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离子色谱法测定原料乳中蛋白质含量

    作者:房宁;李倩;巩俐彤

    目的 建立测定原料乳中蛋白质的离子色谱法.方法 用15%三氯乙酸沉淀原料乳中蛋白并抽滤得滤液,用硫酸-双氧水体系分别消解原料乳及滤液,用20 mmol/L的甲烷磺酸作淋洗液,Ionpac CS12A色谱柱,DS-6电导检测器测定原料乳及滤液中的NH4+-N含量,两者之差乘以转换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结果 蛋白质(以NH4+-N计)在0.2~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038 g/100 g,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6%~5.38%.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高,适用于原料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延胡索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

    作者:王梦苒;王朝辉;郑险峰;黄冬琳

    目的:研究不同产量水平下延胡索干物质累积及其氮、磷、钾养分吸收特点,旨在揭示延胡索养分吸收规律,为延胡索高产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城固延胡索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在延胡索各生育时期对陕西省城固县8个乡镇106个种植户的样品进行采样分析,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结果:延胡索地上部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延胡索地下部则呈直线增加趋势.幼苗期至花期末是地上部旺盛生长阶段,干物质累积较快,占全生育期26.7% ~44.1%.花期末地上部累积量达到高,进入膨大期地上部茎叶开始枯萎及养分转移,干物质累积量有所降低.初花期至膨大期是地下部迅速膨大阶段,其累计量占全生育期50.3%~87.5%;至收获期地下部干物质达到高值,占全株78.5% ~79.8%.延胡索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有差异,幼苗期至花期末是地上部养分吸收迅速阶段,于花期末达到峰值,以钾吸收多,氮次之,磷少.初花期至膨大期是地下部对养分吸收高峰期,以吸氮量高,钾次之,磷低.结论:综合延胡索各器官和全株需肥规律及肥料特性,建议该地区栽培延胡索时,应在前期将全部有机肥和磷肥投入土壤中;氮肥和钾肥可以在前期投入总量40% ~ 50%,其余的后期追肥,以保证延胡索正常生长,从而达到延胡索高产.

  • 杭白菊氮磷钾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

    作者:祝丽香;王建华;孙印石;马红兵

    目的:研究杭白菊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杭白菊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量及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移栽后60~150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70.4%.移栽后60 d内植株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中,60~150 d茎中干物质分配比率高于叶,150~210 d花于物质分配比率大,其次为根.移栽后45 d内植株对氮磷钾吸收积累量较少.45~150 d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占整个生育期的71.86%,63.81%,62.94%,150~210 d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增长缓慢,磷素、钾素的吸收积累量迅速上升.在不同生育期内,氮磷钾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不同,移栽后150 d内氮磷钾主要分布在茎叶中,150 d后逐渐向花和根部转移,转运效率氮>磷>钾.结论:整个生育期内杭白菊对钾的积累量大,氮次之,磷小.吸收比例N-P_2O_5-K_2O为1:0.88:1.58.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积累呈显著正相关,每形成1 g干物质,需要同化5.198 mg N,4.330 mg P_2O_5,7.139 mg K_2O.

    关键词: 杭白菊 干物质
  • 氮、磷、钾缺乏对西洋参根分泌物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

    作者:杜静;杨家学;焦晓林;高微微

    目的:研究氮、磷、钾元素缺乏对西洋参根系分泌物中具有自毒作用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以二年生健康西洋参幼苗为试验材料,设计Hoagland全营养液以及分别去除氮、磷、钾元素4个处理进行水培试验,2周后收集不同处理的培养液,用XAD4和XAD7离子交换树脂富集其中不同极性的根系分泌物.Folin-Ciocalteu试剂法测定不同根系分泌物中总酚酸含量,HPLC测定香草酸、对香豆酸、肉桂酸3种单体酚酸含量.结果:与全营养条件相比,缺氮或缺钾情况下西洋参根分泌物中总酚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磷的缺乏可导致西洋参根分泌物中总酚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缺乏3种元素之中的任何一种均可使香草酸、对香豆酸、肉桂酸在根系分泌物中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氮、磷、钾的缺乏可导致西洋参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发生不同变化.

