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信息技术服务传统中医

    作者:陈钧

    政府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去年上半年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中指出:整理开发名老中医及专家诊疗系统,规范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的研究,努力建立并积极推广能够体现中医辨证规律、充分运用中医中药理论特点的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研究开发中医诊疗仪器和设备,促进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

  • 急性胃炎80例中医证候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

    作者:盖丽娟;于强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借助现代多元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急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80例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研究中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急性胃炎基本中医证候为4类:类脾胃寒热错杂证、类脾胃虚寒证、类胃热炽盛证、类肝胃不和证;得出证型分布情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类脾胃寒热错杂证、类脾胃虚寒证、类胃热炽盛证、类肝胃不和证.[结论]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中可以发现现代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辨证规范标准的研究中可以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并且能从不同角度解释疾病的证候本质,从而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肝病中西医结合辨证规律

    作者:林绿冬

    对于疾病的认识若能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正确利用中医辨证思想,就会为诊断和治疗拓宽更大的思想领域,带来更多周旋和选择的空间.而用哲学思想作为指导将其二者更有辨证性的联系贯通起来,则更能有利地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为医学难题寻找出客观系统的答案.对肝病的医学哲学认识亦是如此.

  • IgA肾病中医辨证规律的多元分析

    作者:罗月中;洪钦国;汤水福;孙郁;祁爱蓉;吴金玉

    IgA肾病是一组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在过去10年里,发现至少有30%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在肾小球疾病中研究IgA肾病领域活跃,其发病机制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中西医辨病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由于IgA肾病的确诊以病理为依据,因此本病病理与中医证型可能关系密切,为此我们通过现代统计学的多元分析,探讨了IgA肾病的病理与中医辨证之间的联系,现报道如下.

  • 3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辨证规律研究

    作者:钟瑜;陈钦;鲁盈;徐再春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KD2~3期)的中医证候分型、临床症状、中药疗效以及临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探讨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探索中药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2011年入住我院肾病科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史资料、中医临床症状、相关临床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以及治疗方法.结果:(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型中以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常见;(2)脾肾阳虚型蛋白尿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脾肾阳虚型中药治疗有效率低(66.7%).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常见,脾肾阳虚型蛋白尿水平高,治疗有效率低.

  • 张大钊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中医辨证规律研究

    作者:李瀚旻;毛树松;鲍罡;刘继芬;陈廷汉;王如躍;孙一德;罗德慧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进展中呈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趋势,会出现多种证型转换.

  • 温病营分证辨证规律初探

    作者:胡研萍;张华锴;郭选贤

    对营分证的辨证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于临证时有正确的辨证思路,达到准确辨证的目的.作者在长期的教、医、研实践中,摸索出营分证的辨证规律是:首辨特征症状,熟知形成原因;次辨具体证型,分清心营心包;还要注意动态变化,掌握传变趋向;后还要辨察证候兼夹,详审体质差异.临床辨证掌握了这些特点,治疗上就能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措施而防其变.

  • 脓毒症中医研究概况

    作者:陈雪;姜树民;王哲

    从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和治法对脓毒症中医研究概况进行论述,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研究参考和思路开拓.

  • 肾癌辨证规律系统综述

    作者:王安阳;张宁苏;唐广义

    [主要目的]分析肾癌辨证规律.[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案室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肾癌住院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经CT或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肾癌,中医四诊资料全面,同一患者多次入院症候相同,仅纳入第一次资料.③评价指标:症候.排除:转移性肾癌;中医四诊资料不全面;依从性差,或失访者.共31例住院病历.[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查阅原始病历,量化肾癌患者四诊资料,有记为1,无记为0.主要体征:乏力,腰酸痛,尿血,纳差,大便干,大便稀,恶心,失眠,尿频,尿少,双下肢浮肿,脉弦,脉滑,脉沉细,舌红,舌暗,苔黄,苔薄白,少苔等.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K-均值聚类分析,将肾癌患者分类;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软件对每类患者四诊资料,进行例数统计,计算频率.[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肾癌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兼脾肾气虚.治疗建议以清热利湿和补肾健脾为主要治疗法则.[未来展望]祛邪扶正,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中药分治肾癌及其他肿瘤疾病也可尝试,完善中医治疗肿瘤方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冠心病心绞痛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系统综述

