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XT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RET新参数的临床应用值探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血细胞分析技术得以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流式核酸荧光染色技术的应用,使血液分析仪的标本处理能力和血液分析参数更加完善.作为世界著名的血液分析仪制造商,日本Sysmex公司2010年推出的XT4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网织红细胞(RET)的检测上应用了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同时结合多种细胞化学荧光染色,使之除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成熟度的分类外,还能检测网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等,这极大地拓展了网织红细胞检测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HBME-1、RET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研究HBME.1、RET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表达的特点,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标记物.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4例滤泡性癌、1例低分化岛状癌及l例鳞状细胞癌中单克隆抗体HBME-1、RET的表达.结果 HBME-1、RET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69%和27.69%,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34%和0.结论 HBME-1、RET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增加对明确诊断有一定价值.
-
MMP2、MMP9、Galectin-3、CK19、及Ret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MMP2、MMP9、Galectin-3、CK19和Ret在甲状腺良、恶性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甲状腺滤泡癌、36例甲状腺腺瘤MMP2、MMP9、 Galectin-3、 CK19和Ret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2 和MMP9在甲状腺滤泡癌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甲状腺腺瘤中表达分别为27.8%及47.2%,二者在良、恶性肿瘤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 Galectin-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6%及13.9%(P<0.05).CK19 在甲状腺滤泡癌中阳性有所增高,但与腺瘤比较表达无差异.Ret几乎不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表达.同时观察15例甲状腺滤泡癌癌旁组织,5种蛋白均不表达或表达甚少.结论 MMP2、MMP9及Galectin-3在恶性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高于良性,可能三者与促进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浸润机制有关,其免疫组化染色虽无绝对特异性,但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ymphocytic thyroiditis,L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特征(BRAFv600E突变、RET蛋白表达).方法:收集262例PT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LT分为A(合并LT,n=77)、B(不合并LT,n=185)两组.分别统计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多灶性、包膜外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采用RT-PCR法检测PTC组织中BRAFv600E突变,免疫组化法检测RET 在PTC组织中表达.结果:PTC合并LT比例为29.39% (77/262).A组女性比例(84.42%)高于B组(61.08%),P<0.001.A组和B组肿瘤大小分别为(1.32±0.74)和(1.72±1.28) cm,P=0.002;甲状腺包膜外侵犯率分别为28.57%和72.97%,P<0.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49%和16.76%,P=0.028;BRAFv600E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9.71%和78.52%,P<0.001.A组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RE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47%和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和B组在多灶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TSH水平下,A组和B组患者术前Tg水平分别为(11.52±26.46)和(48.92±167.12) ng/mL,P=0.261;Anti-Tg水平分别为(324.06±469.50)和(64.89±160.07) IU/mL,P=0.005;Anti-TPO水平分别为(219.36±273.03)和(23.33±43.62) IU/mL,P=0.001.术后131I治疗前Tg水平分别为(15.56±82.39)和(78.55±196.22) ng/mL,P=0.001.Anti-Tg 水平分别为(226.44±315.62)和(94.07±389.71) IU/mL,P=0.019;Anti-TPO水平分别为(88.46±120.89)和(16.54±24.79) IU/mL,P=0.013.结论:RET蛋白表达与PTC合并LT的发生密切相关,BRAFTM突变在PTC合并LT患者中较少见.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作为一种保护机制降低PTC患者局部及远处侵袭性.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突变与RET基因重排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80例PTC患者的手术标本,以30例其他类型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提取DNA和RNA,检测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状况。分析BRAF V600E突变、RET基因重排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灶直径、甲状腺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PTC中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为59.4%(107/180),对照组中未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 PTC中RET基因重排阳性率为42.2%(76/180),对照组中未发现RET基因重排。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在性别、发病年龄及肿瘤直径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在甲状腺包膜外浸润(χ2=5.46,P=0.01)、颈部淋巴结转移(χ2=3.36,P=0.02)及临床分期(χ2=6.36,P=0.03)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RET基因重排阳性率在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直径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在不同甲状腺包膜外浸润(χ2=3.45,P=0.04)、颈部淋巴结转移(χ2=5.78,P=0.03)及临床分期(χ2=6.48,P=0.01)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与PTC患者的甲状腺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状况有关。
-
DNA双链断裂感应分子ATM能与PTC1相互作用
目的:研究DNA双链断裂感应分子ATM与原癌基因ret重排活化蛋白PTC1的相互作用.方法:用Flag抗体Western印迹检测,ATM免疫共沉淀真核细胞内过表达的PTC1;RET抗体检测ATM免疫共沉淀真核细胞内过表达的c-ret;用HA/myc抗体Western 印迹检测,HA-ret TK+myc-LZPR免疫共沉淀蛋白复合物;荧光蛋白标记的亚细胞定位.结果:PTC1可以与ATM激酶相互作用,此作用不依赖于电离辐射,且不被PI3K家族特异性抑制剂沃氏蓝霉素(wortmannin)所抑制,而野生型RET蛋白则不能同ATM结合;缺失体实验进一步证明两者的结合区段为ATM的LZPR结构域与PTC1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构建PTC1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的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PTC1以弥散形式分布于细胞质内.结论:胞浆蛋白PTC1可能借助某种途径使ATM在DNA损伤反应发生后重新定位,介导了细胞的恶性转化机制.