  • 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

    作者:王渭玲;梁宗锁;谭勇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特性.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了黄芪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量及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结果:黄芪出苗后100~163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88.22%.黄芪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表现为茎叶>根系,黄芪茎叶和根系中的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为氮>钾>磷.在黄芪整个生育期,黄芪对氮的积累强度大,钾次之,磷小.黄芪营养旺盛生长后期,氮、磷、钾的累积强度降低,至收获期,根系氮、钾的累积强度有所升高,磷的累积强度基本稳定.黄芪根系对氮、磷、钾相对吸收强度大值比茎叶出现的早,茎叶对氮、磷、钾的吸收强度大时期在出苗后100~132 d,氮、磷、钾积累强度曲线出现一个高峰.结论:黄芪出苗后100~163 d是黄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快的时期.出苗后100~132 d是黄芪茎叶氮、磷、钾吸收强度大时期,且氮吸收高峰期早于钾、磷;这时每天形成1 kg的干物质所需要的养分量多,是黄芪的氮、磷、钾营养临界期;每生产100 kg黄芪需要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2.32 kg氮;0.323 kg P2O5;1.62 kg K2O.

  • 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和累积特性初探

    作者:吴卫;郑有良;杨瑞武;马勇;陈远学;任方伟

    目的:研究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为鱼腥草高产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定期定点采集鱼腥草样品,分别测定不同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结果:鱼腥草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含量不同,同一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养分含量也不相同,其地上部分养分含量总体高于地下部分.鱼腥草为喜钾植物,其吸钾量大于吸氮量,磷的吸收量少,而不同时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也不同.5~8月为鱼腥草氮和磷累积速度快时期,钾的累积速度则与4~7月快.每生产100 kg干鱼腥草全草,约需吸收氮1.615 kg,P2O5 0.712 kg,K2O 3.486 kg.结论:鱼腥草生产中应及时追肥,尤其钾的补充于4月下旬即可进行.追肥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生育时期追施不同配比的养分,并建议采用叶面施肥,以加快地上部分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

    关键词: 鱼腥草 吸收
  • 氮磷钾肥和密度对青蒿生长和青蒿素产量的影响

    作者:杨水平;杨宪;黄建国;李隆云

    目的:试验研究氮磷钾肥、种植密度及其组合对青蒿生长、青蒿素含量与产量的效应,为青蒿栽培青蒿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_(16)(4~5)正交设计田间试验.结果:在合理用量范围氮磷钾肥显著增加青蒿生物量、叶产量、青蒿素含量和产量,氮钾对青蒿素含量提升效应较磷强;高量的氮有利于叶产量,但过量的氮容易引起青蒿素含量降低,从而不利青蒿素产量;高磷钾用量虽没有负效应,但进一步正效应并不显著.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青蒿单株生物量、叶产量和青蒿素产量,但适度密度能显著提高群体生物量、叶产量和青蒿素产量,并有利光合产物形成叶产量;过高的密度会显著降低青蒿素含量而不利群体青蒿素产量.本试验16个组合处理问,青蒿叶产量、青蒿素含量和产量相差很大,其中处理12(N肥_3 P肥_4 K肥_2 密度_3)为优组合,可以获得高小区叶产量和青蒿素产量,且青蒿品质优.结论: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和采用适度密度对青蒿优质高产栽培至关重要,在试验所在青蒿产区,适宜的施肥为氮300 kg·hm~(-2)、磷(P_2O_5)150~300 kg·hm~(-2)、钾(K_2O)210kg·hm~(-2),密度为2.5万株/hm~2.

  • 怀牛膝氮磷钾吸收、分配及积累特点的初步研究

    作者:左晓燕;刘辉;薛世跃;韩燕来;张艳丽;王磊;张重义;谭金芳

    目的:研究怀牛膝氮、磷、钾吸收、分配和积累特点.方法: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消化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光度法测其氮、磷、钾的含量.结果:植株中氮、磷、钾的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其含量顺序为钾氮磷;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吸收的大速率期均处于10月中旬;每生产100 kg怀牛膝根需要氮、磷、钾分别为8.59,1.36,7.40 kg.结论:在9中旬和10中旬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应保证养分的充足供应,注重氮肥和钾肥.

