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喹增强口腔癌CAL-27细胞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观察

    作者:全海英;周丽佳;李昂迪;张泽兵

    目的:利用氯喹(chloroquine,CQ)及顺铂(cisplatin,DDP)作用于CAL-27细胞,探讨自噬在口腔癌化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增强口腔癌化疗敏感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比较药物对CAL-2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特异性蛋白LC3-Ⅱ的表达,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的分布.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氯喹及顺铂处理CAL-27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生存率逐渐降低,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5 mg/L氯喹联合顺铂在IC.浓度(5 mg/L)处理后,与单独顺铂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CAL-27细胞的生存率(P<0.05).氯喹或顺铂作用于CAL-27细胞48 h后,自噬在细胞中分布清晰,顺铂组(DDP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氯喹处理组(CQ组)及氯喹与顺铂联合处理组(CQ+DDP组)(P<0.05);氯喹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氯喹或顺铂作用于CAL-27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DDP组和CQ+DDP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与顺铂单独作用相比,CQ+DDP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氯喹和顺铂作用于CAL-27细胞48 h后,DDP组和CQ+DDP组G1期细胞明显增多,出现G1期阻滞,CQ+DDP组G1期细胞数显著高于DDP组(P<0.05).结论:抑制自噬能够提高CAL-27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CAL-27细胞本身的自噬是产生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自噬抑制剂有望成为口腔癌化疗的增敏剂.

  • CO2激光与氯喹联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80例报道

    作者:张东升;尹新芹;张世周;王佩玉;袁锡兰;耿波;孙树征

    目的评价CO2激光和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3组.A组26例,口服磷酸氯喹,500mg/d,2周后减为250mg/d,共用药4周.B组25例,采用CO2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连续聚焦方式,输出功率5W,照射时间5s.C组 29例,先进行CO2激光照射治疗,功率参数同B组相同,治疗后口服氯喹125mg/d,用药4周.随访6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80.7%、84.0%、93.1%,无显著性差异;治愈率分别为38.5%、48.0%、75.9%,有显著性差异(χ2=10.82,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O2激光局部照射与口服小剂量氯喹联合治疗非糜烂型扁平苔藓,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氯喹增敏地塞米松或辐射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付慧;陶玉龙;倪敏;李冬洁;沈甫明

    目的 研究氯喹(chloroquine,CQ),及CQ是否增敏化疗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或辐射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CQ单药,以及CQ联用DEX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中效原理软件评估两药相互作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Q处理条件下辐射对U266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CQ合用DEX,以及CQ联合辐射对U266细胞内B细胞淋巴瘤-2(B-cel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CQ及DEX对U26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CQ(3.9μmol/L)能够增强DEX(125μmol/L)对U266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增加DEX降低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不同辐射剂量(5~25 Gy)对U26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无差异;CQ(1.0μmol/L)可以增加辐射对U266细胞的敏感性,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CQ能够增敏DEX或辐射对U266细胞的杀伤作用,CQ增敏DEX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相关.

  • 青藤碱单用或加用氯喹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比较

    作者:高家骏;张强;吉宁;邓东;王和敏;佟大春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提高青藤碱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联合用药组3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年龄39 a±s 8 a;病程5 a±4 a.青藤碱组2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0例;年龄38 a±9 a;病程5 a ±3 a.2组均服青藤碱片80 mg, po, tid×6 mo.联合用药组另加用氯喹0.25 g, po, qn×2 mo后减为0.125 g, 共服6 mo;雷公藤多苷(甙)片20 mg, po , bid×6 mo.结果:联合用药组和青藤碱组临床缓显率(缓解率加显效率)分别为74%和25%( 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和32%(P<0.01).结论: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比单用青藤碱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 氯喹那多的合成

    作者:崔建彤

    氯喹那多(chlorquinaldol,1)是化学合成的广普抗菌剂,对接触性感染的病原体有效,二十世纪中期上市,可作皮肤外用软膏、油剂或阴道软膏的主要抗菌活性成份.

  •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感染的免疫差异

    作者:严继舟;宋关鸿;龚志锦

  • 氯喹体外抗新生隐球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柏涌海;朱元杰;温海;顾菊林

    目的:研究氯喹体外单独以及与两性霉素B(AmB)联合应用对新生隐球菌生长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氯喹分别与两种新生隐球菌变种的菌悬液共培养,检测4、6、8 h后菌悬液浓度的变化,并与不含氯喹的菌悬液对照比较;(2)检测3种浓度氯喹与AmB联合后对10株菌株的敏感性变化.结果:(1)在与隐球菌菌悬液共同孵育4、6和8 h时,50 μmol/L以下浓度的氯喹培养与生长对照之间隐球菌的生长百分率差异不显著;而在50~100 μmol/L浓度时,氯喹培养与生长对照之间隐球菌的生长百分率差异显著;氯喹浓度在500 μmol/L以上时,氯喹与隐球菌共孵育后,隐球菌菌悬液的浓度甚至低于原先浓度.但氯喹对隐球菌两种变种的作用没有差别.(2)氯喹与AmB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AmB的MIC,而且也随着剂量增长而增强.结论:高浓度氯喹在体外具有抑制隐球菌生长和杀灭隐球菌的作用,并可增强AmB的抗隐球菌能力.

