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磷酸盐对一水草酸钙晶体体外生长与聚集的影响
应用Blomen建立的体外一水草酸钙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研究了新近合成的二磷酸盐PPD和PPC对一水草酸钙晶体生长与聚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PPD、PPC (≤10 μmol/L)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程度分别为95.4%和6 8.6%,显著高于EHDP(51.7%)和PPI(21.6%) (P<0.01),并具有抑制一水草酸钙晶体聚集的作用(Tmi/Tmc>1),而EHDP促进晶体聚集(Tmi/Tmc<1).据此推测:PPD、PPC有可能成为一类更有效防治结石复发的药物.
-
辛伐他汀联合阿仑磷酸钠预防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辛伐他汀和阿仑磷酸钠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肌注地塞米松(2.5 ms/kg·d);B组:肌注地塞米松(2.5 ms/kg·d)和口服辛伐他汀(20 me/d);c组:肌注地塞米松(2.5 mr,/kg·d)、口服辛伐他汀(20 mg/d)及阿仑磷酸钠(10 mg/d);D组:空白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分别测定用药前(0周)和用药后4、6、8周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于用药后第4,6、8周分批处死后行X线摄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中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均P<0.01);A组动物1只死亡,余9只中6只11髋发生股骨头坏死,B组中有1只2髋在用药8周后发生了股骨头坏死,C组与D组均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和阿仑磷酸钠联合使用,能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
-
复合阿伦磷酸钠骨水泥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阿伦磷酸钠含量的骨水泥对成骨细胞的影响,确定复合阿伦磷酸钠骨水泥的细胞毒性.方法:根据阿伦磷酸钠含量不同分成6组,在50 g Cemex*XL骨水泥粉末中分别加入0,10,50,100,500,1 000 mg阿伦磷酸钠,依次命名为G0~G5组.通过电镜观察各组成骨细胞样MG-63的黏附能力,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KP)活性,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凋亡率,相差显微镜观察骨矿化情况.结果:各组MG-63细胞黏附能力良好;与Go组相比,G1~G4组抑制细胞凋亡,G5组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p<0.05);各组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骨矿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50 g骨水泥粉末中加入阿伦磷酸钠不超过500 mg对成骨细胞无毒性.
-
阿伦磷酸钠含量对骨水泥静态机械性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伦磷酸钠含量对骨水泥浸提前、浸提4周后静态机械性能的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确定阿伦磷酸钠的合适加入量.方法:在50 g Cemex(R)XL骨水泥粉末中分别加入0,10,50,100,500,1 000 mg阿伦磷酸钠制备标本(依次命名为G0~G5组).万用测试仪测定各组骨水泥浸提前、浸提4周后的压缩强度、弯曲强度(模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部分标本断面,显微CT测定标本孔隙率.结果:各组骨水泥浸提前、浸提4周后及浸提前后压缩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0组比较,浸提前或浸提4周后G1~G4组弯曲强度或弯曲模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与G5组弯曲强度有明显差异(P<0.05);G5组浸提4周后弯曲模量与G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浸提前后弯曲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浸提前弯曲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提前后弯曲模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g骨水泥粉末中阿伦磷酸钠加入量不超过500 mg对浸提前,浸提4周后的静态机械性能无明显影响.
-
羟基磷灰石经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经氯磷酸二钠表面改性的羟基磷灰石对成骨细胞生长、贴附、蛋白合成方面及骨吸收功能调节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成骨细胞分别复合羟基磷灰石与氯磷酸二钠复合制成氯磷酸二钠一羟基磷灰石表面,扫描电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通过MTT法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检测考察表面改性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和活性影响;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两组材料表面成骨细胞opG和RANKI,基因表达,考察表面改性对成骨细胞骨吸收功能调节方面的影响.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成骨细胞生长和增殖良好,无形态学异常;统计学检验(P>0.05),MTT检测和ALP活性两组之间各时间点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基因检测发现成骨细胞OPG基因表达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RANKL基因表达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氯磷酸二钠复合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对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和蛋白合成功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表面改性可促进成骨细胞OPG基因表达,这可能是氯磷酸二钠影响成骨细胞的破骨细胞调节功能的机理之一.
-
阿仑磷酸盐可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风险
许多绝经后妇女都患有骨质疏松症,这可能导致髋骨、腕骨或椎骨骨折.由于骨密度降低,骨骼更容易断裂.预防办法之一便是降低骨转换率.二磷酸盐正是一类可降低骨转换率的药物,阿仑磷酸盐就属于这类药物.已证实阿仑磷酸盐可增加骨密度.一篇新的Cochrane系统评价表明阿仑磷酸盐可因此减少骨折.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处理指南
(续2002年第六期485页)8 二磷酸盐现在已有的选择包括:骨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罹患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氨羟二磷酸二钠(pamidronate)和clodronate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已显示二磷酸盐治疗的明显好处.