  • 麦冬氮、磷、钾吸收与积累特性研究

    作者:陈兴福;杨文钰;刘红昌

    目的:研究麦冬氮、磷、钾吸收与积累特性.方法: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消化法、钒钼酸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麦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麦冬营养元素的大量元素中氮、钾含量高,磷含量低.在生育期中氮的含量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在植株中的累积速度有2个较快时期和2个较慢时期,从分布的器官上看,营养器官占绝大部分;磷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与氮相同,前期叶片、营养根含量高,采收时块根含量高,植株累积量逐渐增加;钾的含量变化总趋势是前期高后期低,植株器官钾含量前期叶片、营养根高,2月至3月块根比叶片含量稍低、比营养根含量高,植株累积钾的量逐步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结论:在麦冬的生产上,宜在栽种成活后逐步增加氮肥的施用量,秋季不宜施用氮肥,早春应追施一次氮肥;在秋冬季增施磷肥;在越冬期重施钾肥.

    关键词: 麦冬 累积规律
  • 清开灵注射剂及其生产过程各中间体中氮的存在形式及含量分析

    作者:高晓燕;范强;李娜;史新元;乔延江

    目的:确定清开灵注射液及其各中间体中氮的存在形式及含量.方法:使用日立L-85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填充分析柱(2.6 mm×50 mm),日立2622 SC树脂,缓冲液流速0.4 mL·min-1,茚三酮显色液流速0.3mL·min-1,柱温程序升温:57℃(0 min)~65℃(36 min)~57(50 min),反应温度130℃.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及其各中间体中的氮主要以游离型或结合型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其质量分数分别为水解液59.56%,板蓝根提取液24.88%,四混液41.84%,六混液13.49%,八混液14.63%;清开灵注射液及其各中间体中均含有结合型氨基酸,其质量分数分别为水解液9.33%,板蓝根提取液15.07%,四混液16.85%,六混液19.94%,八混液19.55%,清开灵注射液18.73%.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中总氮主要来自水牛角和板蓝根.

  • 川半夏生长期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申浩;吴卫;郑有良;李敏;刘千

    目的:在栽培条件下研究川半夏对氮、磷和钾营养吸收特性,为川半夏高产栽培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定期采集川半夏S-29和S-33样品,分别测定其各自地上和地下部分氮、磷、钾含量,研究其氮、磷、钾分配和累积规律.结果:川半夏不同生育时期各部分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其中对钾的吸收量大,对磷的吸收量少;在半夏大面积"倒苗"前后,各部分氮、磷和钾含量以及累积总量总体上高于非"倒茁"期.生长期间半夏地上和地下部分磷、钾吸收量间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地下部分磷和氮吸收量间相关系数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半夏生长过程中,每生产100 kg干品,大约需要吸收氮5.02~5.64 kg,P_2O_52.44~2.56 kg,K_2O 11.62~13.49 kg.结论:川半夏在大田栽培中应当施足底肥,并在6月中旬和8月下旬前后及时追施氮、磷和钾肥,并适当提高钾的比例.追肥方式可采用地下浇施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方式,川半夏地下部分对磷肥和氮肥的吸收有相互促进的效应.

  •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刘大会;王丽;崔秀明;郭兰萍;金航;朱新焰;杨野

    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磷和钾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总氮、磷、钾和有效氮、磷钾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土壤全氮、磷和速效氮、磷含量变化均表现为间隔5年土>连作土>新土;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除全氮含量无显著季度变化外,其他三者均呈倒“V”型,含量峰值出现于2010年4月;土壤全钾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但速效钾含量变化表现为新土>连作土>间隔5年土,季度变化规律与速效氮、磷一致;4个监测地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全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均不同.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他2种元素无显著相关性.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速效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2.4,1∶0.4∶1.4,1∶0.4∶2.0.结论:连作造成了三七种植土壤磷素的相对富集和钾素的相对亏缺,进而造成的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衡为产生连作障碍的诱因之一.加强三七种植土壤氮、磷、钾佳比例研究,从而进行配方施肥为消减连作障碍重要手段.