  •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感染小鼠肝、肾、肺超微结构的比较

    作者:陈克强;宋关鸿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 odium bergh ei)氯喹抗性(RC)株与敏感(N)株致病力和宿主对不同虫株感染反应的差异。方法:比较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ICR小鼠后期,肝、肾、肺等重要脏器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结果:N株感染后期,肝血窦、肾间质和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含有较多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多的突起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相接触。较多的肝细胞、肾小球旁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肺泡Ⅰ型和Ⅱ型细胞出现膜破溃,细胞器和胞质流失等不可逆的坏死性病变,一些肝血窦、肾小管和肺泡内可见多量的细胞碎片。RC株感染后期,肝血窦、肾间质充血,含有较多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变以线粒体肿胀为主的变性,可见肝脏部分变性肝细胞出现恢复状态,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基膜、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着,肺泡隔内可见较多的单个核细胞。[ HT5W〗结论:N株毒力较强,对宿主肝、肾和肺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为不可逆的坏死性病变,呈急性变质性炎症过程;而RC株毒力明显减弱,对宿主肝、肾和肺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以变性为主,呈慢性增生性炎症经过。

  •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感染ICR鼠病理变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克强;宋关鸿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的抗药性与致病力的关系。方法:比较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N)和抗性株(RC)感染ICR鼠的肝、脾、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病理组织学的动态变化。结果:N株感染后,小鼠肝、脾有较多的疟色素沉着,肺脏呈郁血性水肿;脑微血管充血和阻塞;各脏器呈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RC株感染后,小鼠肝、脾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原虫血症的变化有关。肺脏呈间质性肺炎,各脏器呈慢性增生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结论:N株致病力较强,感染后引起宿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造成微血管阻塞;RC株致病力较弱,宿主的应答反应在感染早期可能是CD4+Th1相关的迟发型超敏炎症反应,而感染后期是CD4+T h2辅助作用下的抗体依赖性的免疫应答,并在疟原虫的后清除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

    作者:严继舟;宋关鸿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Plasm 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在宿主体内消亡的机制。方法:电镜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和药物敏感(N)株小鼠肝脏内白细胞和疟原虫的相互作用。结果:感染N株小鼠的肝脏内未见白细胞增生、浸润,感染RC株小鼠肝脏的门管区和血窦内可见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并伴有大量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滞留。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表膜相互粘附,大量与吞噬细胞直接接触或未接触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的虫体出现危机状态(crisis form)。偶见巨噬细胞吞噬游离的裂殖子,但未见吞噬整个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结论:宿主可能主要通过活化单核-巨噬细胞诱导疟原虫发生危机状态,清除RC株红内期疟原虫,而并非依赖白细胞直接吞噬、溶解疟原虫。

  •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

    作者:陈克强;宋关鸿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 (RC)株红内期虫体细胞危机状态的性质。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技术,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或氯喹敏感(N)株ICR小鼠在原虫血症上升期和感染RC株小鼠自愈期虫体的显微及超微结构,以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图谱。结果:在光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虫体结构无异常;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虫体密度下降,大部分虫体固缩,周围呈空泡状。在电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胞膜结构完整,核位于一侧,胞质内可见各种细胞器,代谢窗明显。N株滋养体可见食物泡和疟色素。但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呈球形或椭圆形;胞膜完整,核固缩,胞质浓缩,线粒体和膜状结构消失,未见代谢窗结构。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均为一条带,而R C 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呈典型的梯形条带。结论:伯氏疟原虫RC株红内期虫体危机状态的性质是凋亡。

  • 中国中部疟疾流行区间日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的体外检测

    作者:陆凤;高琪;夏惠;陶志勇;曹俊;顾亚萍;周华云;金小林;Rachanee Udomsangpetch;Jetsumon Sattabongkot

    目的 检测我国间日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新建立的间日疟原虫药物敏感性体外微量测定技术,对中国中部间日疟流行区门诊确诊的间日疟病例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在完成药物测定的24例间日疟病例中,间日疟原虫对氯喹的IC50几何均数为63.23 nmol/L,95%可信区间为26.23~152.40 nmol/L,其中至少有6例显示对氯喹产生了抗性.结论 在中国中部间日疟流行地区可能已出现间日疟原虫抗氯喹株.