-
ret基因体外定点突变及其突变效应分析
目的 体外完成ret基因cDNA 2 753处T→C定点突变,并理论分析突变后效应.方法 采用PCR诱导突变完成ret体外定点突变;利用OMIGA2.0蛋白分析软件,通过分析突变前后ret基因cDNA序列变化,预测RET蛋白构象、结构域及理化性质改变.结果 PCR筛选突变序列佳复性温度为61℃;DNA序列分析提示ret基因cDNA 2 753处碱基由T变为C;软件分析后发现,点突变导致相应位置处蛋白质二级结构折叠方向改变,且增添一个新的磷酸化位点.结论 ret基因体外定点突变完成;cDNA 2 753处T→C单点突变可能是MEN2B发生的分子机制.
-
Galectin-3、ret、nm23-H1蛋白与喉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Galectin-3、ret、nm23-H1蛋白与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LSCC标本癌组织中Galectin-3、ret及nm23-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alectin-3、ret在LSCC不同病理分化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三种蛋白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nm23-H1的表达与Galectin-3、ret的表达呈负相关,Galectin-3与ret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Galectin-3、ret、nm23-H1与LSCC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Galectin-3 RET nm23-H1 -
喉癌中ret、Galectin-3、nm23-H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ret、Galectin 3及nm23 Hi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喉癌组织、喉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部黏膜组织各30例标本中nm23-Hl、ret和Galectin 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①ret、Galectin-3及nm23-H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ret、Galectin 3在三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呈依次降低趋势,在喉癌组织组中两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喉部黏膜组、喉癌旁组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m23-H1表达则与以上两者表达状况相反.②喉癌中nm23-H1与ret、Galectin-3表达呈负相关(P<0.05);ret与Galectin-3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喉癌组织中ret、Galectin-3阳性表达率升高或nm23-H1阳性表达率下降,提示喉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增强,联合检测三种指标的表达将有助于喉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关键词: 喉癌 RET Galectin 3 nm23-H1 -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RET、VHL、SDHD、SDHB遗传基因变异的检测
目的:检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4种与该病相关基因(RET、VHL、SDHD、SDHB)的胚系遗传变异,以了解我国该病患者上述基因变异情况.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并经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患者11例,副神经节瘤患者1例.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PCR技术扩增RET基因的第10、11、13 ~ 16外显子,VHL、SDHD、SDH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各外显子的邻近内含子(±20 bp),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及野生型序列,确定基因变异.对1例诊断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在家族成员中检测相应基因变异.结果:共3例患者发现胚系基因变异: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SDHB基因c.136C >T(p.R46X)变异;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患者存在RET基因c.1901G> A(p.C634Y)变异及c.2071G> A(p.G691S)/c.2712C>G(p.S904S)变异,其家系中发现其他5名成员携带上述变异;1例散发、无恶性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在RET基因c.2071G> A(p.G691S)/c.2712C> G(p.S904S)变异.1例患者存在先天性单心室畸形合并嗜铬细胞瘤,其上述4个基因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异.结论:本研究在25% (3/12)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发现了错义或无义胚系基因变异,包括SDHB基因的c.136C> T(R46X)变异、RET基因的c.1901G> A(C634Y)变异以及RET基因的c.2071G> A(p.G691S)/c.2712C> G(p.S904S)变异等,其中前两种变异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本研究验证了上述变异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中的存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开展广泛的遗传基因筛查.
