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42例
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84例患者临床上均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治疗前未用过其他药物.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2例,年龄38~72岁,平均58.4岁;病程1~9天,平均3.8天;皮损分布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对照组42例,年龄39~78岁,平均59.2岁.
-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护理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由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某一分支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疼痛护理和健康指导,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关键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重症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
目的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探讨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6例,除面部皮肤出现疱疹样病损外,口内唇、颊、舌、腭、口底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疡样病损.其中重症者舌体和舌下组织均出现缺血性坏死性病变,部分坏死的舌体和黏膜呈块状脱落.采用以倍他米松+利多卡因为主的局部注射,配合抗水肿、抗病毒、抗霉菌、镇痛等治疗,同时精细的口腔护理和严格的饮食管理等手段.结果 经上述治疗1周后舌体水肿消失,全部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皮肤、黏膜逐渐恢复,2周后面部结痂脱落、红斑消失.1年后缺损的舌体组织全部再生,颜色正常,治疗显示效果满意.结论 以倍他米松+利多卡因为主的局部注射配合全身的综合治疗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症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疗效显著.
-
无痛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1例报告
女患,40岁,因左侧头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疱疹伴瘙痒4天,伴左耳后淋巴结肿大疼痛2天而就诊。4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侧头皮、前额与上睑瘙痒,继之出现左侧头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疱疹,不痛,发病2天后出现左耳后疼痛,可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既往健康。查体:T36.9℃, R18次/分, Bp120/80mmHg,神情语利,左侧头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可见散在的疱疹,部分有破溃及抓痕,左耳后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压痛(+),双侧眼睑无下垂,眼球运动自如,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牙龈无红肿。血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血糖正常,降钙素原检测为5.1ng/ml,头颅CT正常,胸部CT正常,全腹部CT及盆腔CT均正常,甲状腺B超正常,考虑为无痛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合并淋巴结炎,给予头孢克洛片0.25/次,2次/日,左氧氟沙星片0.4/次,2次/日,口服,次日复查血常规仍正常,降钙素原检测为降为正常0.1n g/m l,停抗生素并给予伐昔洛韦片及维生素B1、B6等,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服药1周,症状明显好转,无新发疱疹,原疱疹逐渐结痂,于发病2周痊愈。病程中始终无疼痛,只有瘙痒。
-
高压氧与激光配合药物综合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4例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患者一般起病急、进展快、疼痛剧烈、病情重,不及时控制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笔者收治4例,应用高压氧与激光配合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联合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总结本院2008 年5 月-2011 年6 月年三叉神经带状疱疹12 例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并对效果进行总结.结果:中西医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极大地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后遗症.结论: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以心律失常频发呃逆为前驱症状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史,每于劳累及情绪激动时诱发心律失常.此次发病因过度劳累、淋雨而突发胸痛、左偏头痛、左下齿痛.
-
针刺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01~2010-12在我院就诊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40例,其中女22例,男18例;年龄大67岁,小19岁;病程1~3周。随机分为针刺配合泛昔洛韦治疗组20例,泛昔洛韦对照组20例。疱疹损害均位于患者面部中线一侧,范围涉及口角、上下唇、颌下区、耳前、眼眶下区、鼻背、颞部等面部皮肤及口腔内软、硬腭黏膜或颊黏膜受累,检查可见大小不等、成簇的浆液性清亮水疱,小部分水疱融合。所有患者颈部、躯干处皮肤均未见疱疹。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确诊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
局部三线取穴法治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并发面神经炎1例
1案例介绍李某某,男,30岁,2004年5月20日初诊.主诉:左侧带状疱疹疼痛并发面瘫1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持续性面痛,1周后于左额部、眶部、下颌部、外耳道等区出现成簇的米粒大小的水泡,渐变为脓疱,并伴剧烈疼痛,于外院确诊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给予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维生素等药物治疗1周后,疱疹逐渐好转.
-
老年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痛治疗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因右面眶下颊部出现疱疹伴疼痛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经常规综合疗法一个月后疱疹结痂愈合,但发病以来持续剧痛2个月未能缓解而求治,患者全身检查无特殊,经行右眶下神经及/或右面颊部痛点阻滞共13次.
-
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10 d后对溃疡愈合程度、皮肤结痂脱落、疼痛程度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上述3个指标降低明显.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好.
-
拔牙术致头面部三叉神经带状疱疹1例
拔牙后引起头面部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本院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4岁,主诉拔牙术后右头面部起疱疹伴疼痛1周.患者1周前在本院门诊行"32|拔除术",术后创口肿痛,右侧耳屏前起红色斑疹、小水疱,逐渐蔓延至右侧头面部、口腔粘膜,有刺痛、痒感,疼痛发作每日6~7次,每次持续约1分钟,影响进食,口服消炎药无好转而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7年.检查:精神一般,右眼睑水肿,分泌物多,右侧眼角、额、颞、颧、颊、眶下、上下唇、颏部、耳廓和鼻翼皮肤散在分布暗红色疱疹,部分破溃,表面血痂形成,少量黄褐色渗出液,张口度3cm,右侧唇红、颊、腭、舌、咽部粘膜糜烂、红肿,表面浅黄色假膜,触痛明显,病变范围沿三叉神经Ⅰ、Ⅱ、Ⅲ支分布,未过面中线(见图1).
-
带状疱疹:好了疮疤忘不了痛
免疫力下降, 潜伏的病毒作乱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夏秋季多发.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民间有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的传说,但这个传说是不可靠的.人们在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隐藏在脊神经后角或三叉神经节,待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就会发作.本病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腰缠火丹",民间称"串腰龙"),约占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另外10%可发病于任何有神经走向的部位.
-
三叉神经部位带状疱疹的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神经系统,三叉神经部位的带状疱疹所占比率较小,临床多见于老年人,症状严重、疼痛剧烈、常合并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近5年来选用无环鸟苷、地塞米松(对照组)和伐昔洛韦、胸腺肽、地塞米松与He-Ne激光联合(治疗组)治疗85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
Ramsey-Hunt综合征合并同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2例报告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产生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的三联症,称之为Ramsey-Hunt综合症[1]。但三叉神经同时受病毒累及的情况很少见。现将近期我科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病例1:患者张××,男,70岁,退休干部。因左面部、耳部疼痛,水疱伴左侧面部运动异常24 d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左侧面部轻度肿胀,其上有片状红斑及散在糜烂、结痂,左耳廓、外耳道口有结痂。左侧额纹消失,左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鼓腮不能,左侧听力下降,左眼睑闭合不全,伴流泪、畏光。实验室检查:血象、大小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肌电图示:左面神经重度受损。入院后给抗炎、抗病毒、止痛、口服VE、VB及创面局部处理。住院27 d后,皮损基本痊愈,但左侧面瘫未恢复,转康复科治疗。
关键词: Ramsey-Hunt综合征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48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侵犯皮肤和神经系统,临床上以肋间神经及其分布区域皮肤常见,其次为腰段、颈段和三叉神经分布区域.虽然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所占比例较小,但其常常合并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炎、青光眼、失明、脑炎、耳聋等.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8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分析报道如下.
-
烟油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以出现单侧带状群集分布的水疱和神经痛为特征.本病常见为胸腹或腰腹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本病甚少发生于儿童(儿童为水痘),12岁后随年龄而发病率递增.20~50岁发病率稳定于3‰,50岁以上为5‰,60岁以上为7‰.本文就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探讨.