    作者:杜莹;贾连群;王列;于游;孙红;王建华

    [主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资料来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以“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胸痹”、“心痛”、“胸痹心痛”一次检索;以“证”、“辨证”、“证候”、“证型”、“临床研究”二次检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相关文献.初检992篇中文文献,阅读文献题名摘要及全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排除843篇,确定纳入149篇,各证型有具体病例数据文献50篇,共记录病例11542例.[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制定“冠心病心绞痛文献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编号、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出版时间、期刊来源、诊断标准、样本量、中医辨证分型等字段,采用双录入方法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使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证型例数频率.[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各证型发病率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心阳亏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证型发病与地域差异有关.[未来展望]未来有必要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开展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范化及其流行病学的多中心研究.

  • 从郑钦安《医法圆通》探讨肾阳虚真寒热证的辨证规律

    作者:严石林;陈为;赵琼;于宏波;鲁法庭

    对郑钦安<医法圆通>中阳衰阴盛的60个疑难、危重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真寒证31个,假热证29个.并详细阐述每个症状形成的病机和辨证规律,可提高肾阳虚真寒假热证的临床辨证水平.

  • 岭南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关系分析

    作者:李志远;黄熙谋;利云峰;方坚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而探讨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108例就诊于广州市正骨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AS患者进行证候信息采集,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分型,进一步探讨分析相关因素与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AS中医证型终聚为四型为合理,且确立证型名称分别是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及肝肾亏虚证.ESR、CRP、PLT与AS证型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IgA、IgG、IgM与AS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岭南AS中医证型以湿热痹阻证比例重,与岭南人湿热体质及该调查是小样本、单区域研究有关.(2)湿热痹阻证ESR、CRP水平升高明显,痰瘀痹阻证PLT水平升高明显,年龄、IgA、IgG、IgM与AS证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金匮要略》积滞性胃肠病证治规律及特点

    作者:隆新霞

    胃肠属六腑,“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病理上“腑病多实”,积滞性胃肠病临床上较为常见.《金匮要略》中,积滞性胃肠病的辨证规律和论治特点可概括为:饮食积滞,越之竭之;邪热内结,治分表里;气机郁滞,行气通便;寒实积滞,散寒通便;痰饮停聚,前后分消;瘀热成痈,通腑消痈;湿热下利,通因通用等.

  • 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证候及辨证用药分析

    作者:杨丽爽;谢瑞;许凯丽;赵娜;李静蔚

    目的 通过文献整理和归纳,总结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辨证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近10年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筛选有关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证候及中药用药方面的相关文献77篇,对证型、中医药治则及中药使用频率进行整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证候17个,其中脾肾阳虚型23.81%、气滞痰凝12.38%、气阴两虚12.38%,为常见证候,占48.57%;证候组成要素8个,实证占61.35%,虚证38.65%;用药方面共涉及中药143味,总频次1906,频率前八位依次为夏枯草4.51%、柴胡4.09%、茯苓3.88%、白芍3.62%、黄芪3.41%、当归3.10%、甘草3.10%、丹参3.04%.结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气滞痰凝为主,多表现为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化痰理气类中药为主.

  • 李振华胃脘痛辨证规律探讨

    作者:徐江雁;刘文礼;李振华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证.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是脾胃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多年从事脾胃病的诊治和研究,尤其对胃脘痛的诊断,辨证审慎、要点明晰、机法圆活,且形成了付诸临床颇具效验的的辨证规律.本文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纵向课题"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及河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传承模式研究"临床和文献研究为依托,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李振华教授在胃脘痛临证过程中的辨证规律予以总结探讨.