  • Toll样受体9在SLE患者产生抗dsDNA抗体中的作用

    作者:刘慧敏;张瑞英;耿静;张西克;吴平;张合恩;姚贵申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sDNA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SLE患者(n=72)和正常对照者(n=30)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以TLR9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封闭其TLR9,经天然的小牛胸腺DNA(nCTDNA)作为免疫原体外刺激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抗dsDNA抗体.结果 无义组、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抗dsDNA抗体(A值分别为:0.79±0.98、0.76±0.96和0.81±0.99),而反义组与其它三组相比dsDNA抗体水平明显降低,检测不到明显的抗dsDNA抗体(A值:0.06±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LR9抑制剂氯喹处理可使SLE患者PBMC抗dsDNA抗体的产生明显下降(P<0.001).结论 TLR9参与了SLE患者体内抗dsDNA抗体的产生.

  • 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沈兰英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慢性、表浅性的粘膜炎症损害,是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有恶变倾向,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治疗迄今未取得理想效果.本文对56例OLP用氯喹治疗,总有效率为82.1%.总结如下:

  • 氯喹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史婷婷;肖洪涛

    氯喹是传统的抗疟疾药物,近年来,发现其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氯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凋亡、自噬、肿瘤干细胞的清除、血管正常化以及免疫反应.通过这些机制,氯喹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增强放疗与化疗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氯喹的剂量与其抗肿瘤活性息息相关.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氯喹在抗肿瘤方面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 积雪草酸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自噬水平的影响

    作者:耿骥;郭文洁;刘佳;谈德斐;Daniel Boison;高静

    目的:观察积雪草酸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用10、30、60、90 μmol/L的积雪草酸作用于结肠癌HCT116细胞24、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MDC自噬特异性荧光染料观察自噬囊泡的形成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0、60、90 μmol/L的积雪草酸作用12h和90 μmol/L积雪草酸作用4、8、12 h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p-mTOR、p-4EBP1的表达.结果:积雪草酸90 μmol/L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30、60、90 μmol/L积雪草酸均可以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自噬,90 μmol/L积雪草酸作用4、8、12 h,自噬蛋白LC3-Ⅱ生成明显增加;90 μmol/L积雪草酸与氯喹5μmol/L共同作用于癌细胞12 h,能促进自噬潮的产生;积雪草酸可抑制p-mTOR、p-4EBP1的表达.结论:积雪草酸能明显抑制结肠癌HCT1 16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TOR-4EBP1通路来诱导自噬潮的产生.

  • 自噬在胰腺癌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侍书成;杨波

    自噬是真核细胞降解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作为细胞内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自噬可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蛋白质或细胞质量控制等方式稳定细胞内环境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自噬的异常与感染、免疫、衰老、肿瘤、神经变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自噬与肿瘤的关系备受关注.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既可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又可促进其发生和发展.本文就自噬及其与胰腺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胰腺癌 自噬 氯喹
  • 氯喹对鼠伤寒沙门菌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

    作者:刘秋晨;张驰;郑亚杰;韩玲;储元元;吴淑燕;黄瑞

    目的:研究氯喹对鼠伤寒沙门菌诱导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自噬的影响.方法:确定氯喹干预感染模型的工作浓度,应用该浓度下的氯喹分别干预携带毒力质粒的野生株x3306和消除了毒力质粒的突变株x3337与小鼠腹腔MΦJ774A.1的感染模型,探讨氯喹影响细菌与MΦJ774A.1自噬的机制.结果:20 μmol/L氯喹单独作用6h对细胞和细菌无显著影响;但干预感染模型后,却能阻断自噬.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毒力质粒参与了自噬早期过程.

  • 雷帕霉素和氯喹对急性酒精损伤后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作者:黄成娅;方昕;李春霖;陈施吾;吴金霞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和氯喹对急性酒精损伤后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45只蟾蜍分为雷帕霉素组(Rap组)、氯喹组(CQ组)和任氏液组(RS组),每组15只.采用心脏浸润法,对离体蟾蜍心脏给予浓度为60%的酒精造成急性心肌损伤,静置2min后,用任氏液清洗.再行离体心脏灌流给药,分别给予任氏液、雷帕霉素0.1g/L及氯喹0.2g/L处理,20min后心脏再次酒精浸润,于每次给药前后分别记录3组蟾蜍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结果 和第1次酒精损伤相比,第2次酒精造成的心脏损伤更为明显(P<0.05),且心率变化比心肌收缩力变化显著;与RS组第2次酒精损伤相比,CQ组心率及心肌收缩力损伤较为显著(P<0.01),而Rap组则明显改善(P<0.05).结论 酒精造成的蟾蜍心脏急性损伤与酒精浸润次数有关.氯喹作用后可加重心脏损伤,而雷帕霉素可改善酒精中毒造成的心脏损伤.

  • 通痹方合消炎痛与氯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王根荣

    我院用通痹方配伍消炎痛与氯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抑制了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264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