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疼痛敏感度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洁;周英

    目的:探讨疼痛敏感度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妇科子宫肌瘤病例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对患者用痛闽刺激仪测定痛阈及耐痛阈;术中在靶控输注下监测诱导、插管、切皮、拔管时患者的应激反应及熵指数,研究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前疼痛敏感度与术中麻醉深度的相关性.结果:诱导、插管、切皮、拔管前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的差值分别为8.29mmHg(s=2.89)、0.19 mmHg(s=3.30)、13.24mmHg(s=6.39)、15.85mmHg(s=8.26) mmHg;心率(HR)的差值则为11.83/mim(s=8.86)、11.90/mim(s=3.08)、13.74/mim(s=3.96)、13.84/min(s=5.27),耐痛闽和4个刺激前后的MAP和HR的差值呈负相关.结论:术前测定患者的疼痛敏感度可以有效预测麻醉、手术过程中麻醉性镇痛药的消耗量,在麻醉过程中实现个体化给药,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副作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注射液对患者疼痛敏感度的影响

    作者:崔文涛;陈政伟;李国政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患者疼痛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76例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瑞芬太尼用量为4 ng·mL-1,对照组瑞芬太尼用量为2 ng·mL-.对患者用药前、插管前、插管后2,4,6 min的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进行记录,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分级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无痛发生率为76.32%(29/38例),对照组为26.31%(10/38例,P<0.05).插管前、插管后2,4,6 min,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插管后6 min,试验组的平均动脉压为(74.32±6.66)mmHg,舒张压为(68.56±6.11)mmHg,收缩压为(96.86±14.65) mmHg,心率为(61.11 ±6.42)times·min-1;对照组分别为(75.53±7.11),(65.35±5.53),(95.32±13.53) mmHg和(62.42±5.21)times·min-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发热1例、呼吸抑制1例、恶心2例、呕吐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6/38例);对照组出现呕吐1例、眩晕1例、恶心2例、呼吸抑制3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ng·mL-1的瑞芬太尼均能减慢患者的心率,降低血压水平,但瑞芬太尼的药物用量为4 ng·mL-时,更能有效缓解患者注射丙泊酚的疼痛敏感度.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非心脏手术患者疼痛敏感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陆阳春;王礼伟

    目的 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非心脏手术患者疼痛敏感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两组患者使用微量泵输入剂量不同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的剂量为0.8 μg/(kg·min),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的剂量为0.4μg/(kg·min).对患者的疼痛分级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吗啡使用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痛阈、耐痛阈均高于对照组[(2.1±0.4) mA比(1.7±0.3) mA,(3.8±1.0) mA比(3.2±1.0) 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min、1h、2 h、5h、8 hVAS呈下降趋势,但术后2、5、8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0.40±0.01) mg比(1.31±0.37) mg],吗啡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8.6% (7/80)比28.8% (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联合大剂量瑞芬太尼有利于缓解非心脏手术患者持久的疼痛敏感度,但是大剂量瑞芬太尼会诱导术后的痛觉过敏.

  • 术前疼痛敏感度与术后镇痛

    作者:胡彦艳;刘敬臣

    由于疼痛敏感度的差异性,导致不同人群及个体对相同的末后镇痛药物有不同的需要量,如果对术前疼痛敏感度进行简单易行的定量评估,以预示术后疼痛的程度和镇痛药的消耗量.将有助于使术后镇痛更加个体化.现就术前疼痛敏感度测量的指导术后疼痛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 疼痛敏感度与术后疼痛研究进展

    作者:热孜万古力·热西提;彭巧君;马莉;杨益

    随着医疗护理的发展,疼痛是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和迫切解决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疼痛列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来记录到体温单上.不同个体之间对疼痛敏感性存在很大的差异.疼痛敏感性影响术后疼痛强度,文献报道显示通过术前疼痛敏感度来可以预测术后疼痛程度.目前国内关于此方面研究局限或不多,就此本研究主要阐述国内外疼痛研究的现状,了解疼痛敏感度的定义及其决定因素,综述影响疼痛敏感性的相关因素及其与术后疼痛的关系,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高龄高危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

