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隔感染的诊治分析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软组织感染,主要的特征为皮下组织及筋膜滑丝,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该病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对全身与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造成损害,纵隔感染为其常见感染之一。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50个病例中有2例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纵隔感染者,分析其诊治效果。
-
食管异物穿孔护理分析报告4例
食管异物指各种原因导致异物滞留于食管[1].常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异物多嵌顿在食管狭窄处,在第一狭窄即食管入口处多见.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食管穿孔、纵隔感染或脓肿、食管胸膜瘘、食管气管瘘等.临床特征与异物所在部位、大小性质有关.大多数患者发生食管异物后即刻感到咽喉或胸骨后疼痛,吞咽不利,影响进食进水,但也可能无任何症状[2].通常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物的特性部位及食管壁的损伤程度有关.回顾性分析4例食管异物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各种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及营养支持,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4例食管异物患者,2例在食道镜下行异物取出术,1例行剖胸探查术,3例康复出院,1例自动出院.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纵隔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纵隔感染的护理方法,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111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中5例发生纵隔感染,通过合理的纵隔冲洗,有效使用抗生素,进行充分的营养支持等护理,使患者在短期内得到了康复.结果 5例发生纵隔感染的患者中4例痊愈出院,1例在进行第二次手术过程中发生右心室破裂死亡.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能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同时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心脏直视手术后纵隔感染的防治
纵隔感染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虽较不常见(0.8%~1.5%)[1],但死亡率较高(24.3%~90%)[2].我院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在1753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15例(0.86%),死亡5例(33.33%).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XⅢ--心胸大血管外科感染的防治
一、概述1.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必要性:大量研究显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后感染并发症.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常有以下特点:患者年龄或是较大或是婴幼儿;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胸腔内手术对呼吸循环生理干扰较大;低温体外循环影响全身重要脏器和免疫系统功能;各种侵入性插管多;常使用心血管内植入物(人造瓣膜、人造血管等);涉及肺部、食管及心内膜炎等手术不属清洁手术.因此心胸大血管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大,一旦发生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心胸大血管术后纵隔感染、脓胸、心内膜炎等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均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气管内插管、动脉插管、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或临时起搏器的连线,通常不用预防性抗生素.
-
心脏外科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治
目的 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65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病人进行切口分泌物和动脉血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经静脉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6例感染出现较晚、感染局限者,仅行局部开放引流、冲洗;余59例均行纵隔清创、胸骨固定后行纵隔冲洗,其中5例行转移胸大肌瓣或腹直肌瓣修复.结果 63例于术后2周内发生纵隔感染,另2例分别发生于术后第18 d和22d,短者发生于术后第3 d,平均(7.4±4.3)d.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1%.死亡12例(18.5%).随访1-12年,无远期死亡,感染复发3例.结论 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清创、冲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胸腔镜治疗小儿食管穿孔并发纵隔感染
我们应用小儿胸腔镜治疗小儿食管穿孔并发纵隔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纵隔感染成功救治1例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愈来愈多,合并感染的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糖尿病人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已引起关注,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引起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因此,对此类病人的治疗颇为重要.我科曾收治1例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纵隔感染病人,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扁桃体周脓肿并颈深部及纵隔感染一例
扁桃体周脓肿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经合理治疗,病情多可迅速控制,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炎症可扩散引起颈深部及纵隔感染,少数可发生颈动脉糜烂或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现报告我院救治1例扁桃体周脓肿合并颈深部及纵隔感染.