  • 13N-NH3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早期诊断缺血性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李东江;唐安戊;乔穗宪;陈立光;许经胤;袁彦伯;赵洁皓

    目的探讨氮-13-氨水(13N-NH3)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缺血性脑梗死、10例对照组(无脑血管病史的成年人),在首次CT检查后1小时内静脉注射13NH3* 740~925MBq,3分钟后,行T+E三维方式脑血流灌注显像.图象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及镜像比值法测量左/右侧相应脑区SUV比值(SUVr).结果对照组左/右脑区SUVr为1.0±0.1.脑梗死组SUVr均<0.7(比值介于0.33~0.69,平均0.51).5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共发现病灶12个,明显多于其他影像手段所检出病灶数.结论 13N-NH3PET显像作为一种灵敏度高、定位准确且安全的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液氮灭活再植半骨盆并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棘球蚴病及肿瘤的护理配合

    作者:刘丽;张秀华;宋兴华;邵丽

    总结了11例患者应用液氮灭活再植半骨盆并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棘球蚴病及肿瘤瘤段切除灭活手术的护理配合该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出血多、物品准备复杂,通过合理配置人员,分工协作,采取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执行液氮灭活肿瘤配合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和无瘤术等措施,做到了物品准备完善,术中体温稳定,患者皮肤完好,输血输液及时,人员协作良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 经液氮保存同种带支架瓣膜的制备

    作者:李志强;刘迎龙;朱晓东;谢宁

    目的 探讨经液氮保存的同种带支架瓣膜的制作方法.方法 将制作完成的瓣架经液氮保存1个月后复温,进行几何形态检测(6枚).涤纶包布及缝线经液氮保存1~3个月后复温,检测机械强度变化(6例).采集同种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缝于瓣架上,缝制完成后打水观察瓣叶的闭合情况,初步粗略估算Rb/Rc、H/Rc和α值.将制作完成的瓣膜灭菌培养后,程控降温,液氮保存.结果 瓣架直径在液氮冷冻前为(21.1±0.06)mm,冷冻后为(21.1±0.05)mm,P>0.05;瓣架高度冷冻前为(14.03±0.02)mm,冷冻1个月后为(14.04±0.03)mm,P>0.05;几何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涤纶包布经液氮冷冻前纤维方向拉力强度纵向为(19.05±1.64)Mpa,冷冻1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17.29±1.79)Mpa、(18.23±1.6)Mpa(P>0.05);横向纤维冷冻前为(18.16±1.16)Mpa,冷冻后分别为(16.81±0.97)Mpa、(17.46±1.54)Mpa(P>0.05);包布物理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缝线经液氮冷冻前拉力强度为(163.99±7.83)Mpa,冷冻1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168.88±6.28)Mpa、(168.74±1.85)Mpa,P>0.05;缝线物理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初步估算Rb/Rc值为1.2左右,H/Rc值为1.4左右,α值为10°左右,瓣架构型均符合制作标准.结论 经液氮保存同种带支架瓣膜的材料选择、设计和制作方法均达到了人工瓣膜的技术要求.

