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肢体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林勍;杨土保

    目的:在研究分析肢体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病症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预后相关性因素.方法:择取某一时间段的肢体骨肉瘤患者235例.分析患者病情,依据是否存在病理性骨折细分为合并病理性骨折(A组)与未合并病理性骨折(B组).随后详细分析患者的病历和临床症状,总结临床特点与对治疗后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共发现37例骨肉瘤患者合并存在病理性骨折;在对比A组与B组患者临床相关性时,发现B组患者的骨肉瘤体积偏小(P<0.05);而上肢肉瘤与截肢手术概率,A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复发率时,A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在比较A组与B组生存状况时,A组患者要明显短于B组,差异显著(P<0.05);关于影响A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因素,发现患者的肿瘤体积、复发率、体能情况、术后辅助性化疗情况、远处转移等因素均会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分析各类因素的独立性时,发现患者的体能情况、术后接受辅助性化疗次数以及肿瘤远处转移等情况,会单独影响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论:如果肢体骨肉瘤患者同时存在病理性骨折,那么肿瘤体积、术后辅助化疗情况、肿瘤是否出现远处转移等会影响患者预后,并且此类患者的复发率和截止率偏高.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梦伊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2005-2013年收治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的LCP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苏煦东

    目的 探讨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的LCP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LCP内固定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18例患者X线检查结果显示植骨融合,治疗效果理想 ;2例患者发生股骨病变骨延迟愈合,未发生深部组织和伤口感染病例.结论 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LCP内固定治疗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骨质疏松性病理性骨折ICD-10编码的探讨

    作者:肖磊;王文达

    骨折是一种常见病,不论男女老幼均有发生.在临床上,骨折分为直接由损伤外因造成的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两大类.病理性骨折中常见的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ICD-10对骨质疏松的分类方法是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分类.下面就几个典型的临床病例,对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进行讨论.

  • 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比较

    作者:傅磊;张春和;王涛

    目的 探讨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39例,分A、B两组.A组(n=9)先保守治疗待病理性骨折愈合后再行清除病灶;B组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与骨折一起治疗.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A组1例骨折延迟愈合,无一例复发;B组2例复发,1例骨折延迟愈合.结论 治疗骨纤维结构不良并病理性骨折,可先保守治疗待病理性骨折愈合后再行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效果优于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与骨折一起治疗.

  • 四肢长骨骨肉瘤并发病理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瑶;牛志霞;于红

    目的 探讨四肢长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整体护理的对策.方法 对15例四肢长骨骨肉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手术患者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疼痛减轻,心理焦虑减轻,建立了对疾病正确的认识.结论 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体护理利于巩固手术效果及辅助康复.

  • 外固定架固定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晚期股骨干转移癌病理性骨折的康复护理

    作者:刘虹伟

    目的 总结外固定架固定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晚期股骨干转移癌病理性骨折的护理经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伤肢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及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13例患者在术后当日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13例患者中11例获随访,时间为2~14个月.疼痛消失9例.2例疼痛明显减轻.患者于术后1~2周即可坐轮椅或扶拐行走,患者生活质明显提高.结论 对于晚期股骨干转移癌病理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具有损失小,止痛效果确切,能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通过个性化系统康复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肾透明细胞癌并股骨粗隆下转移、病理性骨折1例

    作者:刘莉娜;郑卫权;谢立旗

    1 病历简介患者,男,50岁.因"支摩托车时不慎砸伤左髋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2小时"入院.查体:左下肢屈曲、内收、外旋、缩短畸形,左髋部轻度肿胀、压疼,可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左下肢较对侧缩短4cm.股骨X线及 CT检查:左股骨粗隆下骨干局部呈囊状改变(图1),为4.5cm×4cm×6cm, 其内未见分隔,周围骨皮质变薄并发病理性骨折,对位、对线欠佳,骨折片蛋壳样内陷(图2),周围骨皮质未见明显硬化改变,疑诊为骨囊肿.

  • 以股骨中段病理性骨折为首发表现的成人戈谢病1例

    作者:王志敏;张惠箴;杨庆城;章振林

    本文报告1例无典型骨损害表现,而以全身骨骼广泛网格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成人戈谢病.本文同时通过文献复习进一步总结戈谢病的骨骼受累表现,以及戈谢病临床表型和基因型间的相关性.

  • 枢椎齿状突病理性骨折的诊治探讨(附6例报告)

    作者:陶春生;倪斌;王健;王明飞;章文杰

    目的对枢椎齿状突病理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枢椎齿状突病理性(结核3例,恶性肿瘤1例,类风湿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骨折的诊断和经口枢椎齿状突病灶清除减压同期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的特点和方法.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个月~2年10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除恶性肿瘤患者术后3个月后复发外,其余5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枢椎齿状突病理性骨折发病较隐匿,CT加三维重建及MRI是获得诊断的重要手段,经口病灶清除同期行后路枕颈融合术是该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 粒子植入后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治疗髋关节近端病理性骨折1例

    作者:卢克己;李琳

    笔者于2011-10为1例乳腺癌转移致右股骨粗隆间病理性骨折、且伴有病理骨折处两处软组织恶性肿块的老年患者实施磁共振导航粒子植入后非定制型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术,末次随访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锁骨嗜酸性肉芽肿并病理性骨折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龚志兵;张焕堂;魏思达

    锁骨肿瘤发病率低,临床罕见,多数医师难以积累太多经验,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本院于2014-09诊治1例经病理学诊断证实的锁骨嗜酸性肉芽肿,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道患者,男,45岁,以“扭伤致右肩锁部疼痛、活动受限13 d”为主诉入院.患者缘于13d前抬物后右肩锁部疼痛,无夜间痛,休息时缓解,活动后加重.查体:右锁骨中段肿胀,突起,局部皮肤无红,肤温正常,可触及压痛,轻微骨擦感,未触及软组织包块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护理分析

