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0例,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病变范围方面,直肠型和全结肠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重程度方面,轻度和重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直肠型和全结肠型为主要病变范围,重度患者较多,并发症发生率和癌变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内Th1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IL-2,Th2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10的作用.方法:住院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8-59(平均45±13)岁.全部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确诊,并连续粪培养2次排除细菌感染,同时排除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肠道肿瘤和内分泌疾病.病变部位包括全结肠型15例,乙状结肠9例,直肠型6例;临床类型包括复发型20例,持续型7例和初发型3例.急性期患者均服用强的松30 mg,柳氮磺胺嘧啶500 mg 2次/d.治疗8 wk后复查纤维结肠镜.另选健康对照20名,男14名,女6名,年龄22-61(平均43±12)岁,排除胃肠道和内分泌疾病.应用RT-PCR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期应用柳氮磺胺吡啶和糖皮质激素可降低TNF-α(急性期1.22±0.02,慢性期0.78±0.08,P<0.01)、IL-2(急性期0.82±0.06,慢性期0.47±0.04,P<0.01)的表达;提高IL-10(急性期0.68±0.03,慢性期0.91±0.02,P<0.01)的表达.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分泌Th1细胞因子为主,存在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平衡漂移.提示他们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
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文献综述和技术报告
1 概述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是由神经嵴细胞迁移发育成肠神经系统过程停顿所致.大多数情况下,无神经节细胞段和正常神经支配结肠之间的移行段位于结肠与直肠交界处或以下,约占75%;而长段型和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并不罕见[1].1948年,Swenson和Bill先描述了该疾病的外科治疗策略,明确指出切除无神经节细胞的直肠而并非扩张的近端结肠的必要性[2].从20世纪中期起相继报道了腹腔镜与先天性巨结肠的三个标准术式联合运用的成功病例.腹腔镜具有伤口小、术后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恢复时间短以及良好美容效果等优点.本文就运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文献进行综述,并介绍我们应用腹腔镜技术经肛门拖出的手术方法.
-
全结肠切除治疗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
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TCA)在临床少见,我院1994-2004年采用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治疗TCA共6例,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全结肠型巨结肠一次性根治手术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7 d,体重3.9 kg.因生后呕吐、腹胀并胎便排尽延迟入院.查体:体温37 ℃,营养好,腹隆,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不怒张,无压痛,肠鸣音活跃.肛诊:直肠空虚有紧缩感,距肛门4 cm触及狭窄环,抽出指套无气、便排出.立位腹片示小肠胀气,见多个气液平,盆腔无气.钡灌肠示直肠、乙状及降结肠呈痉挛状,直径1.0~1.5 cm,横结肠以上直径2.0 cm,结肠框小,呈问号征.24 h残留钡超过50%.诊断为全结肠型巨结肠.
-
赫什朋氏病的治疗
赫什朋氏病(Hirschsprang's Disease,简称HD),又称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 Megacolon).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居第三位.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000;发生率与地区和人种有关,有遗传倾向.北京儿童医院在2000~2006年收治HD患儿800余例,男女之比为4.8:1.短段和常见型占78%,长段型占18%,全结肠型占3%.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美沙拉嗪缓释剂诱发急性胰腺炎
患者男,21岁,因间断黏液血便3月余于2011年5月31日入院,血便约3次/d.体检有左腹压痛,无其他阳性症状及体征.入院后实验室检查:WBC 12.4×109/L,红细胞沉降率14 mm/1h,C反应蛋白23.8 mg/L,粪便常规隐血试验阳性.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全结肠型,中重度、活动期(图1).肠黏膜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黏膜组织呈明显慢性炎性反应(图2).于住院期间给予灌肠、保护肠黏膜治疗后,患者血便及腹痛消失,血常规WBC,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降为正常而出院.