  • 不同保存环境对紫外线照射后钛表面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恒;尚任;关云;王焱;滕伟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后不同保存环境对钛表面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探讨提高钛表面活性,延缓钛老化的方法.方法 钛试件经抛光、酸蚀后常温常压中储存4周,经紫外线照射后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刻实验(光照组),密闭空气(空气组)或氮气(氮气组)环境中储存4周,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钛试件为对照组;每组34个试件.扫描电镜观察各组钛表面形貌,接触角测试仪检测各组表面接触角.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14接种2、4和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黏附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黏附细胞形态;接种3、5及7d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接种后第3天成骨诱导,7和14 d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 各组钛试件表面形貌无明显差别.氮气组和光照组表面接触角[分别为(67.70±3.59)°和(0.70±0.28)°]显著小于空气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09±1.52)°和(85.23±1.01)°](P<0.05).接种2和4h后氮气组细胞黏附A值(0.237±0.006和0.578±0.039)均显著高于空气组(0.158±0.036和0.400±0.010)和对照组(0.161±0.024和0.390±0.011),显著低于光照组(0.268±0.015和0.844±0.040)(P<0.05);扫描电镜显示接种2h后氮气组和光照组细胞伸展良好,空气组和对照组接种4h后细胞仍未完全展开.培养3和5d后氮气组细胞增殖A值(0.743±0.026和1.548±0.046)均高于空气组(0.499±0.019和1.174±0.062)和对照组(0.508±0.015和1.209±0.025),显著低于光照组(1.250±0.041和1.714±0.096)(P<0.05).相同时间点各组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外线照射可提高钛表面的生物活性,氮气环境可延缓钛表面生物活性的降低.

    关键词: 紫外线 成骨细胞
  • 氮卓斯汀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徐先荣;张扬;赵霆;夏辉;陈军

    目的观察氮卓斯汀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氯雷他定片)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Ⅱ期临床观察. 结果本中心按要求入组24对4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完成24例.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率为 8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等(试验组n=2,对照组n=4, P>0.05),且两药对心肝肾和甲状腺等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氮卓斯汀片是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复合因素条件下吸氧排氮效果的观察

    作者:郑晓惠;施唯茹;王桂友;付丽珊;顾昭;臧斌;吴建兵;陈娟;刘敏;邓昌磊

    目的 探讨人体在低压、运动和呼吸富氧气体3种因素复合作用时的排氮规律,为促进吸氧排氮效果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采用3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用4人重复4次.试验因素分别为吸氧浓度(60%和纯氧)、模拟高度(地面和3000 m)、运动负荷(静坐和40 W).采用开放式排氮测量方法,用质谱仪测量采气袋中呼出气体浓度,同步实时测量肺通气量和心率,功率脚踏车提供40 W运动负荷. 结果 在本试验的条件下,对吸氧排氮影响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吸氧浓度、运动负荷、低压环境.方差分析表明吸氧浓度和运动负荷对排氮影响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9.04、17.05,P<0.01),吸氧浓度和低气压,以及吸氧浓度和运动对排氮有交互促进作用(F=5.78、4.76,P<0.05).结论 运动和低压环境均对吸氧排氮有促进作用,此作用在吸氧浓度愈低时越明显.

  • 安静和运动条件下富氧气体排氮效果的观察

    作者:郑晓惠;付丽珊;施维茹;陈娟;臧斌;吴建兵;顾昭;王桂友;刘敏;邓昌磊

    目的 探讨人体呼吸不同富氧气体的排氮规律,为促进吸氧排氮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7名男性青年采用自身对照,在静坐和运动状态下呼吸60%至纯氧的氧氮混合气.采用开放式排氮测量方法,用氧浓度计测量储气袋中氧气浓度,同步实时测量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功率脚踏车提供40 W运动负荷.结果 呼吸60%、70%、80%和90%富氧气体的排氮效果分别相当于呼吸纯氧排氮效果的59.31%、72.81%、76.45%和84.18%.运动对呼吸不同富氧气体排氮作用的影响不同.40 W的运动负荷能使呼吸60%、70%富氧气体的排氮作用分别增加45%和12%;但呼吸80%和90%富氧气体时排氮作用增加的很少.结论 体力活动所致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增加能促进吸氧排氮的作用,吸氧浓度越低时,运动促进排氮的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减压病 运动活动
  • 零点电位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

    作者:陈志杰

    目前,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国家标准检验方法[1]为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与镉柱还原法,前者干扰离子较多,而后者虽干扰较少,但操作繁琐、费时,不适应大批样品的测定,且使用大量镉粉,易造成环境污染[2].为此,本文参考有关资料[3],采用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应用改进的零点电位法直接测定水中硝酸盐氮,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摸索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6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