    作者:张俊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4],其手术病死率为0.09%[5],但是由于高龄病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反应迟钝,对疼痛敏感度降低,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疾病,容易误诊为胃病、冠心病,部分病人手术时伴炎症水肿,甚至胆囊坏疽、积脓[6],加之麻醉等的刺激,增加了LC的风险,因而做好术后监测和处理,提高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7],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共对60例高龄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 老年患者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子凤;陈祥英

    七叶皂苷钠是三萜皂苷的钠盐,具有抗炎、抗渗出、消肿胀、化淤血的作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及组织水肿,在我院被广泛应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后引起的水肿,效果明显.但七叶皂苷钠在临床应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可致静脉疼痛及静脉炎、呼吸困难、全身药疹等.而老年人疼痛敏感度降低,血管弹性及充盈度差,身体代谢率下降,心肺功能差,所以要加强老年患者在应用此药时的临床观察,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出现临床症状后应精心护理.现将我院骨科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对70例老年患者在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的不良反应观察及采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 术前疼痛敏感度与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性

    作者:邓乾;唐艳萍;李平;孙冰;李国宏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术前疼痛敏感度与术后慢性疼痛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测试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86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痛阈与耐痛阈,根据耐痛阈水平分为低耐痛阈组(n=88)与高耐痛阈组(n=98),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痛阈、术后2个月时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探讨术前痛阈、耐痛阈与术后2个月VAS评分、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痛阈水平分别为(1.42±0.72)mA、(1.44±0.69)m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2个月时,低耐痛阈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4.88±0.67)分和(2.67±0.34)分,IL-6水平分别为(7.32±0.51)pg/mL和(3.21±0.33)pg/mL,IL-8水平分别为(58.64±6.76)pg/mL和(45.43±5.88)pg/mL,高耐痛阈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3.27±0.70)分和(1.33±0.31)分,IL-6水平分别为(6.63±0.54)pg/mL和(2.04±0.28)pg/mL,IL-8水平分别为(44.78±6.82)pg/mL和(34.64±5.78)pg/mL,低耐痛阈组显著高于高耐痛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NF-α水平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6例患者痛阈与术后2个月VAS评分、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耐痛阈水平与术后2个月VAS评分、IL-6、IL-8呈显著负相关(r=-0.18、-0.73、-0.68,P<0.05),术后VAS评分与IL-6、IL-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4,0.654,P<0.05).结论 术前耐痛阈越高,术后慢性疼痛程度越轻,炎症因子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 术前疼痛敏感度与术中应激反应及镇痛药物消耗量的关系

    作者:罗炜;王迎斌;李涛;张双银

    目的 观察术前疼痛敏感度与术中应激反应及镇痛药物消耗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择期行开腹手术患者77例,术前1d行疼痛敏感度测定,术中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患者痛阈和耐痛阈及手术时间,并观察诱导至插管后4 min内、切皮至探查前丙泊酚消耗量;另对插管后4 min内、切皮后4 min内、探查后4min内和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及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痛阈、耐痛阈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痛阈平均值为(1.6±0.6)mA,耐痛阈为(3.7±1.0)mA;手术时间平均为(78.6±12.3)min;相关性分析显示:耐痛阈与麻醉诱导开始至插管后4 min、切皮开始至探查前丙泊酚消耗量以及插管、切皮、探查后4 min内、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均呈负相关,而与痛阈均无相关性;插管、切皮、探查、手术开始后30 min、术毕等各时段MAP及HR值与耐痛阈呈负相关,而与痛阈无相关性.结论 术前疼痛敏感度耐痛阈与术中应激反应及镇痛药物消耗量均呈负相关,而与痛阈无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