-
含氮二磷酸盐联合IL-2对肾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含氮二磷酸盐联合IL-2(N-BPS/IL-2)对肾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体内诱导增殖的作用.方法 ①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试验组26例未经任何治疗的肾癌患者和对照组42例健康人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相对值.②测定26例肾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相对值.③26例肾癌患者行N-BPS/IL-2体内诱导γδT细胞增殖的免疫治疗,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相对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肾癌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γδ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相对值分别比较,低于健康人群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26例肾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6例肾癌患者N-BPS/IL-2体内诱导γδT细胞增殖治疗后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绝对值、γδT细胞相对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健康人群;手术对肾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NBPS/IL-2在体内可诱导肾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显著增殖.
-
二磷酸盐在口腔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四十多年前二磷酸盐被发现并应于临床,因为其优秀的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而被用于治疗多种骨科疾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后又逐渐被应用于口腔领域.本文就二磷酸盐的组成与作用机理及其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和并发症等做一综述.
-
双磷酸盐药物所致下颌骨坏死研究进展
下颌骨坏死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被报道曾发生于接受过放疗、化疗及其他肿瘤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癌症患者.双磷酸盐是一种强有力的破骨细胞抑制剂,主要用于Paget's病、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高钙血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近年来,有关含氮双磷酸盐(帕米磷酸和唑来磷酸)相关性骨坏死的报道日渐增多,其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明确.现就双磷酸盐药物致下颌骨坏死的可能作用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
唑来膦酸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作用和途径.方法: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株,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唑来膦酸进行处理,MTT、Annexin V-PI双染法进行生长抑制和凋亡情况的检测和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唑来膦酸作用于MCF-7细胞后,MTT、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发现药物对细胞呈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当作用时间为48h时抑制作用为明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使用唑来膦酸后,Bcl-2、Bcl-XL和Survivin 3个凋亡抑制蛋白表达水平相较于未处理组(NM)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升高.同时,Caspase-3和Caspase-9相较于未处理组,表达水平也有明显的升高,并都呈现剂量相关性.结论:唑来膦酸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
二磷酸盐诱导人骨巨细胞瘤单核基质细胞凋亡中的电镜应用
目的:通过电镜技术研究二磷酸盐对体外人骨巨细胞瘤(GCT)单核基质细胞(Stc)影响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为GCT新的辅助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用胶原酶-域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8例新鲜GCT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原代Stc并进行传代;电镜观察实验组细胞核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二磷酸盐作用48 h(100μmol/L)后电镜观察到细胞胞质浓缩、核凝聚、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磷酸盐可抑制人GCT单核基质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电镜技术在研究二磷酸盐对人GCT中Stc体外诱导凋亡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
成骨不全症的诊断、分型及二磷酸盐治疗的新研究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以骨骼脆性增加、骨量降低为特征的基因缺陷性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胎儿在子宫内发生骨折、围产期致死,和基本不发生骨折的轻型成骨不全症[1]。其病变位置不仅局限于骨骼,还常常累及其他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其特点是多发性骨折、蓝巩膜、进行性耳聋、牙质改变、关节松弛和皮肤异常。大多数临床诊断为成骨不全症的患者会出现Ⅰ型胶原的α链编码基因COL1A1或COL1A2位点的改变。
-
二磷酸盐药物治疗软骨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
二膦酸盐(bisphostates,BPs)是近30年来发现的一种新药,始于对焦磷酸盐(phosphonophosphinate,PPi)的研究.BPs是PPi的稳定类似物,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羟磷灰石结晶的生长,在体内抑制异位钙化.BPs能抑制各种药物引起的骨吸收,并在体内对钙代谢有显著的作用,先后用于异位骨化的治疗及骨吸收有关的疾病,如Paget病、恶性高血钙、骨髓瘤和骨转移疾病,近又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但是,BPs是否能预防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骨结构的损伤和关节软骨的塌陷尚在研究之中.近年来有关BPs能够保护关节软骨效用有所报道.
-
口服二磷酸盐辅助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中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二磷酸盐作为辅助治疗对GCT术后肢体功能、局部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治GCT患者41例行同种术式,术后实验组服用二磷酸盐,观察局部复发率、肢体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肢体功能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磷酸盐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GCT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