    作者:杨巍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84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压疮、便秘、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中医特色护理对改善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分析

    作者:谢爱珺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改善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临床护理模式将这些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2组均于化疗前1个小时予以盐酸托烷司琼5 mg静脉滴注,在予以多西他赛或紫杉醇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进行预防过敏、呕吐,在化疗期间,实验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情况,并随访2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无副反应者21例(42%),轻度副反应者13例(26%),中度副反应者13例(26%);对照组无副反应者12例(24%),轻度副反应者17例(34%),中度副反应者14例(28%),重度副反应者7例(14%),2组术后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肢体功能评分平均为26±6分,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平均为11±3分,2组术后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后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肉瘤并病理性骨折患者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术后化疗毒副反应,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应用的价值很高。

  •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钢;朱永;赵燕邦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5~75岁,平均67.9岁.对其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价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15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4个月.其中3个月内死亡1例,半年内死亡5例,1年内死亡6例,2年内死亡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无卧床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分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

  • 多发性骨髓瘤激发病理性骨折术后行双磷酸盐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瑾;张丽君;贾鹏

    目的:分析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激发病理性骨折术后行双磷酸盐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激发病理性骨折术后患者44例入组,每22例一组,随机分为2组,2组的男女比例、年龄区间、Durie-Salmon分期、M蛋白分型及化疗方案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分别采取单纯化疗进行治疗、双磷酸盐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分别设置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的化疗方案均为VAD 方案或是COMP方案,28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一般状况(骨痛、肢体麻木、头晕、耳鸣、出血、腰膝酸软等)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热、纳差、腹胀、便秘、睡眠差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一般状况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治疗总有效20例(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例(59.09%),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6例(2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例(72.73%),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0±8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激发病理性骨折术后行双磷酸盐联合化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骨痛程度,改善一般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上臂横纹肌肉瘤并发肱骨病理性骨折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晔;张保中;刘勇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骑车摔倒后右上臂疼痛伴右手麻木无力4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查体:患者右上臂中段局部肿胀,皮温稍高,压痛明显,右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右手垂腕,背伸无力,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挠侧麻木;辅助检查:右上臂X线片提示右肱骨中段粉碎骨折(不除外病理性骨折)(图3);

  • 继发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骨病损的临床特点(附8例报告)

    作者:胡永成;黄洪超;李海啸;韩岳;徐瑾;尚伟;董宝军;蒋文臣

    目的 探讨继发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骨病损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总结8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38岁(21~54岁).所有患者均有骨痛和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6例(75%),纤维囊性骨炎7例(87.5%),大部分患者多骨受累.实验室检查显示高钙血症、高尿钙、低磷血症、甲状旁腺素增高,血碱性磷酸酶升高.骨关节X线主要表现为骨质稀疏、骨膜下骨质吸收、纤维囊样骨炎、颅盖骨磨砂玻璃样变等.1例患者接受左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肿瘤切除+人工肩关节置换之后接受甲状旁腺瘤切除术,其余患者均转入外科接受甲状旁腺腺瘤摘除术.结果 术后1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余患者骨痛症状完全缓解,术后血钙均恢复正常,8例患者病理回报均为甲状旁腺瘤.随访6~30个月,平均15.8个月,6例骨科病损大部分好转.结论 PHPT早期诊断有效的方法是血钙常规筛查,对于高血钙者进一步检测PTH并结合骨关节x线特征以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并发症较少.

  • 骨科首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邓微;张国英;牛晓辉

    目的 探讨骨科首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科首诊并经组织学证实的32例PHPT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证实患有甲状旁腺腺瘤并行腺瘤切除术.所有患者骨骼X线片均表现为广泛性骨密度减低,不同程度的局灶性溶骨性改变,15例(46.88%)合并病理性骨折并经手术治疗.实验室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血钙、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明显高于正常,血磷明显低于正常.患者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后第一天血钙即恢复正常,术后7d内PTH恢复正常.长期随诊12例患者骨骼状况恢复良好.结论 部分以骨科症状首诊的PHPT患者,如能正确认识PHPT造成的骨损害,及时行甲状旁腺外科治疗可治愈此病.

  • 61例肢体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杨荣利;徐万鹏;郭卫;李南;唐顺

    目的探讨四肢不同部位转移癌选择不同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8月至2002年2月收治的61例肢体骨转移癌患者,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3.6岁.上肢24例,下肢37例.原发瘤包括乳腺癌12例,转移性腺癌10例,肺癌8例,肾癌6例,前列腺癌3例等.22例(36%)合并病理性骨折.61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5例股骨上端病变9例行切除肿瘤后应用特制骨股上端假体重建.4例应用骨水泥+DHS固定,2例γ-钉固定.8例股骨中段均行肿瘤病灶内刮除骨水泥填充.股骨下端5例,应用特制人工关节置换3例,骨水泥髓内钉固定2例.8例肱骨上端患者,2例行肿瘤切除,Tikhoff-Linberg手术,6例单纯假体置换.肱骨中段6例均行病灶切除,骨水泥十髓内针固定.结果61例患者均接受随诊,时间从6~66个月,平均38个月.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患者均安全接受手术,无术中死亡.90%(55/61)患者,术后能下地活动.乳癌术后生存期较长,已有7例术后存活超过4年.按Enneking功能评估,70%(43/61)功能为优,23%(14/61)功能为中,7%(4/61)功能为差.结论四肢转移癌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不但可以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43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