-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纵隔脓肿一例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纵隔脓肿多为外伤手术或纵隔感染引起的急性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40%~50%[2].纵隔中上段脓肿形成主要是颈部感染下行及中上纵隔感染本身引起,如牙源性感染、咽旁隙及咽后隙感染下行或是上段食管损伤引起纵隔脓肿.下纵隔脓肿形成主要源于下段食管损伤,常并发单侧或是双侧胸腔感染.而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纵隔脓肿非常罕见,且临床上容易忽视.现将成功救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
整体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并发纵隔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并发纵隔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61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纵隔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纵隔感染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住院及排气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性护理干预用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可减少纵隔感染发生风险,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
心脏直视术后中老年患者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经心脏直视术后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于2010-2012年间共施行1369例心脏直视手术,选取102例经胸骨正中切口患者,其中61例为术后出现纵隔感染患者,将10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术后肺部感染、心脏病家族史、体外循环时间进行logistic分析,筛选出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吸烟史、糖尿病、术后肺部感染、体外循环时间为心脏直视术后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充分评估纵隔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术前及术后采取针对化治疗措施,为避免术后纵隔感染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
心内直视手术后纵隔感染治疗体会(附四例报告)
2001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科共施行各类心内直视手术640例,其中4例发生纵隔感染,发生率0.625%,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妊娠合并肛周脓肿继发颌面部及纵隔感染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肛周脓肿继发其他部位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肛周脓肿继发颌面部及纵隔感染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孕35+1周,因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10 d,左侧颌面部肿痛、全身水肿2 d急诊入我院口腔科。患者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发热无明显改善,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减少,低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下降。超声检查提示左侧面颊部不均质回声区,内见部分极低回声区。急诊行剖宫产术加左颌面部间隙切开引流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增宽。诊断:左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感染性休克,肛周脓肿,纵隔感染。予抗感染及增强免疫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临床上当妊娠合并肛周脓肿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考虑到感染扩散可能,当出现颌面部感染后需警惕纵隔感染,及时行CT检查监测纵隔感染进展,以避免误漏诊。
-
纵隔镜下食管癌术后纵隔感染的护理
总结10例纵隔镜下食管癌术后纵隔感染病人的护理,强调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保持引流管的充分引流、保证营养的摄入、做好呼吸道的管理、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等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10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
-
1例拔牙后并发颈肩、口底部蜂窝组织炎及坏死性纵隔炎的术后护理
蜂窝组织炎是以葡萄球菌为主引起的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而口底蜂窝组织炎一般指口底多间隙的感染,是颌面部治疗困难的炎症之一,临床上严重的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障碍.我科于2011年8月30日收治1例拔牙引起颈部、口底蜂窝组织炎、纵隔感染行纵隔探查引流术+右颈部蜂窝炎切开引流术+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转入我科治疗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
口底多间隙感染的研究进展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为口底蜂窝织炎,是颌面部严重且治疗困难的感染之一。由于下颌骨与舌及舌骨之间有多组肌群,其行走有相互交错,在肌与肌之间,肌与下颌骨之间充满着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结,因此,口底各间隙之间相互相通。口底多间隙感染一般指双侧下颌下、舌下以及颏下间隙同时受累[1]。严重者可发生窒息甚至引起纵隔感染及双肺感染,危及生命[2]。所以,应该全面掌握口底多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及诊断方法,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选择地使用抗生素,及时脓肿切开引流。
-
心脏手术后合并纵隔感染病人的观察和护理特点
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是指胸骨后深层软组织的感染,是心脏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平均发生率低于2%,一旦发生,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25.7%-52%.[1]纵隔感染的关键在于预防,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全面仔细的观察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
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28例分析
食管癌患者晚期多伴有严重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及术后吻合口狭窄所导致的进食梗阻和纵隔、肺部感染等.而应用食管支架置入技术町以迅速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预防吸入性肺炎、控制食管-气管瘘引起的肺部、纵隔感染[1].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ⅩⅩⅢ --心胸大血管外科感染的防治
1概述1.1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必要性大量研究显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常有以下特点:病人年龄或是较大或是婴幼儿;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胸腔内手术对呼吸循环生理干扰较大;低温体外循环影响全身重要脏器和免疫系统功能;各种侵入性插管多;常使用心血管内植入物(人造瓣膜、人造血管等);涉及肺部、食管及心内膜炎等手术不属清洁手术.因此心胸大血管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大,一旦发生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心胸大血管术后纵隔感染、脓胸、心内膜炎等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均须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气管内插管、动脉插管、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或临时起搏器的连线,通常不用预防性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