),致敏DC是否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方法 对BALB/c小鼠皮下肿瘤结节进行MCT治疗后,取出坏死的组织碎块研磨过滤,滤液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的DC共同孵育获得致敏DC.观察DC的形态并检测其表型.3H-TdR掺入法测定DC刺激T细胞反应性增殖和51Cr释放测定法检测DC诱导特异性CTL的细胞毒作用,以及体内对小鼠皮下肿瘤的抑制情况.后再检测致敏DC治疗后的荷瘤鼠脾细胞悬液提取的T细胞在体内外的杀伤特异性.结果 与MCT治疗后坏死CT-26肿瘤组织滤液共同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致敏DC形态特征和表型.致敏DC和未致敏DC诱导T细胞增殖强度在不同DC/T比下分别为:DC/T比1∶10时,80±10 vs 10±5;DC/T比1∶20时,58±7 vs 9±4,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致敏DC和未致敏DC诱导的CTL在不同E/T比下对CT-26肿瘤细胞杀伤率分别为:E/T比10时,13.6±2.5 vs 1.1±0.4;E/T比20时,27.5±4.4 vs 1.4±0.4;E/T比50时,51.2±8.1 vs 1.4±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诱导的CTL在不同E/T比下对MIP/ND4淋巴瘤细胞杀伤率分别为:E/T比10时,2.61±0.64 vs 0.87±0.15;E/T比20时,5.22±0.65 vs 2.18±0.41;E/T比50时,6.09±0.83 vs 3.91±0.51,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体内实验,皮下移植瘤大小在致敏DC组、未致敏D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间随小鼠存活时间延长越来越明显,至40 d时3组肿瘤平均重量分别为4.5 g±1.1 g,6.9 g±1.6 g,9.0 g±1.5 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致敏DC治疗后的荷瘤鼠脾细胞悬液内T细胞在体内外也均显示了对CT-26肿瘤的杀伤作用.结论 作为一种全细胞抗原,MCT治疗后的肿瘤坏死组织能够致敏DC,致敏DC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抗小鼠CT-26肿瘤作用.

  • BALB/c小鼠哮喘模型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实验检测

    作者:程哲;蒋天赐;代灵灵;王茜;李鹏飞;李瑞云;王欢;安琳

    目的 检测BALB/c小鼠哮喘模型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 2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各10只;哮喘组用鸡卵白蛋白加氢氧化铝致敏和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代替.采用无创法检测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激发下2组小鼠的增强呼吸间歇(Penh)值来反映气道反应性.用高架十字迷宫法和强迫游泳法评估2组小鼠合并焦虑、抑郁程度.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结果 哮喘组和对照组小鼠Penh值均随乙酰甲胆碱浓度增加而增加,哮喘组小鼠在生理盐水和乙酰甲胆碱浓度为0、5 g/L激发后Penh值分别为0.43±0.04、0.41 ±0.05和0.44_±0.04,与对照组(0.42±0.03、0.39 ±0.03、0.43±0.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290、0.652、0.723).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10、15、20 g/L时,哮喘组小鼠Penh值分别为0.57±0.03、0.85 ±0.04、1.57±0.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5±0.08、0.57 ±0.06、0.82±0.09(P =0.001、0.000、0.000).哮喘组小鼠总进臂次数[开臂进入次数(OE)+闭臂进入次数(CE)]、OE占OE+ CE百分比(OE%)、开臂滞留时问(OT)占总滞留时间[开臂滞留时间(OT)+闭臂滞留时间(CT)]百分比(OT%)分别为(18.3±3.6)次、(22.2±3.1)%、(16.7±4.2)%,显著低于与对照组的(24.0±2.9)次、(28.0±3.4)%、(21.8±4.6)%(P=0.001、0.001、0.019);游泳不动时间为(147±12)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10)s (P =0.010);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比值[(10.0±4.0)×105/ml和(68.18±3.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0.4)×105/ml和(0.12±0.07)%](均P=0.000).结论 BALB/c哮喘小鼠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可应用该模型研究哮喘与焦虑、抑郁共病现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手术技巧及改良

    作者:王欣;董明;陈兴隆;李光

    目的:探讨改良原位气管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以提高生存率,减少手术时间。方法清洁级C57BL/6(供体)和BALB/c(受体)小鼠各30只,依体质量相近配对并随机分为3组。采用“经口插管气道内支架”吻合,原位气管移植建立动物模型,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实验动物生存期及一般状况,并分别于术后15、30及60 d各处死10只,取出气管,HE染色观察移植气管的组织病理变化,计算气管阻塞率。结果受体小鼠均存活至取气管时,手术时间:供体气管摘除(7.0±1.0) min,受体气管摘除(7.0±1.0) min,经口插入套管(1.0±0.5)min,供体气管吻合(20.0±4.0)min,手术总时间(43.0±10.0)min。移植后气管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气管阻塞率于15、30及60 d逐渐增加,符合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理特点。结论经口插管气道内支架吻合法建立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操作简便,手术技巧和设备要求低,手术成功率高。不需要专业的外科技巧及手术设备。