-
新生儿全结肠型巨结肠肠造瘘8例围术期护理
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8例全结肠型巨结肠肠造瘘新生儿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直线型切割吻合器行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配合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常分为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全结肠型和全肠型,其中全结肠型巨结肠的发病率较低,约占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3%~12%,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
脐膨出并回肠穿孔和全结肠型巨结肠一例
患儿:男,34周早产,因生后发现腹部肿物2h入院.检查:早产儿貌,顶枕部可见一5.0cm×3.0cm的包块,质软,波动征(+),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中央相当于正常脐窝处可见一直径4.0cm的腹壁缺损,缺损处可见一6.0cm7.0cm的肿物膨出cm肿物外敷囊膜,脐带位于囊膜正中,通过囊膜观察到内容物为小肠,无肝脾胰腺等实质性脏器.
-
回肠J储袋Soace's法肛管吻合在全结肠巨结肠中的应用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疾病,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其发病率大约为1:2 000~5 000.其中病变累及全部结肠甚至包括部分回肠为全结肠型巨结肠,约占先天性巨结肠的2%,患儿多表现为回肠梗阻,常规灌肠往往难以有效缓解症状.
-
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治疗体会
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与常见HD症状及治疗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特点.从我院23例全结肠型病例分析中,有以下体会:一、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及X线表现: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多在出生后2~3天发病,多有反复住院病史.临床特点:①肠梗咀症状出现早,腹胀较严重,且发病急,生后不排胎粪或排出延迟;②新生儿期肛诊多不能诱发排便,更无喷射状排出;③插肛管腹胀不好解除;④有反复发生小肠结肠炎病史;⑤X线钡灌肠显示结肠正常或稍细,在次全结肠型的病例,升结肠有扩张.细小的结肠壁较平坦、僵硬,蠕动波减少,在我院收治的病例中,有2例新生儿期以机械性肠梗阻在外院作过剖腹探查术未发现病变转入我院,这可能与对该病缺乏认识有关.
-
肠造口术后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Duhamel 术)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case,HD)是以肠管远端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1886年首先由丹麦儿科医生 Harald Hirschs-prung 在临床描述而得名。自1948年 Swenson 采用病变结直肠切除矫治本病以来,初手术因易发吻合口瘘而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先行结肠造口、然后经肛门拖出手术保留临时的“保护性”结肠造口、后再完成结肠造口关闭术;经过60余年的不断改进,在 Swenson 原创拖出术的基础上进化许多不同术式。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兴起,对常见型和较长段型的 HD 可以顺利完成一期拖出术而不必进行结肠造口。然而,针对超过结肠脾曲的长段型或全结肠型 HD,国际小儿内镜外科组织指南仍建议采取两期手术。即新生儿期因顽固便秘难以诊断且洗肠困难、甚至并发小肠结肠炎或肠穿孔不得以先行肠造口挽救生命,待3~6个月一般情况纠正后,再经肛门一次拖出完成手术的同时消除后需要的肠关瘘。笔者针对肠造口术后 HD,利用原造口部位完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下改良 Duhamel 术治疗长段型或全结肠型 HD 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
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otal colonicaganglionosis,TCA)是先天性巨结肠症中较少见的类型,我院自1990~1999年共收治TCA 12例。全部经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
-
改良Martin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Martin 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实施方法、手术效果.方法 对16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先期行回肠造瘘术,14例半年后行根治术,全部治愈,2例放弃治疗.结论 一期回肠造瘘是治疗小儿全结肠型巨结肠的关键,结肠化回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应作为首选术式.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全结肠型 改良MarTin根治术 小儿 -
高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09-03 ~2014-03期间在宝鸡市金台医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0例,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高龄组年龄在60~78岁之间,低龄组年龄在28~59岁之间.对两组患者进行发病症状、病变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的数据收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龄患者与低龄患者相比在发病症状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变范围方面,直肠性和全结肠性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重程度方面,轻度和重度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直肠性和全结肠性为主要的病变范围,重度患者较多,并发症发生率和癌变率并无明显特征.
-
复方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4例
我院采用复方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4例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22~67岁;病程3个月至7年.远端直肠型34例,左半结肠型27例,全结肠型3例.曾接受过治疗者59例.
-
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1例
患儿男,9d,足月顺产.生后9d未排便,6d时在当地医院就诊,做过治疗性灌肠,未见粪便排出,有食欲,奶后约30min呕吐.查体:一般情况差,腹胀如鼓,无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直肠指诊见少许黄便.临床诊断:腹胀待查;排除肠道先天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