-
乳腺癌患者化疗不同疗程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对于揭示不同疗程的化疗过程中乳腺癌患者的造血功能变化情况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在我院接受手术、化疗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作对象,分析乳腺癌患者在1~4疗程化疗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RET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不同疗程中段患者的R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在不同疗程治疗结束后患者的RET水平则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ET值可较为准确地反映乳腺癌患者在不同疗程中的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抑制状况,并为化疗方案的个性化制定、病情监控和预后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
RET基因Cys 634 Trp突变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
目的 明确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家系致病基因RET的基因型.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RET基因的第10、11、13、14、15和16外显子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结果 先证者及其弟弟RET基因第10、13、14、15和16外显子均无异常,第11外显子的第14 996位核苷酸存在C-G替代,其反义链测序为14 996 G-C替代,这种替代(TGC-TGG)使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突变为色氨酸(Cys 634 Trp,C 634 W).正常对照RET基因的第10、11、13、14、15和16外显子区域均未见异常.结论 该MEN2A家系的遗传基础是RET基因Cys 634 Trp突变.
-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改变
目的 进行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的比较.方法 用SYSMEX-2100分析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RBC、Hb、RDW、MCV、RET、RET%、IRF,并分组对其比较.结果 肝硬化代偿期红细胞参数改变不大,但RET%、I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所有参数均有改变,且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进行分析,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SIEMENS ADVIA 2120i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性能评价
目的对 ADVIA 2120i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et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用 ADVIA 2120i血液分析仪对正常及患者血标本中Ret的精密度,稳定性,线性范围与显微镜计数法比较。结果 ADVIA 2120i血液分析仪检测Ret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均在允许范围内;稳定性在4℃48h内无显著变化;与显微镜计数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结论ADVIA 2120i血液分析仪检测Ret简便快速,准
-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对甲状腺癌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ras基因的点突变在甲状腺肿瘤中发生率可高达40%;ret基因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与甲状腺癌有关;erbB-2基因突变亦可在甲状腺癌中检测到,但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明了.甲状腺癌中检测到BRAF基因第15外显子-1 796位点T/A转换,且突变率可高达40%左右,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
原癌基因RET、TRK和PAX8-PPARγ1与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近来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原癌基因的突变或重排常在甲状腺癌中出现.其中原癌基因RET和TRK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有特殊关系;RET基因的胚系突变,尤其是密码子634的突变可引起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Ⅱa和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AX8-PPARγ1)融合蛋白可促进不同的甲状腺滤泡腺瘤形成,常在滤泡癌中发现.
关键词: 甲状腺癌 RET TRK PAX8-PPARγ1 原癌基因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后复发一例
患者,男,80岁.因"乏力2个月余,活动后喘憋1个月"于2006年10月13日入院.既往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7×109/L,Hb53 g/L,BPC 2×109/L,网织红细胞(Ret)0.001,分类:淋巴细胞0.90,中性粒细胞0.10.
-
胃肠道间质瘤中Cx43、FLT3和RE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
a以上进行随访者,用流式细胞术定量研究3种蛋白在消化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x4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有关,上皮型和混合型表达均高于梭形细胞型(P均<0.05);FLT3、RET 在Ⅱ级和Ⅲ级的表达均高于Ⅰ级(P均<0.05);在有转移复发的胃肠道间质瘤RET、 FLT3两种蛋白有转移复发表达均高于无转移复发者(P均<0.05).结论 CD117、CD34可以作为间质瘤的特异性标记物,也是与其他间叶源性肿瘤进行鉴别的可靠依据,但不能成为判断间质瘤预后的指标;RTE、FLT3可以作为判断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指标.
-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
RET、HBME-1和Ki67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RET、HBME-1和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二步法(PV-9000)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4例滤泡性癌、1例低分化岛状癌及1例鳞状细胞癌中上述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中3种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良性病变中的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高于滤泡性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的表达,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Ki67在未分化癌阳性率高于乳头状癌的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RET、HBME-1和Ki67的同时检测可作为良恶性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的指标,其中以HBME-1的敏感性佳,RET次之,Ki67高表达可能是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的标志.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RET、HBME-1和Ki67同时阳性应视为恶变的高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