  • 丁甘仁外科医案辨证规律初探

    作者:于凌;王颖晓;李其忠

    目的 分析丁甘仁医案著作中外科病案的辨证规律.方法 采用Apriori算法建模,对丁氏外科医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及频数统计,探索丁氏外科的辨病、辨证特色.结果 丁氏外科医案中疽为优势病种,痈、骨槽风、瘰疬等病也较为常见.与《中医外科学》中辨证对比,丁氏对疽的辨证更注重里证,而非表里同病;丁氏对大头瘟的辨证以表实热证为主要证型,而非内热证.此外,丁氏医案中辨证为血虚气滞或阴亏气滞的病案比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血两虚等常规外科证型更为常见.结论 丁甘仁外科医案所体现的辨证规律对当下外科疾病的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阴血亏与气滞两种病机的并存多出现在瘤、癌、瘰疬、附骨疽等病案中,反映了丁氏对"因虚而滞"和"因滞而虚"两种病变机理的认识,丰富了中医气血关系的理论,扩充了中医外科辨证的思路.

  • 浙江名中医群治疗结直肠癌的中医思辨特征和共性规律研究

    作者:阮善明;吴霜霜;洪雨心;戚益铭;孙磊涛;单飞瑜;黄大未;沈敏鹤;马胜林

    [目的]开展浙江名中医群治疗结直肠癌的中医思辨特征和共性规律研究,总结出名中医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群体共性规律.[方法]临床随诊在省内治疗结直肠癌有一定影响力的六位名中医(吴良村、郭勇、沈敏鹤、林胜友、冯正权、单泽松),规范采集和录入临床诊疗信息,建立名中医医案的数据库,根据数据挖掘的主题,建立相应的数据仓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各名中医的用药特点、辨证规律等进行数据的分析挖掘.[结果]六位医家在药物频数、药物性味、药物分类、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均有所不同,用药频数高的分别为茯苓、甘草、太子参、黄连、白术和茯苓;吴良村、沈敏鹤、冯正权药物性味以平为主,而郭勇、林胜友、单泽松则以温性为主;六位医家都以甘味中药治疗结直肠癌;除林胜友以清热药为主外,其余五位医家均以补虚药治疗结直肠癌;吴良村高频药物以木香、黄连、地榆炭、马齿苋为主,沈敏鹤则以虎杖根、水杨梅根、藤梨根为主,郭勇以白术、茯苓、太子参、白芍、淡竹叶、荷叶、藤梨根、六神曲为主,林胜友以木香、黄连、大血藤、蒲公英、乌药为主,冯正权以生晒参片、白术、甘草、茯苓、陈皮、白芍、黄芩、厚朴为主,单泽松以茯苓、白术、党参、黄芪、干姜为主.[结论]六位医家对结直肠癌的处方用药,扶正为本,健脾为先,清化热毒,消积祛湿,辨证论治,善用药对.

  • 冠心病中医辨证规律评析

    作者:李娜;戴小华

    作者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冠心病病因病机研究文献,认为外感“六淫”、情志失调及饮食不节乃冠心病触发或加重因素;气滞血瘀痰浊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阴阳气血亏虚是冠心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脏腑功能失调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虚实夹杂是冠心病的主要机制.

  • 王祖龙教授治疗死精子症辨证规律分析

    作者:赵文;王祖龙;王诗琦;张琦;马慧杰;赵盼盼;陈如兵

    目的:总结并分析王祖龙教授治疗死精子症的辨证规律,为死精子症辨证提供临床数据.方法:收集王祖龙教授辨治的514例死精子症患者资料,采用频数、频率和指标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5种症状出现频率>15%,聚类分析方法将症状分为肾精亏虚型、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肾虚湿热型、肾阴亏虚型、肝郁肾虚型6大证型.结论:肾精亏虚型、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肾虚湿热型、肾阴亏虚型、肝郁肾虚型6大证型是王祖龙教授门诊常见的死精子症证型,对于临床诊治该病具有一定意义.

  • 强化安全生产边缘管理

    作者:夏元明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全社会都在倾力关注,但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内因决定外因,而外因又通过内因发生作用是不可置否的辨证规律.健全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周密细致的安全防范措施、充分必要的安全技能知识和日益加大的安全生产投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主导安全生产的"内因".一些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连续不断,既非安全措施缺乏,规章制度不严,也非领导重视不够,技能培训不足.归根到底是抓安全生产的"内因"力度有余,而"外因"缺少"火候".倘若忽视诸如工作态度、技术资料、劳动纪律、亲情效应等安全生产"外因"的边缘管理,任何一个低级错误的反作用力都有可能使我们来之不易的安全纪录"功亏一篑".为此,我们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安全生产边缘管理.

59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