  • 间充质干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大鼠肝损伤的研究

    作者:王福财;刘玉琳;傅颖媛;施桥发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单个核细胞(MNCs)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性大鼠肝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取雄性Balb/c小鼠骨髓分离MNCs,培养纯化及流式细胞仪筛选获得MSCs;采用CCl4制作雌性Wistar大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MSCs移植组、MNCs移植组和肝损伤对照组.2个细胞移植组分别在CCl4损伤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小鼠MSCs或MNCs,各组分别于移植细胞输入前即刻(T0)、输入后第1(T1)、7(T2)、14(T3)、28(T4)、42(T5)天断尾取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周后处死大鼠,比较肝脏质量指数,肝病理学切片检测肝损伤程度,PCR检测小鼠Sry基因片段植入大鼠肝脏的情况.结果:MSCs CD44、CD90均表达阳性,而CD45表达阴性;2个细胞移植组在T1-4时点ALT和AS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损伤对照组比较,MSCs移植组ALT和AST浓度在T1-4时点均降低;MSCs移植组肝损伤修复程度明显好于MNCs移植组和肝损伤对照组;仅MSCs移植组肝内有小鼠Y染色体阳性细胞存在.结论: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的小鼠MSCs可植入到CCl4诱导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组织中,并改善CCl4导致的肝损伤.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致瘤性研究

    作者:秦秀军;张伟;李建国;魏锦萍;阚卫军;李荣荣

    目的 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致瘤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96只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将传代第5代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分别于注射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动物进行解剖检查,观察其肿瘤形成情况;同时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结果 裸鼠体内致瘤实验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大体解剖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未表现出在阻力介质中的克隆生长能力.结论 短期传代后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具致瘤性,有一定安全性.

  •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CD8α-CD11c+型树突状细胞对哮喘的抑制作用

    作者:路平;朱云娟;刘俊燕;吴增强;安桂珍;纪伟华;任继玲;刘佩梅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CD8α-CD11c+型树突状细胞(DC)在抑制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用磁珠分选方法纯化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及正常鼠DC亚群CD8α-CD11c+细胞.将2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A组为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CD8α-CD11c+型DC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B组为过继转移正常鼠CD8α-CD11c+型DC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C组为单纯过敏性哮喘组,D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B组小鼠经尾静脉过继转移5×105个DC,1h后A、B、C3组均开始诱发哮喘.4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肺部病理学结果显示A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支气管管壁基本光滑,支气管内无黏液分泌.B组、C组肺组织炎症反应严重,支气管管壁增厚,管内存在大量黏液.D组小鼠肺组织无炎症反应.病理评分结果A组高于D组,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和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CD8α-CD11c+型DC可明显抑制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 低氧诱导因子-2α基因沉默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朱波;林珊珊;崔春萍;谢明均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因沉默对低氧状态下骨肉瘤MG-63细胞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G-63细胞HIF-2α表达。利用小干扰RNA(siRNA)获得MG-63/siHIF-2α(siHIF-2α)细胞,阴性对照为MG-63/scramble(NC)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G-63、NC和siHIF-2α细胞中HI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Erk/Erk及Mcl-1的表达。低氧下培养NC和siHIF-2α细胞,MTS试剂检测细胞活性,划痕迁移试验检测迁移能力,克隆集落形成试验检测集落形成率,裸鼠皮下移植瘤试验检测体内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低氧可诱导MG-63细胞的HIF-2α蛋白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F=2037.412,P<0.001)。低氧下siHIF-2α细胞的HIF-2α表达低于NC细胞(P<0.01)。低氧12 h和24 h,siHIF-2α组细胞活性均低于NC组,相对划痕宽度均大于NC组(P<0.05或P<0.01)。1000~5000细胞种植数的siHIF-2α组的集落形成率均小于NC组(P<0.05或P<0.01)。低氧下siHIF-2α细胞的VEGF、p-Erk/Erk和Mcl-1表达均低于NC细胞(P<0.01)。裸鼠皮下移植瘤siHIF-2α组肿瘤体积、质量和密度均小于NC组(P<0.01)。结论阻断HIF-2α信号通路可作为骨肉瘤临床治疗的新策略。

8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